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榕江与湖南凤凰“红苗”绺巾调查及比较研究
1
作者 邹宇灵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0年第3期105-111,共7页
贵州榕江的"红苗"是苗族的一个支系,主要是从湖南凤凰迁徙过去的,至今已有约二百年的历史。迁徙之后他们再也没有和原来的聚居区发生联系,成了一个文化孤岛。因此,榕江"红苗"与湖南凤凰"红苗"的文化之比... 贵州榕江的"红苗"是苗族的一个支系,主要是从湖南凤凰迁徙过去的,至今已有约二百年的历史。迁徙之后他们再也没有和原来的聚居区发生联系,成了一个文化孤岛。因此,榕江"红苗"与湖南凤凰"红苗"的文化之比较具有其特定的学术价值。通过对榕江、凤凰两地"红苗"巫师的用具绺巾绣片的调查,分析两者在刺绣工艺、图案上的变迁,比较两者的异同,并进一步揭示其变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绣工艺 图案
下载PDF
论舞蹈生态学视域下传统祭祀仪式舞蹈发展的影响因素——以湘西苗族绺巾舞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郭贝贝 傅宇晗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第8期1-2,共2页
苗族绺巾舞是流传于湘西苗民聚集县的民间舞蹈艺术,是祭神又娱人的传统祭祀舞蹈,也是在重大节日表演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作为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的典型代表,绺巾舞风格独特,深受当地民众喜爱。本文从舞蹈生态学角度出发,探析... 苗族绺巾舞是流传于湘西苗民聚集县的民间舞蹈艺术,是祭神又娱人的传统祭祀舞蹈,也是在重大节日表演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作为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的典型代表,绺巾舞风格独特,深受当地民众喜爱。本文从舞蹈生态学角度出发,探析湘西苗族绺巾舞的艺术特征及影响其艺术特征的生态因子项,以期能使人们对绺巾舞以及其产生的自然及社会环境有更为系统、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生态学 苗族 艺术特征 生态因子
下载PDF
“巴岱”仪式中的“司刀绺巾舞”法器“绺巾”之视觉审美分析
3
作者 陈艳红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2年第9期61-64,共4页
“绺巾”作为湘西“巴岱”仪式中的一件重要的、神圣的仪式法器,在仪式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承载着湘西苗族人民对于信仰的坚守和传承,也凝聚了湘西苗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体现出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作为静物... “绺巾”作为湘西“巴岱”仪式中的一件重要的、神圣的仪式法器,在仪式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承载着湘西苗族人民对于信仰的坚守和传承,也凝聚了湘西苗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体现出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作为静物的“绺巾”,从制作过程、图案和颜色组成、绣法、圣化仪式等方面展示出苗族人民的集体意识、和谐观念以及对神灵的敬畏。在这场人神共享的“司刀绺巾舞”仪式过程中,“绺巾”则充当“人-神”沟通交流的桥梁和媒介,缩短了人神的距离,实现视觉审美的转换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岱仪式 司刀 视觉审美
下载PDF
巴岱文化——绺巾的现状与传承
4
作者 郭贝贝 伍卉昀 《流行色》 2020年第1期26-27,共2页
巴岱是苗族先民与自然交流的结果,是苗族先民伟大的智慧的结晶,它需要活态的人从精神上去继承和发扬光大。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应该以局外人身份去参与巴岱的保护工作。在这其中,巴岱传承人是核心,文化的传承必须围绕巴岱传承人... 巴岱是苗族先民与自然交流的结果,是苗族先民伟大的智慧的结晶,它需要活态的人从精神上去继承和发扬光大。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应该以局外人身份去参与巴岱的保护工作。在这其中,巴岱传承人是核心,文化的传承必须围绕巴岱传承人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巴岱 传承
下载PDF
互惠原则再探讨——以贵州省榕江县计划乡摆王村法器绺巾为例
5
作者 邹宇灵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3年第4期98-103,共6页
绺巾是汉巫活动的法器,也是摆王村众多女性的劳动成果,绺巾的形成隐含了绺巾绣片赠与者与汉巴岱①*之间的交换。通过田野调查,从莫斯提出的礼物交换的三个义务探究绺巾背后的互惠原则:单方连续性互惠;非均衡互惠;在非均等的互惠过程中,... 绺巾是汉巫活动的法器,也是摆王村众多女性的劳动成果,绺巾的形成隐含了绺巾绣片赠与者与汉巴岱①*之间的交换。通过田野调查,从莫斯提出的礼物交换的三个义务探究绺巾背后的互惠原则:单方连续性互惠;非均衡互惠;在非均等的互惠过程中,绺巾绣片赠与者获得了权力,被赠与者获得了声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法器 绣片 互惠原则 榕江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