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9篇文章
< 1 2 1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晚期妇女服用钙及维生素D初步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孙淑云 郭云秀 薛延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0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 观察孕晚期妇女服用钙及维生素D对孕期妇女低钙和维生素D缺乏的效果。方法 对 2 4例孕 2 8周后的晚期妊娠妇女 ,每日服用碳酸钙加维生素D 1片。并与同期 11例不服任何钙剂及维生素D3 的晚期妊娠妇女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 目的 观察孕晚期妇女服用钙及维生素D对孕期妇女低钙和维生素D缺乏的效果。方法 对 2 4例孕 2 8周后的晚期妊娠妇女 ,每日服用碳酸钙加维生素D 1片。并与同期 11例不服任何钙剂及维生素D3 的晚期妊娠妇女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1)用药组产前血清钙 (Ca)、磷 (P)、骨钙素 (BGP)及 2 5羟基D3(2 5OHD3)明显高于用药前的孕 2 8周 (P <0 0 0 1) ;而对照组产前与孕 2 8周比较无明显变化。 (2 )给药组产前尿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 (HOP/cr)、尿钙 (Ca)与肌酐比值 (Ca/cr)比孕 2 8周明显减少。 (3)尿中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与肌酐比值 (crosslaps/cr)给药组 ,和对照组在产前明显高于孕 2 8周 (P <0 0 0 1) ,但产后 42天 ,给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 (4 )两组血清碱性磷酸酶 (AKP)产前明显均高于孕 2 8周时水平 (P <0 0 0 1) ,表明胎盘产生大量AKP。结论 孕期服用碳酸钙加维生素D3 有明显促进骨形成 ,抑制骨吸收的作用和提高血清钙、磷的作用。给药 8~ 10周后 ,虽然 2 5OHD3 比治疗前有明显升高 ,但仍低于同年龄健康妇女的水平 ,提示对孕产妇应适当增加维生素D3 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晚期 初步观察 晚期妊娠妇女 维生素D3 血清碱性磷酸酶 维生素D缺乏 肌酐比值 250HD3 维生素D1 尿羟脯氨酸 对照组 孕期妇女 每日服用 C末端肽 胶原交联 健康妇女 碳酸钙 血清钙 产前 药组 用药前 骨钙 AKP 骨形成
下载PDF
淡水鱼肝脏中维生素A_1,A_2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韩雅珊 王强 广田才之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20,共4页
本试验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淡水鱼肝脏中的VA1和VA2的方法。以μ-Porasil3.9mm×150mm(WatersCo.)为色谱柱,正己烷:乙醚(87:13)为流动相,紫外350um,荧光Ex325um,Em480um双道检测,VA1和VA2的保留时间分别为... 本试验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淡水鱼肝脏中的VA1和VA2的方法。以μ-Porasil3.9mm×150mm(WatersCo.)为色谱柱,正己烷:乙醚(87:13)为流动相,紫外350um,荧光Ex325um,Em480um双道检测,VA1和VA2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625min和28.00min。采用不同波长条件下的紫外吸收特性,对VA2予以定性,以VA1为内标物对VA2予以定量。实验对多种淡水鱼肝脏中的VA1和VA2进行了测定,取得了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维生素A1 维生素A2 高效液相色谱法 淡水鱼
下载PDF
维生素A_1-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许清清 田克情 +2 位作者 成桂田 陈 孙雅博 《河北化工》 2009年第8期9-11,共3页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维生素A1与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即维生素A1与β-环糊精的配比为1∶12,包合温度为55℃,包合时间为3 h。经薄层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鉴定,表明维生素A1-β-环糊精已形成包合物。维生素A1-...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维生素A1与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即维生素A1与β-环糊精的配比为1∶12,包合温度为55℃,包合时间为3 h。经薄层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鉴定,表明维生素A1-β-环糊精已形成包合物。维生素A1-β-环糊精包合物可明显提高维生素A1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维生素A1 包和物
下载PDF
红螯螯虾营养生理研究进展(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敏 张海涛 +1 位作者 孙广文 王卓铎 《科学养鱼》 2020年第6期67-68,共2页
四、红螯螯虾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研究1.对维生素的需求维生素非生物体组成部分,但却担负着特殊的代谢功能。动物需要从外界(通常是饲料)摄入微量的维生素,以维持机体生长。目前有关红螯螯虾对维生素需求的研究仅见维生素C、维生素E... 四、红螯螯虾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研究1.对维生素的需求维生素非生物体组成部分,但却担负着特殊的代谢功能。动物需要从外界(通常是饲料)摄入微量的维生素,以维持机体生长。目前有关红螯螯虾对维生素需求的研究仅见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1(视黄醇)需求量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 红螯螯虾 营养生理 代谢功能 维生素A1 维生素C 维生素E 矿物质
下载PDF
尿中维生素A_1(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检测对评价肾小管功能的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多孚 邢光辉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1991年第3期68-71,共4页
维生素A结合蛋白(RBP)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质,它在尿中的浓度可作为肾小球滤过率尚未发生明显改变时的肾功能损害指征。本文还评述了部分定量检测尿液RBP的方法学特性。
关键词 维生素A1 结合蛋白 肾小管功能
下载PDF
奶牛维生素A缺乏症的防治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玉素甫.加帕尔 《新疆畜牧业》 2016年第6期53-54,共2页
维生素A(vitamima)又称视黄醇.它是一个具有酯环的不饱和一元醇,包括维生素A1、A2两种.奶牛维生素A缺乏症是以生长发育不良、视觉障碍、神经症状及器官黏膜损害为特征的营养代谢疾病.临床上以病牛嗜睡、消廋、贫血、骨质疏松、运动失... 维生素A(vitamima)又称视黄醇.它是一个具有酯环的不饱和一元醇,包括维生素A1、A2两种.奶牛维生素A缺乏症是以生长发育不良、视觉障碍、神经症状及器官黏膜损害为特征的营养代谢疾病.临床上以病牛嗜睡、消廋、贫血、骨质疏松、运动失调、水肿和繁殖障碍等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缺乏症 防治技术 奶牛 营养代谢疾病 饱和一元醇 维生素A1 发育不良 视觉障碍
下载PDF
近江牡蛎围垦区高效养成及育肥技术研究
7
作者 马庆涛 李春晓 +5 位作者 陈楷亮 廖烈金 林尤顺 林东斌 陈绵初 郭森记 《海洋与渔业》 2012年第6期67-69,共3页
近江牡蛎(Crossostrea ariakensis Gould)俗称蚝,属低盐度河口滤食性贝类,营固着生活,以左壳固着于外物上,具有群聚习性,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和福建沿海。近江牡蛎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海产品.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其干品中... 近江牡蛎(Crossostrea ariakensis Gould)俗称蚝,属低盐度河口滤食性贝类,营固着生活,以左壳固着于外物上,具有群聚习性,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和福建沿海。近江牡蛎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海产品.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其干品中蛋白质含量45%-57%.脂肪7%-11%.肝糖19%-38%,含碘量比牛奶和蛋黄高200倍: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1、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和维生素E以及微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育肥技术 垦区 滤食性贝类 蛋白质含量 维生素A1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淡水鱼肝脏中维生素A_1和A_2
8
作者 王强 张静 《化学分析计量》 CAS 1999年第4期13-15,共3页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淡水鱼肝脏中VA_1和VA_2的方法。以μ-Porasil 3.9mm i.d.×150mm为色谱柱,混合溶剂(正己烷:乙醚=87:13)为流动相,采用紫外350mm,荧光,Ex 325nm、Em480nm双道检测,VA_1、VA_2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6.25mi...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淡水鱼肝脏中VA_1和VA_2的方法。以μ-Porasil 3.9mm i.d.×150mm为色谱柱,混合溶剂(正己烷:乙醚=87:13)为流动相,采用紫外350mm,荧光,Ex 325nm、Em480nm双道检测,VA_1、VA_2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6.25min和28.00min。采用不同波长条件下的紫外吸收特性对VA_2予以定性,以VA_1为内标物对VA_2予以定量。实验分析了几种淡水鱼肝脏中的VA_1和VA_2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维生素A1 维生素A2 淡水鱼 肝脏 分析 淡水鱼资源 综合利用
下载PDF
牛血清白蛋白BSA与维生素A1的相互作用
9
作者 陈瑞 高雁 《长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8-10,共3页
文章通过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维生素A1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维生素A1的加入引起了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光谱的静态猝灭,计算了结合常数,推测了维生素A1与BSA结合的位点和驱动力。
关键词 维生素A1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下载PDF
海水贝类养殖技术之一 浅海抗风浪褶牡蛎养殖技术
10
作者 翁国新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6-47,共2页
牡蛎俗称为蚝(粤)、蚵(闽).蛎黄(苏、浙)、蛎子或海蛎子(鲁),为主要的海产双壳贝类,营养价值较高,其干肉中蛋白质含量为45%-47%,脂肪7%-11%,肝糖19%-38%,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1、B1、B2、D和E以及微量元素,其... 牡蛎俗称为蚝(粤)、蚵(闽).蛎黄(苏、浙)、蛎子或海蛎子(鲁),为主要的海产双壳贝类,营养价值较高,其干肉中蛋白质含量为45%-47%,脂肪7%-11%,肝糖19%-38%,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1、B1、B2、D和E以及微量元素,其含碘量比牛奶或蛋黄高200倍。蛎肉可鲜食或制成千品,也可加工成罐头;蛎汤可浓缩制成“蚝油”,为美味调味品;蛎壳的主要成分CaC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技术 褶牡蛎 海水贝类 抗风浪 浅海 蛋白质含量 维生素A1 CACO3
下载PDF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防治的进展——重视维生素D和钙剂的补充
11
作者 谢朝晖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1年第3期198-200,共3页
关键词 老年人 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D1
下载PDF
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合维生素片中4种水溶性维生素 被引量:70
12
作者 李克 王华娟 +2 位作者 潘朝晖 严晓星 夏培元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6-68,共3页
采用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复合维生素片中烟酰胺、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4种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样品经水溶解、过滤后,以HypersilC18化学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甲醇 0 5%(体积分数)醋酸水溶液(含2 5mmol/L己磺酸... 采用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复合维生素片中烟酰胺、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4种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样品经水溶解、过滤后,以HypersilC18化学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甲醇 0 5%(体积分数)醋酸水溶液(含2 5mmol/L己磺酸钠,pH2 8)(体积比为18∶82)为流动相,等度洗脱,紫外检测器于280nm波长下检测。当烟酰胺、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B6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5~450mg/L,5~90mg/L,2 5~90mg/L,5~95mg/L时,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测定平均相对标准偏差(n=7)分别为1 0%,2 2%,1 8%和1 3%;日间测定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为1 5%,3 6%,2 4%和1 7%。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复合维生素片中4种水溶性维生素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水溶性维生素 烟酰胺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维生素B6 复合维生素
下载PDF
维生素B_1对B-Z振荡反应的影响及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38
13
作者 范少华 安从俊 +2 位作者 庄林 甘南琴 林智信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78-181,共4页
关键词 维生素B1 化学振荡反应 机理 测定
下载PDF
维生素K_1与维生素C等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7
14
作者 张瑛 习丹 赖小平 《药品评价》 CAS 2005年第5期369-370,373,共3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K1注射液与注射用维生素C(唯西)、注射用肌苷(奇方能)等在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K1注射液在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与注射用维生素C(唯西)、注射用肌苷(奇方... 目的研究维生素K1注射液与注射用维生素C(唯西)、注射用肌苷(奇方能)等在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K1注射液在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与注射用维生素C(唯西)、注射用肌苷(奇方能)等配伍前后溶液的含量,并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微粒以及含量的变化。色谱柱:HypersilBOSC18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无水乙醇-乙醚(95:5);柱温:25℃;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维生素K1注射液,在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与注射用维生素C(唯西)、注射用肌苷(奇方能)等配伍后,5h内溶液的含量、pH值、微粒等均产生明显的变化;结论维生素K1注射液在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与注射用维生素C(唯西)、注射用肌苷(奇方能)等配伍后,溶液的稳定性较差,维生素K1注射液不宜与注射用维生素C(唯西)等药物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1 维生素C 配伍 稳定性
下载PDF
陈皮的药理作用 被引量:42
15
作者 于辉 李春香 甘庆贤 《生物磁学》 CAS 2005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药理作用 陈皮 芸香科植物 维生素B1 主要成份 挥发油 橙皮甙 柠檬烯 肌醇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复合维生素B溶液中维生素B_1、维生素B_2、维生素B_6和烟酰胺的含量 被引量:37
16
作者 刘晓琳 武谷 钟淮滨 《中国药事》 CAS 2003年第4期241-242,共2页
关键词 HPLC 复合维生素B溶液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维生素B6 烟酰胺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异常的临床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42
17
作者 王宇 丁宁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6期1397-1399,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异常的临床资料,观察应用维生素K1治疗后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病房的经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肺部感染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的52例老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凝血功能异常的临床资料,观察应用维生素K1治疗后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北京同仁医院急诊病房的经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肺部感染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的52例老年患者,分别记录患者入院当天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出现凝血功能异常时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剂量和累积时间,以及应用维生素K1后凝血功能转为正常时间。观察维生素K1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52例患者中40例患者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用量9 g/d,12例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用量6 g/d。患者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后发现凝血异常时间波动在3~8 d,应用维生素K1后凝血功能转为正常时间波动在3~12 d。52例患者中表现为皮肤淤点、淤斑19例(36.5%),消化道出血和大便潜血阳性8例(15.4%),尿路出血6例(11.5%),牙龈出血3例(5.8%),其余16例(30.8%)未见明显出血征象。与维生素K1治疗前比较,治疗后PT和APTT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可引起亚临床维生素K缺乏,表现为临床出血征象和化验凝血指标异常,而出现异常后尽早使用维生素K1则可使凝血功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不良反应 凝血功能异常 维生素K1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新鲜草莓中水溶性维生素 被引量:34
18
作者 王雪梅 高素莲 于金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2-53,共2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莓中水溶性维生素C、B1、B2和烟酸。四种维生素在ODS-5μm反相色谱柱上分离,PH5.66磷酸缓部液-甲醇(75:25VV)为流动相洗脱,流速为1ml/min,UV254nm,9min...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莓中水溶性维生素C、B1、B2和烟酸。四种维生素在ODS-5μm反相色谱柱上分离,PH5.66磷酸缓部液-甲醇(75:25VV)为流动相洗脱,流速为1ml/min,UV254nm,9min内实现良好分离,其回收率为107.7% ̄96.1%,变异系数为1.56% ̄0.912%。样品提取液(经0.45μm滤膜过滤后)可直接上机进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 草莓 烟酸 维生素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复合维生素B片中维生素B_1、B_2、B_6和烟酰胺的含量 被引量:30
19
作者 陆帼蓉 王桂珍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用RP-HPLC法(固定相为μBondpakC18柱,流动相为己烷磺酸钠冰醋酸液,紫外检测波长为280nm)同时测定出复合维生素B片中四个组分的含量,方法专属性强,省时;维生素B1、B2、B6和烟酰胺的平均回收率和平... 用RP-HPLC法(固定相为μBondpakC18柱,流动相为己烷磺酸钠冰醋酸液,紫外检测波长为280nm)同时测定出复合维生素B片中四个组分的含量,方法专属性强,省时;维生素B1、B2、B6和烟酰胺的平均回收率和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0.5%,2.0%;98.0%,1.9%;101.8%,1.1%;100.1%,2.1%(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维生素B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烟酰胺 HPLC
下载PDF
维生素K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20
作者 邹志强 符诗聪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89-392,375,共5页
关键词 维生素K2 凝血酶原 活性物质 人工合成 维生素K3 维生素K1 20世纪 血液凝固 新陈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