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速度与智能——人工智能时代的三重哲学反思 被引量:33
1
作者 吴冠军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0,160,共9页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定义这个时代的关键词之一。以马斯克、霍金、盖茨为代表的业界领军人物提出了人工智能威胁论,其中尤以马斯克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论引爆了公共媒体。对于如何对待这些当代“乐戴分子”提出的人工智能威胁论,本文...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定义这个时代的关键词之一。以马斯克、霍金、盖茨为代表的业界领军人物提出了人工智能威胁论,其中尤以马斯克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论引爆了公共媒体。对于如何对待这些当代“乐戴分子”提出的人工智能威胁论,本文从竞速学、药学与政治哲学三重学术视角出发,作出了层层递进的批判性分析,并提出人工智能并非代表一种更智慧的文明从“外部”整体性地挑战人类文明,其根本性的挑战恰恰是从人类文明--人类既有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建制--“内部”刺出。而人工智能时代真正能够改变世界的实践只能是哲学性的实践,亦即每个个体(爱智者/哲人)投入自身智慧对抗系统性愚蠢的贡献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竞速革命 系统性愚蠢 维利里奥 斯蒂格勒 马斯克
原文传递
远托邦:远程登录杀死了在场——维利里奥的《解放的速度》解读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一兵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14,共10页
在今天数字化资本主义的网络信息技术之下,我们的生物感官被电子义肢替代了,电子图像、电子音响和电子感触器隔开了我们与世界的直接接触。远程登录的在场变得任意和偶然,世界和事件的到来通过电脑的一次按键和智能手机的一次点击,... 在今天数字化资本主义的网络信息技术之下,我们的生物感官被电子义肢替代了,电子图像、电子音响和电子感触器隔开了我们与世界的直接接触。远程登录的在场变得任意和偶然,世界和事件的到来通过电脑的一次按键和智能手机的一次点击,就会在一种光速电子瞬间实现在场。当远程技术中的电子即实时间一空间出现后,原来支撑海德格尔存在论中的此在当下在场已经土崩瓦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利里奥 《解放的速度》 光中心论 远程在场 远托邦
原文传递
“速度义肢”“消失的美学”和“知觉后勤学”——保罗·维利里奥的电影论述 被引量:21
3
作者 郑兴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1-208,共8页
通过整合散见于保罗·维利里奥各著作中关于电影的论述,本文将对他的电影论述给予一个综合性的图绘,并揭示其内在逻辑。维利里奥的电影论述建立在其自身的"竞速学"思想背景之上,他指出,电影是一种速度的"义肢"... 通过整合散见于保罗·维利里奥各著作中关于电影的论述,本文将对他的电影论述给予一个综合性的图绘,并揭示其内在逻辑。维利里奥的电影论述建立在其自身的"竞速学"思想背景之上,他指出,电影是一种速度的"义肢",拟构出一种儿童独有的知觉经验,并使其得以在成人身上复现。在此语境下,一种与现代艺术和媒体相关的新美学浮现出来,这被维利里奥称为"消失的美学"。新的美学全方位地改变了现代社会的知觉体验,最典型的演绎即呈现于现代战场之上,维利里奥又将其命名为"知觉后勤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利里奥 电影 消失的美学 知觉后勤学
下载PDF
败坏的去远性之形而上学灾难——维利里奥的《解放的速度》解读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一兵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46,共9页
在数字化资本主义的网络信息技术建构起来的远程登录中,我们面对的世界已经龟缩为一个电视-电脑屏幕和手机显示屏的间接光建构起来的电子窗口,人将不再真实地踏上道路,而当光速的远程在场消除了存在论上的景深时,基于路途性之上的一系... 在数字化资本主义的网络信息技术建构起来的远程登录中,我们面对的世界已经龟缩为一个电视-电脑屏幕和手机显示屏的间接光建构起来的电子窗口,人将不再真实地踏上道路,而当光速的远程在场消除了存在论上的景深时,基于路途性之上的一系列的形而上学(世界观)体系都会失去自己的立足之处。甚至,彻底颠覆形而上学的海德格尔的思想在路上的深刻构境也被光速瞬间击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利里奥 《解放的速度》 存在论 去远性 远程在场
原文传递
远程登录中的新地缘政治——维利里奥的《解放的速度》解读 被引量:7
5
作者 张一兵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31,共12页
在数字化资本主义远程在场的新存在论中,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内容也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光速政治事件的偶发突现场境将解构传统政治生活存在和斗争格局,各种瞬间爆炸性政治信息事件的偶发成为光速政治在场中的常态。传统地缘政治中的依地... 在数字化资本主义远程在场的新存在论中,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内容也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光速政治事件的偶发突现场境将解构传统政治生活存在和斗争格局,各种瞬间爆炸性政治信息事件的偶发成为光速政治在场中的常态。传统地缘政治中的依地理环境和特定社会构序建立起来的空间布展战略必然让位给"读秒战略的接近性",在特定的领土内发生的政治支配和控制将让位于远程登录的宗主政治操控。这是当代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全新远程遥控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利里奥 《解放的速度》 地缘政治 远程在场 光速政治
下载PDF
技术义肢·知觉后勤·速度中心:维利里奥电影技术观
6
作者 邓婷婷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维利里奥常从技术维度思考电影的美学内涵,并关注到电影技术与人的关系,即电影如何综合运用技术询唤人的情感。维利里奥笔下的电影不仅融汇了各种技术,而且还作为人体感官的延伸,为人体源源不断地施以知觉力量。在此基础上,维利里奥进... 维利里奥常从技术维度思考电影的美学内涵,并关注到电影技术与人的关系,即电影如何综合运用技术询唤人的情感。维利里奥笔下的电影不仅融汇了各种技术,而且还作为人体感官的延伸,为人体源源不断地施以知觉力量。在此基础上,维利里奥进一步论述了电影的核心问题——速度,并将“速度”置于现象学维度上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利里奥 电影 技术义肢 知觉后勤 速度
下载PDF
穿越技术的迷雾——保罗·维利里奥的技术和艺术批判理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庄鹏涛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71,共4页
保罗·维利里奥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和文化理论家,长期倾力于反思技术的局限性,破解当代社会的技术迷雾。受梅洛.庞蒂的影响,维利里奥广泛考察了技术对人类知觉模式的塑造和变形,试图揭示出影像时代"虚拟取代真实"的人... 保罗·维利里奥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和文化理论家,长期倾力于反思技术的局限性,破解当代社会的技术迷雾。受梅洛.庞蒂的影响,维利里奥广泛考察了技术对人类知觉模式的塑造和变形,试图揭示出影像时代"虚拟取代真实"的人类生存状况。具体到艺术领域,维利里奥则认为当代艺术对技术的过分依赖,使其丧失了反思和批判技术的能力。当代艺术偏爱"表现"胜过"再现",存在着"反文化"和"反自然"的"去域化"倾向,因此维利里奥倡导重新树立人文主义的美学和伦理的评价标准,以应对当代艺术的"越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利里奥 战争 技术批判 艺术批判
下载PDF
主体的“失神”、消弭与复归——维利里奥速度美学的主体性观照
8
作者 赵娜娜 黄海云 《阴山学刊》 2024年第5期50-55,共6页
一切认知活动都是以人的主体性为起点和基础的,没有人的主体性,就没有人类的认识史。茫茫宇宙的意义正是因人的发现而被观察和认识,不断迭代的技术,也是人的主体性智慧的结晶。维利里奥在他的速度美学中,以看似偏激的论调对技术进行了批... 一切认知活动都是以人的主体性为起点和基础的,没有人的主体性,就没有人类的认识史。茫茫宇宙的意义正是因人的发现而被观察和认识,不断迭代的技术,也是人的主体性智慧的结晶。维利里奥在他的速度美学中,以看似偏激的论调对技术进行了批判,其内在包裹的实则是一种对人的主体性的人文主义观照。他通过对主体的感知经验在加速时代的巨变,分析了主体的“失神”现象与被消弭困境,并以一种怀旧的姿态,给这个日益被破坏的感知世界指明了救赎的方向,即回归身体的知觉真实和重视深度的情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利里奥 速度美学 主体 “失神” 消弭 复归
下载PDF
注意力匮乏时代的观影分心
9
作者 施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8,共10页
分心是注意力的错配,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性的后果之一。以克拉考尔、本雅明为代表的魏玛德国思想家将流动影像理解为连续不断的“视觉刺激”,观众以分心接受应对,但也因此无暇沉思;维利里奥及部分传媒经济研究者则将影像理解为源源不绝的... 分心是注意力的错配,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性的后果之一。以克拉考尔、本雅明为代表的魏玛德国思想家将流动影像理解为连续不断的“视觉刺激”,观众以分心接受应对,但也因此无暇沉思;维利里奥及部分传媒经济研究者则将影像理解为源源不绝的“知觉供应”,认为加速供给的影像最终会造成受众专注力的匮乏,随之而来的是各路媒介对受众注意力的激烈争夺和无情捕获。在影视产品极大丰裕、获取日趋便捷的今天,观众在观影时愈发漫不经心,对剧情推进缓慢、感官刺激不足的影视作品往往缺乏耐心,且愈发频繁地选择倍速播放、影视速读等方式来“加速”观影。观影加速令观众沉思不再,解说泛滥令影视作品日趋浅薄,分心成瘾的我们正日益迎来一个体验丰富而经验匮乏的观影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 分心 注意力 本雅明 维利里奥
下载PDF
为什么是脸书?——论元宇宙与当代社交媒体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兴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9,共9页
本文以社交媒体的“真-伪之辨”为基础,试图探讨脸书等当代社交媒体公司积极主动介入元宇宙的根源。就其根本而言,社交媒体其实不能被视为“虚拟”的赛博空间,人们在社交媒体中发布“状态”也并不是粉饰真实日常的“表演”,社交媒体其... 本文以社交媒体的“真-伪之辨”为基础,试图探讨脸书等当代社交媒体公司积极主动介入元宇宙的根源。就其根本而言,社交媒体其实不能被视为“虚拟”的赛博空间,人们在社交媒体中发布“状态”也并不是粉饰真实日常的“表演”,社交媒体其实依赖于不断提取真实生活作为其“养料”,本就是基于真实和虚拟的两相融合而运作。相较之下,元宇宙虽然被其拥护者标榜创新能力,实际也同样是依赖于真实和虚拟的融合。正是因为这一隐秘的共同根源,社交媒体公司主动向“元宇宙”靠拢实属必然。元宇宙因而也绝不会发展成为一个光鲜的技术胜境,而只能是一次针对真实世界和人类身体的更为彻底的“内殖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社交媒体 洛文克 维利里奥
下载PDF
电影何以是战争?——以维利里奥、鲍德里亚和齐泽克的论述为核心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墨研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34,共10页
维利里奥的“战争—电影理论”提供了在媒介加速时代理解电影本体论的一种整体性形式,与之存在连通性,鲍德里亚对战争与媒介的极端化理解显示了这种形式所可能导向的消极方面,对之具有纠偏效果的是齐泽克基于“实在界”的文化批判。在... 维利里奥的“战争—电影理论”提供了在媒介加速时代理解电影本体论的一种整体性形式,与之存在连通性,鲍德里亚对战争与媒介的极端化理解显示了这种形式所可能导向的消极方面,对之具有纠偏效果的是齐泽克基于“实在界”的文化批判。在这种纠偏中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我们可以对维利里奥的“战争—电影理论”实现一种技术美学意义上的扬弃,获得战争与电影关系中更具整体性而又摒弃了极端化的理论效果,这一效果也对理解社会主义电影理论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与电影 电影本体论 维利里奥 鲍德里亚 齐泽克 技术决定论
原文传递
“光速”现象学——维利里奥的速度哲学及其现代性批判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天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114,共11页
立足于感知与身体等现象学重要范畴,维利里奥的现代性批判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面貌。不同于鲍德里亚等后现代理论家从本体意义上否定真实,维利里奥认为存在着不同代际的真实,真实本身不会消解,而是发生了不同真实之间的替代。基于这一基本... 立足于感知与身体等现象学重要范畴,维利里奥的现代性批判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面貌。不同于鲍德里亚等后现代理论家从本体意义上否定真实,维利里奥认为存在着不同代际的真实,真实本身不会消解,而是发生了不同真实之间的替代。基于这一基本立场,维利里奥开展了以“速度”为中心的现代性批判,构建起自己的速度哲学。维利里奥认为,速度通过改变身体感知,来建构新的时空维度,进而改变社会结构。在当代社会,数字技术通过以光速运行的视听载具为介导,制造出远程在场、极惰性身体和媒介化感知,以此不断消解着我们的真实感知,驱散我们的在世经验,使得当代社会陷入“末日”危机,维利里奥由此对当代技术进行了强烈批判。本文将跟随维利里奥的现象学踪迹,重新思考他的速度哲学,探讨其强烈的批判底色与技术的遮蔽性之间的深刻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利里奥 现代性 速度 现象学
下载PDF
速度、技术与知觉后勤:维利里奥的电影美学理论及其反思
13
作者 雷云茜 《戏剧与影视评论》 2023年第3期73-81,共9页
作为法国当代美学家和技术艺术批评家,维利里奥以“竞速学”为核心建构了其独特的速度美学理论。维利里奥认为,电影是“技术义肢”的典型产物,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失神症”式的审美方式。他从人类感知结构的角度出发,考察了战争与电影的... 作为法国当代美学家和技术艺术批评家,维利里奥以“竞速学”为核心建构了其独特的速度美学理论。维利里奥认为,电影是“技术义肢”的典型产物,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失神症”式的审美方式。他从人类感知结构的角度出发,考察了战争与电影的同构性逻辑,即军事系统和影像系统的共同遵循的速度逻辑。电影作为战争的知觉后勤逐渐渗透到了更为广泛的审美文化领域,维利里奥的电影美学理论对反思当下的视觉文化和技术艺术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利里奥 竞速学 技术义肢 知觉后勤学 电影美学
原文传递
消失的媒介——维利里奥媒介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婷婷 刘可文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65-67,共3页
泛电影化的媒介技术把人们带到一个反常逻辑时代,知觉逐渐让位于各种媒介机器。现代媒介技术打破了传统时间与空间概念,使得同样的空间缩短为瞬时呈现。这个时代"速度"主导世界,"速度"的提升使媒介不断下沉,当媒介... 泛电影化的媒介技术把人们带到一个反常逻辑时代,知觉逐渐让位于各种媒介机器。现代媒介技术打破了传统时间与空间概念,使得同样的空间缩短为瞬时呈现。这个时代"速度"主导世界,"速度"的提升使媒介不断下沉,当媒介下沉到一个临界点,即光速,媒介便脱离物质性基础,其存在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速度 维利里奥 知觉后勤学
下载PDF
半透明与准时间--技术论视角下的文学“意外”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执中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1-188,共8页
维利里奥的“意外/事故”指向“必然是别样”的激进姿态。技术“事故”中断人类经验中的既定幻象,而艺术“意外”则重塑主体观照世界的视线。文学作为书写技术,其“意外”关涉多重维度的知觉更迭。从外部效应看,文学技术的半透明性以技... 维利里奥的“意外/事故”指向“必然是别样”的激进姿态。技术“事故”中断人类经验中的既定幻象,而艺术“意外”则重塑主体观照世界的视线。文学作为书写技术,其“意外”关涉多重维度的知觉更迭。从外部效应看,文学技术的半透明性以技术世界的调解路径取代自然世界的对立模式,文学“意外”生成于知觉系统更迭之际。而在内部机制上,文学技术的准时间性调适读者的理解立场,解构时空对立的范式分野,揭示情节与意图的“均势妥协”,在时间与反时间的悖立中,文学的“意外”得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 维利里奥 半透明性 准时间性
下载PDF
打开现代艺术的“速度”之维:维利里奥艺术美学的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米晓雪 马睿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16,共5页
法国学者维利里奥的速度理论把速度视为现代生活世界和现代感性的根本性维度,不仅以之考察哲学、政治问题,也对速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建构,试图为艺术研究确立新的视域和范式。以速度为基本美学范畴重新审视现代艺术实践,以速度... 法国学者维利里奥的速度理论把速度视为现代生活世界和现代感性的根本性维度,不仅以之考察哲学、政治问题,也对速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建构,试图为艺术研究确立新的视域和范式。以速度为基本美学范畴重新审视现代艺术实践,以速度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来理解当前新兴的艺术形态,是维利里奥艺术美学的两个重要内容。在前一方面,他认为对运动性、瞬间性、相对性等速度经验的审美表达是现代艺术形式探索的出发点,而速度技术带来的“竞速”价值取向则造就了现代艺术史的加速现象;在后一个方面,他通过对“马达艺术”和“光线艺术”的命名和分析,致力于确立一种能够把技术要素纳入新兴艺术的审美形态的理论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利里奥 速度 艺术美学
下载PDF
维利里奥“速度学”视域下的元宇宙研究
17
作者 付湛元 《宜宾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93-100,共8页
在维利里奥的速度学理论下审视,元宇宙是依靠光速之光进行间接照明的终极形态,它驱逐了世界中的阴影从而保证用户以更多的时间通过平台参与到对“数据”的生产中。同时,元宇宙通过对用户行为的数据记录和过滤,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用户的... 在维利里奥的速度学理论下审视,元宇宙是依靠光速之光进行间接照明的终极形态,它驱逐了世界中的阴影从而保证用户以更多的时间通过平台参与到对“数据”的生产中。同时,元宇宙通过对用户行为的数据记录和过滤,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用户的监督和控制。此外,高速传输和远程在场破坏了真实的物理空间延伸,元宇宙面临单色本体论的灰色生态学和“消失的向度”的二维界面的双重污染,“实时”对真实空间的取代破坏了主体的自然感知能力与具身的世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维利里奥 远程城市 间接照明 平台资本主义
下载PDF
“物流艺术”的批评基础——从维利里奥的“后勤学”到“认知图绘美学”
18
作者 张墨研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2-108,共7页
在对军事问题的痴迷中,维利里奥发展出一种“知觉后勤学”。该理论作为其思想中关键概念的综合操演,产生出技术美学方面的洞见与盲视。而在另外两个方面,即一般的管理学意义上的物流领域,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物流批判”领... 在对军事问题的痴迷中,维利里奥发展出一种“知觉后勤学”。该理论作为其思想中关键概念的综合操演,产生出技术美学方面的洞见与盲视。而在另外两个方面,即一般的管理学意义上的物流领域,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物流批判”领域,变化了所指的“logistics”都生发出了新的历史时期的主题性价值,将三者结合,托斯卡诺与金科在《“绝对”的制图学》中初步展示了物流艺术及其批评的潜能,作为一种对詹姆逊意义上“认知图绘美学”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艺术 后勤学 维利里奥 认知图绘 世界电影
原文传递
从“元城”到“元宇宙”---以维利里奥的“速度”理论为视角
19
作者 郑兴 《文化研究》 2022年第2期58-68,共11页
本文对比了法国哲学家维利里奥关于“元城”的概念和当下流行的“元宇宙”构想,并指出,“元宇宙”所设想的如“融合”“界限消失”等要素其实早在近三十年前的“元城”概念中已得到阐发。维利里奥认为,“元城”若是在未来实现,可能存在... 本文对比了法国哲学家维利里奥关于“元城”的概念和当下流行的“元宇宙”构想,并指出,“元宇宙”所设想的如“融合”“界限消失”等要素其实早在近三十年前的“元城”概念中已得到阐发。维利里奥认为,“元城”若是在未来实现,可能存在隐忧,此即人不会被解放,反而可能受到更深层次的束缚。此外,政治也就不再意味着和“邻人”一起做出讨论与决断,而是在实时传输中与“远方人”共同做出政治选择。维利里奥关于“元城”的这些担忧也同样适用于“元宇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利里奥 元城 元宇宙 速度
下载PDF
“此在当下”的解构——论维利里奥的技术美学思想
20
作者 何泽宇 《阴山学刊》 2021年第6期41-46,共6页
维利里奥技术美学思想构境基础在于,数字景观时代下诸多的“技术义肢”所建构的“远程存在”是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彻底颠覆,维利里奥承接了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思想,强调身体始终是我们与世界建立关联的中心。然而,当下越来越多... 维利里奥技术美学思想构境基础在于,数字景观时代下诸多的“技术义肢”所建构的“远程存在”是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彻底颠覆,维利里奥承接了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思想,强调身体始终是我们与世界建立关联的中心。然而,当下越来越多的“速度机器”构架了我们的神圣肉身,瓦解了我们现实生活的稳固感受,重构着社会的情感结构与感觉共同体。身体的知觉已经被数字技术所赋形,我们自身独特的知觉记忆和审美感性经验被电子经验和技术经验所取缔,速度技术“穿透”了个体与世界的无限“关联性”,造成了世界和心灵的“荒漠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利里奥 “远程存在” “技术义肢” “感性荒漠” “外部现实的终结” “慢速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