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速度与智能——人工智能时代的三重哲学反思 |
吴冠军
|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3
|
|
2
|
远托邦:远程登录杀死了在场——维利里奥的《解放的速度》解读 |
张一兵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7
|
|
3
|
“速度义肢”“消失的美学”和“知觉后勤学”——保罗·维利里奥的电影论述 |
郑兴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1
|
|
4
|
败坏的去远性之形而上学灾难——维利里奥的《解放的速度》解读 |
张一兵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5
|
|
5
|
远程登录中的新地缘政治——维利里奥的《解放的速度》解读 |
张一兵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7
|
|
6
|
技术义肢·知觉后勤·速度中心:维利里奥电影技术观 |
邓婷婷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7
|
穿越技术的迷雾——保罗·维利里奥的技术和艺术批判理论研究 |
庄鹏涛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8
|
主体的“失神”、消弭与复归——维利里奥速度美学的主体性观照 |
赵娜娜
黄海云
|
《阴山学刊》
|
2024 |
0 |
|
9
|
注意力匮乏时代的观影分心 |
施畅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为什么是脸书?——论元宇宙与当代社交媒体的相关性 |
郑兴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3
|
|
11
|
电影何以是战争?——以维利里奥、鲍德里亚和齐泽克的论述为核心 |
张墨研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2
|
“光速”现象学——维利里奥的速度哲学及其现代性批判 |
李天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3
|
速度、技术与知觉后勤:维利里奥的电影美学理论及其反思 |
雷云茜
|
《戏剧与影视评论》
|
2023 |
0 |
|
14
|
消失的媒介——维利里奥媒介思想研究 |
邓婷婷
刘可文
|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
2021 |
1
|
|
15
|
半透明与准时间--技术论视角下的文学“意外” |
张执中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6
|
打开现代艺术的“速度”之维:维利里奥艺术美学的启示 |
米晓雪
马睿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7
|
维利里奥“速度学”视域下的元宇宙研究 |
付湛元
|
《宜宾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8
|
“物流艺术”的批评基础——从维利里奥的“后勤学”到“认知图绘美学” |
张墨研
|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9
|
从“元城”到“元宇宙”---以维利里奥的“速度”理论为视角 |
郑兴
|
《文化研究》
|
2022 |
0 |
|
20
|
“此在当下”的解构——论维利里奥的技术美学思想 |
何泽宇
|
《阴山学刊》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