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S1抗原在诊断乙肝病毒复制时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1
1
作者 闵福援 王健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4-586,共3页
目的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在逐年增加,识别这些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有无病毒的复制,对于判断病情与指导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前s1抗原在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门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目的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在逐年增加,识别这些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有无病毒的复制,对于判断病情与指导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前s1抗原在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门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65例,均经肝活检病理检查证实。检测了血清乙肝标志物、PreS1Ag及HBVDNA。免疫组化法检测了HBsAg、HBcAg与PreS1Ag在肝组织的表达。结果HBsAg、PreS1Ag主要在胞质表达,HBcAg一部分在胞质内表达,一部分在胞核内表达。三者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4%(51/65),69.2%(45/65)与67.6%(44/65)。HBcAg与PreS1Ag的阳性表达率略低于HBsAg,PreS1Ag与HBeAg的表达几乎是平行的,经χ2检验,P=0.736,无统计学差异。以乙肝病毒HBVDNA≥103拷贝/毫升为判断乙肝病毒存在复制的标准,HBVDNA与PreS1Ag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9),而HBVDNA与HBeAg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0)。30名HBeAg阴性的患者,18名患者HBVDNA阳性,14名患者PreS1抗原阳性。说明30名HBeAg阴性的患者有18名存在病毒复制,在此组患者中HBVDNA与PreS1Ag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4例发生前C区变异的患者HBVDNA含量≥103拷贝/毫升,PreS1Ag均阳性,HBeAg均阴性。结论PreSlAg是诊断乙肝病毒复制的非常有价值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复制 前S1抗原 临床价值 诊断 HBeAg阴性 病毒性肝炎患者 HBV-DNA阳性 HBV-DNA含量 统计学差异 HBsAg HBcAg 血清乙肝标志物 免疫组化法检测 PRE-S1 乙肝患者 前S1抗原 阳性表达率 X^2检验 前C区变异 血清学指标
原文传递
佛山地区13324例居民血尿酸水平及相关指标分析 被引量:83
2
作者 余俊文 陆锦波 +4 位作者 张小娟 杨延斌 刘奔流 余寿益 黄赛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7期401-403,共3页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居民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与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对13324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水平及血肌酐、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和血压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49.8±97.6)μmol/L... 目的了解佛山地区居民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与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对13324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水平及血肌酐、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和血压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49.8±97.6)μmol/L,女性为(276.2±84.3)μmol/L,男性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22.6%,女性为11.6%,男性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P<0.001)。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不同年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尿酸血症组的肾损害、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0.01)。结论佛山地区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高于内地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高尿酸血症患者更容易伴发肾损害、高脂血症、高血糖和高血压,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水平 佛山地区 指标分析 居民 高尿酸血症 mol/L 0.05 高脂血症 健康体检者 统计学差异 不同年龄组 发病率 发生情况 相关疾病 甘油三酯 统计分析 测定结果 调查结果 肾损害 高血糖 发生率 高血压 血肌酐 尿素氮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7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8
3
作者 秦金陵 《临床肺科杂志》 2006年第2期234-235,共2页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比较分析A组74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和B组78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核中毒和呼吸道症状,两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咯血、痰菌阳...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比较分析A组74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和B组78例单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对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核中毒和呼吸道症状,两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咯血、痰菌阳性、空洞形成、支气管播散、合并肺部感染、肺部病变等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A组糖尿病控制良好与不良者相比较,疗效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肺部病变与高血糖水平一致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可促发和加重结核病,并对结核病的控制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肺结核病变与高血糖水平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 临床分析 统计学差异 肺结核患者 糖尿病控制 结核病变 肺部病变 血糖水平 呼吸道症状 支气管播散
下载PDF
重度颅脑损伤后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合理性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8
4
作者 张建军 宣宏飞 +3 位作者 顾水均 谢仁龙 张俊 来谊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0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评价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的合理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GCS≤8分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A组(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组)、B组(单纯肠外营养组,PN)、C组(单纯肠内营养组,EN),每组28例。伤后48~72小时给... 目的评价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的合理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GCS≤8分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A组(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组)、B组(单纯肠外营养组,PN)、C组(单纯肠内营养组,EN),每组28例。伤后48~72小时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观察各组营养状态的变化及早、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预后。结果伤后1周时,A、B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优于C组,早期并发症少于C组(P<0.05)。2周时三组上述指标虽略有高低,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B、C组的并发症高于A组(P<0.05)。按GCS预后评定A组预后优于B、C两组(P<0.05),死亡率A组最低。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后早期肠外、一周后过渡至肠内营养支持是较为合理的营养支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途径 颅脑损伤后 合理性 重度 临床评价 颅脑损伤患者 序贯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支持 晚期并发症 血清总蛋白 早期并发症 统计学差异 临床意义 肠外营养 营养状态 血红蛋白 GCS C组 预后 发生率 白蛋白 显著性 死亡率
下载PDF
针灸治疗干燥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5
作者 刘维 刘滨 郑红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102,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清燥解毒通络针刺法(取曲泽、太冲、血海、三阴交、太溪为主穴)治疗SS 60例,并与对照组(口服强的松,并辅以人工泪液等对症治疗)6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3.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清燥解毒通络针刺法(取曲泽、太冲、血海、三阴交、太溪为主穴)治疗SS 60例,并与对照组(口服强的松,并辅以人工泪液等对症治疗)6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3.3%,对照组有效率56.7%,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无1例出现副反应。结论:清燥解毒通络针刺法治疗SS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副作用,确为治疗SS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 解毒通络 统计学差异 治疗组 对照组 临床疗效 针刺治疗 疗效比较 对症治疗 人工泪液 无副作用 针刺法 有效率 三阴交 强的松 显著性 副反应 SS
下载PDF
CSI与BIS指数用于监测硬膜外阻滞期间丙泊酚靶控镇静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31
6
作者 涂学云 佘守章 +3 位作者 许立新 闫焱 邬子林 肖颖琨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2-744,共3页
目的探讨麻醉意识深度指数CSI(cerebralstateindex)用于监测硬膜外阻滞期间丙泊酚靶控镇静的可行性和临床效应,并与BIS进行比较。方法35例择期下腹部或下肢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44±12(18~65)岁;体重指数21.8±2.2(19.2~... 目的探讨麻醉意识深度指数CSI(cerebralstateindex)用于监测硬膜外阻滞期间丙泊酚靶控镇静的可行性和临床效应,并与BIS进行比较。方法35例择期下腹部或下肢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44±12(18~65)岁;体重指数21.8±2.2(19.2~25.6)。硬膜外靶控(TCI)镇静期间,同时监测CSI和BIS。记录镇静评分OAA/S(observersassessmentofalertness/sedationscale)值分别为5、4、3、2、1、0时CSI和BIS的值以及对应点的丙泊酚靶浓度。结果CSI和BIS均能很好地反应硬膜外阻滞期间患者的镇静程度。OAA/S评分从5逐渐降低至0时,CSI和BIS值(中位数)也相应下降,OAA/S同一级时,BIS和CSI无统计学差异(P>0.05);OAA/S不同级之间,BIS或CSI之间差异明显(P<0.01)。CSI和BIS与OAA/S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21和0.793;CSI、BIS及OAAS与丙泊酚靶浓度均有显著相关性,镇静期间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1、-0.854和-0.832;苏醒期间相关系数r分别为-0.750、-0.783和-0.745(P均<0.01)。结论CSI和BIS一样,能准确反映镇静状态下的患者意识深度的变化,以及意识恢复的渐进过程,应用于镇静程度监测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BIS CSI 丙泊酚 镇静效应 OAA/S评分 相关系数 镇静程度 state 统计学差异 临床效应 靶控镇静 手术患者 体重指数 同时监测 镇静评分 苏醒期间 意识恢复 靶浓度 下腹部 ASA 对应点 中位数 相关性
下载PDF
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0
7
作者 赵立明 刘海燕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6期1135-1136,共2页
目的探讨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3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个治疗组。A组:采用单纯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B组:采用单纯氨溴索静脉滴注;C组:采用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氨... 目的探讨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3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个治疗组。A组:采用单纯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B组:采用单纯氨溴索静脉滴注;C组:采用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观察三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C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较A、B两组的治疗效果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C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A、B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较单纯静脉滴注或雾化吸入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治疗效果 新生儿肺炎 给药方式 氨溴索 疗效分析 雾化吸入治疗 联合雾化吸入 统计学差异
下载PDF
活血散瘀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邱实 谭升顺 +3 位作者 孙治平 张江安 袁景奕 刘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2-444,共3页
目的:观察活血散瘀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4例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另设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实验组口服中药活血散瘀消银汤,对照组服西药阿维A片,观察二组的临床疗效及... 目的:观察活血散瘀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4例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另设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实验组口服中药活血散瘀消银汤,对照组服西药阿维A片,观察二组的临床疗效及PASI评分,并同时检测试验组治疗前后以及正常组的血液流变学。结: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 6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 75%,经χ2 检验,二组无统计学差异(P>0 .05)。二组疗前后PASI评分各自分别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1)。试验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5项指标均较正常高(P<0 .01),经活血散瘀消银汤治疗后明显降低(P<0 .05)。结论:活血散瘀消银汤治疗银屑病血瘀症效果明,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活血散瘀 消银汤 血瘀证 临床研究 PASI评分 血液流变学 临床疗效 作用机制 治疗前后 总有效率 银屑病患者 健康体检者 X^2检验 统计学差异 显著性差异 对照组 正常组 口服中药 检测试验 5项指标 实验组 服西药
下载PDF
舒芬太尼、芬太尼用于颌面外科术后镇痛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28
9
作者 马加海 徐礼鲜 +4 位作者 张国良 卢玲玲 徐瑞芬 李源 王惠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用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70例颌面外科全麻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uf)组和芬太尼(Fen)组,各35例。分别使用舒芬太尼或芬太尼进行PCA,不给负荷量。记录术后0h、4h、8h、12h、24h、48h各时间...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用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A)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70例颌面外科全麻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uf)组和芬太尼(Fen)组,各35例。分别使用舒芬太尼或芬太尼进行PCA,不给负荷量。记录术后0h、4h、8h、12h、24h、48h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镇静评分,PCA次数、并发症和病人的满意度等。结果Suf组8h和24hVAS评分明显低于Fen组(P<0.05),其它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Suf组各时间点镇静评分均明显大于Fen组(P<0.05);Suf组PCA按压次数显著低于Fen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无统计学差异(P>0.05);Suf组病人对PCA满意率显著高于Fen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术后PCA,镇痛安全有效,并且镇静效果优于芬太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颌面外科 对比观察 术后镇痛 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并发症发生率 镇静评分 PCA次数 VAS评分 显著性差异 统计学差异 术后病人 疼痛评分 外科术后 口腔颌面 镇静效果 24h 安全性 负荷量 满意度 满意率 时间
下载PDF
对1259例肝胆管结石病临床病理分型评价 被引量:22
10
作者 韩殿冰 董家鸿 郭光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37-1338,共2页
目的对我科最近提出的肝胆管结石病临床病理分型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依据这种临床病理分型方法对我院1 259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分型,比较各类型在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面的统计学差异。结果3种类型以及3种亚型之间在治疗方法和治... 目的对我科最近提出的肝胆管结石病临床病理分型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依据这种临床病理分型方法对我院1 259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分型,比较各类型在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面的统计学差异。结果3种类型以及3种亚型之间在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病理分型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分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分型 胆管结石病 肝胆管 统计学差异 分型方法 治疗方法 结石患者 治疗效果 治疗结果 各类型
下载PDF
反社会人格障碍与父母养育方式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茆正洪 谭钊安 +1 位作者 曾彦英 张建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年第6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及有关因素对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影响,寻找与反社会人格障碍形成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对江苏某劳教所的600名劳教人员进行了筛查,PDQ-4评分高于42分者,纳入可疑人格障碍患者范围,符合《美国...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及有关因素对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影响,寻找与反社会人格障碍形成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对江苏某劳教所的600名劳教人员进行了筛查,PDQ-4评分高于42分者,纳入可疑人格障碍患者范围,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者确诊为反社会人格障碍。对确诊的反社会人格障碍罪犯90人,排除人格障碍的正常对照140人,进行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和一般资料问卷的调查。结果父母的拒绝否认、母亲的情感温暖具有显著差异(P<0.01)、父母的惩罚、严厉和父亲的情感温暖也有一般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反社会人格障碍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父母的拒绝养育方式、父亲低文化程度、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父母离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养育方式量表 人格诊断问卷 反社会人格障碍 罪犯 反社会人格障碍 父母养育方式 人格诊断问卷 危险因素 单亲家庭 统计学差异 劳教人员 统计手册 疾病诊断
下载PDF
胃癌中医证候特点分析767例 被引量:18
12
作者 许玲 魏品康 +5 位作者 秦志丰 孙大志 姜林娣 施俊 刘龙 陆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804-1808,共5页
目的:分析胃癌证型的特点,为规范胃癌中医证型做基础.方法:采取多中心收集病例资料,统一应用胃癌辨证临床调查表收集临床胃癌症状、体征资料,总结分析胃癌各种症状、体征在各胃癌证型的构成比,并比较其证型间的差异性.结果:脾胃虚寒252... 目的:分析胃癌证型的特点,为规范胃癌中医证型做基础.方法:采取多中心收集病例资料,统一应用胃癌辨证临床调查表收集临床胃癌症状、体征资料,总结分析胃癌各种症状、体征在各胃癌证型的构成比,并比较其证型间的差异性.结果:脾胃虚寒252例,占32.9%;肝胃不和型233例,占30.4%;瘀毒内阻90例,占11.7%;气血双亏型74例,占9.6%;痰湿凝结型65例,占8.5%;胃热伤阴55例,占7.2%.118项症状和体征中仅12项在证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余106项症状和体征在六证型之间均有统计性差异(P<0.05),且每证型的特征性证候所占比例均较高.结论:临床辨证中证型特征性证候较明确,辨证无偏倚,或偏倚性很小,为制定标准化且临床实用的胃癌辨证分型的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中医 证型 中医证候特点 中医证型 临床辨证 统计学差异 肝胃不和型 气血双亏型 病例资料
下载PDF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TCD和BAEP观察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建宏 范建中 齐志强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9-232,共4页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情况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从血流速度及神经电生理角度探讨针刺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针刺组20例和常规组20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情况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从血流速度及神经电生理角度探讨针刺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针刺组20例和常规组20例,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查TCD及BAEP,观察针刺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速度及脑电生理的影响。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5%,其中针刺组临床治愈率为45%,常规组临床治愈率为35%,两组间疗效及平均治疗时间无统计学差异。②治疗前针刺组椎基底动脉(VBA)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TCD异常率为77. 5% (31 /40例),以VBA流速降低为主要特点。BA EP异常率为75% (30 /40例),以脑干型异常为主。③治疗后两组VBA血流速度均有改善,与常规组比较,针刺组椎动脉流速改善更显著(P<0. 05)。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功能均有改善,与常规组相比,针刺组V波的峰潜伏期(PL)、III V和I V波的峰间潜伏期(IPL)改善更显著(P<0. 05)。④基底动脉低流速与III V及I VIPL之间存在负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针刺治疗可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循环的血流速度及脑干神经传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针刺治疗 BAEP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神经传导功能 颈椎病患者 临床治愈率 血流速度 神经电生理 统计学差异 椎基底动脉 治疗后 作用机制 脑电生理 总有效率 治疗时间 动脉流速 相关关系
原文传递
上海城乡老年期痴呆患者死亡率和生存预示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洪震 周玢 +3 位作者 黄茂盛 曾军 丁玎 金美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407,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期痴呆的死亡率和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方法在上海地区基线患病率调查的基础上随机选择5个居委会和4个村委会的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简易精神筛查量表,按文化程度划分的分界值进行初筛。分界值以下和正常人的4%进入第二阶... 目的研究老年期痴呆的死亡率和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方法在上海地区基线患病率调查的基础上随机选择5个居委会和4个村委会的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简易精神筛查量表,按文化程度划分的分界值进行初筛。分界值以下和正常人的4%进入第二阶段细查。细查项目包括详细病史记录、体格检查和神经心理学检查。6个月后对所有进入细查的对象进行上述内容的复查。根据NINCDSADRDA和NINDAAIREN标准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aD)。结果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死亡率是6.06/1000人年。与非痴呆组相比,在随访40个月后,痴呆组的生存概率急剧下降5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D和VaD间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由痴呆、AD和VaD导致的死亡相对危险度(RR)值分别为1.63(95%CI:1.42~1.86)、1.71(95%CI:1.44~2.03)和1.45(95%CI:1.16~1.82)。增加患者死亡危险性的因素有年龄(RR=1.0685)、疾病程度(RR=1.5733)、高社会生活功能量表(ADL)值(RR=1.0368)。结论上海地区老年期痴呆的死亡率为6.06/1000人年。AD和VaD患者的生存概率没有明显差别。增加患者死亡危险性的因素有年龄、疾病程度和高ADL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痴呆 死亡率 患者 因素研究 神经心理学检查 死亡危险性 预示 城乡 阿尔茨海默病 上海地区 生存概率 疾病程度 血管性痴呆 统计学差异 相对危险度 研究对象 筛查量表 文化程度 第二阶段 病史记录 体格检查 标准诊断
原文传递
大鼠乙酸性结肠炎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孝来 吴勇杰 葛斌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的模型。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用药组各20只,模型对照组和用药组,用乙酸灌肠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醋酸泼尼松(5mg/kg)灌胃,各组采用结肠粘膜损伤指数(... 目的建立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的模型。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用药组各20只,模型对照组和用药组,用乙酸灌肠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醋酸泼尼松(5mg/kg)灌胃,各组采用结肠粘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生化法检测组织中MPO,MDA,SOD,GSH PX值。结果肉眼观察评分和病理切片组织学评分的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MPO测定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MPO低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MPO活性仍然较高。阳性对照组结肠粘膜SOD、GSH-PX活性高于模型组,但低于正常组,相反,阳性对照组结肠粘膜MDA含量却低于模型对照组,但高于正常组。结论大鼠乙酸性结肠炎模型作为一种经济,重复性好的动物模型是可用于初步筛选治疗结肠炎的药物,自由基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阳性对照组 Wistar大鼠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乙酸性结肠炎 结肠粘膜 正常对照组 醋酸泼尼松 统计学差异 切片组织学 MPO活性 MDA含量 正常组 生理盐水 损伤指数 肉眼观察 测定结果 初步筛选 动物模型 病理过程 SOD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结肠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杨文平 孙明英 申英华 《齐鲁护理杂志》 2009年第7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舒适护理 统计学差异 工作人员 临床资料 内镜室 对照组 年龄
下载PDF
用多焦视网膜电图方法研究弱视眼视网膜功能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海华 田桂芬 甘晓玲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10-914,共5页
目的用多焦视网膜电图的方法对两种类型单眼弱视弱视眼与健眼的视网膜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弱视的视网膜功能状况。方法使用视觉诱发电位仪,刺激图形为黑白同心圆形阵列,共有63个刺激单元,刺激野30°,检测52例单眼弱视儿童,对... 目的用多焦视网膜电图的方法对两种类型单眼弱视弱视眼与健眼的视网膜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弱视的视网膜功能状况。方法使用视觉诱发电位仪,刺激图形为黑白同心圆形阵列,共有63个刺激单元,刺激野30°,检测52例单眼弱视儿童,对弱视眼与健眼一阶反映的P1波振幅密度值及潜伏期值进行比较。结果(1)弱视眼与健眼第一环P1波振幅密度值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双眼第二至第五环P1波振幅密度值、双眼各环P1波潜伏期值均无统计学差异。(2)所有弱视眼与健眼在第一环P1波振幅密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弱视眼第一环P1波振幅密度值在不同程度及类型弱视中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功能存在异常,而周边视网膜功能无异常改变,信息传导时间在视网膜层无异常。(2)不同程度及类型的弱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功能异常的程度未见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电生理 多焦视网膜电图 弱视 视网膜功能异常 多焦视网膜电图 弱视眼 统计学差异 异常改变 单眼弱视 波潜伏期 不同程度 诱发电位仪
原文传递
周氏养肝益水颗粒减轻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15
18
作者 顾健霞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年第4期373-374,共2页
目的:观察周氏养肝益水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2组均常规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养肝益水颗粒,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2组5种尿微量蛋白疗后较疗前均明显下... 目的:观察周氏养肝益水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2组均常规服用降压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养肝益水颗粒,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2组5种尿微量蛋白疗后较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或0.01),其中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2组尿微量蛋白正常率疗后较疔前显著增加(P<0.01),而治疗组疗后正常率较对照组更高,其中MA、TRu和α1-M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养肝益水颗粒有消除尿微量蛋白、减轻肾损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早期肾损害 颗粒 养肝 作用观察 周氏 尿微量蛋白 0.05 统计学差异 治疗组 对照组 临床疗效 降压药物 常规服用 治疗前后 TRu 舒张压 收缩压
下载PDF
氟化物对成骨细胞OPGL mRNA和M-CSF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华坤 计国义 李广生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 探讨氟对成骨细胞的骨保护蛋白配体 (OPGL)mRNA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 CSF)mR 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消化法分离小鼠乳鼠成骨细胞 ,取第 3代成骨细胞 ,加入不同浓度的氟 6h ,提取细胞总RNA ,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 目的 探讨氟对成骨细胞的骨保护蛋白配体 (OPGL)mRNA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 CSF)mR 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消化法分离小鼠乳鼠成骨细胞 ,取第 3代成骨细胞 ,加入不同浓度的氟 6h ,提取细胞总RNA ,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方法 ,观察成骨细胞分泌的OPGL和M CSF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氟的作用下 ,成骨细胞的OPGLmRNA和M CSFmRNA的表达呈上升趋势 ,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水平。结论 氟有可能通过上调OPGL和M CSF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表达 成骨细胞 OPGL M-CS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氟化物 骨保护蛋白配体 聚合酶链式反应 统计学差异 骨吸收活性 酶消化法 方法应用 不同浓度 总RNA PCR) 细胞分泌 上升趋势 破骨细胞 第3代 逆转录 CFF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杨黎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8期1533-1535,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中免疫球蛋白对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中未包含免疫球蛋白,观察组治疗方案中包括免疫球蛋白。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差异... 目的分析总结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中免疫球蛋白对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中未包含免疫球蛋白,观察组治疗方案中包括免疫球蛋白。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体温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入组时两组间免疫球蛋白Ig G、CD+3及CD+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接受治疗5 d后,观察组Ig G、CD+3及CD+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免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免疫球蛋白 免疫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方案 统计学差异 对照组 肺炎患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