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科学课程实施中加强概念统整联系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费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18B期81-82,共2页
科学概念之间的统整联系是综合科学课程区别于分科科学课程的重要特征,加强科学概念统整联系是提升综合科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本文重点分析了综合科学课程实施中加强概念统整联系教学的必要性,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科学概念... 科学概念之间的统整联系是综合科学课程区别于分科科学课程的重要特征,加强科学概念统整联系是提升综合科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本文重点分析了综合科学课程实施中加强概念统整联系教学的必要性,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科学概念统整联系教学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科学课程 科学概念 联系 教学策略
下载PDF
依循诗词特质,搭建诗歌解读的阶梯
2
作者 吴蓓 《江西教育》 2023年第11期50-51,共2页
古典诗词的表达方式和用词习惯,与当下的语言表达系统及人们的思维方式有着较大的区别,为此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深入实践,找准理解古诗、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方式,进一步推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古典诗词 原始经验 联系 体悟诗歌
原文传递
问题讨论方式下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3
作者 王浩 《江西教育》 2022年第3期26-27,共2页
在阅读教学中,提出问题不是教学目的,其目的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互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在提出问题时,学生不仅要提那些答案明确、以解释为主的问题,而且要多提一些结论不明确,需要通过探究、思辨才能弄清楚的问题。学生要在比较选... 在阅读教学中,提出问题不是教学目的,其目的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互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在提出问题时,学生不仅要提那些答案明确、以解释为主的问题,而且要多提一些结论不明确,需要通过探究、思辨才能弄清楚的问题。学生要在比较选择中思辨,在判断追问中思辨,在质疑探究中思辨,在统整联系中思辨,在升华认知中思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讨论 思辨能力 对比选择 联系
原文传递
画龙点睛,让拓展文本的价值最大化
4
作者 顾云 《小学教学参考》 2020年第4期32-33,共2页
目前,单篇文本教学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为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适度拓展课外的文本,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学习探究。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迁移运用、主题拓展、对比鉴赏、统整联系等途径拓展相关文本,以丰富阅读... 目前,单篇文本教学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为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适度拓展课外的文本,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学习探究。在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迁移运用、主题拓展、对比鉴赏、统整联系等途径拓展相关文本,以丰富阅读资源,让学生在类群阅读中感知语言,体会文章的结构,获得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展文本 迁移运用 对比鉴赏 联系
下载PDF
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为例
5
作者 万晓霞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第23期56-58,共3页
阅读整本经典名著,由于信息量大、篇幅长、人物多,阅读本身就具有一定难度,容易让人产生望而生畏之感,严重影响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质量。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作品梗概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鉴于此,本文提出要洞察背景,用好... 阅读整本经典名著,由于信息量大、篇幅长、人物多,阅读本身就具有一定难度,容易让人产生望而生畏之感,严重影响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质量。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作品梗概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鉴于此,本文提出要洞察背景,用好梗概的奠基价值;统整联系,用好梗概的关联价值;聚焦片段,用好梗概的深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梗概 洞察背景 联系 聚焦片段
下载PDF
对比策略下状物类文本的阅读
6
作者 朱春洁 《江西教育》 2022年第11期42-43,共2页
状物类文本是小学阶段学生习作的重要训练内容,也是语文课文的重要体裁。文章中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采用相应的表达策略,展示事物的特点,抒发自身的情感。教学这一类文本,教师要根据单元中的语文要素,遴选适切的教学策略,借助语文要素... 状物类文本是小学阶段学生习作的重要训练内容,也是语文课文的重要体裁。文章中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采用相应的表达策略,展示事物的特点,抒发自身的情感。教学这一类文本,教师要根据单元中的语文要素,遴选适切的教学策略,借助语文要素发展语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策略 联系 状物类文本 小学语文
原文传递
搭建知识阶梯 智慧学习语文
7
作者 殷峰 《小学教学参考》 2021年第7期18-19,共2页
语言和思维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统整联系、类比重构、回归蜕变、质疑创生等阶梯,让学生历练思维,形成思维的层次性、系统性和深刻性,激发对语言、思维的探究... 语言和思维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统整联系、类比重构、回归蜕变、质疑创生等阶梯,让学生历练思维,形成思维的层次性、系统性和深刻性,激发对语言、思维的探究欲望。这样,不仅能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而且能有效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阶梯 智慧学习 联系
下载PDF
探寻高效阅读课堂教学设计的“最佳路径”
8
作者 何晓春 《名师在线》 2018年第4期67-68,共2页
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紧扣'教学设计'的有效路径,为提升阅读教学的对话质量、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奠基。本文提出要因材施教,凸显儿童本位性设计;契合文本,凸显精妙设问性设计;运用资源,凸显个性创新性设计;统整联系,凸显动态发... 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紧扣'教学设计'的有效路径,为提升阅读教学的对话质量、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奠基。本文提出要因材施教,凸显儿童本位性设计;契合文本,凸显精妙设问性设计;运用资源,凸显个性创新性设计;统整联系,凸显动态发展性设计,从而促进阅读课堂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材施教 契合文本 运用资源 联系
下载PDF
彰显学生本位,凸显语文特质——以《火烧云》为例
9
作者 潘玲琴 《江西教育》 2022年第43期52-53,共2页
审视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常常陷入"轻视学习体验,淡化学习过程"的教学误区,总是习惯于以简单、生硬的方式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不仅严重窄化了语文的美感,也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 审视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常常陷入"轻视学习体验,淡化学习过程"的教学误区,总是习惯于以简单、生硬的方式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不仅严重窄化了语文的美感,也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本文提出,依循课程特质,促进知识内化与"悦纳";回归学生本位,强化认知构建;统整联系新旧知识,实现有效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本位 语文特质 认知构建 联系
原文传递
积极体验:语言教学转向后的新渠道
10
作者 薛驷 《江西教育(综合版)(C)》 2019年第12期39-40,共2页
阅读教学对语言的感知和品析要实现从理解到体验的转向,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思维,感受语言表达的内在效果。本文提出要借助动作呈现,揭示语言表达内蕴;依托文本语境,体悟语言表达功效;统整联系对比,辨析语言表达精妙;促发想象拓展,体悟... 阅读教学对语言的感知和品析要实现从理解到体验的转向,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思维,感受语言表达的内在效果。本文提出要借助动作呈现,揭示语言表达内蕴;依托文本语境,体悟语言表达功效;统整联系对比,辨析语言表达精妙;促发想象拓展,体悟语言表达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呈现 文本语境 联系 语言表达
原文传递
文体规律:践行表达本位的有效抓手——以《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教学为例
11
作者 王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8年第5期82-82,共1页
自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语用"以来,阅读教学开始积极践行表达本位的理念,即在教学中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和作者的写作策略,借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就需要从文本的体裁入手,遵循文体独有的... 自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语用"以来,阅读教学开始积极践行表达本位的理念,即在教学中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和作者的写作策略,借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就需要从文本的体裁入手,遵循文体独有的创作特点,积极开展学生的语用实践训练。提出要循序渐进,在解构思维下把握人物的语言价值;类比辨析,在聚合考量下感知作者的表达构思;统整联系,在理性思维下体验文本的表达秘妙,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序渐进 类比辨析 联系 文体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