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豚鼠耳后给药、全身给药后乙状窦及体循环血浆中复方倍他米松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探讨耳后给药的可能作用途径。方法以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为药物示踪剂,将豚鼠随机分成耳后注射(耳后组)及肌肉注射(肌注组)两组,每组50只,...目的研究豚鼠耳后给药、全身给药后乙状窦及体循环血浆中复方倍他米松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探讨耳后给药的可能作用途径。方法以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为药物示踪剂,将豚鼠随机分成耳后注射(耳后组)及肌肉注射(肌注组)两组,每组50只,分别采集耳后及全身给药后0.5、1、1.5、2、3、5、7小时及1、2、4周双侧乙状窦及体循环血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其中的药物浓度。结果①乙状窦血:耳后组注射同侧乙状窦血中峰浓度(Cmax)最高,为对侧的2.56倍,为肌注组的3.03倍;耳后组注射同侧乙状窦血中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t curve,AUC)最高,为对侧的2.41倍,为肌注组的2.93倍。②体循环血:耳后给药体循环血中的药物浓度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耳后组Cmax为肌注组的0.13倍,耳后组AUC为肌注组的0.32倍。结论耳后给药药物可能通过局部静脉回流在乙状窦中达到较高峰值,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而在体循环血中一直保持着较低的浓度水平。展开更多
药物雾化治疗的目的是输送治疗剂量的药物到达靶向部位.对于肺部病变患者,雾化给药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可达到较高的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不良反应.近年来雾化吸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提高了药物输出和吸入效率,使药物肺部浓度增加....药物雾化治疗的目的是输送治疗剂量的药物到达靶向部位.对于肺部病变患者,雾化给药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可达到较高的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不良反应.近年来雾化吸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提高了药物输出和吸入效率,使药物肺部浓度增加.然而,调查结果显示28%-68%的患者不会正确使用加压定量吸入器(pressure meter dose inhaler,pMDI)和干粉吸入器(dry power inhaler,DPI),导致雾化治疗无效.不同雾化器产生气溶胶的机制不同,各有优缺点.因此,应根据各种雾化器的性能特点选择合适的患者、药物、治疗时间、给药途径和剂量,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才能达到雾化治疗的效果.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豚鼠耳后给药、全身给药后乙状窦及体循环血浆中复方倍他米松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探讨耳后给药的可能作用途径。方法以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为药物示踪剂,将豚鼠随机分成耳后注射(耳后组)及肌肉注射(肌注组)两组,每组50只,分别采集耳后及全身给药后0.5、1、1.5、2、3、5、7小时及1、2、4周双侧乙状窦及体循环血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其中的药物浓度。结果①乙状窦血:耳后组注射同侧乙状窦血中峰浓度(Cmax)最高,为对侧的2.56倍,为肌注组的3.03倍;耳后组注射同侧乙状窦血中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t curve,AUC)最高,为对侧的2.41倍,为肌注组的2.93倍。②体循环血:耳后给药体循环血中的药物浓度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耳后组Cmax为肌注组的0.13倍,耳后组AUC为肌注组的0.32倍。结论耳后给药药物可能通过局部静脉回流在乙状窦中达到较高峰值,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而在体循环血中一直保持着较低的浓度水平。
文摘药物雾化治疗的目的是输送治疗剂量的药物到达靶向部位.对于肺部病变患者,雾化给药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可达到较高的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不良反应.近年来雾化吸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提高了药物输出和吸入效率,使药物肺部浓度增加.然而,调查结果显示28%-68%的患者不会正确使用加压定量吸入器(pressure meter dose inhaler,pMDI)和干粉吸入器(dry power inhaler,DPI),导致雾化治疗无效.不同雾化器产生气溶胶的机制不同,各有优缺点.因此,应根据各种雾化器的性能特点选择合适的患者、药物、治疗时间、给药途径和剂量,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才能达到雾化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