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3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DS病人吸痰前后不同氧供方法对SpO_2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韩淑贞 王立祥 +2 位作者 韦中余 雷联会 管晓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9期643-64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病人吸痰前后不同氧供方法对经皮血氧饱和度 (SpO2 )的影响。方法将提高吸入氧浓度法 (A法 )、过度通气法 (B法 )、单次控制性肺膨胀与提高吸氧浓度结合法 (C法 )及常规法用于 8例ARDS病人吸痰前后 ,...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病人吸痰前后不同氧供方法对经皮血氧饱和度 (SpO2 )的影响。方法将提高吸入氧浓度法 (A法 )、过度通气法 (B法 )、单次控制性肺膨胀与提高吸氧浓度结合法 (C法 )及常规法用于 8例ARDS病人吸痰前后 ,并对增加氧供前后的SpO2 、吸痰后SpO2 恢复时间及达稳定时间进行对比 ,各方法每例每天取值 1次 ,各法每例均取值 7次。结果①常规吸痰后SpO2 下降 0 15~ 0 2 5 (平均 0 19) ,5~ 15min(平均9 98min)方可恢复。②与各自对应的基础值比较 ,三种不同氧供法均能使吸痰前、后的SpO2 显著提高 (P <0 0 1、P <0 0 0 1) ,其中C法优于A、B法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5 ) ,A法与B法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其吸痰后SpO2 下降幅度及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法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0 1)。③与各自吸痰前基础值相比 ,C法吸痰后SpO2 稳定值显著提高 (P <0 0 0 1) ,而A法、B法及常规法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常规吸痰可致低氧血症发生 ,而A、B、C三种氧供法均能有效预防ARDS病人吸痰所致的低氧血症 ,其中C法效果最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吸痰 血症 控制性肺膨胀
下载PDF
藻红蛋白光敏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蔡春尔 吴庆磊 +1 位作者 徐春和 何培民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4年第6期629-632,共4页
光动力学治疗法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法,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从红藻中提取的藻红蛋白可以作为光动力学治疗法的一种新的光敏剂。本文概述了我国红藻藻红蛋白资源概况、光疗法和光敏剂作用机理及其研究发展历史与现状,重点阐述了藻红... 光动力学治疗法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法,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从红藻中提取的藻红蛋白可以作为光动力学治疗法的一种新的光敏剂。本文概述了我国红藻藻红蛋白资源概况、光疗法和光敏剂作用机理及其研究发展历史与现状,重点阐述了藻红蛋白光敏剂的应用现状、前景和发展趋势,并认为藻红蛋白是光动力学治疗法中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光敏剂。藻红蛋白在490nm有吸收光谱,而发射光谱位于560nm;藻红蛋白能特异性地聚集在肿瘤细胞周围,吸收周围环境光能并传递给氧分子,使氧分子转化为具有强氧化性的多线态氧,从而可以大量杀死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红蛋白 光敏剂 光动力学治疗 光疗法 肿瘤细胞 肿瘤治疗 红藻 吸收光谱 特异性
下载PDF
顽固性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从新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70-272,共3页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补充血容量 镇静止痛
原文传递
鼻咽通气管给氧改善无痛胃镜检查中肥胖患者血氧饱和度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谯秋建 王雷 +1 位作者 任玮 赵晓晏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02-603,共2页
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相比,有能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以及提高患者对检查的耐受等优点,所以越来越多的患者愿意选择无痛胃镜检查。但丙泊酚有明显的扩张外周血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的作用,
关键词 无痛胃镜检查 饱和度 鼻咽通气管 临床观察 肥胖患者 外周血管 焦虑情绪
原文传递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时的供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波 王蓉美 +4 位作者 王东 于红 宋艳红 纪树国 高和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68-869,共2页
关键词 NIPPV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高碳酸血症 无创呼吸机 呼吸机治疗 准确 机能 目的
原文传递
欧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俐(译) 乔晓霞(译) +2 位作者 ShamiPokhrel(译) 周熙惠(译) 刘黎明(校)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0年第5期701-706,共6页
近年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围产期管理有了很大进展,但有些方面仍存在争议.该文介绍欧洲新生儿专家组基于截止2009年底发表的最新证据,对2007年的证据进行严格审核更新提出的最新建议:证明产前单疗程应用激素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 近年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围产期管理有了很大进展,但有些方面仍存在争议.该文介绍欧洲新生儿专家组基于截止2009年底发表的最新证据,对2007年的证据进行严格审核更新提出的最新建议:证明产前单疗程应用激素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预防作用,但重复应用激素的潜在益处以及远期安全性仍不明确;许多涉及出生时稳定早产儿病情的临床处理没有循证医学证据,包括用氧及积极的正压通气,甚至有时可能对患儿有害;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管理中至关重要,但是对不同胎龄早产儿选择最优制剂、最适剂量及最佳使用时间尚不清楚;机械通气这一呼吸支持形式可以挽救患儿的生命,但却容易引起肺损伤,治疗策略应该尽可能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或鼻腔通气,尽量避免机械通气;为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获得最佳预后,必须给予良好的支持性治疗,包括维持正常的体温、恰当的体液疗法、良好的营养支持、处理动脉导管开放,以及循环支持维持适当的组织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产前糖皮质激素 循证医学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机械通气 表面活性剂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 体温调节
下载PDF
给氧负压伤口治疗在骨科慢性伤口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娟 桓雪莱 +2 位作者 臧德华 王学红 王冰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12期1083-1086,共4页
目的评价负压伤口治疗联合局部给氧对骨科慢性伤口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60例骨科创伤性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负压伤口治疗,连续10d。观察组在负压伤口治疗基础上联合局部给氧2L/min,干预时间同对照组,观察指... 目的评价负压伤口治疗联合局部给氧对骨科慢性伤口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60例骨科创伤性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负压伤口治疗,连续10d。观察组在负压伤口治疗基础上联合局部给氧2L/min,干预时间同对照组,观察指标:2组治疗0d和10d监测伤口渗液pH、温度、PUSH愈合计分、肉芽组织覆盖率、伤口达到植皮条件所需时间、植皮成活率、愈合时间、治愈率。结果治疗10d后,观察组伤口渗液pH(7.22±0.16),低于对照组(7.50±0.26)(P<0.01)。达到植皮条件所需时间(12.65±7.16)d,低于对照组(18.28±8.85)d,伤口床的温度(34.02±0.41)℃,高于对照组(33.25±0.35)℃(P<0.01)。观察组肉芽组织覆盖率(34.30±2.83)%高于对照组(27.27±3.54)%(P=0.00)。植皮成活率(93.22±1.91)%,高于对照组(83.21±1.86)%(P=0.00)。压疮愈合计分量表(pressure ulcer scale for healing,PUSH)计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观察组治愈率为86.67%(26/30),平均愈合时间为(35±15.5)d,对照组治愈率为53.33%(16/30),平均愈合时间为(49±2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负压伤口治疗与局部给氧联合应用于骨科慢性伤口能促进伤口愈合及肉芽组织生长,方法可行,效果优于单纯负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伤口 负压伤口治疗 伤口愈合
下载PDF
中低流量吸氧患者三种氧气湿化装置细菌污染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宁小玲 刘小芬 +1 位作者 潘玲 王琼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4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中低流量吸氧(≤4L/min)患者使用三种氧气温化装置细菌污染情况,为临床氧疗选择合适的湿化装置提供参考。方法将120倒在ICU住院并且需要持续中低流量吸氧7d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给氧时使用传统的湿化... 目的探讨中低流量吸氧(≤4L/min)患者使用三种氧气温化装置细菌污染情况,为临床氧疗选择合适的湿化装置提供参考。方法将120倒在ICU住院并且需要持续中低流量吸氧7d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给氧时使用传统的湿化装置,B组使用未湿化装置,C组使用ε-聚赖氨酸湿化液湿化装置。比较三组氧气湿化装置使用前后不同时点细菌污染情况,了解污染细菌种类。结果使用前所有样本细菌培养均无菌生长。三组使用后氧气湿化装置细菌阳性率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显著低于B组,B组显著低于A组(均P〈0.0125);使用后24~168h,C组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A组(均P〈0.0125);使用后第72~168h,C组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B组(均P〈0.0125);A组高于B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25);检出的主要菌群为肠杆菌、葡萄球菌、真菌。结论ε-赖氨酸湿化液湿化瓶染菌最少,其次是非湿化瓶,中低流量吸氧时24h内可选用非湿化瓶,超过24h适合选用ε-赖氨酸湿化液湿化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流量 湿化装置 非湿化 ε-赖氨酸湿化液 细菌污染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缺氧缺血性神经细胞死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张艳桥 张一娜 +2 位作者 吴江 朱秀英 徐长庆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84-688,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缺氧缺血性神经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胎鼠皮质神经细胞,给予缺氧再给氧处理;体内实验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噻唑蓝比色...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缺氧缺血性神经细胞死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胎鼠皮质神经细胞,给予缺氧再给氧处理;体内实验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噻唑蓝比色法测定神经细胞生存率,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检测PPARγ的结合活性。结果缺氧处理后的神经细胞,其PPARγ的结合活性明显增加,以对照组活性为100,而缺氧3h组为160.3,缺氧3h再给氧的2、4、8h分别为157.5、136.6、103.3;缺氧3h及再给氧2h组与未处理组相比(P<0.01)。缺血处理后的神经细胞,其PPARγ的结合活性也明显增加,以假手术组为100,则手术组缺血侧、未缺血侧分别为144.8、102.6,缺血侧PPARγ的结合活性与未缺血侧及假手术组相比(P<0.01);PPARγ拮抗剂GW9662能明显增加缺氧再给氧后神经细胞的生存率,以对照组(CTL)生存率为100%计算,单纯缺氧组为58.6%,不同浓度的GW9662(0.5、1、2.5)预处理后分别为68%、73.6%和89.7%,GW9662预处理组与单纯缺氧再给氧组相比(P<0.05或P<0.01);GW9662能明显降低由于缺氧而增高的PPARγ结合活性,以未处理组为100,单纯缺氧组、GW9662预处理组分别为184、105,GW9662预处理组神经细胞PPARγ的结合活性与单纯缺氧再给氧组相比,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 神经细胞死亡 结合活性 缺血 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电泳 原代培养 皮质
原文传递
三种给氧方式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巍 俞小玲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44-1045,共2页
关键词 气管切开 护理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53例胎儿心动过速临床治疗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常清 王瓅 黎翠容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2年第1期60-60,37,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治疗胎儿心动过速的效果,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胎儿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超声心动图确诊单纯胎儿心动过速的心律失常胎儿53例,其中37例为治疗组,行鼻导管低流量给氧,同时经静脉给药,予能量合剂宫内治疗;对照组16例予鼻导管低... 目的探讨联合治疗胎儿心动过速的效果,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胎儿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超声心动图确诊单纯胎儿心动过速的心律失常胎儿53例,其中37例为治疗组,行鼻导管低流量给氧,同时经静脉给药,予能量合剂宫内治疗;对照组16例予鼻导管低流量给氧观察治疗。结果超声心动图复查显示,治疗组37例中心动过速消失35例,痊愈率为94.6%(35/37);对照组16例中6例胎儿心动过速消失,9例随孕周发展加重,1例发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痊愈率37.5%(6/1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7.66 P<0.01);治疗组在胎儿心律失常消失的同时,并存的心包积液、二、三尖瓣返流、胎盘循环功能下降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消失、吸收。结论缺氧可能是引起胎儿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氧疗法安全、有效,联合能量合剂宫内治疗可明显提高胎儿血氧分压,增加胎儿氧的供应和利用,有效治疗胎儿心动过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胎儿 心动过速 能量合剂
原文传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42例救治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维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23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救治成功经验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急救中心收治4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救治过程的分析。结果在4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35例救治成功,无后遗症;2例痴呆;2例因脑水...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救治成功经验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急救中心收治4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救治过程的分析。结果在4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35例救治成功,无后遗症;2例痴呆;2例因脑水肿而死亡;1例合并消化道出血。2例因经济问题自动离院。结论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过程中,应尽早使患者脱离中毒现场至通风处,注意保温,畅通上呼吸道,及时的送入正规医院救治,有条件的医院及时的高压氧舱治疗,同时注意因长时间的缺氧,而引起的脑水肿,肺水肿;严重引起迟发脑病而致痴呆症、偏瘫、大小便失禁等。作者经过对42病例的临床观察,及时的现场急救、给氧,及时的药物治疗、高压氧舱治疗和并发症的防治,临床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化碳中毒 急救 高压舱治疗 换血疗法 并发症的防治
下载PDF
眼科手术可调节塑型L形给氧支架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彩芬 黄美娜 +5 位作者 凌晓浅 彭园园 陈聪 章菁菁 金约西 陈燕燕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9-253,共5页
目的解决眼科局部麻醉手术患者头面部手术巾覆盖导致的通气不畅及缺氧的问题,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研制一种安装于手术床栏的L形给氧支架,由固定器、竖向管及横向支架构成。横向支架由中空的不锈钢管连接不锈钢可塑型软管,远端连接盲端... 目的解决眼科局部麻醉手术患者头面部手术巾覆盖导致的通气不畅及缺氧的问题,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研制一种安装于手术床栏的L形给氧支架,由固定器、竖向管及横向支架构成。横向支架由中空的不锈钢管连接不锈钢可塑型软管,远端连接盲端有开孔的聚氯乙烯圆筒。支架内置氧气导管,鼻塞头对准盲端开孔。使用时将支架的软管转向患者胸部上方,向下斜行向头侧,圆筒置于下唇与下颏之间上方,铺设无菌巾后,横向支架的不锈钢部分与软管部分形成了L形支撑。选择23 G玻璃体切除术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73例应用L形给氧支架,对照组74例使用传统鼻导管吸氧,氧气输入浓度均为2 L/min。结果两组的心率变化无明显差异,SpO_2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但观察组SpO_2维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舒适度自评分及自诉不舒适感显示,观察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形可塑型给氧支架将支起口鼻部的铺巾及提高铺巾下空气氧含量的功能合二为一,改善眼科手术中自主呼吸患者铺巾下的迷你呼吸环境,有效提高术中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通气舒适度。支架操作简便,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提高眼科连台手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科手术 支架
原文传递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芳芳 戴启凤 +3 位作者 程炎芳 温丽芳 杨艳玲 杨芳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6期78-81,共4页
目的:针对目前临床上尚无配套的堵管用具适配于气管切开患者拔管前的试行堵管,研制一种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以解决拔管前的渐进式堵管、气道湿化给氧和防止异物进入气管等问题。方法:取一次性输液器茂非氏管,剪去一端,保留长约1.5 cm... 目的:针对目前临床上尚无配套的堵管用具适配于气管切开患者拔管前的试行堵管,研制一种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以解决拔管前的渐进式堵管、气道湿化给氧和防止异物进入气管等问题。方法:取一次性输液器茂非氏管,剪去一端,保留长约1.5 cm,在其顶端开一小口,在侧壁上开一窗口,多功能堵管器制作完成。结果:多功能堵管器应用过程中,给氧管通过顶端小口进入,固定牢靠,能够有效实现气道湿化和氧疗;同一个堵管器能顺利实现1/2、3/4直至全堵管的渐进式堵管;窗口开在侧壁,能避免灰尘、异物等直接掉入气道。结论:临床应用表明,所开发的多功能堵管器设计科学、制作简单及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 堵管器具 堵管方法 渐进式堵管 气道湿化
下载PDF
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4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廖沛光 谭敢峰 封成芳 《中国病案》 2018年第6期83-86,共4页
目的分析引发新生儿出现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某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7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住院的47例未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健康新生儿作为设... 目的分析引发新生儿出现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某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7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住院的47例未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健康新生儿作为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胎龄、体重、肺部感染情况、给氧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另外,观察和记录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的胎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新生儿出生时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新生儿的给氧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综合治疗,研究组中共有45例患儿存活,2例患儿死亡,且死亡患儿的病程明显长于存活患者。另外,存活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8.9%,并发症类型为消化道出血、肺出血、肺不张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结论引发新生儿出现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有早产、低体重、出生时肺部感染以及吸氧和使用呼吸机时间过长等。尽早确诊和采取综合性治疗能有效提高患儿的存活率,但并不能有效控制和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此,临床可根据疾病的致病因素,做好早期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机械通气
原文传递
Ⅱ型呼吸衰竭病人持续低流量加短期高流量给氧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戴莺南 雷粤华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6期437-438,共2页
随机将47例肺源性心脏病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行持续低流量给氧,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短期予高流量(4.0 L/min)给氧,测定治疗前后PaO_2及PaCO_2,比较两组给氧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PaO_2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随机将47例肺源性心脏病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行持续低流量给氧,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短期予高流量(4.0 L/min)给氧,测定治疗前后PaO_2及PaCO_2,比较两组给氧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PaO_2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而PaCO_2变化不明显。提示持续低流量给氧加短期高流量给氧方法的疗效较单纯持续低流量给氧方法好,但其临床效果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心脏病
下载PDF
缺氧-再给氧时PDTC对血管内皮细胞选择素E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立新 安琪 石应康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PDTC对血管内皮细胞 (EC)选择素E(E selectin)转录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为材料 ,建立缺氧 再给氧模型 ,检测E selectin的表达 ;应用PDTC干预EC的缺氧培养过程 ,观察E selectin表达的改变。结果...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PDTC对血管内皮细胞 (EC)选择素E(E selectin)转录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为材料 ,建立缺氧 再给氧模型 ,检测E selectin的表达 ;应用PDTC干预EC的缺氧培养过程 ,观察E selectin表达的改变。结果 EC缺氧 再给氧反应后E selectin的表达明显增加 ,4h达到峰值 ;PDTC能有效抑制E selectin的表达。结论 缺氧 再给氧促进EC活化 ,增强E selectin的表达 ,抗氧化剂PDTC能有效降低E selectin的转录 ,为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TC 血管内皮细胞 选择素E 化剂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原文传递
外伤性脾破裂98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建军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7-39,共3页
本文对98例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指出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检,多部位反复腹穿,必要的辅助检查是减少脾破裂漏诊或误诊的主要因素。在急诊处理中,立即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及时抗休克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充分给氧... 本文对98例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指出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检,多部位反复腹穿,必要的辅助检查是减少脾破裂漏诊或误诊的主要因素。在急诊处理中,立即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及时抗休克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充分给氧是降低早期死亡的重要措施。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主张"保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则,不轻易切脾,特别是小儿,但也不能盲目保脾。文中还阐述了非手术治疗的条件,切脾的指征,脾修补术及部分脾切除术中的诸多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脾破裂 诊治体会 保脾 切脾 治疗 呼吸道通畅 保持
原文传递
注射用内给氧治疗呼吸衰竭的优越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邵玉霞 鲍永霞 +1 位作者 吕福祯 戴鸿禧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 对比观察静脉注入过氧化氢碳酸酰胺与鼻导管给氧法在治疗低氧血症方面的疗效。方法 全组40例 ,实验组 2 0例 ,用静脉注入过氧化氢碳酸酰胺 ;对照组 2 0例 ,用鼻塞给氧法。并以血气分析来判断疗效。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用药或... 目的 对比观察静脉注入过氧化氢碳酸酰胺与鼻导管给氧法在治疗低氧血症方面的疗效。方法 全组40例 ,实验组 2 0例 ,用静脉注入过氧化氢碳酸酰胺 ;对照组 2 0例 ,用鼻塞给氧法。并以血气分析来判断疗效。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用药或吸氧后PaO2 均有升高 ,但对照组吸氧后PaCO2 明显升高 ,而实验组注射用内给氧后PaCO2 无明显升高。结论 注射用内给氧是治疗低氧血症的一种安全有效 ,应用范围很广的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氢碳酸酰胺 鼻导管 血症 血气分析 呼吸衰竭
下载PDF
平战结合仰头举颏式面罩固定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加明 余红 孙乾辉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1年第4期32-33,共2页
目的:研制一种平战结合主要用于维持伤病员呼吸通畅的面罩固定装置,该装置也可用于颈椎保护。方法:利用手法开放气道原理,由采用高强度橡塑制成的前托与后托组成,后托符合人体颈部凹凸特征,围戴颈部时可以托起患者下颌角,同时设计有固... 目的:研制一种平战结合主要用于维持伤病员呼吸通畅的面罩固定装置,该装置也可用于颈椎保护。方法:利用手法开放气道原理,由采用高强度橡塑制成的前托与后托组成,后托符合人体颈部凹凸特征,围戴颈部时可以托起患者下颌角,同时设计有固定面罩的襻带,从不同的方向稳妥固定面罩;前托同样符合人体前颈部的特征,与后托围拢时可以使患者头充分后仰,使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结果:该装置可以用于固定面罩,同时可以起到手法开放气道效果。结论: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材质柔软,避免划伤,适用于不同大小面罩固定,有利于开放患者气道及经面罩加压给氧,同时可以单独用于维持呼吸道通畅或保护颈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颏式面罩 面罩固定 颈椎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