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9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绘画心理治疗的应用性研究回顾 被引量:58
1
作者 魏源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27期5946-5947,共2页
国外近10年应用绘画作为心理干预手段有许多应用性研究,发现绘画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处理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创伤问题,而且可以使心理障碍患者的自我形象、自尊或自我概念、社交技能等得到提升,促进语言的发展与认知功能的改善。其中的机理是... 国外近10年应用绘画作为心理干预手段有许多应用性研究,发现绘画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处理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创伤问题,而且可以使心理障碍患者的自我形象、自尊或自我概念、社交技能等得到提升,促进语言的发展与认知功能的改善。其中的机理是,绘画是人们最适宜的心灵表达方式,它发展象征性的语言,能触及人所不知的心灵感受,并能创造性地将它们整合到人格里,直至发生治疗性的变化。这些成果对尚属空白的中国绘画心理治疗理论研究与应用探索具有重要借鉴学习意义,值得中国临床医学及心理学界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障碍 绘画 综述文献
下载PDF
极少主义绘画与雕塑 被引量:39
2
作者 费菁 《世界建筑》 1998年第1期79-83,共5页
植根于现代主义沃土的战后艺术,是战前已有艺术思想和创作手法的极端化发展,而不是革命性的创造发明。在一贯强调个性的同时,艺术家们又总是想放弃这样的特权,将自己沉浸于科技之中,似乎在从事科学实验而不是艺术创作。这些特点在... 植根于现代主义沃土的战后艺术,是战前已有艺术思想和创作手法的极端化发展,而不是革命性的创造发明。在一贯强调个性的同时,艺术家们又总是想放弃这样的特权,将自己沉浸于科技之中,似乎在从事科学实验而不是艺术创作。这些特点在极少主义艺术特别是绘画和雕塑中,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通过对几位主要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介绍,本文简要回顾了极少主义的起源、演变、构成、制作工艺特点以及理论探讨,并简述极少主义在其它艺术领域中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少主义艺术 绘画 雕塑 建筑艺术
下载PDF
走向自觉的女性绘画 被引量:28
3
作者 陶咏白 《美术观察》 1997年第3期45-47,共3页
何为女性绘画?陶咏白研究员认为,凡出于女画家之手,以女性的视觉描绘女性生活及展现女性精神情感,并采用女性独特的表现形式的绘画,称为女性绘画。中国女油画家的创作,经历了历史的“失落”和八十年代女性自发的回归、九十年代女性自觉... 何为女性绘画?陶咏白研究员认为,凡出于女画家之手,以女性的视觉描绘女性生活及展现女性精神情感,并采用女性独特的表现形式的绘画,称为女性绘画。中国女油画家的创作,经历了历史的“失落”和八十年代女性自发的回归、九十年代女性自觉的追求的过程。张鹏、李移舟、察德清三位分别就新中国女雕塑家的创作、五十年代中国视觉图像中女性符号的创造和女装设计中造型结构的“力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王朝闻先生就(石涛画学事义)一书给著者杨成寅先生的信,论及在美术史论研究中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和方法以及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问题,对我们颇有启发。莫小也先生对近年采关于明清时期传教士与西画东渐问题研究的评述,有助于将这方面的研究弓I向深入。 王伯敏先生半个世纪以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史学观,注重对史料的考据,并借助于哲学、美学、文学以及民俗学,建构起中国美术史学的大框架,著作颇丰,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形象 女画家 女性意识 中国油画 绘画 男女平等 “失落” 女性特质 徐悲鸿 集体经验
原文传递
从中国“八景”看中国园林的文化意识 被引量:46
4
作者 耿欣 李雄 章俊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39,共6页
在各地地方志中,大都有"八景""十景"等的记载,通过对八景景观文化概念的由来和变迁的考察,总结了这一景观现象的定义,将其概括为一种集称文化。"八景"从品题与内涵中同样可以找到中国古典园林中向往的融... 在各地地方志中,大都有"八景""十景"等的记载,通过对八景景观文化概念的由来和变迁的考察,总结了这一景观现象的定义,将其概括为一种集称文化。"八景"从品题与内涵中同样可以找到中国古典园林中向往的融文化于园林的中国特有的园林文化特色。通过对"八景"与中国书法,中国绘画,诗词品题的关系看到在八景作品中用"暮雪、夜雨、秋月、晴岚"等含蓄的表达对于四时季节的理解和感情,并在发展中不断又包含有隐含于字面的更深层的风景内涵。当今,在景观和建筑艺术不断剧烈变革的时代,怎样保护和发掘我国的自身景观特色一直是热门话题,或许我们能从"八景"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八景 文化 绘画 书法 诗词 碑刻
下载PDF
艺术、生态与景观设计 被引量:36
5
作者 王向荣 林箐 《建筑创作》 2003年第7期30-35,共6页
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景观设计作品如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定是在总体上达到了这些因素的互相平衡。
关键词 景观设计 艺术 绘画 雕塑 生态 景观设计师
下载PDF
绘画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34
6
作者 张振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6期120-122,共3页
目的:从理论基础、作用机制、操作实施、应用现状及疗效对绘画疗法这一技术作基本的介绍和探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在线检索PubMed与ScienceDirect及EBBSCO数据库1979-01/2005-12期间的国内外关于绘画疗法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为“ArtThe... 目的:从理论基础、作用机制、操作实施、应用现状及疗效对绘画疗法这一技术作基本的介绍和探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在线检索PubMed与ScienceDirect及EBBSCO数据库1979-01/2005-12期间的国内外关于绘画疗法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为“ArtTherapy”,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另检索国内1960/2005期间相关的中文出版书目,检索词为“艺术疗法,绘画疗法”,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文献并查找全文。纳入标准:涉及艺术疗法与绘画疗法。排除标准:英文原文无全文及中文文献不完整。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相关文献50篇,按上述标准纳入19篇,其余文献均被排除。资料综合:绘画作为人们心灵交流方式,是一种人类心理意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发展象征性的语言,能触及人所不知的心灵感受,并能创造性地将它们整合到人格里。绘画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有其独特作用,不仅可以处理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创伤问题,而且可以使心理障碍患者的自我形象、自尊或自我概念、社交技能等得到提升,促进语言的发展与认知功能的改善。结论:已有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都已说明绘画治疗是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绘画疗法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 心理疗法 综述[文献类型]
下载PDF
王闿运未刊手书册页 被引量:32
7
作者 周颂喜 《船山学刊》 2001年第2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手迹 文学 家庭教育 绘画 书法 王闿运
下载PDF
同构联觉——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转换的基本环节 被引量:37
8
作者 周海宏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9-64,共6页
一、问题的源起 从形态来看,音乐只是一些具有一定频率、一定振幅、一定频相的声音在时间中的组合。 较之其它艺术门类,音乐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它的形态结构与其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变得格外突出。首先,音乐仅仅是存在于时间中的音响,... 一、问题的源起 从形态来看,音乐只是一些具有一定频率、一定振幅、一定频相的声音在时间中的组合。 较之其它艺术门类,音乐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它的形态结构与其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变得格外突出。首先,音乐仅仅是存在于时间中的音响,本身不具有空间形体,所以不能如绘画、雕塑那样直接描摹表现对象的外形;其次,音乐的构成材料——音响并非如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构联觉 音乐音响 空间形体 基本环节 形态结构 绘画 心理运动 雕塑 文字 振幅
原文传递
从笔墨个性走向图式个性——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演变历程及价值观念的重构 被引量:33
9
作者 尚辉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7-118,共12页
20世纪山水画的变迁脉络是个值得深究的学术命题。这个脉络至少应贯穿着——1,在中西碰撞与融合中,写实主义观念在山水画领域怎样发生着影响;2.对山水画表现对象在20世纪从东部向西部转移的现象怎样进行理论上的阐释;3.现代艺术的... 20世纪山水画的变迁脉络是个值得深究的学术命题。这个脉络至少应贯穿着——1,在中西碰撞与融合中,写实主义观念在山水画领域怎样发生着影响;2.对山水画表现对象在20世纪从东部向西部转移的现象怎样进行理论上的阐释;3.现代艺术的参照,使90年代后的山水画发展已超越了传统的价值观,由此建立了怎样的价值体系;4.山水画最深层面的审美心理在20世纪怎样发生从出世到入世的心理转换;5.笔墨的精粹度在20世纪不断流失,以致有非笔墨语言的出现和“笔墨等于零”的诘问,此种现象是否暗示了历史的必然。实际上,任何真正意义上的绘画演变,都可以通过语言显现出来,本文正是从语言角度,对20世纪的山水画进行考察,用“从笔墨个性走向图式个性”来浓缩百年山水画的演变历程以揭示价值观念在这百年中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 笔墨语言 现代艺术 绘画 写实主义 图式 审美心理 表现对象 演变历程 出世
下载PDF
绘画治疗与学校心理咨询:一种新视野下的整合效应 被引量:32
10
作者 陶琳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3393-3396,共4页
目的:提炼绘画治疗的特色和学校心理咨询的需要,分析将绘画治疗的原理运用于学校心理咨询情境下的可能性与价值。方法:应用计算机在线检索ProQuest,EBSCO数据库1979/2005国外关于绘画治疗/疗法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为“arttherapy”,限定... 目的:提炼绘画治疗的特色和学校心理咨询的需要,分析将绘画治疗的原理运用于学校心理咨询情境下的可能性与价值。方法:应用计算机在线检索ProQuest,EBSCO数据库1979/2005国外关于绘画治疗/疗法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为“arttherapy”,限定语种为English;另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6的论文,检索词为“艺术治疗/疗法,绘画治疗/疗法,学校心理咨询”,限定语种为中文;查阅1966年以来相关的中英文出版书目(包括译著),尤其是最新的有关艺术/绘画治疗以及学校心理咨询的书籍;又搜索百度、Google等引擎搜索相关资料作为补充。对资料进行初审,浏览标题并阅读全文,纳入标准:涉及艺术治疗、绘画治疗或学校心理咨询。排除标准:英文原文无全文及与儿童青少年咨询毫无关系的。共收集到相关文献70篇,按上述标准纳入16篇,其余重复或无关文献被排除。对多年来国内外绘画治疗和学校心理咨询文献资料做一回顾。结果:①正向的、积极的并且充分尊重当事人感受的治疗取向应当是绘画治疗走入学校心理咨询的契合点之一,并且也可以为两者的整合研究拓宽视野。②绘画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和咨询方法,尤其对儿童青少年学生更为明显。③绘画治疗的特色同学校心理咨询的需要本质上是一致的,绘画治疗的手段可以有效地运用于学校心理咨询情境中。④运用绘画治疗通常包括3个阶段,即:起始阶段、探索阶段、采取行动阶段。结论:绘画治疗可以补充言语会谈的不足,使学生在受到充分尊重的氛围中,暴露存在问题,并挖掘自身的强项。绘画治疗是综合价值较高的学校咨询或治疗手段,可以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 心理疗法 学生 儿童 青少年 情绪障碍
下载PDF
团体绘画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尊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11
作者 王宁 刘烟 +3 位作者 陈冉 董慈 张彬 王巍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220-1224,共5页
目的对青少年抑郁症实施团体绘画疗法,探讨该课程对患者自尊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诊断为抑郁发作的青少年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绘画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抗抑郁治疗和护理,但不接触任何与绘画治疗有关的活动;... 目的对青少年抑郁症实施团体绘画疗法,探讨该课程对患者自尊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诊断为抑郁发作的青少年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绘画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抗抑郁治疗和护理,但不接触任何与绘画治疗有关的活动;绘画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2次/周、90 min/次、共8次的团体绘画治疗。干预前后评估2组患者的自尊水平、认知功能成套测验评分。结果 (1)绘画组干预后4周末自尊水平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绘画组符号编码测验、迷宫测验、视觉记忆测验、情绪管理测验、持续操作测验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绘画组在经过团体绘画治疗后,相关指标发生了明显变化,说明绘画治疗可以提高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自尊水平,改善其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青少年 绘画
下载PDF
南风北渐:民国初年南方画家主导的北京画坛(上) 被引量:27
12
作者 万青力 《美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52,共9页
本文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即从史料出发的归纳法 ,钩残补阙 ,对分散、片段的有关北京画坛的可见史料 ,进行了初步梳耙清理 ,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集中在当时的4位影响最大的领衔画家 ;下篇通过3位南方画家 (人物、山水、花鸟各一位 )... 本文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即从史料出发的归纳法 ,钩残补阙 ,对分散、片段的有关北京画坛的可见史料 ,进行了初步梳耙清理 ,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集中在当时的4位影响最大的领衔画家 ;下篇通过3位南方画家 (人物、山水、花鸟各一位 )在北京授徒 ,经三代或四代传承 ,分析北京画坛形成过程及画风逐渐本地化的原因。民国初年的北京画坛 ,精英云集 ,不同艺术主张、风格倾向汇聚 ,实际上形成了南风北渐 ,南方旅京画家主导的局面。余绍宋组织宣南画社 ,陈师曾、姚华被尊为“领袖” ,金城被奉为“广大教主” ,是促成北京画坛形成、确立的关键人物。北京画坛(1928年以前)确立以后 ,第二代画坛精英中本地或北方籍画家迅速成长 ,成为北平画坛(1928年以后)的中坚力量 ,呈现出南北交融的新局面。齐白石、黄宾虹两位大师 ,终能脱颖而出 ;南张、北溥等名家风华一代 ,皆与民初北京画坛的确立不无种种因果。本文拟揭开这段尘封半个多世纪的画史之谜 ,探究地域绘画界之间互动的文化与政治契机及其变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家 画史 画风 黄宾虹 绘画 齐白石 艺术主张 史料 家风 史学研究
全文增补中
坠入空间——寻找不可画建筑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永和 《建筑师》 2003年第5期16-17,共2页
讨论当代中国建筑从关注造型向关注空间转向的可 能性。
关键词 绘画 建筑 透视 空间 概念 形式 文化
下载PDF
中国传统艺术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审美影响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黄强苓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现代包装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经过传统文化艺术浸润而发展起来的更具科学和审美意义的设计。文中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价值和审美意义,以及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对于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民族风格和发展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 现代包装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经过传统文化艺术浸润而发展起来的更具科学和审美意义的设计。文中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价值和审美意义,以及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对于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民族风格和发展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艺术 工艺关术 绘画 现代包装设计 审美
下载PDF
浅论儿童早期绘画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侯莉敏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3,共3页
涂鸦和率真的写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绘画除了表面所能表达的意思之外,还有许多深层的内涵。它们是儿童发展水平和技能的显示。儿童画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成人不仅应充分了解儿童是如何作画的,而且应深入理解儿童为什么要这样画,并在... 涂鸦和率真的写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绘画除了表面所能表达的意思之外,还有许多深层的内涵。它们是儿童发展水平和技能的显示。儿童画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成人不仅应充分了解儿童是如何作画的,而且应深入理解儿童为什么要这样画,并在美术教育中尊重儿童画的特点与发展规律,给予儿童充分表现和创造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绘画 美术教育
下载PDF
江苏丹阳南齐陵墓砖印壁画探讨 被引量:28
16
作者 林树中 《文物》 1977年第1期64-73,共10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是我国绘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的绘画,在这个历史时期占有重要地位。文献所载东晋南朝的绘画作者、作品和评论很多,但因年代久远,所存实物极少,仅有如传为东晋顾恺之所作卷轴画摹本等少数作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是我国绘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的绘画,在这个历史时期占有重要地位。文献所载东晋南朝的绘画作者、作品和评论很多,但因年代久远,所存实物极少,仅有如传为东晋顾恺之所作卷轴画摹本等少数作品,而这些摹本的作者、年代与真伪尚有争论。至于有明确年代的南朝绘画尤少,仅有梁肖景墓神道碑侧的线刻画等。河南邓县发现的彩色画象砖墓,巳被肯定为南朝墓,但绝对年代仍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内容 东晋南朝 陆探微 绘画 丹阳 南齐 统治阶级 陵墓 羽人 画象
原文传递
中国山水画的意义和功能 被引量:23
17
作者 高居翰 杨思梁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5-36,80,共13页
11世纪中国著名艺术家郭熙写了一篇著名的论山水画的文章——实际上该文是郭熙之子郭思根据父亲的见地以及他对父亲艺术的观察而写成——郭思的文章中有一段描述了父亲所作的一幅画:背景上是一老翁,拄杖站在悬崖前的一棵大松树下;悬崖... 11世纪中国著名艺术家郭熙写了一篇著名的论山水画的文章——实际上该文是郭熙之子郭思根据父亲的见地以及他对父亲艺术的观察而写成——郭思的文章中有一段描述了父亲所作的一幅画:背景上是一老翁,拄杖站在悬崖前的一棵大松树下;悬崖的后面是延绵不断地伸向远方的松树群.郭思接着说,该画是为一位叫[文]潞公的绅士的寿辰而作,以此祝愿[文]潞公的子子孙孙世泽永沐,爵禄绵绵.他还说,潞公见画大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 艺术家 绘画 文人官僚 早期山水画 功能性 题材类型 文征明 政治意义 郭熙
原文传递
论苏轼与古琴艺术——兼论其音乐美学思想 被引量:22
18
作者 陈四海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6-99,共4页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大文学家。他不仅精通诗文、绘画、书法,而且还极为精于音乐,一生与古琴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通过对苏轼与古琴艺术研究来探讨他音乐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关键词 古琴艺术 音乐美学思想 古琴音乐 绘画 书法 苏轼 诗文 文学家 北宋时期 产生
下载PDF
差异化社会环境下象征主义的发展路径——以古斯塔夫·莫罗、克利姆特为例 被引量:25
19
作者 李飞扬 朱宇婷(指导) 《艺术科技》 2020年第23期65-66,共2页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心理想法不同,催生的社会文化也大相径庭。本文从19世纪的象征主义出发,以法国画家古斯塔夫·莫罗和维也纳画家克利姆特为代表,从绘画手法、色彩运用两...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心理想法不同,催生的社会文化也大相径庭。本文从19世纪的象征主义出发,以法国画家古斯塔夫·莫罗和维也纳画家克利姆特为代表,从绘画手法、色彩运用两方面进行比较,详细了解社会环境对艺术作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 社会环境 作品比较 绘画
下载PDF
中国佛教里的竹 被引量:21
20
作者 蓝晓光 《世界竹藤通讯》 2003年第1期39-43,共5页
佛教是中国古代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竹子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象征。在佛典里,“青青翠竹,总是法身”。“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修篁半庭影,清磬几僧邻”(唐·姚合),禅诗里,竹与禅高度融合。佛教始祖释迦牟... 佛教是中国古代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竹子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象征。在佛典里,“青青翠竹,总是法身”。“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修篁半庭影,清磬几僧邻”(唐·姚合),禅诗里,竹与禅高度融合。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有“竹林精舍”,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有“紫竹林”,宋僧赞宁写过竹子专著《笋谱》,清竹禅和尚画出了传世的墨竹。大量史料告诉人们,竹的文化,竹的文明,同样也与中国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仅通过中国佛教里的竹,深入理解中国竹文化的博大精深,寻觅中国古人们“不可一日无此君”的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佛教 竹子 竹文化 诗歌 绘画 寺庙园林 寺院素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