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里兹湾附近绕极深层水和底层水及其运动特征 被引量:26
1
作者 蒲书箴 胡筱敏 +2 位作者 董兆乾 于非 陈幸荣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共8页
利用中国第 1 5次南极科学考察科学考察队的CTD全深度观测资料 ( 1 998年1 1月至 1 999年 2月 ) ,分析并讨论了普里兹湾以北的南大洋海域内 ,绕极深层水(CDW )和南极底层水 (AABW )的物理特性及其空间分布 .同时还与历史上其他学者的发... 利用中国第 1 5次南极科学考察科学考察队的CTD全深度观测资料 ( 1 998年1 1月至 1 999年 2月 ) ,分析并讨论了普里兹湾以北的南大洋海域内 ,绕极深层水(CDW )和南极底层水 (AABW )的物理特性及其空间分布 .同时还与历史上其他学者的发现进行了比较 .指出了在研究海域内 ,CDW在 1 0 0~ 2 0 0 0m之间从北向南扩展 ,其高温核 (t>1 2℃ )和高盐核 (S >34 7)在 75°E断面上最为深厚 ,向南扩展得最远 ;而AABW则在 2 50 0m以深由陆坡底部向北扩展 ,σθ>2 7 875的高密度水体在 70°E断面上最为深厚 ,向北扩展得最远 .此外还通过实测的CTD资料证实了CDW和AABW的经向环流特征 ,以及它们与迪肯流环 (Deaconcell)、亚极地流环和深层流环的一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里兹湾 深层 底层 CDW AABW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普里兹湾区水团和环流时空变化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8
2
作者 乐肯堂 史久新 +1 位作者 于康玲 陈锦年 《海洋科学集刊》 CAS 1998年第1期43-54,共12页
自5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上对普里兹湾区海洋过程的调查研究不断加强(Zverev,1959,1963;Izvekov,1959),尤其是进入80年代后,由于在现场考察中采用了CTD系统和浮标测流系统,人们对该区海洋过程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该海区的热盐结... 自5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上对普里兹湾区海洋过程的调查研究不断加强(Zverev,1959,1963;Izvekov,1959),尤其是进入80年代后,由于在现场考察中采用了CTD系统和浮标测流系统,人们对该区海洋过程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该海区的热盐结构有非常显著的时空变化(Kornilov,1971;Smith et al.,1984;Middleton and Hamphries,1989;乐肯堂等,1996,1997),因而对该海区水团和环流中的若干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里兹湾 时空变化 深层 若干问题 陆架 热盐结构 底层 团分布 沿岸流
原文传递
南极普里兹湾区环流与混合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乐肯堂 史久新 《海洋科学集刊》 CAS 1997年第1期39-52,共14页
Mosby(1934)指出,如果南极区的陆架水由于海冰的形成而变得足够咸,那么该陆架水将因其密度较大而沿着大陆坡下沉,并因此而形成底层水。当然,在南极周围的海域中,由于较高密度的海水下沉而引起的混合过程是十分复杂的。由于南极底层水(An... Mosby(1934)指出,如果南极区的陆架水由于海冰的形成而变得足够咸,那么该陆架水将因其密度较大而沿着大陆坡下沉,并因此而形成底层水。当然,在南极周围的海域中,由于较高密度的海水下沉而引起的混合过程是十分复杂的。由于南极底层水(AntarcticBottom Water,AABW)的主要源区在威德尔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里兹湾 陆架 深层 冰架 地转流 等密度面 测区 次表层 辐散
原文传递
南极普里兹湾73°E断面地转流及水文特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林丽娜 陈红霞 刘娜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2-342,共11页
在整理历次中国南极考察在普里兹湾及附近海域水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选取第15、16、18、21、25、26和27次科学考察即1998-12-1999-01,2000-01,2002-01-02,2004-12,2009-02,2009-12和2011-01获得的普里兹湾及附近海域73°E断面CTD调... 在整理历次中国南极考察在普里兹湾及附近海域水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选取第15、16、18、21、25、26和27次科学考察即1998-12-1999-01,2000-01,2002-01-02,2004-12,2009-02,2009-12和2011-01获得的普里兹湾及附近海域73°E断面CTD调查资料,采用动力计算方法计算了73°E断面上各年份的纬向地转流,并进行了通过断面的纬向地转体积通量和热通量的计算;结合多年温、盐分布情况分析了陆架上层水北扩、绕极深层水涌升以及陆缘水边界等断面典型水文现象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73°E断面上的纬向地转流呈相间带状分布,在65°48′S和68°00′S附近存在两个流切变;陆架区(66°30′S以南)最大东向流速多年变化范围为4.0~9.3cm·s-1,最大西向流速多年变化范围为1.0~3.2cm·s-1;海盆区(62°00′~66°30′S)最大东向流速多年变化范围为4.0~6.5cm·s-1,最大西向流速多年变化范围为0.2~3.8cm·s-1;断面上62°00′S以南纬向总体积和热量输运均为东向输运,多年年平均体积通量和热量通量分别为1.52×107 m3·s-1和1.64×1016 W,其中海盆区为1.47×107 m3·s-1和1.60×1016 W,陆架区为0.50×106 m3·s-1和4.00×1014 W。陆架上层水的多年北向扩展范围在62°54′~65°12′S之间变化,其中在初夏考察航次期间,扩展程度最大,最北可扩展到62°54′S;陆缘水边界的多年经向变化范围在63°00′36″~65°07′12″S之间,在初夏航次北移最大,最北移至63°00′S;在7次考察期间有5次绕极深层水扩展至陆架。陆架上层水北扩和绕极深层水涌升的时空变化直接影响到陆缘水边界强度和位置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转流 通量 陆架上层 深层 陆缘边界
下载PDF
2013年夏季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周边海域透光层水团结构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梦潇 朱国平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0-101,共12页
南设得兰群岛位于德雷克海峡南侧,南经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与南极半岛相望。该区域一直是南大洋海洋学研究的热点区域,近些年已成为南极磷虾渔业的重要作业区。透光层作为海洋生物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海洋中生产力最为丰富的区域。了... 南设得兰群岛位于德雷克海峡南侧,南经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与南极半岛相望。该区域一直是南大洋海洋学研究的热点区域,近些年已成为南极磷虾渔业的重要作业区。透光层作为海洋生物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海洋中生产力最为丰富的区域。了解透光层水团的特性及变化,一方面可为南极半岛海洋学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同时也可为南极磷虾等中上层海洋生物的分布及其致因提供科学支撑。通过分析2013年1月至3月南设得兰群岛周边海域5个断面的透光层温、盐数据,本研究梳理了该区域的水团属性和分布。结果显示,南设得兰群岛北侧较深水区水团垂向结构明显,由上至下依次为南极夏季表层水、冬季水和绕极深层水。位于南设得兰群岛南侧的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威德尔海过渡水特征几乎占据了整个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但布兰斯菲尔德海峡西南侧水团结构较为复杂,包括了威德尔海过渡水、别林斯高晋海过渡水和德雷克海峡水等。阐明南设得兰群岛周边复杂的水团结构对于进一步开展南大洋生物-物理相互作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设得兰群岛 深层 布兰斯菲尔德海峡 透光层
下载PDF
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多航次水文特征比较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林丽娜 陈红霞 刘娜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0-470,共11页
利用第15,16,21,25,26和27次南极考察在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所获取的CTD观测数据,对该海域主要水团、典型层面水文要素平面分布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水团主要包括南极表层水、普里兹湾陆架水、绕极深... 利用第15,16,21,25,26和27次南极考察在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所获取的CTD观测数据,对该海域主要水团、典型层面水文要素平面分布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水团主要包括南极表层水、普里兹湾陆架水、绕极深层水和南极底层水。夏季表层水温盐变化显著,没有固定的核心值;绕极深层暖水的分布范围和温盐特征相对比较稳定;南极底层水在各航次中均有出现。2)在陆架水中存在位温低于海面冰点的冰架水和温度低于现场温度的过冷水。冰架水主要分布在冰架前缘和70°30′E断面上,沿70°30′E断面最北可扩展至陆坡附近;过冷水主要分布在冰架前缘西部。3)高盐陆架水在普里兹湾存在较少,主要分布在埃默里冰架前缘和73°E断面67°30′~68°45′S范围内,其中S〉34.62的高盐陆架水均位于73°E断面附近,并沿73°E断面向北扩展至67°30′S附近,盐度最大值为34.64。4)夏季表层温盐分布时空变化特征显著。部分航次埃默里冰架前缘存在一个很强的纬向温度锋面,最高温度达到3.55℃。5)绕极深层水在第15航次涌升至100m以浅,涌升最明显的海域在63°00′~64°00′s附近,73°E断面涌升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架 高盐陆架 深层
下载PDF
南印度洋绕极深层水的性质和空间分布以及南极绕极流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蒲书箴 董兆乾 +2 位作者 于卫东 卢燕 项宝强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利用世界大洋环流实验的南大洋观测温度、盐度和溶解氧资料,分析并说明了南印度洋绕极深层水的性质和空间分布特征,比较了30°E,90°E和145°E断面上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的垂直分布及其异同,着重指出,在南印度洋的这3个不同... 利用世界大洋环流实验的南大洋观测温度、盐度和溶解氧资料,分析并说明了南印度洋绕极深层水的性质和空间分布特征,比较了30°E,90°E和145°E断面上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的垂直分布及其异同,着重指出,在南印度洋的这3个不同经度断面上,绕极深层水和锋面的不同特征与南极绕极流越洋输运和南印度洋绕极深层水的经向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际上,绕极流的越洋输运是南大西洋与南印度洋之间以及南印度洋与南太平洋之间水交换的主要动力因素,对形成绕极深层水的物理性质的空间分布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印度洋 深层 团性质 空间分布
下载PDF
2013年夏季普里兹湾变性绕极深层水涌升陆架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林丽娜 陈红霞 刘娜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55,共10页
基于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水文调查资料,本文发现了变性绕极深层水(MCDW)涌升普里兹湾陆架的现象,并给出了其分布特征及运动过程。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获得的CTD要素分布中,MCDW涌升陆架过程清晰可见。在详细给出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MCD... 基于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水文调查资料,本文发现了变性绕极深层水(MCDW)涌升普里兹湾陆架的现象,并给出了其分布特征及运动过程。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获得的CTD要素分布中,MCDW涌升陆架过程清晰可见。在详细给出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域MCDW的物理特性及其空间分布的基础上,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MCDW涌升陆架过程中的运动特征。指出在研究海域内,MCDW主要通过73.00°E断面涌升至陆架;在涌升过程中,受湾口东向流影响涌升路径向东南偏移,至75.00°E附近汇入湾内的气旋式环流,随南向流进入和影响湾内;在73.00°E断面上,涌升的MCDW呈舌状分布,并向南逐渐抬升,-1.00℃等温线最南到达67.10°S附近,向上扩展最高到270m左右;在67.25°S的纬向湾口断面上,MCDW主要在73.50°~75.00°E之间、150~350m的范围内进入陆架,不存在明显的东西向过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里兹湾 深层 涌升陆架 气旋式环流
下载PDF
南极水体哆来咪
9
作者 仙水 《海洋世界》 2016年第8期26-27,共2页
南极区的海水从上至下大体可以分为南极表层水、绕极深层水和南极底层水。南极表层水的盐度最低,与淡水的收支有直接的关系。南极区由于海面温度低,蒸发较弱,损失的淡水较少。环绕南极大陆,以南纬50度为中心有一个强降水带,为海洋的表... 南极区的海水从上至下大体可以分为南极表层水、绕极深层水和南极底层水。南极表层水的盐度最低,与淡水的收支有直接的关系。南极区由于海面温度低,蒸发较弱,损失的淡水较少。环绕南极大陆,以南纬50度为中心有一个强降水带,为海洋的表层贡献了淡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 底层 深层 海面温度 德雷克海峡 中层 海冰 辐合带 混合层
下载PDF
绕极深层水入侵阿蒙森海陆架的路径及其性质
10
作者 白雨 赵亮 李磊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5-559,共15页
近几十年来较暖的绕极深层水(Circumpolar Deep Water,CDW)不断入侵阿蒙森海陆架,使冰架底部融化,导致阿蒙森海冰架质量不断损失。分析CDW入侵阿蒙森海陆架的路径及性质变化,对研究冰架变薄和接地线后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LORYS12V1[Gl... 近几十年来较暖的绕极深层水(Circumpolar Deep Water,CDW)不断入侵阿蒙森海陆架,使冰架底部融化,导致阿蒙森海冰架质量不断损失。分析CDW入侵阿蒙森海陆架的路径及性质变化,对研究冰架变薄和接地线后退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LORYS12V1[Global Ocean(1/12)°Physical Reanalysis]再分析数据,对阿蒙森海西侧、中央、东侧通道的体积输运和热输运进行了计算,给出了陆架上CDW温度和盐度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它们与流场间的关系。结果表明,Dotson-Getz海槽内的CDW主要源自西侧通道,Pine Island海槽内的CDW主要源自中央通道和东侧通道。由东侧通道入侵的CDW温度最高,西侧入侵的CDW温度最低。CDW通过西侧通道入侵陆架的体积输运和热输运在时间序列上呈现微弱的上升趋势。CDW通过中央通道向Pine Island海槽的体积输运和热输运约是东侧通道的2倍。CDW进入海槽时的温度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与入侵陆架时的温度有关,一方面又被后续的混合过程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阿蒙森海陆架 流场结构 体积输运 热输运
下载PDF
基于多数据集的菲律宾海深层环流研究
11
作者 王廷浩 周春 +1 位作者 成佳俊 彭贤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46,共15页
本文使用多套再分数据、气候态数据和模式模拟结果对菲律宾海深层环流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断面观测数据评估了这些数据集对于菲律宾海深层水团与环流分析的适用性。结果显示,气候态数据的温盐结构与断面观测结果较为一致,较适于用来进... 本文使用多套再分数据、气候态数据和模式模拟结果对菲律宾海深层环流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断面观测数据评估了这些数据集对于菲律宾海深层水团与环流分析的适用性。结果显示,气候态数据的温盐结构与断面观测结果较为一致,较适于用来进行菲律宾海深层水团气候态特征的研究。多个非气候态资料的数据集中混合坐标模型(Hybrid coordinate ocean model GLBa0.08)数据中的温盐结构与观测相对较为接近,也可用于开展菲律宾海深层水团研究。海洋与气候环流模型(Estimating the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of the ocean Version 2)数据与菲律宾海深层环流的观测研究吻合相对较好。通过对比分析多个数据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显示在菲律宾海的2 000~4 000 m层,深层水会从雅浦-马里亚纳深水通道(Yap-Mariana junction, YMJ)处入侵到菲律宾海深层,并跨过九州-帕拉海脊(Kyushu-Palau Ridge, KPR),在菲律宾海盆(Philippine Basin, PB)的南部和北部形成气旋式环流;深层水还会通过伊豆-小笠原海脊上豁口进入四国海盆(Shikoku Basin, SHB),在SHB内形成反气旋环流,并一直延伸到海底;还有一部分会进入PB在琉球海沟处形成南向西边界流,并分出一支流动跨过吕宋海峡进入南海。在4 000 m以深的菲律宾海,深层水通过YMJ入侵到菲律宾海,并跨过KPR,在PB的南部和北部形成两个气旋式环流。本文对比分析结果及对多数据集的评估可为开展菲律宾海深层环流时空特征的研究和模拟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海 深层环流 北太平洋深层 上层深层 下层深层
下载PDF
南极樊尚湾大陆架mCDW入侵影响下的水体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12
作者 程灵巧 叶文珺 +2 位作者 张春玲 胡松 李丙瑞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61,共11页
利用象海豹CTD观测到的2012年3—10月南极樊尚湾海域的温盐剖面数据,研究结冰期该海域陆架区变性绕极深层水(mCDW)入侵影响下的水体结构演变过程。结果显示,从湾口到湾最内侧的深层都存在显著的mCDW入侵。结冰过程中来自海表的冷却和析... 利用象海豹CTD观测到的2012年3—10月南极樊尚湾海域的温盐剖面数据,研究结冰期该海域陆架区变性绕极深层水(mCDW)入侵影响下的水体结构演变过程。结果显示,从湾口到湾最内侧的深层都存在显著的mCDW入侵。结冰过程中来自海表的冷却和析盐作用从上方向海洋内部延伸,而到6月中旬湾最内侧的400 dbar以深层结依然没被打破。湾最内部的西侧冰架前缘C区域和沿岸冰间湖D区域具有不同的水体结构特征。结冰初期,C区域的300~600 dbar深度范围内持续存在冰架水(ISW),其上下都出现θ>–1.7℃的高温核,说明mCDW携带的热量可能致使该深度范围内冰架融化。D区域海水热含量明显高于C区域,可知mCDW携带更多热量进入D区域。另外,结冰后期(9—10月)冰间湖区域水体特性垂向趋于一致,直接反映深对流的存在,致使高密度陆架水的产生和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深层 冰架 冰间湖 体结构演变 樊尚湾
下载PDF
变性绕极深层水入侵时南极普里兹湾湍流混合特征研究
13
作者 胡俊洋 梁楚进 蔺飞龙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共12页
基于中国第28、29和31次南极科学考察中的CTD数据,利用Thorpe尺度方法计算了普里兹湾及其附近海域湍动能耗散率,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并对当地的水团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普里兹湾及其附近海域中,前两个航次观测中次表层湍动能耗散率强... 基于中国第28、29和31次南极科学考察中的CTD数据,利用Thorpe尺度方法计算了普里兹湾及其附近海域湍动能耗散率,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并对当地的水团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普里兹湾及其附近海域中,前两个航次观测中次表层湍动能耗散率强度在陆架坡折区域达到最大。在水团分布方面,在第28和29航次中均观测到了变性绕极深层水陆架入侵现象,水团分别向上涌升至海表以下100 m和200 m深度,向南均可达到67.5°S处。普里兹湾陆架坡折区域次表层湍动能耗散率强度分布与当地水团结构存在良好对应关系。研究认为变性绕极深层水入侵陆架,会使该深度水体变得不稳定,发生水体交换现象,最终造成该区域湍流混合强度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里兹湾 湍动能耗散率 团结构 变性深层入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