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4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外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降雨入渗、产流试验研究 被引量:99
1
作者 陈洪松 邵明安 +1 位作者 张兴昌 王克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8,共4页
利用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植被类型、降雨强度、地表结皮、覆盖杂草等对荒草地和裸地降雨入渗、产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裸地因降雨易产生地表结皮,产流时间主要取决于降雨强度,两者的关系可用幂函数描述,达显著水平;荒草地由于植被覆... 利用野外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植被类型、降雨强度、地表结皮、覆盖杂草等对荒草地和裸地降雨入渗、产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裸地因降雨易产生地表结皮,产流时间主要取决于降雨强度,两者的关系可用幂函数描述,达显著水平;荒草地由于植被覆盖度较高,产流时间主要取决于土壤初始含水量,两者的关系可用线性公式描述,达极显著水平;与裸地相比,荒草地能延缓产流,并有效拦蓄径流;裸地形成地表结皮后,产流提前,平均入渗率降低,但坡面覆盖杂草(尤其是坡中下部覆盖杂草)能有效拦蓄径流、延缓产流、增加入渗,并促进土壤水分向深层的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入渗 野外模拟 产流 降雨条件 试验研究 坡面 降雨强度 显著水平 植被覆盖度 初始含水量 降雨试验 植被类型 结皮 地表 裸地 杂草 幂函数 入渗率 草地 时间 土壤 延缓 径流 拦蓄 水分
下载PDF
腾格里沙漠固定沙丘结皮层藓类植物的生态功能及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62
2
作者 徐杰 白学良 +3 位作者 田桂泉 黄洁 张镝 冯晓慧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4-242,共9页
通过1998—2001年的野外调查,沙坡头地区固定沙丘结皮层藓类植物共3科、11属、24种,新发现 8 个本地区新记录种。人工固定沙丘仅分布有7种藓类,而自然固定沙丘包括了所有的 24 种藓类,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构成了复杂的苔藓植物群落。... 通过1998—2001年的野外调查,沙坡头地区固定沙丘结皮层藓类植物共3科、11属、24种,新发现 8 个本地区新记录种。人工固定沙丘仅分布有7种藓类,而自然固定沙丘包括了所有的 24 种藓类,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构成了复杂的苔藓植物群落。沿坡向随高度的上升,藓类植物的盖度减少,而藻类植物的盖度却有上升的趋势。自然固定沙丘藓类植物盖度明显小于围封的人工固定沙丘。人工固定沙丘随着固定年限的增加,藓类植物的生物量明显增高,不同种类藓类植物的生物量明显不同,综合盖度因素,真藓拥有该地区最大的生物量。不同类型、不同种类的藓类植物结皮厚度和株高之间都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 01)。不同固定沙丘藓类结皮土壤的总盐量、阴、阳离子总量都明显高于藻结皮和流沙,苔藓结皮中苔藓植物体内Mg/Ca率在0 50~0 98之间,结皮土壤Ca2+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种离子,Na+、K+ 离子含量较少。苔藓植物生物量与土壤磷、土壤有机质呈明显正相关(P<0 05),土壤pH值与土壤磷含量和苔藓植物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P 分别为<0 01 和<0 05),表明高的 pH值显著影响土壤磷含量和植物生物量。磷含量还与氮含量显著相关(P<0 05),充分表明磷是荒漠生态系统苔藓植物生长发育首要的限制因子。藓类结皮土壤中的有机质、全磷、全氮、速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沙丘 盖度 土壤磷 生物量 结皮 有机质含量 土壤环境因子 藓类植物 苔藓植物 维管植物
下载PDF
沙坡头地区土壤结皮形成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8
3
作者 段争虎 刘新民 屈建军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1-36,共6页
本文通过大量的事实和依据论述了结皮形成的物质来源和结皮的形成与土壤性质的关系,表明了粉粒(0.05—0.01mm)含量是结皮形成的关键,并从结皮的发育过程、剖面变化、地理位置和养分含量等方面说明了粉粒的分选和聚积过程... 本文通过大量的事实和依据论述了结皮形成的物质来源和结皮的形成与土壤性质的关系,表明了粉粒(0.05—0.01mm)含量是结皮形成的关键,并从结皮的发育过程、剖面变化、地理位置和养分含量等方面说明了粉粒的分选和聚积过程,进而论述了粉植的累积机理、结皮的形成过程及结皮形成──破碎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格里沙漠 土壤 发生 结皮 形成
原文传递
黄土坡耕地弃耕后土壤入渗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8
4
作者 陈瑶 张科利 +1 位作者 罗利芳 彭文英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50,共6页
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十分严重,退耕还林是我国在黄土高原推行的水土保持政策。研究弃耕前后土壤入渗的差异,不仅可以为黄土高原实施退耕提供理论指导,同时还可以为退化土壤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坡耕地弃耕后... 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十分严重,退耕还林是我国在黄土高原推行的水土保持政策。研究弃耕前后土壤入渗的差异,不仅可以为黄土高原实施退耕提供理论指导,同时还可以为退化土壤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坡耕地弃耕后不同年限的土壤初始入渗的变化规律,分别采用四种处理方法(保留地上草被,除去地上草被,除去结皮,翻耕)对弃耕地进行处理,得出初始入渗过程中,弃耕地入渗能力随年限逐渐恢复;撂荒一、两年的弃耕地受结皮减渗作用影响大;随着弃耕时间的增长,生物结皮减渗作用开始小于地上草被的增渗作用;撂荒12年时,结皮和地上草被都开始起到增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循环 入渗 结皮 地上草被 不同弃耕年限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增加土壤降雨入渗减少侵蚀的模拟试验研究Ⅱ.侵蚀 被引量:56
5
作者 雷廷武 唐泽军 +1 位作者 张晴雯 赵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1-406,共6页
土壤侵蚀和雨水的流失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制约农业发展乃至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两个主要因素。聚丙烯酰胺 (PAM ,Polyacrylamide)对土壤的性质有着明显的改进作用 ,PAM具有良好的黏结力 ,能有效改良土壤的表层结构 ,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 土壤侵蚀和雨水的流失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制约农业发展乃至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两个主要因素。聚丙烯酰胺 (PAM ,Polyacrylamide)对土壤的性质有着明显的改进作用 ,PAM具有良好的黏结力 ,能有效改良土壤的表层结构 ,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增加土壤的入渗率 ,减少土壤侵蚀。本文试图通过人工降雨模拟实验 ,获得不同的PAM的使用量及覆盖率与土壤侵蚀量在不同的雨强、不同的坡度条件下的关系。实验表明 ,经PAM处理后土壤的入渗性能和抗侵蚀的性能都有所提高 ,PAM能明显地黏结着土壤表面的颗粒 ,形成大的团聚体 ,阻碍土壤结皮的形成 ,减少土壤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土壤 降雨 入渗 侵蚀 封闭 结皮 产沙量 土壤侵蚀
下载PDF
不同固沙区结皮中微生物生物量和数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3
6
作者 邵玉琴 赵吉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1,共4页
沙地生态系统是温带干旱区、半干旱区的重要草地类型,沙地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条件。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笔者对不同程度固沙区结皮和流动沙丘表层中的微生物生物量和数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和人工... 沙地生态系统是温带干旱区、半干旱区的重要草地类型,沙地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条件。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笔者对不同程度固沙区结皮和流动沙丘表层中的微生物生物量和数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和人工植被固沙区结皮及流沙表层的微生物数量分布不同,细菌数量比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多数百倍,在所有微生物类群中,细菌数量最大,微生物总数的变化取决于好气性细菌数量的多少,但生物量却与之不同。在不同程度固沙区结皮中,微生物生物量大小依次排列为:自然植被区>1956年人工植被区>1964年人工植被区>1982年人工植被区>流沙区,微生物生物量在自然植被固沙区中最多,分别是1956年、1964年、1982年人工植被固沙区和流沙区的2 63、4 17、9 25和44 29倍,表明微生物生物量随人工植被的栽植年代增加而增大,在流动沙丘中最小,而菌丝生物量方面是1956年人工植被固沙区已与自然植被固沙区十分接近。微生物生物量和数量与沙丘固定程度、人工植被栽植年代、结皮厚度、苔藓种类等均呈正相关,人工植被栽植年代越长,结皮越厚、微生物生物量和数量也越大。在不同年代人工植被固沙区结皮中,微生物生物量和数量与相对稳定的自然植被固沙区相比,仍未达到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沙区 结皮 微生物 生物量 数量 沙坡头 人工植被
下载PDF
降雨及聚丙烯酰胺(PAM)作用下土壤的封闭过程和结皮的形成 被引量:38
7
作者 唐泽军 雷廷武 +1 位作者 张晴雯 赵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74-681,共8页
封闭、结皮是土壤表面水土相互作用的结果 ,能显著减少土壤入渗、降低水资源的利用率 ;增加地表径流并导致土壤侵蚀。为深入理解封闭的作用过程和结皮的形成 ,利用 PAM能缓解封闭作用并抑制结皮形成的特性 ,进行了一系列的人工降雨模拟... 封闭、结皮是土壤表面水土相互作用的结果 ,能显著减少土壤入渗、降低水资源的利用率 ;增加地表径流并导致土壤侵蚀。为深入理解封闭的作用过程和结皮的形成 ,利用 PAM能缓解封闭作用并抑制结皮形成的特性 ,进行了一系列的人工降雨模拟试验 ,试验采用 3个重复 ,包括 3个雨强 ( 5 0 mm/ h、1 0 0 mm/ h和 1 5 0 mm/ h)、4个坡度 ( 8.74 %、1 7.6 3%、36 .4 %和 4 6 .6 3% )和 3个 PAM覆盖率 ( 80 %、6 0 %和 4 0 % )。通过对比土壤表面的电子扫描显微镜 ( SEM)照片 ,可以认为土壤结皮是由结构结皮和沉积结皮构成 ,入渗量与时间的历时曲线反映了结皮的 4个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聚丙烯酰胺 PAM 结皮 入渗 土壤表面封闭
下载PDF
降水、土壤水分和结皮对人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的影响 被引量:45
8
作者 马全林 王继和 朱淑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057-5067,共11页
通过对石羊河下游沙井子地区不同立地类型、不同林龄人工梭梭林的大范围调查和定位观测研究,分析了主要生态因子降水、土壤水分和结皮对人工梭梭种群及其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梭梭对降水下限要求不严,但对降水上限有较为严格的要求,18... 通过对石羊河下游沙井子地区不同立地类型、不同林龄人工梭梭林的大范围调查和定位观测研究,分析了主要生态因子降水、土壤水分和结皮对人工梭梭种群及其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梭梭对降水下限要求不严,但对降水上限有较为严格的要求,180mm降水量是建立人工梭梭林的上限;石羊河流域现存人工梭梭林基本依靠降水生存,但非连续同向的年际降水波动变化,对人工梭梭种群无明显影响,却显著影响梭梭林中草本植物物种组成、种群数量和生物产量。土壤水分是影响人工梭梭林最关键、最直接的生态因子,风沙土土壤含水率低于0.824%,梭梭死亡,介于0.824%~1.30%之间,处于退化状态,高于1.30%,生长正常;土壤水分限制梭梭生长,而梭梭生长又会进一步加剧土壤水分下降,梭梭造林8a后土壤含水率降低到1.30%,14a后降至土壤调萎系数之下,30a后又恢复到1.30%并保持稳定,残存梭梭种群生长趋于正常。结皮在起到固沙和保护梭梭免遭风蚀的同时,明显限制水分下渗并引起土壤干旱,加速了人工梭梭林的退化,破坏结皮后土壤含水率逐渐增加;同时,结皮还改变了1年生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梭梭林 降水 土壤水分 结皮
下载PDF
土建筑遗址表面结皮形成与剥离机制研究 被引量:41
9
作者 张虎元 刘平 +1 位作者 王锦芳 王旭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83-1891,共9页
以交河故城土遗址为原型,通过现场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研究了土建筑表面结皮的物理化学性质,提出了土质墙体表面结皮的形成与剥离机制。粒度分析、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易溶盐离子色谱分析表明,与下伏母墙相比,结皮层粒度偏细,易溶盐... 以交河故城土遗址为原型,通过现场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研究了土建筑表面结皮的物理化学性质,提出了土质墙体表面结皮的形成与剥离机制。粒度分析、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易溶盐离子色谱分析表明,与下伏母墙相比,结皮层粒度偏细,易溶盐含量偏低;红外摄像测温显示,结皮层升温、降温幅度更大。研究认为,土建筑遗址结皮层的形成是墙面土体局部饱和崩解、泥浆蠕移干燥的结果,其形成初期对抵抗土遗址风化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随后在剧烈的热胀冷缩作用及风蚀作用影响下发生剥离和脱落,反而加速土遗址的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遗址 风化 结皮 剥离
下载PDF
坡面流及土壤侵蚀动力学(Ⅱ)——土壤侵蚀 被引量:37
10
作者 刘青泉 李家春 +1 位作者 陈力 向华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3-506,共14页
介绍了坡面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综述了坡面土壤侵蚀动力学过程和预报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土壤表层结皮、雨滴溅蚀、片流侵蚀、细沟侵蚀、坡面流输沙、土壤侵蚀界限坡度,以及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等.并简要讨论了土壤侵蚀动... 介绍了坡面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综述了坡面土壤侵蚀动力学过程和预报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土壤表层结皮、雨滴溅蚀、片流侵蚀、细沟侵蚀、坡面流输沙、土壤侵蚀界限坡度,以及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等.并简要讨论了土壤侵蚀动力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面土壤侵蚀 土壤表层 雨滴溅蚀 细沟侵蚀 预报模型 坡度 结皮 主要类型 研究进展 动力学研究
下载PDF
民勤绿洲白刺灌丛沙堆不同演化阶段表面抗蚀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0
11
作者 杜建会 严平 +1 位作者 展秀丽 俄有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63-768,共6页
通过测定甘肃民勤绿洲外围不同演化阶段灌丛沙堆表面抗剪强度,选取稳定阶段灌丛沙堆,定位观测结皮和植被去除前后灌丛沙堆表面侵蚀速率,研究了白刺灌丛沙堆表面抗蚀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稳定阶段灌丛沙堆土壤抗剪强度最大,在0... 通过测定甘肃民勤绿洲外围不同演化阶段灌丛沙堆表面抗剪强度,选取稳定阶段灌丛沙堆,定位观测结皮和植被去除前后灌丛沙堆表面侵蚀速率,研究了白刺灌丛沙堆表面抗蚀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稳定阶段灌丛沙堆土壤抗剪强度最大,在0.31~0.79kg·cm^-2,雏形阶段最小,在0.06~0.15kg·cm^-2,稳定阶段灌丛沙堆的土壤抗剪强度显著高于其它演化阶段(P〈0.01);除退化阶段外,其它演化阶段不同+坡位土壤抗剪强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去除结皮和植被后,稳定阶段灌丛沙堆表面抗剪强度迅速下降,去除前后差异显著(P〈0.01),去除后不同坡位差异不显著(P〉0.05).保留结皮和植被,灌丛沙堆不同部位均出现堆积;去除结皮但保留植被,灌丛沙堆堆积量开始减小;去掉植被保留结皮,灌丛沙堆表面堆积量迅速减小;去除结皮和植被后,灌丛沙堆表面出现严重风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 灌丛沙堆 结皮 土壤抗剪强度
下载PDF
黄土结皮的发育机理与侵蚀效应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卜崇峰 蔡强国 +2 位作者 张兴昌 程琴娟 吴淑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23,共8页
了解土壤结皮的发育特征及其对侵蚀的影响作用,是认识土壤侵蚀机理、建立精准侵蚀预报模型的重要理论支持之一。本文通过模拟降雨试验,探讨有无雨滴打击作用下黄土结皮的发育过程以及前期有无结皮时结皮侵蚀效应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 了解土壤结皮的发育特征及其对侵蚀的影响作用,是认识土壤侵蚀机理、建立精准侵蚀预报模型的重要理论支持之一。本文通过模拟降雨试验,探讨有无雨滴打击作用下黄土结皮的发育过程以及前期有无结皮时结皮侵蚀效应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随降雨的进行,黄土结皮发生层容重、抗剪强度(含水率为20%)不断增加,30min内形成厚度约3~4mm稳定结皮层;(2)消除雨滴打击后,黄土结皮发育过程同有雨滴打击时类似,但程度减弱。雨滴打击同湿润作用对黄土结皮形成的贡献作用基本相当;(3)降雨初期有、无结皮处理抗剪强度差别大,随后急剧下降并趋同,因而黄土结皮影响抗蚀性的作用微弱,累积溅蚀量的差异主要由溅蚀起始时间的变化引起;(4)黄土结皮的存在明显的减少入渗、增加径流,但结皮效应随降雨进行逐渐消失。溅蚀效应的函数表达式为C=0.6670ln(t)-3.2459,结合溅蚀量的计算式,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前期无结皮时某降雨历时的累积溅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结皮 发育机理 侵蚀效应
下载PDF
表土结皮发育过程及其侵蚀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3
作者 程琴娟 蔡强国 李家永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4-122,共9页
表土结皮是降雨后某些土壤表面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在降雨与土壤的相互作用下发育的;本文在综览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得出表土结皮研究还存在着很多有待深入的领域。一方面,由于影响降雨、土壤的因子复杂多变,因此表土结皮本身的形成过程... 表土结皮是降雨后某些土壤表面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在降雨与土壤的相互作用下发育的;本文在综览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得出表土结皮研究还存在着很多有待深入的领域。一方面,由于影响降雨、土壤的因子复杂多变,因此表土结皮本身的形成过程很复杂,研究者的结论也有所不同。另一方面,表土结皮作为一种特殊的下垫面,影响坡面侵蚀的各子过程,但是影响机理还不清楚。表土结皮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定性方面的进展,但为了完善坡面侵蚀物理模型和达到准确的预报预测,定量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皮 入渗 溅蚀 径流 抗蚀力 细沟侵蚀
下载PDF
坡耕地土壤结皮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吴发启 范文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A01期33-36,共4页
以天然降雨侵蚀特征为依据 ,在室内研究了坡耕地土壤结皮的形成特征。通过对结皮坚实度、容重和厚度的测定发现 ,在结皮的形成过程中 ,降雨以打击夯实作用为主 ,径流以淤积压实作用占主导地位 ,且随雨强、径流深度的增加 ,这种作用也愈... 以天然降雨侵蚀特征为依据 ,在室内研究了坡耕地土壤结皮的形成特征。通过对结皮坚实度、容重和厚度的测定发现 ,在结皮的形成过程中 ,降雨以打击夯实作用为主 ,径流以淤积压实作用占主导地位 ,且随雨强、径流深度的增加 ,这种作用也愈加显著 ;但随坡度增大 ,两者的作用受到了抑制 ,使结皮形成的完善程度降低。总体来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径流 结皮 坡耕地
下载PDF
土壤结皮坡面流水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32
15
作者 吴秋菊 吴发启 王林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80,共8页
为了深入探讨土壤结皮对侵蚀的影响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以10°坡为例,在变流量(1.0,1.4,2.0,2.4和2.8 L/min)条件下进行室内冲刷试验,研究土壤结皮坡面径流水动力学特征(平均流速、平均径流深度、雷诺数、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 为了深入探讨土壤结皮对侵蚀的影响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以10°坡为例,在变流量(1.0,1.4,2.0,2.4和2.8 L/min)条件下进行室内冲刷试验,研究土壤结皮坡面径流水动力学特征(平均流速、平均径流深度、雷诺数、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阻力系数)并分析坡面流水动力学参数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结皮对坡面流水动力学参数影响显著。土壤结皮坡面雷诺数始终小于500,坡面流流态为层流;土壤结皮坡面具有较大坡面流流速,较小径流深度、水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结皮坡面的土壤侵蚀量明显低于无结皮坡面的土壤侵蚀量。土壤侵蚀量与坡面水动力学参数相关关系显著(相关系数R>0.90),土壤侵蚀量与雷诺数呈线性正相关,与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的对数呈线性正相关,与阻力系数呈线性负相关。因此,在本研究中,单纯从径流冲刷侵蚀的角度土壤结皮的存在有利于减小坡面土壤侵蚀量。由于降雨因素对土壤结皮的侵蚀效应影响较大,将雨滴打击与径流冲刷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研究土壤结皮对侵蚀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流量 水动力学 结皮 水流功率 水流剪切力 阻力系数
下载PDF
沙地地表结皮的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杜晓晖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1-37,共7页
水文根据陕西省榆林地区红石峡沙地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沙地地表结皮的形成过程及其组成,并着重讨论了地表结皮对降雨补给土壤水分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进一步研究地表结皮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沙地 地表 结皮
下载PDF
荒漠藻固沙结皮试验研究初报 被引量:24
17
作者 闫德仁 杨俊平 +1 位作者 安晓亮 任建民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4年第5期147-150,共4页
本文利用跑道式培养池培养了已筛选的两个荒漠藻品种 ,并在野外进行了荒漠藻结皮人工接种效果的研究 ;探讨了荒漠藻固沙结皮的形成与植被发育的关系 ;提出了藻沙粒结皮是荒漠藻结皮的早期形式。
关键词 固沙 初报 荒漠 人工接种 结皮 品种 植被发育 皮试 早期 野外
下载PDF
结皮土壤的抗风蚀性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晓丽 申向东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3-207,共5页
土壤结皮是土壤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保护层”,它的存在使得土壤变得稳定,使土壤的抗风蚀性有显著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抵抗冬春季节严重的风蚀,因此在干旱荒漠化地区越来越受到重视。土壤结皮分为物理结皮和生物结皮两类,由于生物结皮的... 土壤结皮是土壤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保护层”,它的存在使得土壤变得稳定,使土壤的抗风蚀性有显著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抵抗冬春季节严重的风蚀,因此在干旱荒漠化地区越来越受到重视。土壤结皮分为物理结皮和生物结皮两类,由于生物结皮的生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而且要求具有一定的湿度、温度,才可能存活和生长。而物理结皮只要土壤经过干-湿的过程很容易形成。本文通过实地观察,从不同的土质取得的原状土壤结皮样本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对土壤物理结皮的形成,与土壤的含水量、颗粒组成、含盐量等的关系,以及对土壤抗风蚀性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便使其在干旱、寒冷地区土壤荒漠化防治中受到足够的重视,减少人为因素对土壤结皮的破坏,利用人为手段促使结皮的形成,减少冬春季节风沙对土壤的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结皮 耕地 普通草地 抗蚀性
下载PDF
退化人工梭梭林的恢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马全林 王继和 +2 位作者 赵明 詹科杰 刘虎俊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7,共7页
对退化人工梭梭林进行恢复试验研究发现:滴灌可使梭梭林地土壤含水率显著提高;梭梭光合作用增强;群落物种数增多,盖度增大;防风固沙作用增强。布设机械沙障可使退化梭梭林地表粗糙度增大,林内近地面层风速、输沙量显著下降。春灌3... 对退化人工梭梭林进行恢复试验研究发现:滴灌可使梭梭林地土壤含水率显著提高;梭梭光合作用增强;群落物种数增多,盖度增大;防风固沙作用增强。布设机械沙障可使退化梭梭林地表粗糙度增大,林内近地面层风速、输沙量显著下降。春灌3a后,不仅退化梭梭个体恢复正常生长,同时梭梭林群落物种组成数明显增加,盖度显著增大,生态功能也逐渐恢复。雨水集流和雨水下渗改造两种模式应用1~2a后,退化梭梭林地土壤含水率均有明显提高。滴灌、布设机械沙障、春灌和改造结皮4种技术措施对退化梭梭林生长及其环境均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其中滴灌、机械沙障恢复技术是当前和今后推广的主要措施;春灌和改造结皮可作为前两种技术的补充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梭梭林 恢复技术 机械沙障 滴灌 春灌 结皮 防风固沙
下载PDF
防沙工程的结皮效应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方海燕 屈建军 +2 位作者 俎瑞平 张克存 李秋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0,共4页
对土壤物理结皮形成的研究,大都集中在降雨和流水对物理结皮形成的作用,而忽视了风力尤其是在流沙区风力及其大气降尘对结皮的形成和促进作用。通过在流沙表面不同的地貌部位设置不同规格的草方格沙障,来研究沙面结皮形成时的情况,并就... 对土壤物理结皮形成的研究,大都集中在降雨和流水对物理结皮形成的作用,而忽视了风力尤其是在流沙区风力及其大气降尘对结皮的形成和促进作用。通过在流沙表面不同的地貌部位设置不同规格的草方格沙障,来研究沙面结皮形成时的情况,并就障内表层沙样的粒度分布和流沙的粒度分布作了对比。同时就流沙区丰富的大气降尘对结皮形成的物质来源和促进作用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皮 效应研究 防沙工程 大气降尘 粒度分布 土壤物理 地貌部位 物质来源 流沙固定 草方格 内表层 风力 沙区 降雨 沙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