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的结构转向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大伟 于树贵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8,共8页
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就要加快解决公共文化服务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实现公民文化权利和满足公民文化福利为双重逻辑起点,以实现公民文化权利均等化为价值追求。完善绩效评价是公共文化服务提高... 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就要加快解决公共文化服务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实现公民文化权利和满足公民文化福利为双重逻辑起点,以实现公民文化权利均等化为价值追求。完善绩效评价是公共文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抓手和根本保障。在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价中要坚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平衡的原则,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的结构转向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公众本位”、评价指标“过程导向”和评价重心“获得导向”,让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发挥出“价值-工具”的双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公共文化服务 绩效评价 结构转向
下载PDF
迈向共享发展:改革开放40年我国社会工作实践的结构转向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选国 赵阳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22,共8页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工作作为现代化进程和社会保护的一股重要力量,深度镶嵌到改革开放整体结构脉络之中。以历史变迁为经、以社会工作功能为纬,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工作的宏观发展脉络及其逻辑转向进行总体检视,可以看出,我...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工作作为现代化进程和社会保护的一股重要力量,深度镶嵌到改革开放整体结构脉络之中。以历史变迁为经、以社会工作功能为纬,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工作的宏观发展脉络及其逻辑转向进行总体检视,可以看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从依附式嵌入、有限自主性探寻再到共享发展的宏观结构转向,展现了社会工作与国家治理演进之间的复杂纠葛图景。进入新时代,在社会日趋朝向生活化、日益凸显日常生活世界重要性前提下,社会工作应该进一步具备整合基层党建等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能力,通过借助党组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行动逻辑,让社会工作回归普通大众姿态,助推社会工作深耕于基层社会和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嵌入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依附式嵌入 有限自主性 共享发展 结构转向
下载PDF
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结构性转向:从行政规制到规制治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4-137,共14页
对政府有限权力、有限能力以及对规制空间内各类主体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再认识,催生了现代规制理论从行政规制到规制治理的理论变迁。规制治理理论是自我规制、反身规制、元规制、回应性规制等理论的综合体,意在表达规制改革后,其内涵... 对政府有限权力、有限能力以及对规制空间内各类主体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再认识,催生了现代规制理论从行政规制到规制治理的理论变迁。规制治理理论是自我规制、反身规制、元规制、回应性规制等理论的综合体,意在表达规制改革后,其内涵、外延扩张变化的过程以及改革后的样态。该理论强调,在政府规制主体之外,应当更多利用第三方机构、被规制对象等非政府机构的能力进行自我规制和规制他人;单一的行政规制应当转向为规制者的多样性、规制规范的多样性;规制不再是一个主体简单向另一个主体施加某种要求的过程,应当采用多元规制措施替代国家单一科层控制措施;同时保障多元主体及工具下复杂法律关系中的问责机制实现等。规制治理理论不仅影响我国环境法律制度体系宏观结构调整,同时也影响单项环境法律制度的微观规范结构生成,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结构性调整应实现从行政规制到规制治理的理论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规制 规制治理 环境法律制度 权力-权利互动 结构转向
下载PDF
制度形塑:高质量就业结构的转向 被引量:8
4
作者 郭冉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5-154,共10页
我国高质量就业结构的转型受到宏观和微观层面制度因素的双重影响。通过对政策文本以及调查数据中制度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2011—2021年我国就业质量整体上呈现波动中增长的态势。宏观层面,制度性因素通过政策制定、高质量发展战略推... 我国高质量就业结构的转型受到宏观和微观层面制度因素的双重影响。通过对政策文本以及调查数据中制度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2011—2021年我国就业质量整体上呈现波动中增长的态势。宏观层面,制度性因素通过政策制定、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等因素对就业质量进行调节,就业质量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微观层面,制度性因素对于就业质量的影响体现于横向影响和纵向影响两点。横向来看,体制内工作的就业质量整体较高,其优势体现于就业稳定性和强度。体制外的私营企业收入较高,可弥补稳定性的不足,进而提升就业质量。纵向来看,制度因素通过或隐或显的方式对就业质量的不同纵向层级发挥了不同作用。在政策层面,需根据就业质量的动态变化和影响机制的异质性采取灵活的政策供给方式。此外,鼓励灵活就业、壮大新职业群体是促进更加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更高质量就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就业 制度形塑 就业结构转向
下载PDF
基于粘结-滑移理论的钢结构转向体系受力特性研究
5
作者 刘龑 高莉 +1 位作者 李波 王文剑 《公路交通技术》 2020年第2期75-79,共5页
为解决钢结构转向体系设计中锚栓受力不明确的问题,采用Abaqus/CAE三维建模软件分别对块式和横隔板式2种钢结构类型的体外预应力束转向体系建立了2种转向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并为了精确模拟锚栓的粘结-滑移特性,对锚栓节点采用了非线性弹... 为解决钢结构转向体系设计中锚栓受力不明确的问题,采用Abaqus/CAE三维建模软件分别对块式和横隔板式2种钢结构类型的体外预应力束转向体系建立了2种转向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并为了精确模拟锚栓的粘结-滑移特性,对锚栓节点采用了非线性弹簧本构,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了2种转向器受力及变形特性。结果表明:1)块式转向体系结构刚度一般,在转向力作用下锚栓受力较大,结构安全系数较低;2)横隔板式转向体系结构刚度较大,在转向力作用下,结构破坏形态是钢结构屈曲,锚栓受力较小,整个结构安全系数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转向 粘结-滑移理论 块式转向结构 横隔板式转向结构 锚栓
下载PDF
国际投资协定的结构性转向与中国进路 被引量:4
6
作者 沈伟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208,共18页
国际投资法的传统范式是在资本输出国的推动下向着投资自由化方向发展,在保护外国投资者的同时忽视东道国对外资的规制权,形成了向外国投资者倾斜的结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资本输出增长显著,发达国家也受到投... 国际投资法的传统范式是在资本输出国的推动下向着投资自由化方向发展,在保护外国投资者的同时忽视东道国对外资的规制权,形成了向外国投资者倾斜的结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资本输出增长显著,发达国家也受到投资者—东道国仲裁案件的困扰,东道国规制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自由化为特征的全球投资治理体系在地缘政治背景下更加陷入困境,投资者和东道国之间的固有平衡被打破,矛盾愈显突出。在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陷入正当性危机的同时,双边投资协定通过投资目标内向化、嵌入企业社会责任、扩张安全例外等方式,实现外国投资者的财产权利益和东道国经济主权利益之间的结构性转向(re-orientation)。资本输出国与资本输入国双重身份的混同,促使我国在双边投资协定升级的基础上,探索高标准的投资者保护与灵活的东道国规制并重的新结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投资协定 实体标准 结构转向 安全 规制权
原文传递
高职学生实习结构化转向:现实归因、逻辑框架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4
7
作者 邓卓 《当代职业教育》 2024年第1期59-68,共10页
高职学生实习频发的“放羊”现象,对达成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愿景十分不利。从政策、实践和个体三重话语体系明晰高职学生实习结构化转向的现实必要性,准确把握影响实习效果的痛点所在。因此,结合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系统审思,以高职... 高职学生实习频发的“放羊”现象,对达成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愿景十分不利。从政策、实践和个体三重话语体系明晰高职学生实习结构化转向的现实必要性,准确把握影响实习效果的痛点所在。因此,结合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系统审思,以高职学生实习结构化转向的意蕴表征为出发点,聚焦于高职学生实习结构化转向的运行机制,最终形成高职学生实习结构化转向的逻辑框架。同时,在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关键时期,可从聚焦关键矛盾的结构性张力,实现拓展性学习;开发“变革实验室”的方法,展开形成性介入;发挥“反思性实践”的功效,促进知识的转移等方面,化解高职学生实习“放羊”危机,有效推进高职学生实习的结构化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实习 结构转向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 校企合作 实践性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