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负利:流通业比重与地区经济增长 被引量:13
1
作者 程进文 刘向东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2-44,共13页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演变趋势。本文利用扩展的索罗模型和中国省际地区面板数据探讨流通业比重变化对地区总体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地区总体生产...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演变趋势。本文利用扩展的索罗模型和中国省际地区面板数据探讨流通业比重变化对地区总体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地区总体生产率与流通业比重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次,地区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当期流通业比重呈负相关关系,而与上期流通业比重呈正相关关系。流通业比重对地区人均产出增长率的净效应既受到地区总体生产率与流通业比重之间负向关系的影响,也受到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根据模拟实验,2009—2014年中国流通业比重上升导致人均产出增长率约下降1.36个百分点。最后,地区流通效率在"流通业比重—总体生产率—经济增长"关系中发挥着明显的调节作用。在流通效率越高的地区,流通业比重上升对地区总体生产率和地区人均产出增长率的负向作用越弱。因此,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本地区流通效率来缓解流通业比重上升带来的"结构负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流通业比重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结构负利”规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黄阳平 刘妍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7-125,共9页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逐年提升,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与此同时,第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第二产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并且出现下降趋势,出现"结构负利"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逐年提升,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与此同时,第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第二产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并且出现下降趋势,出现"结构负利"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此,以1995—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统计数据为例,利用系统GMM方法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从产业结构调整成本效应和产业内部关联效应的视角分析第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服务化调整成本是影响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第三产业尤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效应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制约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结构负利"带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即东部地区"结构负利"问题更加显著,而中西部地区尚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
下载PDF
工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和机制
3
作者 李博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1-32,59,共3页
各国工业结构的演变都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本文从工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出发,试图探索影响工业结构演变的各种动因,并重点分析工业结构演变的机制。本文将工业结构演变机制分为"排序"和"选择"两类,从需求收入弹性... 各国工业结构的演变都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本文从工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出发,试图探索影响工业结构演变的各种动因,并重点分析工业结构演变的机制。本文将工业结构演变机制分为"排序"和"选择"两类,从需求收入弹性、结构红利假说和结构负利假说三个方面阐释了"排序机制",并从拓展需求的投资和溢出效应两方面阐明了"选择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结构 排序机制 选择机制 结构 结构
下载PDF
中国研发生产率增长是否存在结构红利
4
作者 赵诗意 袁鹏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6-75,83,共11页
本文分析2002—2017年中国研发投入与产出的地区结构变化,并在测度研发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基础上,运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中国研发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结构效应。结果表明,由于各地区研发绩效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地区研发投入份额变化和产出... 本文分析2002—2017年中国研发投入与产出的地区结构变化,并在测度研发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基础上,运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中国研发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结构效应。结果表明,由于各地区研发绩效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地区研发投入份额变化和产出份额变化并不同步。中国整体研发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得益于各地区的内部增长效应。研发资源的地区重配对整体研发生产率增长起负面作用,即存在结构负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生产率 数据包络分析-曼奎斯特指数 偏离份额法 结构 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