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5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耕还林:成本有效性、结构调整效应与经济可持续性——基于西部三省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22
1
作者 徐晋涛 陶然 徐志刚 《经济学(季刊)》 2004年第1期139-162,共24页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生态工程,其经济效率、预期效果和可持续性是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使用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03年对西部三省(陕西、甘肃和四川)退耕还林地区进行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本...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生态工程,其经济效率、预期效果和可持续性是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使用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03年对西部三省(陕西、甘肃和四川)退耕还林地区进行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本有效性和工程在经济上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我们发现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瞄准效率和较低的成本有效性(存在较大的成本节约空间)。计量分析发现工程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结构调整方面作用甚微,因此其经济可持续性存在很大的疑问。另外,本文还就退耕还林工程的操作程序、政策改善的方向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经济可持续性 成本有效性 农户调查 结构调整 西部 经济效率 疑问 计量分析 中国科学院
原文传递
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76
2
作者 齐志新 陈文颖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6,共9页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从1978年到2004年,单位GDP能耗下降了三分之二,而“十一五”规划提出今后五年要进一步下降20%。找出能源效率提高的原因是制定政策的基础。但是,对这个问题,结论不一,有研究认为结构调整是决定因素,也有研究...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从1978年到2004年,单位GDP能耗下降了三分之二,而“十一五”规划提出今后五年要进一步下降20%。找出能源效率提高的原因是制定政策的基础。但是,对这个问题,结论不一,有研究认为结构调整是决定因素,也有研究认为技术进步是决定因素。本文应用拉氏因素分解法,分析了1980年到2003年中国宏观能源强度以及1993年到2003年工业部门能源强度下降的原因,发现技术进步是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因素分解法 结构调整 技术进步
下载PDF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效率与潜在增长水平 被引量:222
3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张平 +3 位作者 刘霞辉 袁富华 陈昌兵 陆明涛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17,75,共15页
本文研究中国将要经历的增长阶段转换问题,主要结论是:(1)高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阶段Ⅰ,已逐步失去经由干预提升效率的动力,以结构调整促进效率提高的增长阶段行将结束,城市化和服务业的发展将开启经济稳速增长阶段Ⅱ,效率提高促... 本文研究中国将要经历的增长阶段转换问题,主要结论是:(1)高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阶段Ⅰ,已逐步失去经由干预提升效率的动力,以结构调整促进效率提高的增长阶段行将结束,城市化和服务业的发展将开启经济稳速增长阶段Ⅱ,效率提高促进结构优化是本阶段的主要特征;(2)促使增长阶段Ⅰ向增长阶段Ⅱ转型的三大主导因素是:人口结构变化和劳动力拐点的出现,长期增长函数要素弹性参数逆转以及经济结构服务化趋势的逐步形成;(3)东部发达省市如北京、上海等已经进入经济减速通道,2016年后,随着全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结构服务化加快、人口红利的下降,如果劳动生产率不能持续提高,中国经济减速势成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增长 效率 平稳减速 结构调整
原文传递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波动下降模式及经济解释 被引量:193
4
作者 陈诗一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4-143,共20页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两位数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分解,发现能源强度降低或者能源生产率的提高,是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波动性下降的主要且直接的决定因素,能源结构和工业结构调整也有利于碳排放强度降低。本文从...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两位数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分解,发现能源强度降低或者能源生产率的提高,是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波动性下降的主要且直接的决定因素,能源结构和工业结构调整也有利于碳排放强度降低。本文从工业减排历史进程的视角对这些影响因素的不同效应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强度 因素分解 能源生产率 结构调整
原文传递
银行业的集中、竞争与绩效 被引量:111
5
作者 刘伟 黄桂田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4-21,共8页
各国金融资产配置方式不同 ,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也存在鲜明的差异。与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的逻辑推论及其倡导的理想境界可能完全相反 ,由大规模银行组成的相对集中的产业组织结构并不一定导致竞争程度的下降。中国银行业偏高的集中率... 各国金融资产配置方式不同 ,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也存在鲜明的差异。与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的逻辑推论及其倡导的理想境界可能完全相反 ,由大规模银行组成的相对集中的产业组织结构并不一定导致竞争程度的下降。中国银行业偏高的集中率并不是影响行业竞争程度的原因 ,事实表明 ,中国各银行之间在存贷业务及其他业务上并不缺乏竞争。主要问题在于现有的国有银行经营机制不灵活、效率过低。即使中国银行业大幅度提高了商业化程度 ,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也不宜于过度分散 ,保持相对集中的行业结构 ,可能更有利于提高金融资产的配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 产业组织结构 中国 集中率 结构调整 金融体系 美国 银行规模 竞争 技术创新
原文传递
总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产业结构偏差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及调整思路 被引量:130
6
作者 郭克莎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5-21,共7页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 中国
原文传递
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DEA分析 被引量:128
7
作者 李周 于法稳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0,共9页
本文利用DEA方法分析了西部地区县域层面上农业生产的效率,包括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并分析了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可持续性的关系。本文认为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如果依靠外界投入,产生规模效益时,... 本文利用DEA方法分析了西部地区县域层面上农业生产的效率,包括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并分析了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可持续性的关系。本文认为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如果依靠外界投入,产生规模效益时,将导致农业可持续性的下降,而规模效率递减的情况下,将有助于农业可持续性的增强。也就是说,对外界依赖越少,农业的可持续性就增强,相反,农业可持续性则下降。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对增强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性是有效的。西部地区越来越多的县(市)农业可持续性是增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业生产效率 DEA分析 中国 可持续发展 结构调整
原文传递
超越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本质与特征 被引量:93
8
作者 荣跃明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8-24,共7页
本文从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城市复兴、新技术的关系等角度论述了创意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历程,特别是论述了创意产业在技术、知识产权、专利制度、金融服务等发展条件的支撑下,以居于价值链高端的地位渗透所有产业,决定生产过程利润分配... 本文从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城市复兴、新技术的关系等角度论述了创意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历程,特别是论述了创意产业在技术、知识产权、专利制度、金融服务等发展条件的支撑下,以居于价值链高端的地位渗透所有产业,决定生产过程利润分配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创意产业 产业融合 知识产权 专利制度 金融服务 价值链 城市复兴 结构调整 技术发展
原文传递
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7
9
作者 路正南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能源消费 实证分析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基本态势与区域效应 被引量:115
10
作者 刘彦随 陆大道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1-389,共9页
根据1997~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典型调研资料,在分析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基本内涵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别对各省区农业结构调整比较优势及其调整区域效应进行了评价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全国80%的省区能够立足当地比较优势,... 根据1997~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典型调研资料,在分析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基本内涵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分别对各省区农业结构调整比较优势及其调整区域效应进行了评价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全国80%的省区能够立足当地比较优势,农业结构调整有序展开,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产业带新格局初步形成,特色农业产值增长率达3.1%。但区域效应差异也较为明显,总体上是北方优于南方,黄河流域优于长江流域,传统农区优于一般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比较优势与调整效应匹配较好的省区有蒙、吉、豫、鲁、琼、陕、甘、宁、新和藏,匹配较差的省区有京、津、黑、鄂、桂、青。区域政策调控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业 结构调整 比较优势 区域效应 粮食安全
下载PDF
结构调整能否改善能源效率: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108
11
作者 魏楚 沈满洪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7-85,共9页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了能源技术效率指标,同时将结构调整划分为:产业结构、工业结构、产权结构、要素结构和能源结构五种要素,基于1995~2006年29个省、市及自治区面板数据对此进行计量检验,结果发现:以"退二进三&qu...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了能源技术效率指标,同时将结构调整划分为:产业结构、工业结构、产权结构、要素结构和能源结构五种要素,基于1995~2006年29个省、市及自治区面板数据对此进行计量检验,结果发现:以"退二进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以"国退民进"为主要方向的国有产权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能源效率,过度的资本深化可能使得部分地区偏离了"资源禀赋"路径,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本配合等因素而导致能源效率出现恶化。此外,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发展高效清洁的其他能源不仅可以大幅提高能源效率,而且还可降低污染排放,应成为未来节能减排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调整 能源效率 DEA
原文传递
供给侧改革——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 被引量:105
12
作者 邵宇 《新金融》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19,共5页
中国经济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靠传统的刺激投资和出口等需求侧的政策是不够的。当前在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供给侧的改革,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以互联网改造传统制造业,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同时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 中国经济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靠传统的刺激投资和出口等需求侧的政策是不够的。当前在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供给侧的改革,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以互联网改造传统制造业,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同时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以提升有效要素供给的总量和质量,提高潜在增长率,改善供给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新常态 中国经济 结构调整
原文传递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决定因素与政策 被引量:79
13
作者 刘志彪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07-212,共6页
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作为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而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的功能。它基于制造业的基础、从制造业中逐渐分离出来并发展成为推动现代制造业迅速成长的独立的产业部门。专业化、市场化、物质... 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作为商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而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的功能。它基于制造业的基础、从制造业中逐渐分离出来并发展成为推动现代制造业迅速成长的独立的产业部门。专业化、市场化、物质化、标准化、迂回化以及信息化,是决定现代服务业发展深化的主要因素。我国“十一五”期间,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必须从认识、理论、政策、体制、机制、策略、模式等方面同时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制造业 资本深化 结构调整 政策 现代制造业 “十一五”期间 服务业发展 知识资本 经济增长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02
14
作者 张文 张念明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3-101,共9页
从供给侧维度看,新旧动能转换是具有开放性内涵的相对概念,在逻辑体系上可厘分为器物层、技术层、产业层、制度层与观念层的"五维结构"。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基本面相呈现为:基于需求变动的发展... 从供给侧维度看,新旧动能转换是具有开放性内涵的相对概念,在逻辑体系上可厘分为器物层、技术层、产业层、制度层与观念层的"五维结构"。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基本面相呈现为:基于需求变动的发展动能后劲不足;基于要素供给的发展动能约束凸显;基于产业供给的发展动能亟待升级;基于制度供给的发展动能迫需改革。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推进我国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应在明确目标定位与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强化融合发展、开放发展与改革创新,加速形成有利于新旧动能转换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新需求体系、创新体系与现代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旧动能转换 创新驱动 结构调整 法治
原文传递
从“污染天堂”到绿色增长——区域间高耗能产业转移的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101
15
作者 汤维祺 吴力波 钱浩祺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70,共13页
我国正在经历快速的产业布局调整: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化工业逐渐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碳市场的建立是否会加剧高耗能产业内移的趋势,强化中西部的"污染天堂"效应?能否通过优化碳交易机制的设计,降低"污染天堂&qu... 我国正在经历快速的产业布局调整:高耗能、高排放的重化工业逐渐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碳市场的建立是否会加剧高耗能产业内移的趋势,强化中西部的"污染天堂"效应?能否通过优化碳交易机制的设计,降低"污染天堂"效应,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对比了不同减排政策机制对排放主体的激励作用。同时,借助区域间CGE模型(IRD-CGE)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模拟和验证。分析表明,相比于强度减排目标,建立碳市场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污染天堂"效应,还能够提高中西部工业化转型地区的经济增长。不同的排放权分配方式也会对产业转移造成影响:通过拍卖分配排放权更有利于降低高耗能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集聚,同时普遍地提高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从而实现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市场 排放权分配 产业转移 结构调整 多区域CGE
原文传递
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65
16
作者 李京文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2-21,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今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重点是:扶植支柱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今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重点是:扶植支柱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加速高新技术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措施是:进一步完善市场体制,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加强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促进支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大力推进规模经济;增强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建立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演变特点 结构调整 中国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被引量:47
17
作者 李炳坤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共8页
关键词 农业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下载PDF
非营利组织评估体系研究 被引量:62
18
作者 邓国胜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41-43,共3页
本文认为 ,我国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从评估切入 ,包括对非营利组织非营利性的评估、使命与战略的评估、项目评估和组织能力的评估。在提出评估的框架之后 ,本文还提出了一些主要的评估指标。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评估体系 结构调整 自制能力 评估框架 组织能力 项目评估
原文传递
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辨析 被引量:60
19
作者 冯江华 王峰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2-73,92,共3页
本文针对当前在讨论产业结构调整、选择和确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概念混淆的情况 ,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依据 ,借鉴部分学者的观点 ,对它们的概念、经济学范畴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主导产业 支柱产业 优势产业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下载PDF
我国青少年体校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思路 被引量:58
20
作者 马志和 徐宏伟 +1 位作者 刘卓 罗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9-42,共4页
对我国青少年体校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体校存在着学、训矛盾,管理体制不顺以及人才输送缺乏效率等问题。提出调整结构以提高人才培养效益;进行制度创新,引入市场化机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制度创新 市场化机制 青少年 体校 后备人才 结构调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