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化学品的生物降解性及构效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陆光华 赵元慧 汤洁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介绍了描述生物降解性的主要测定参数 ,测定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常用的结构描述符 ,并结合实例综述了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定量结构 生物降解性关系 (QSBR)技术。最后 。
关键词 有机化学品 定量构效关系 结构描述符 生物降解性 QSBR 评价 生物毒性
原文传递
醛酮化合物结构与保留指数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廖立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7-623,共7页
以非氢原子自身及非氢原子之间的关系为分子结构描述符,对35个醛酮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该类化合物结构与色谱保留指数之间的关系模型,两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7和0.981,标准... 以非氢原子自身及非氢原子之间的关系为分子结构描述符,对35个醛酮类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该类化合物结构与色谱保留指数之间的关系模型,两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7和0.981,标准偏差(SD)分别为25.259和32.240。采用"留一法"交互检验和外部样本预测的方法对模型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进行了评价,交互检验的复相关系数(RCV)分别为0.981和0.958,标准偏差(SDCV)分别为34.292和39.652;外部预测的复相关系数(Rtest)分别为0.991和0.990,标准偏差(SDtest)分别为25.749和26.776。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分子结构描述符能够恰当表现该类化合物结构特征,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酮化合物 结构描述符 色谱保留指数 结构与性质
下载PDF
部分聚合物结构与热容变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建凤 谢永红 雷光东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2016年第7期833-837,共5页
以非氢原子及非氢原子间的关系为结构描述符,对部分聚合物结构单元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该类聚合物结构与聚合物在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热容变化(C_(p,change))之间的关系模型,两模型的复相关系数... 以非氢原子及非氢原子间的关系为结构描述符,对部分聚合物结构单元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该类聚合物结构与聚合物在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热容变化(C_(p,change))之间的关系模型,两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19和0.900。采用"留一法"交互检验对模型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进行了评价,交互检验的复相关系数(Q^2)分别为0.658和0.693。结果表明结构描述符能够恰当表现该类聚合物结构特征,所建模型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好,热容变化(C_(p,change))的模型预测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容变化(Cp.change) 结构描述符 聚合物 结构与性质
原文传递
卤代苯甲醚结构表征及醇/水分配系数模拟 被引量:7
4
作者 廖立敏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2015年第7期889-892,共4页
采用按键分类的分子电性距离矢量对27个卤代苯甲醚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构建了该类化合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K_(OW))的预测模型。两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均为0.995,标准偏差(SD)分别为0.070... 采用按键分类的分子电性距离矢量对27个卤代苯甲醚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构建了该类化合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K_(OW))的预测模型。两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均为0.995,标准偏差(SD)分别为0.070和0.064。分别利用"留一法"对两模型的稳健性及预测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到交互检验的复相关系数(R_(CV))分别为0.994和0.993,标准偏差(SD_(CV))分别为0.079和0.080。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同时也证明了按键分类的分子电性距离矢量在卤代苯甲醚类化合物QSPR研究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苯甲醚 醇/水分配系数 结构描述符 定量结构性质相关
原文传递
机器学习原子间势在材料跨尺度计算模拟中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冉念 殷亮 +1 位作者 邱吴劼 刘建军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082-1100,共19页
近年来,机器学习原子势(ML-IP)因其兼顾高精度和高效率的优势,在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大尺度原子模拟研究中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聚焦于ML-IP在材料跨尺度计算模型中的应用,全面介绍了ML-IP的结构采样、结构描述符和拟合方法.... 近年来,机器学习原子势(ML-IP)因其兼顾高精度和高效率的优势,在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大尺度原子模拟研究中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聚焦于ML-IP在材料跨尺度计算模型中的应用,全面介绍了ML-IP的结构采样、结构描述符和拟合方法.这些方法使ML-IP能够以高精度和高效率模拟分子和晶体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跨学科研究领域中更高效、先进的技术在开拓覆盖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广泛应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ML-IP方法为未来的研究和创新铺平了道路,为多个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原子模拟 材料科学 原子间势 拟合方法 结构描述符 跨学科研究 原子势
原文传递
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结构与色谱保留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廖立敏 李建凤 雷光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0-715,共6页
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非氢原子分为4类,将不同非氢原子自身及非氢原子之间的关系作为结构描述符,对部分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分子结构进行了参数化表达.采用逐步回归(SMR)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化合物结构与色谱保留... 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非氢原子分为4类,将不同非氢原子自身及非氢原子之间的关系作为结构描述符,对部分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分子结构进行了参数化表达.采用逐步回归(SMR)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化合物结构与色谱保留时间(t_R)之间的关系模型,模型的建模相关系数(R^2)为0.955,"留一法"交互检验的相关系数(Q^2)为0.894,标准偏差(SD)为0.803.结果表明结构描述符能较好地表征化合物分子结构特征,所建模型稳定性好、预测能力强,对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QSRR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色谱保留时间 结构描述符 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下载PDF
烃基酚类化合物结构与毒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廖立敏 卿东红 +3 位作者 李建凤 朱俊 谢永红 雷光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95-499,共5页
有机化合物通常由电性各异的氢、碳、氮、氧、硫及卤素等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成,从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出发,按照不同类型原子之间电性相互作用得到一种分子结构表达方法——三维分子电性相互作用矢量(three dimensional molecular electr... 有机化合物通常由电性各异的氢、碳、氮、氧、硫及卤素等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而成,从分子的三维空间结构出发,按照不同类型原子之间电性相互作用得到一种分子结构表达方法——三维分子电性相互作用矢量(three dimensional 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interaction vector,3D-MEIV).利用该矢量对41种烃基酚类化合物进行结构表达,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2变量毒性模型,复相关系数(R)为0.9438,均方根误差(RMS)为0.2541.再用留一法(Leave-one-out,LOO)交互检验对模型进行了评价,得到的复相关系数(R(CV))为0.9349,均方根误差(RMS(CV))为0.2728.结果表明3D-MEIV能较好地表征烃基酚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分子电性相互作用矢量 结构描述符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烃基酚
下载PDF
柠檬皮香气成分结构表征与色谱保留指数预测 被引量:5
8
作者 廖立敏 李建凤 雷光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5,共6页
通过有机化合物分子顶点及顶点原子之间的关系对柠檬皮香气成分中的67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立了化合物结构与色谱保留指数关系(QSRR)模型,模型稳定性及预测能力经内部及外部双重检验进... 通过有机化合物分子顶点及顶点原子之间的关系对柠檬皮香气成分中的67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立了化合物结构与色谱保留指数关系(QSRR)模型,模型稳定性及预测能力经内部及外部双重检验进行了评价。两模型的建模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1和0.938,留一法交互检验复相关系数(R_(CV))分别为0.925和0.900,外部预测的复相关系数(Rtest)分别为0.955和0.940。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分子结构描述符具有较强的分子结构表达能力,两模型具有良好的估计能力、稳定性和外部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皮 香气成分 结构描述符 定量结构保留相关
下载PDF
萜类驱避化合物与引诱物三分子缔合的计算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许锡招 廖圣良 +4 位作者 宋杰 王鹏 范国荣 姜志宽 王宗德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25-1031,共7页
【目的】目前驱避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还不理想,本研究从单个萜类驱避化合物分子与不同种类引诱气味分子同时相互缔合的角度入手,通过理论计算探究该缔合与蚊虫驱避作用的关系,从而为驱避作用机理研究提供新认识。【方法】利用Gaussian Vie... 【目的】目前驱避剂的作用机理研究还不理想,本研究从单个萜类驱避化合物分子与不同种类引诱气味分子同时相互缔合的角度入手,通过理论计算探究该缔合与蚊虫驱避作用的关系,从而为驱避作用机理研究提供新认识。【方法】利用Gaussian View4.1和Gaussian03W软件构建和优化萜类驱避化合物单体、单体与引诱物L-乳酸及氨分子同时缔合后三分子缔合体的结构,获得其最低能量结构和缔合能;通过程序Ampac 8.16将前述结构导入到程序Codessa 2.7.10,计算各类结构描述符;再利用Codessa 2.7.10的启发式方法得到一系列缔合体结构描述符与驱避活性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并通过转折点确定、模型验证后确定最佳定量关系计算模型。【结果】三分子缔合的缔合能基本上在20~50 kJ/mol的范围,所得最佳三参数定量计算模型的R2值为0.9098,包含的3个结构描述符分别是三分子缔合体的maximum nucleophilic reactivity index for a C atom,topographic electronic index(all bonds)[Zefirov’s PC]和exchange energy+e-e repulsion for a H-O bond。【结论】萜类驱避化合物分子可同时与2个不同种类的引诱物分子发生缔合作用,该缔合作用符合氢键的能量基本特征;缔合体的碳原子最大原子核反应指数、所有键的拓扑电子指数、氢氧键电子间交换互斥能对驱避活性影响显著。这些结果初步说明萜类驱避化合物与引诱物三分子缔合作用确实存在,且该缔合作用对驱避活性具有显著影响,这为驱避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萜类驱避剂 引诱物 三分子缔合 缔合能 定量构效关系 结构描述符
下载PDF
基于多维结构描述符的中药“性-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付先军 王振国 李学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4期549-555,共7页
目的:为了解析中药寒热药性与其成分之间的相关关系,从物质基础层面诠释中药寒热药性的科学内涵。方法:筛选《中国药典》第一部明确有主要有效成分记载的植物类中药共计334种,中药主要成分280种,计算每种成分的分子描述符(包括一维、二... 目的:为了解析中药寒热药性与其成分之间的相关关系,从物质基础层面诠释中药寒热药性的科学内涵。方法:筛选《中国药典》第一部明确有主要有效成分记载的植物类中药共计334种,中药主要成分280种,计算每种成分的分子描述符(包括一维、二维、三维及半经验量化计算分子描述符),通过广义规则归纳算法(Generalized Rule Induction,GRI)筛选强相关的分子描述符。结果:与中药寒热药性相关性较强的主要成分分子结构描述符多与分子的能量状态有关系,分子能量状态越高,与中药热性关联关系越大;而分子能量越低,与中药寒性关联关系越大;而平性中药不明显。除分子能量状态外,中药药性还可能与其主要成分的脂水分配系数、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碳、氢、氧原子数,氢键供体数目等分子结构描述符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结论:中药药性确实与中药主要成分的分子结构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分子描述符是三维分子描述符中的分子能量,提示中药药性作用可能与中药主要有效成分的分子能量状态以及对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而产生的综合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寒热药性 结构描述符 关联规则 “性-构”关系
下载PDF
酚类化合物结构与醇/水分配系数(logK_(ow))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廖立敏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0-716,共7页
将不同非氢原子自身及非氢原子之间的关系参数化并构建出新的结构描述符,对部分酚类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行了参数化表达。采用逐步回归(SMR)与多元线性回归(MLR)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化合物结构与醇/水分配系数(log Kow)之间的关系模型,模型... 将不同非氢原子自身及非氢原子之间的关系参数化并构建出新的结构描述符,对部分酚类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行了参数化表达。采用逐步回归(SMR)与多元线性回归(MLR)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化合物结构与醇/水分配系数(log Kow)之间的关系模型,模型的建模相关系数(r)为0.988,标准偏差(SD)为0.121;"留一法"交互检验的相关系数(Q2)为0.966,标准偏差(SDCV)为0.148。结果表明结构描述符能较好地表征化合物分子结构特征,所建模型稳定性好,预测能力强,对于酚类化合物QSPR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化合物 醇/水分配系数(logKow) 结构描述符 结构与性质
下载PDF
取代苯胺类化合物相对甜度的构效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廖立敏 李建凤 雷光东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2-316,共5页
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非氢原子分为4类,将不同非氢原子自身及非氢原子之间的关系参数化构建出新的结构描述符,对部分取代苯胺类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行参数化表达,采用逐步回归(SMR)和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构建化合物结构与相对甜度之间的... 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非氢原子分为4类,将不同非氢原子自身及非氢原子之间的关系参数化构建出新的结构描述符,对部分取代苯胺类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行参数化表达,采用逐步回归(SMR)和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构建化合物结构与相对甜度之间的关系模型.该模型的建模相关系数为0.852,"留一法"交互检验的相关系数为0.706,标准偏差为0.293,表明结构描述符能较好地表征化合物分子的结构特征.根据研究结果推测:取代苯胺类化合物苯环上取代基越多,相对甜度值越大,反之相对甜度值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苯胺类化合物 相对甜度 结构描述符 构效关系
原文传递
用于氧还原反应的Fe-N-C单原子催化剂的缺陷工程
13
作者 姜润 乔泽龙 +1 位作者 许昊翔 曹达鹏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224-234,共11页
过渡金属M-N-C单原子催化剂(SACs),特别是Fe-N-C催化剂.已被认为是替代铂族金属进行氧还原反应(ORR)的最佳候选材料之一.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均表明,FeN_(4)配位结构是Fe-N-C材料的活性中心,但实验合成不可避免的构型缺陷明显影响了FeN_... 过渡金属M-N-C单原子催化剂(SACs),特别是Fe-N-C催化剂.已被认为是替代铂族金属进行氧还原反应(ORR)的最佳候选材料之一.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均表明,FeN_(4)配位结构是Fe-N-C材料的活性中心,但实验合成不可避免的构型缺陷明显影响了FeN_(4)中心的物理性质和催化活性.目前有些技术能可控地产生缺陷,这为原子级调控Fe-N-C催化剂局部结构提供可能.目前关于缺陷对Fe-N-C材料ORR活性影响的计算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未考虑Fe位点的预吸附行为,没有系统考察各种缺陷结构对FeN_(4)中心的ORR活性的影响.因此,探索不同缺陷类型及其位置对ORR活性的影响,揭示缺陷Fe-N-C催化剂的结构-性能关系,对于进一步指导实验调控局部结构以获得高性能的Fe-N-C氧还原催化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FeN_(4)位点周围的二、三、四壳层内构建了13种含555777缺陷的Fe-N-C模型、16种含5775缺陷的Fe-N-C模型和14种含585缺陷的Fe-N-C模型,研究了缺陷对Fe-N-C材料ORR活性的影响,以及缺陷种类和位置对FeN_(4)位点ORR活性的影响.首先通过DFT计算确定了缺陷Fe-N-C材料在ORR过程中真正的活性位点结构,即当Fe-N键长>2.10Å时,Fe位点不会预吸附任何中间体,其活性中心为FeN_(4),速率决定步骤(PDS)为*OH质子化为H_(2)O(*OH+H^(+)+e^(-)→*+H_(2)O);而当Fe-N键长<2.10Å时,Fe位点会预吸附*OH物种形成Fe(OH)N_(4)活性中心,其PDS为O_(2)质子为*OOH(*+O_(2)+H^(+)+e-→*OOH).预吸附的*OH会通过调节Fe(OH)N_(4)位点(特别是Fe-dz^(2)和dyz轨道之间)和再吸附的*OH中间体之间的电子分布,降低Fe中心的吸附能力,从而提高ORR活性.也进一步揭示了Fe(dxz)-O(px)、Fe(dyz)-O(py)和Fe(dz^(2))-O(pz+s)轨道的杂化是缺陷Fe-N-C材料ORR活性的来源.为了在不进行DFT计算的情况下实现结构-性能关系的预测,基于Fe(OH)N_(4)位点的LFe-OH(Fe-OH的键长)和LFe-defect(Fe原子和缺陷的距离),建立了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原子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缺陷工程 轨道杂化理论 预吸附 结构描述符
下载PDF
部分含氯芳烃结构与孔雀鱼半数致死浓度(-logLC_(50))定量活性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建凤 黄茜 雷光东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32-738,共7页
构建了不同类型的分子顶点之间的电性关系作为结构描述符,对部分含氯芳烃化合物结构进行了参数化表征,共得到7个与化合物结构密切相关的结构描述符。逐步回归(SMR)筛选变量后,分别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立了化... 构建了不同类型的分子顶点之间的电性关系作为结构描述符,对部分含氯芳烃化合物结构进行了参数化表征,共得到7个与化合物结构密切相关的结构描述符。逐步回归(SMR)筛选变量后,分别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建立了化合物结构与孔雀鱼半数致死浓度(-log LC50)之间的关系模型,两模型建模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71、0.862;"留一法"交互检验的相关系数(Q2)分别为0.808、0.589。结果表明分子结构描述符能恰当地表征化合物结构特征,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氯芳烃化合物 结构描述符 半数致死浓度 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下载PDF
部分有机污染物灰/水分配系数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廖立敏 黄茜 雷光东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2,共7页
为研究有机污染物结构与灰/水分配系数的关系,选用了部分有机污染物为研究样本,以分子顶点关系指数为结构描述符,对研究样本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该类化合物结构与灰/水分配系数之间的关系模型... 为研究有机污染物结构与灰/水分配系数的关系,选用了部分有机污染物为研究样本,以分子顶点关系指数为结构描述符,对研究样本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该类化合物结构与灰/水分配系数之间的关系模型,两模型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46和0.945。采用"留一法"交互检验对模型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进行了评价,交互检验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26和0.908。结果表明,分子结构描述符能较好地表达有机污染物结构特征,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该文对于有机污染物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水分配系数 结构描述符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定量构效关系
下载PDF
含氯苯酚类化合物结构表征与毒性预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廖立敏 李建凤 雷光东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66-272,共7页
将有机化合物中的不同非氢原子及非氢原子之间的关系参数化得到新的结构描述符,运用该描述符对部分含氯苯酚类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行了参数化表征。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方法构建了化合物结构与毒性(-lg IC50)之间的关系模型,模型的建... 将有机化合物中的不同非氢原子及非氢原子之间的关系参数化得到新的结构描述符,运用该描述符对部分含氯苯酚类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行了参数化表征。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方法构建了化合物结构与毒性(-lg IC50)之间的关系模型,模型的建模相关系数(R2)为0.948,"留一法"交互检验的相关系数(Q2)为0.922,标准偏差(SD)为0.184。结果表明结构描述符能较好地表征化合物分子结构特征,所建模型稳定性好、预测能力强,对于酚类化合物QSAR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氯苯酚类化合物 毒性值(-lgIC50) 结构描述符 结构与活性的关系(QSAR)
下载PDF
脂肪胺结构表征及正辛醇/水分配系数预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建凤 黄茜 廖立敏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2017年第7期559-562,共4页
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非氢原子分为4类,将不同非氢原子自身及非氢原子之间的关系作为结构描述符,对部分脂肪胺类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行了参数化表达。采用逐步回归(SMR)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化合物结构与正辛醇/水分配... 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非氢原子分为4类,将不同非氢原子自身及非氢原子之间的关系作为结构描述符,对部分脂肪胺类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行了参数化表达。采用逐步回归(SMR)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化合物结构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 KOW)之间的关系模型,模型的建模相关系数(R2)为0.993,"留一法"交互检验的相关系数(Q2)为0.980,标准偏差(SD)为0.102。结果表明结构描述符能较好地表征化合物分子结构特征,所建模型稳定性好、预测能力强,对于有机化合物QSPR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胺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结构描述符 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原文传递
苯胺类化合物毒性的QSAR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玲玲 廖立敏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2017年第12期934-939,共6页
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非氢原子及非氢原子之间的关系为结构描述符,对部分苯胺类化合物结构进行了参数化表征,运用逐步回归(SMR)及多元线性回归(MLR)进行了化合物结构与毒性关系研究,得到了两个QSAR模型。两模型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5... 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非氢原子及非氢原子之间的关系为结构描述符,对部分苯胺类化合物结构进行了参数化表征,运用逐步回归(SMR)及多元线性回归(MLR)进行了化合物结构与毒性关系研究,得到了两个QSAR模型。两模型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5和0.958,标准误差(SD)分别为0.216和0.196;"留一法"交互检验的相关系数(RCV)分别为0.932和0.939,标准误差(SDCV)分别为0.240和0.235。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类化合物 结构描述符 生物毒性 结构-毒性关系
原文传递
基于邻域结构和高斯混合模型的非刚性点集配准算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磊 李光耀 +2 位作者 肖莽 王刚 谢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2,共6页
非刚性点集配准算法在实际应用中要求对噪声、遮挡或异常点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该文采用高斯混合模型并结合点的邻域结构信息实现非刚性点集配准。使用高斯混合模型表示模型点集,通过高斯径向基函数构建变换模型。并根据点的邻域结构信... 非刚性点集配准算法在实际应用中要求对噪声、遮挡或异常点具有很好的鲁棒性。该文采用高斯混合模型并结合点的邻域结构信息实现非刚性点集配准。使用高斯混合模型表示模型点集,通过高斯径向基函数构建变换模型。并根据点的邻域结构信息决定高斯混合模型中每个高斯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在EM算法的期望步(E-step)阶段求解点的对应关系,在最大化步(M-step)阶段求解异常点比例系数和变换的闭合形式解,直至算法收敛得到最优解。通过在合成数据和实际的视网膜图像上的实验,与目前几种先进的点集配准方法进行了比较,证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配准效果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配准 非刚性点集配准 高斯混合模型 结构描述符
下载PDF
Nano-QSAR: 纳米毒理学领域的新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阳 朱琳 王璐璐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7-493,共7页
随着纳米毒理学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反映纳米材料生物毒性效应的数据也不断丰富,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建立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开始发挥其在纳米材料潜在毒性研究和预测方面的作用。纳米材料的QSAR(Nano-QSAR)研究以经典QSAR模型... 随着纳米毒理学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反映纳米材料生物毒性效应的数据也不断丰富,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建立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开始发挥其在纳米材料潜在毒性研究和预测方面的作用。纳米材料的QSAR(Nano-QSAR)研究以经典QSAR模型为指导,结合纳米材料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提供了一种对纳米材料快速筛选和优先测试的新途径。本文就Nano-QSAR的前期研究现状,从纳米材料结构描述符、毒性效应数据和建模方法3个方面分析了模型的构建流程和框架;通过列举部分研究成果和主要的模型指标,初步探讨了建模方法的选择和结构描述符的识别;最后指出目前Nano-QSAR研究面临的挑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毒理学 Nano-QSAR 结构描述符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