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离婚前后》的新意
1
作者 仲呈祥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42-43,71,共3页
擅长在家庭、伦理、婚姻、爱情生活的沃土上进行执著的含情脉脉的辛勤耕耘的电视剧女作家黄允,继《结婚一年间》后,在刚刚结束了长篇连续剧《上海一家人》的劳作不久,就又创作了3集电视剧《离婚前后》。此剧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女导演鲍芝... 擅长在家庭、伦理、婚姻、爱情生活的沃土上进行执著的含情脉脉的辛勤耕耘的电视剧女作家黄允,继《结婚一年间》后,在刚刚结束了长篇连续剧《上海一家人》的劳作不久,就又创作了3集电视剧《离婚前后》。此剧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女导演鲍芝芳导演、去年荣获电影“金鸡奖”的“最佳女主角奖”的明星奚美娟主演。我有幸在京先睹为快,参加了关于它的一次恳谈会。会上,誉之者众,惑之者亦有人在。各抒己见,议论风生。我却以为这是一部有着突破性意义的有新意的好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婚一年 女导演 上海电影制片厂 最佳女主角奖 奚美娟 上海一家人 爱情生活 造型元素 黄允 心灵创伤
原文传递
一九八九年度 第十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获奖剧目
2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5,共4页
~~
关键词 电影制片厂 电视艺术中心 电视剧制作 有这样一个民警 扮演者 潘小扬 长城向南延伸 电影制作 结婚一年 电视艺术委员会
原文传递
我对电视制片人的认识
3
作者 张雪村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7-58,共2页
电视制片人如何当,在目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是讨论的热点。尤其现在各行各业都要面向市场,电视也不例外,必须要步入市场。 我个人认为拍电视剧,一是要有人看、喜欢看、爱看、想看,二是拍电视剧不能亏本,应该有多少不一的盈余,然后发展... 电视制片人如何当,在目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是讨论的热点。尤其现在各行各业都要面向市场,电视也不例外,必须要步入市场。 我个人认为拍电视剧,一是要有人看、喜欢看、爱看、想看,二是拍电视剧不能亏本,应该有多少不一的盈余,然后发展再生产、达到这样两条则制片人就应该讲及格了。两条中少了任何一条,都不能说是完整的完成了制片人工作。当然作为一个整体来讲,有时一部电视剧侧重社会效果,可能盈余很少,或者持平,或者略亏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制片人 电视剧创作 中国电视史 创作规律 创作人员 结婚一年 社会效果 电视艺术 企业赞助 电视事业
原文传递
华东六省一市电视剧艺术生产研讨会纪要
4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6-47,共2页
华东六省一市电视剧艺术生产研讨会于1990年10月26日至30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六省一市主管电视剧生产的电视台台长、电视剧部主任和电视剧制作中心负责人以及合肥、蚌埠、黄山三市广播电视系统的负责人聚集一堂,从体制、管理和经营... 华东六省一市电视剧艺术生产研讨会于1990年10月26日至30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六省一市主管电视剧生产的电视台台长、电视剧部主任和电视剧制作中心负责人以及合肥、蚌埠、黄山三市广播电视系统的负责人聚集一堂,从体制、管理和经营等方面,对电视剧艺术生产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召开这样内容的专题研讨会,在全国尚属首次。中国电视剧经历了新时期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覆盖面极大、渗透力极强、影响面极宽的独立艺术样式。回顾十年,代表们一致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艺术 研讨会纪要 电视剧创作 华东六省 电视剧制作 电视台台长 安徽省黄山市 中国电视剧 结婚一年 今夜有暴风雪
原文传递
人生意识·历史内容及其它——略论《上海一家人》
5
作者 仲呈祥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3-55,共3页
早就知道黄允憋足了劲,在写规模宏大的长篇连续剧《上海一家人》,之后又听说成功地拍完了《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李莉连续奋战,带着脚伤拄着拐杖在拍摄《上海一家人》已写完的前二十余集。于是,我是怀着虔诚的敬意和极大的期望,等待着这... 早就知道黄允憋足了劲,在写规模宏大的长篇连续剧《上海一家人》,之后又听说成功地拍完了《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李莉连续奋战,带着脚伤拄着拐杖在拍摄《上海一家人》已写完的前二十余集。于是,我是怀着虔诚的敬意和极大的期望,等待着这部作品的问世。如今,差不多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有幸先睹了这26集的电视连续剧《上海一家人》。良久,我的思绪不能平静。我想说:这是一部中国的《阿信》。但又想:这说法恐欠妥,有在艺术上向日本看齐之嫌。然而更确切地说:五、六年前,当《阿信》出现在中国屏幕之时,大有万人空巷之势;人们在争相评说《阿信》之余,曾不免叹息屏幕上尚无足与《阿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一家人 结婚一年 黄允 历史风云 李莉 黄蜀芹 地拍 现代历史 《围城》 艺术处理
原文传递
第十二届全国优秀电视剧“飞天奖”专辑
6
作者 沈冠祺 程蔚东 +9 位作者 冯小宁 石学海 胡连翠 李忠信 小岛 周振天 钟鸿 高迪 黄允 孙波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37-43,共7页
沈冠祺(广州电视台电视剧部主任) 《外来妹》得奖确实不容易。我们电视台才办了五年,就拿了一等奖。从《外来妹》和《商界》得奖我们有些启发。我们的优势在哪里?不是有很强的编导队伍,而是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广东这几年来在改革开... 沈冠祺(广州电视台电视剧部主任) 《外来妹》得奖确实不容易。我们电视台才办了五年,就拿了一等奖。从《外来妹》和《商界》得奖我们有些启发。我们的优势在哪里?不是有很强的编导队伍,而是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广东这几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生产 电视剧作品 创作激情 冯小宁 结婚一年 电视戏曲 军旅题材 战争题材 电视单本剧 轻喜剧
原文传递
胖星儿:生活就像“私房菜”
7
作者 陈敏 胖星儿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08年第8期29-31,共3页
6年前,"恨嫁"的她遇到高薪海归的他;6年后,她说结婚吧,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以啊"。她为他做出了许多改变,如同她的大胆宣告:"这是我的方式:喜欢吃的东西,就一定要吃够了为止。爱也是,爱一个人就彻彻底底,把能... 6年前,"恨嫁"的她遇到高薪海归的他;6年后,她说结婚吧,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以啊"。她为他做出了许多改变,如同她的大胆宣告:"这是我的方式:喜欢吃的东西,就一定要吃够了为止。爱也是,爱一个人就彻彻底底,把能使的招数都用上,胜算的几率会大些,即使无获也不会给自己留下一点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房菜 王小星 相对美 首席记者 色香味 结婚一年 水晶花 月光下 你喜欢 谈情
原文传递
平时不装 演戏不假——肖雄素描
8
作者 曲静 《当代电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34-35,共2页
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演戏时演员必须进入规定情景,找到人物感觉。进去了、找到了便就是演得好、装得像。见到肖雄之前,她给我的印象大都来自银幕,荧屏上,或插队知青、或医生、或军人……可以说。
关键词 肖雄 插队知青 结婚一年 沁人心肺 如水 东单 一杯茶 苦心钻研 士行 使人
原文传递
读片五题——全国电影制片厂首届优秀电视剧评选记略
9
作者 仲呈祥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8-49,共2页
初冬的无锡,用主人欢迎旅游客人的话来说,叫做依然“充满了温情和水”。在这里参加全国电影制片厂首届优秀电视剧评选,确实是一次难得艺术享受和学术探讨。评委中无论老少——长者如古稀上下的张瑞芳、丁峤、陈播、梅朵,晚辈如吴贻弓、... 初冬的无锡,用主人欢迎旅游客人的话来说,叫做依然“充满了温情和水”。在这里参加全国电影制片厂首届优秀电视剧评选,确实是一次难得艺术享受和学术探讨。评委中无论老少——长者如古稀上下的张瑞芳、丁峤、陈播、梅朵,晚辈如吴贻弓、孟繁树、江俊绪和我——都尽管为审评和评议夜夜挑灯战至次日凌晨,但大家总是兴致勃勃,言意未尽。我时时记下点滴的读片印象,以备后查。A、电影界的大导演、名导演拍电视剧已不是新鲜事。由谢添出任总导演的6集电视连续剧《那五》,在中央电视台播出那阵子着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相声演员冯巩“客串”的那五,在谢添一步不离的“把握”下,表演得出神入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制片厂 江俊绪 孟繁树 谢添 吴贻弓 电视剧创作 丁峤 冯巩 陈播 结婚一年
原文传递
短篇电视剧为什么黯淡了?
10
作者 钟艺兵 《电视研究》 1994年第1期30-32,23,共4页
关键词 电视剧创作 电视单本剧 有这样一个民警 电视剧艺术 直播电视剧 结婚一年 秋白之死 凯旋在子夜 电视剧生产 大风警报
原文传递
情——维系大千世界的纽带——第三届上海电视节看片随感
11
作者 张弛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9-20,14,共3页
观看第三届上海电视节各国送评的故事片,令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收藏极丰的艺术画廊:每一部作品都是一组风格独具的世态图、人情画,给人以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之感。一个今人注目的现象看过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70部参赛片,我们可以发现一个... 观看第三届上海电视节各国送评的故事片,令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收藏极丰的艺术画廊:每一部作品都是一组风格独具的世态图、人情画,给人以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之感。一个今人注目的现象看过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70部参赛片,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大多数作品离不开一个“情”字:或抒父母的爱子之情,或写女儿的孝母之情,或展现人生的奋发上进之情,或揭示人与人互相理解和支持齣友爱之情。通过这多种多样的情感展示,开掘生活的底蕴,人生的哲理。以五部获提名奖的作品为例。《多叶之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电视节 艺术画廊 早老性痴呆症 结婚一年 电视剧创作 送评 玉梨魂 心理形象 影视创作 人物形象
下载PDF
发展广西电视剧的管见
12
作者 梁昭 《南方文坛》 1994年第5期45-47,共3页
广西电视剧生产每年仅有50多集。在历届“飞天奖”,“金鹰奖”评比中,均未获奖,“骏马奖”倒有,稍好的有《初涉尘世》、《潘曼小传》、《中国有条红水河》、《绿叶》等。这也只是在区内比较而言。翻看《第十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候选... 广西电视剧生产每年仅有50多集。在历届“飞天奖”,“金鹰奖”评比中,均未获奖,“骏马奖”倒有,稍好的有《初涉尘世》、《潘曼小传》、《中国有条红水河》、《绿叶》等。这也只是在区内比较而言。翻看《第十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候选剧目和演员名单》,10项162个提名,广西竟一个提名也没有。这就是真实的存在。 面对现实,无的放矢,泛泛而论,不能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清醒准确,实事求是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创作 电视剧生产 电视金鹰奖 潘曼 金鹰 骏马奖 泛泛而论 结婚一年 电视剧制作 上海电影制片厂
原文传递
卖大饼的姑娘
13
作者 仲呈祥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2-63,共2页
由上海电影演员剧团1981 年录制,获第二届(1981年 度)全国优秀电视剧奖(后于 1983年正式定名为全国电视剧 “飞天奖”)二等奖。 由上海电影演员剧团集体创 作,宋崇、申怀其执笔。导演: 宋崇、于杰;摄像:郑宣、邱孝 钮、陈健;美工:沈惠中... 由上海电影演员剧团1981 年录制,获第二届(1981年 度)全国优秀电视剧奖(后于 1983年正式定名为全国电视剧 “飞天奖”)二等奖。 由上海电影演员剧团集体创 作,宋崇、申怀其执笔。导演: 宋崇、于杰;摄像:郑宣、邱孝 钮、陈健;美工:沈惠中;作 曲:王强;录音:潘加林;录 像:周银强;照明:王士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电视剧奖 电视剧创作 宋崇 电影制片厂 潘加 结婚一年 电视剧艺术 主要人物形象 美国好莱坞 上海电影
原文传递
对电视连续剧可视性的思考
14
作者 蒋星 《视听界》 1993年第1期51-53,共3页
如何衡量一部电视连续剧的质量?最起码的标志便是它是否具有可视性,是否能激荡起亿万观众产生共同的审美效应和文化心理现象。可视性指的是影视艺术的视象性,即要从视觉上吸引观众的注意。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讲,就是观众通过欣赏作品能产... 如何衡量一部电视连续剧的质量?最起码的标志便是它是否具有可视性,是否能激荡起亿万观众产生共同的审美效应和文化心理现象。可视性指的是影视艺术的视象性,即要从视觉上吸引观众的注意。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讲,就是观众通过欣赏作品能产生一种愉悦,即审美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艺术 审美接受 审美享受 审美效应 欣赏主体 结婚一年 审美心理 审美活动 人物命运 现代文明
下载PDF
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记电视剧作家黄允
15
作者 吴基民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64-66,共3页
1 这是一个并不引人注目的女人,50多岁的年纪,纤弱的身姿,说着一口带着浓浓乡音的普通话。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女人,谁也不会想到,在她瘦削的身躯里竟蕴藏着这么巨大的能量。近十年来,她先后创作和改编了电视剧《永不凋谢的红花》、《... 1 这是一个并不引人注目的女人,50多岁的年纪,纤弱的身姿,说着一口带着浓浓乡音的普通话。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女人,谁也不会想到,在她瘦削的身躯里竟蕴藏着这么巨大的能量。近十年来,她先后创作和改编了电视剧《永不凋谢的红花》、《你是共产党员吗》、《家事》、《他把希望留下》、《深深的大草甸》、《秋海棠》、《故土》(以上2部与人合作),《亲属》、《结婚一年间》、《她在人流中》、《离婚以后》、《上海一家人》等16部近百集电视剧,其中多部在全国电视剧评比中获奖。1989年,上海为她举办了个人电视剧创作艺术探讨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创作 结婚一年 黄允 上海一家人 离婚以后 电视剧艺术 故事框架 电视剧评论 仲呈祥 文学事业
原文传递
初论地域特色、民族化和走向世界的关系
16
作者 王云缦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8-60,37,共4页
从宏观上看,在新时期十余年的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受人注目、思想艺术都有特色的作品,大都和鲜明的地域文化风貌相关联。从“京味”电视剧的代表作《四世同堂》,至近期的南方都市电视剧,如“海派”代表作《上海的早晨》、《大酒店》、... 从宏观上看,在新时期十余年的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受人注目、思想艺术都有特色的作品,大都和鲜明的地域文化风貌相关联。从“京味”电视剧的代表作《四世同堂》,至近期的南方都市电视剧,如“海派”代表作《上海的早晨》、《大酒店》、《十六岁花季》、《结婚一年间》;如“岭南”风格的《商界》、《公关小姐》等等,都是如此。新近完成的、据钱钟书先生文学名著改编的十集连续剧《围城》,再次在这一方面予人以新的启发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婚一年 名著改编 《四世同堂》 《围城》 地域文化 西部电影 走向世界 影视艺术 有这样一个民警 钱钟书先生
原文传递
“十佳制片”风采
17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58-63,共6页
在电视剧的创作、摄制中,作为组织者,经纪人的制片人,具有非常重要的独特作用。可以说有优秀的制片人,就会有一系列优秀的电视剧诞生。 为了创作出更多的电视剧精品,繁荣电视艺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们要总体地树立制片人形象。199... 在电视剧的创作、摄制中,作为组织者,经纪人的制片人,具有非常重要的独特作用。可以说有优秀的制片人,就会有一系列优秀的电视剧诞生。 为了创作出更多的电视剧精品,繁荣电视艺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们要总体地树立制片人形象。1994年6月11日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制片委员会第一次隆重地给“十佳制片”颁奖。 这里,我们用颁奖晚会上的解说词将“十佳制片”的事迹和他们的追求介绍给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艺术 邢质斌 李向南 男主角 李香兰 太原电视台 刘沙 北京广播学院 结婚一年 大连电视台
原文传递
长篇连续剧的发展趋向
18
作者 钟艺兵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6-47,共2页
一、长篇连续剧的通俗化长篇连续剧的通俗化,就是用通俗剧的样式来创作长篇连续剧。近几年实践证明,这完全可能是长篇连续剧的主要样式。通俗,决不是“庸俗”、“平庸”或“放弃思想性”。通俗剧的主要标志应该是:深入浅出,明白易懂,雅... 一、长篇连续剧的通俗化长篇连续剧的通俗化,就是用通俗剧的样式来创作长篇连续剧。近几年实践证明,这完全可能是长篇连续剧的主要样式。通俗,决不是“庸俗”、“平庸”或“放弃思想性”。通俗剧的主要标志应该是:深入浅出,明白易懂,雅俗共赏;以富有悬念的故事吸引人,以人物的情感和命运打动人,以丰厚的内蕴启示人。通俗剧容不得政治说教,也拒绝朦胧和晦涩。可以说,在“连续剧(特别是长篇连续剧)要不要通俗化”的问题上,我们大体经历了十年的摸索、比较和认识。我国电视连续剧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样式 政治说教 明白易懂 编导者 结婚一年 凯旋在子夜 今夜有暴风雪 《四世同堂》 同类题材 末代皇帝
原文传递
任重而道远
19
作者 黄允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63-63,共1页
电视剧创作磨难很多,也很诱人,我品尝过其中的许多酸甜苦辣,有时候真有点精疲力竭;而每当我想退却,想懈怠时,总有一双双热切的目光,一封封火热的信,一个个滚烫的电话,在鞭策着我,催促着我……我永远也不能忘记,宝山县一个农妇的嘱托。1... 电视剧创作磨难很多,也很诱人,我品尝过其中的许多酸甜苦辣,有时候真有点精疲力竭;而每当我想退却,想懈怠时,总有一双双热切的目光,一封封火热的信,一个个滚烫的电话,在鞭策着我,催促着我……我永远也不能忘记,宝山县一个农妇的嘱托。1979年,她看完电视剧《永不凋谢的红花》后,怯生生地从乡下赶到上海电视台,在自己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给张志新的儿子送来了墨绿色的毛衣和两双布鞋,奉献了一颗慈母的心和擦不尽的泪水。《家事》播放的当天深夜,公共汽车没有了,一个男子汉步行到电视台,送来了一封真挚的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创作 上海电视台 宝山县 结婚一年 大型作品 张志新 电视屏幕 上海一家人 老上海 清晨起
原文传递
庆祝建国四十周年电影、电视剧本征稿评奖揭晓
20
《中国电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64-64,共1页
为庆祝建国四十周年,由上海市文联发起,京沪两地6家报刊及4个学术单位主办的电影、电视剧剧本征稿评奖活动已于3月6日揭晓。此次征稿活动得到了许多专业作家、缩剧及广大业余作者的热情支持。1988年6月至1989年12月,共收到全国各省市(... 为庆祝建国四十周年,由上海市文联发起,京沪两地6家报刊及4个学术单位主办的电影、电视剧剧本征稿评奖活动已于3月6日揭晓。此次征稿活动得到了许多专业作家、缩剧及广大业余作者的热情支持。1988年6月至1989年12月,共收到全国各省市(除台湾省)来稿2883部(集),经过多次筛选,21部影、视剧本进入复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本 评奖活动 业余作者 结婚一年 吴贻弓 黄健中 阮若琳 专业作家 中国电影家协会 谢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