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1
1
作者 王喆 李盛龙 +2 位作者 王晓雨 王秀会 汤欣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3-289,共7页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及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并获完整随访的68例胫骨干骨折患者资料,男59例,女9例;年龄18~87岁(平均43.7岁),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髌上入路...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及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并获完整随访的68例胫骨干骨折患者资料,男59例,女9例;年龄18~87岁(平均43.7岁),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髌上入路组38例及髌下入路组3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等指标,术后1、3、6、9个月美国特种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Johner—Wruhs临床疗效评分。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68例患者术后获1~9个月(平均6个月)随访。髌下入路组术中累计透视时间[(2.1±1.1)s]明显少于髌上入路组[(3.3±1.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上入路组有限切开复位患者数(1例)、术中出血量[(128.6±164.1)mL]和术中“二次移位”发生患者数(4例)明显少于在髌下入路组[7例、(216.2±195.9)mL、1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髌上入路组HSS评分[(80.8±7.5)分]均高于髌下入路组[(74.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髌上入路组Johner—Wruhs评分临床优良率(97.4%)高于髌下入路组(70.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上入路组与髌下入路组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一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肢体短缩、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骨折不愈合或者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在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中,髌上入路可有效减少术后膝关节疼痛的发生,并且从远期角度出发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改变,同时可降低术中骨折断端“二次移位”的发生率,其具有手术切口小、操作相对简便、术后瘢痕较小以及临床疗效佳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膝关节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髌上入路锁定型胫骨Meta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付备刚 王秀会 +1 位作者 蔡攀 娄玉健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髌上入路锁定型胫骨Meta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2-06—2015-12采用髌上入路锁定型胫骨Meta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8例复杂胫骨骨折。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及Olerud-Molander... 目的探讨髌上入路锁定型胫骨Meta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2-06—2015-12采用髌上入路锁定型胫骨Meta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8例复杂胫骨骨折。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及Olerud-Molander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术后膝和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平均78(65~12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90(60~160)ml,术中透视时间平均39.5(30~60)s,住院时间平均11(8~18)d。38例术后均获平均15.5(8~24)个月随访,术后平均8周见骨痂出现,骨折全部愈合,无感染、骨髓炎及膝关节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疗效按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为平均92(78~98)分,其中优32例,良6例;末次随访疗效按Olerud-Molander踝关节评分为平均93.5(85~100)分,其中优28例,良10例。结论髌上入路闭合复位锁定型胫骨Meta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具有复位固定操作简单、术中透视方便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近远干骺端、多节段、小腿软组织条件差及合并同侧股骨骨折等特殊类型胫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Meta髓内钉
原文传递
两种入路行髓内钉固定胫骨骨折治疗的手术效果及术后膝关节功能对比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登军 李建峰 +1 位作者 郭霞 张华东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483-486,共4页
目的 探讨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在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中的手术效果差异及术后膝关节功能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6年5月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80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采用髌上入路手术(上路组)、4... 目的 探讨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在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中的手术效果差异及术后膝关节功能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6年5月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80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采用髌上入路手术(上路组)、40例患者采用髌下入路手术(下路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照射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上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与下路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路组患者的X线照射次数显著的低于下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路组患者的术后发生踝关节疼痛、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与下路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路组患者髌前疼痛发生率低于下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个月,上路组患者的跛行、下蹲及疼痛评分均高于下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路组患者的支持、绞锁、不稳定、肿胀、上楼各项评分与下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较髌下入路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体现在减少术中X线照射、减少术后髌前疼痛发生率、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胫骨近端骨折
下载PDF
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4
作者 廖祖雄 徐宏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7-12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86例,按治疗方案分为髌上入路组和髌下入路组,对2组术后胫骨力线、小腿肿胀程度、骨折愈合时间、临床优...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7-12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86例,按治疗方案分为髌上入路组和髌下入路组,对2组术后胫骨力线、小腿肿胀程度、骨折愈合时间、临床优良率、膝关节疼痛发生率以及术后膝关节HSS评分等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l8.9个月。髌上入路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少于髌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髌上入路组术前术后周径比值为(1.2±0.4),明显小于髌下入路组的(1.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598,P=0.034);但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9)。髌上入路组术后胫骨力线异常发生率与髌下入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1),但是髌上入路组术后膝关节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髌下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髌上入路组膝关节HSS评分优于髌下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但2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结论采用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对软组织损伤更小,术后膝前区疼痛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 髓内固定
原文传递
髌上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巩金鹏 聂小羊 蔡明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118-122,共5页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与传统髌下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采用髓内钉技术治疗的79例胫骨干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髌上入路41例(A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41.54±10.52)...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与传统髌下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采用髓内钉技术治疗的79例胫骨干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髌上入路41例(A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41.54±10.52)岁。传统髌下入路38例(B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39.47±8.20)岁。全部患者为单侧下肢骨折,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临床优良率、术后膝前疼痛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7个月。参照Johner-Wruh评分标准,A、B两组术后第24周临床优良率分别为95.1%和79.0%,Lysholm平均评分分别为92.2分和87.7分,功能评分及膝前疼痛发生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髌上入路可以避免切开髌腱等组织,减少膝前疼痛率,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提高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髓内钉固定术
下载PDF
胫骨干骨折采用髌上、髌下入路髓内钉治疗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9
6
作者 郇振东 李建军 +3 位作者 胡振宇 李天威 顾一 张彦超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9期794-797,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胫骨干骨折采用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治疗的手术操作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于我院行胫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共34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髌上入路组17例(甲组)和髌下入路组17... 目的分析总结胫骨干骨折采用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治疗的手术操作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于我院行胫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共34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髌上入路组17例(甲组)和髌下入路组17例(乙组)。甲组男10例,女7例;年龄22~65岁,平均(45.2±15.5)岁。乙组男12例,女5例;年龄24~64岁,平均(46.4±12.8)岁。观察记录两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前疼痛发生率、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甲组术中透视次数(8.8±1.2)次少于乙组(10.9±2.0)次,甲组膝前疼痛发生率(5.9%)远低于乙组(41.2%),甲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87.9分)高于乙组(83.9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率及愈合时间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干骨折的患者采用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较髌下入路术中透视次数更少、术后膝前疼痛发生率更低、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术中透视 膝前疼痛
下载PDF
髌上入路META—NAIL锁定型胫骨髓内钉在胫骨干骨折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高伟 吴晓明 +4 位作者 高堪达 黄建华 王建东 王秋根 李凡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59-562,共4页
目的探讨髌上入路META—NAIL锁定型胫骨髓内钉治疗特殊类型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2年11月采用髌上入路META—NAIL锁定型胫骨髓内钉治疗的18例胫骨干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1例,女7例;年龄20~58岁,... 目的探讨髌上入路META—NAIL锁定型胫骨髓内钉治疗特殊类型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2年11月采用髌上入路META—NAIL锁定型胫骨髓内钉治疗的18例胫骨干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1例,女7例;年龄20~58岁,平均39岁。全部患者均为单侧骨折,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3d开始在床上进行膝、踝关节无负重功能锻炼及下肢肌力训练。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0~90min,平均70.6min。未发生伤口感染、栓塞、软组织坏死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获6~10个月(平均8.5个月)随访,平均术后6周X线片可见骨痂出现,无骨不连、伤口感染、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4例患者小腿肌部分萎缩(最粗处周径较健侧缩小0.4~0.8cm),随访过程中无患者诉膝关节疼痛。Lysholm膝关节评分巾疼痛评分为21~25分,平均23.8分;总评分为82~93分,平均89分。结论髌上入路META—NAIL锁定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术巾对胫骨干多段骨折及近干骺端骨折的复位、固定操作简单,是治疗特殊类型胫骨骨折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原文传递
经髌上入路与经髌韧带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磊 张杰 +3 位作者 马改平 呼芳 王凤凤 曹华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8期804-807,共4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对经髌上入路与经髌韧带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检索自1966-01-2018-01国内外数据库有关经髌上入路与经髌韧带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对照研究文献。观察指标:术中X线... 目的采用Meta分析对经髌上入路与经髌韧带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检索自1966-01-2018-01国内外数据库有关经髌上入路与经髌韧带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对照研究文献。观察指标:术中X线暴露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膝前疼痛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膝关节疼痛VAS评分。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2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纳入7个研究,共440例,其中经髌上入路组221例,经髌韧带入路组219例。纳入文献质量:A级2个,B级2个,C级3个。与经髌韧带入路组比较,经髌上入路组术中X线暴露时间与手术时间更短,术后膝前疼痛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时,相对于经髌韧带入路,经髌上入路可以降低术后膝前疼痛的发生率,减少术中X线暴露时间并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 韧带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髌上与髌下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勇 张开亮 +2 位作者 姜伟 崔杰 贺卫东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7—2019-07诊治的59例胫骨远端骨折,30例采用髌上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髌上入路组),29例采用髌下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髌下...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7—2019-07诊治的59例胫骨远端骨折,30例采用髌上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髌上入路组),29例采用髌下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髌下入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使用阻挡钉患者比例、切开复位患者比例、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12个月膝关节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结果5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19个月。髌上入路组与髌下入路组使用阻挡钉患者比例、切开复位患者比例、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髌上入路组手术时间较髌下入路组短,骨折复位不良患者比例更低,术后12个月膝关节疼痛VAS评分更低,术后12个月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髌下入路手术相比,髌上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时手术时间更短、骨折复位质量更好、术后膝关节疼痛VAS评分更低以及术后患肢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髌下与髌上入路髓内钉固定胫骨骨折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曹鑫 孟险峰 +2 位作者 崔华安 武琳 杨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比较髌下入路和髌上入路髓内钉固定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截止2021年8月发表的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髓内固定胫骨骨折的相关文献,采用... [目的]比较髌下入路和髌上入路髓内钉固定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截止2021年8月发表的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髓内固定胫骨骨折的相关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文献中二分类变量(骨折畸形愈合、骨折不愈合、术后感染)和连续性变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针点位置、放射剂量、VAS评分以及Lysholm评分)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3篇文献纳入研究,共包括1112例胫骨骨折病例。在骨折畸形愈合(OR=5.43,95%CI:2.16~13.65)、精确置钉(正位MD=1.74,95%CI:1.22~2.27)(侧位MD=2.25,95%CI:1.35~3.16)、术后疼痛评分(MD=0.81,95%CI:0.64~0.98)以及Lysholm评分(MD=-5.26,95%CI:-6.52~4.00)髌上组均显著优于髌下组。而两组在骨折不愈合(OR=0.95,95%CI:0.55~1.65)、术后感染(OR=0.62,95%CI:0.25~1.57)、术中出血量(MD=0.18,95%CI:-1.71~2.07)和术中射线曝露剂量(MD=8.72,95%CI:-6.24~23.68)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髌上组在降低骨折畸形愈合、提高精确置钉、减少术后疼痛以及术后膝关节恢复功能方面要优于髌下组,特别是在治疗胫骨近端以及远端骨折时优势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髓内钉
原文传递
髌上与髌下置入髓内钉固定胫骨干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琦 杨东辉 +2 位作者 邓志钦 吴发财 王大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1-484,共4页
[目的]比较髌上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2012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髌上组及髌下组,每组40例。髌上组采用髌上入路META髓内钉固定,髌... [目的]比较髌上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2012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髌上组及髌下组,每组40例。髌上组采用髌上入路META髓内钉固定,髌下组采用髌下入路普通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髌上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均显著优于髌下组(P<0.05),而两组患者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髌上组下地行走时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髌下组(P<0.05)。术后6、12个月,髌上组的VAS评分、ROM和HSS评分显著优于髌下组(P<0.05)。影像方面,髌上组骨折复位质量显著优于髌下组(P<0.05),髌上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髌下组(P<0.05)。[结论]髌上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髓内钉
原文传递
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海瑞 孙亚广 曹利超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通许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其中髌上入路44例患者为髌上组,髌下入... 目的探讨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通许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其中髌上入路44例患者为髌上组,髌下入路44例为髌下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肢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结果髌上组透视次数较髌下组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髌下组短(P<0.05);髌上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VAS评分均较髌下组低(P<0.05);髌上组优良率[95.45%(42/44)]与髌下组[90.91%(40/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上入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能减少辐射暴露,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术后疼痛程度,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功能 胫骨髓内钉内固定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胫骨中下段骨折
下载PDF
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1
13
作者 马梓元 郭万恺 +5 位作者 郭胜洋 高峰 王彬 周小小 付备刚 夏胜利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7期654-659,共6页
目的分析对比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收治的胫骨干骨折148例患者,其中男98例,女50例,年龄19~8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 h~10 d。根... 目的分析对比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收治的胫骨干骨折148例患者,其中男98例,女50例,年龄19~8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 h~10 d。根据胫骨干骨折AO分型,AO-42A型93例,B型36例,C型19例。148例均使用髓内钉固定,其中髌上入路67例(髌上组),髌下入路81例(髌下组)。髌上组男43例,女24例;年龄(48.09±14.34)岁。髌下组男55例,女26例;年龄(47.46±13.72)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延迟或畸形愈合率、两侧膝关节活动范围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4.4±11.6)个月,骨折均愈合。髌上组手术时间(86.94±17.53)mins,髌下组手术时间(98.10±18.82)mi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上组术后骨折内外翻畸形发生率3.0%,显著低于髌下组的13.6%(P<0.05);术后1年,髌上组膝前疼痛发生率5.9%,显著低于髌下组的16.0%(P<0.05);髌上组双侧膝关节活动范围差小于髌下组(P<0.05);髌上组VAS为(0.75±0.61)分,与髌下组(0.99±0.6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上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1.12±3.88)分,与髌下组(89.67±3.8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延迟愈合率及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相比,术中骨折复位及透视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骨折内外翻畸形率及膝前疼痛发生率低,膝关节功能评分较高,是髓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髓内钉
下载PDF
髌上入路专家型髓内钉技术在胫骨近干骺端骨折及多段骨折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兵兵 王晓燕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10期1083-1084,共2页
目的评价髌上入路专家型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近干骺端骨折及多段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5-06-2017-11采用髌上入路专家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9例胫骨近干骺端骨折及胫骨多段骨折。结果 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7(10~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 目的评价髌上入路专家型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近干骺端骨折及多段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5-06-2017-11采用髌上入路专家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9例胫骨近干骺端骨折及胫骨多段骨折。结果 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7(10~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3~9)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现切口感染、膝前疼痛、骨折不愈合、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术后6周X线片均可见骨痂出现,术后2个月膝关节屈曲可达100°。末次随访时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6例,良2例,可1例。结论髌上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近干骺端骨折及多段骨折复位、固定操作简单,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近干骺端骨折 胫骨多段骨折 专家型髓内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髌上入路交锁髓内钉治疗Gustilo-Ⅰ、Ⅱ型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牛庆飞 卢建新 +2 位作者 金家峰 王浩然 王硕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7年第4期413-415,共3页
目的探讨髌上入路交锁髓内钉治疗Gustilo-Ⅰ、Ⅱ型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Gustilo-Ⅰ、Ⅱ型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患者1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0.5岁。所有患者于伤后6~... 目的探讨髌上入路交锁髓内钉治疗Gustilo-Ⅰ、Ⅱ型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Gustilo-Ⅰ、Ⅱ型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患者1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0.5岁。所有患者于伤后6~9 d行胫骨髌上入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膝关节疼痛情况,采用胫骨骨折Johner-Wruh疗效评估标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8例患者手术时间60~100 min,平均手术时间(76.6±9.1)min;术中失血量40~80 m L,平均出血量(53.6±6.8)m L;术后切口愈合良,无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3.5±4.6)个月;所有骨折均一期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1.7)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膝前疼痛症状,JohnerWruh疗效评估优良率为94.4%,HS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4.4%。结论髌上入路髓内钉治疗Gusitlo-Ⅰ、Ⅱ型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术后功能良好,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
下载PDF
胫骨髓内钉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剑 王高远 +3 位作者 陆军勤 闫双根 唐康 崔益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77-980,共4页
探讨采用后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植入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胫骨干骨折采用胫骨髓内钉治疗的患者85例,其中髌上入路植入40例(髌上入路组),髌下入路植入45例(髌下入路组),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12个... 探讨采用后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植入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胫骨干骨折采用胫骨髓内钉治疗的患者85例,其中髌上入路植入40例(髌上入路组),髌下入路植入45例(髌下入路组),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12个月评估膝关节活动度(ROM)评分,使用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系统评估膝关节功能。两组患者术后均愈合良好,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髌上入路组、髌下入路组,膝关节HSS总评分、疼痛评分和ROM评分分别为(97.78±4.14)、(97.11±5.90),(28.44±2.78)、(29.13±1.92),(21.47±2.50)、(21.73±1.2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膝关节ROM评分中,髌下入路组(17.47±1.06)活动范围大于髌上入路组(16.85±1.49)(P=0.023)。髌上入路和髌下入路植入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均可获得良好效果,但髌下入路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大于髌上入路患者,髌上入路植入法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减少对股四头肌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髓内钉
下载PDF
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42-A型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严朝浪 龚剑斌 杨凤云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41-43,77,共4页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42-A型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36名胫骨干骨折(AO分型为42-A型)患者,随机分为髌上入路组(SPAG)与髌下入路组(IPAG),行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手术。...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胫骨髓内钉治疗42-A型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36名胫骨干骨折(AO分型为42-A型)患者,随机分为髌上入路组(SPAG)与髌下入路组(IPAG),行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统计两组术中指标(术中辐射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前疼痛发生率、术后Lysholm Knee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SPAG组术中辐射量(11. 9±2. 0)多于IPAG组(9. 2±1. 5),膝前疼痛发生率(6. 0%)远低于IPAG组(41.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及Lysholm Kne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髓内钉治疗42-A型胫骨干骨折髌上入路较髌下入路术后膝前疼痛发生率更低,而术中辐射量更高。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42-A型胫骨干骨折
下载PDF
磁力导航META-NAIL锁定型胫骨髓内钉髌上入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优势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晶 马江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4336-4341,共6页
背景:磁力导航META髓内钉结合髌上入路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一种新颖手术方式,较传统手术方式有明显的优势。目的:回顾性分析磁导航META髓内钉结合髌上入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特点。方法:收集58例胫骨干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背景:磁力导航META髓内钉结合髌上入路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一种新颖手术方式,较传统手术方式有明显的优势。目的:回顾性分析磁导航META髓内钉结合髌上入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特点。方法:收集58例胫骨干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为单侧闭合骨折,均应用磁力导航META-NAIL锁定型胫骨髓内钉髌上入路内固定治疗。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3d开始进行无负重功能锻炼,平均12周后进行完全负重功能锻炼。结果与结论:①内固定后24周Lysholm评分为83-95分,平均90分;②Johner-Wruh标准评价临床优良率约为95%;③手术时间平均为65 min,出血量平均为30 mL;④内固定后随访中无患者出现患肢膝关节疼痛;(5)所有患者未出现伤口不愈合、感染、骨不连、骨髓炎、畸形愈合等并发症;(6)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应用磁力导航META-NAIL锁定型胫骨髓内钉髌上入路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手术时间短、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可避免切开髌腱等组织,减少膝前疼痛率;术后能够早期功能锻炼,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 骨植 胫骨骨折 磁导航髓内钉
下载PDF
髓内钉髌上入路治疗胫骨干骨折后膝关节疼痛68例 被引量:9
19
作者 尉伟卫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9-40,共2页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是治疗胫骨干骨折最常用的方法,髌韧带入路和髌韧带旁入路是其常见手术入路,术后膝关节疼痛率较高,是胫骨髓内钉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有时候严重影响患肢功能,甚至需要拔出内置物可缓解。大量研究认为术后膝...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是治疗胫骨干骨折最常用的方法,髌韧带入路和髌韧带旁入路是其常见手术入路,术后膝关节疼痛率较高,是胫骨髓内钉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有时候严重影响患肢功能,甚至需要拔出内置物可缓解。大量研究认为术后膝关节疼痛可能与术中髌韧带损伤及术中长时间牵拉髌韧带有关,指出髓内钉入路与术后膝关节疼痛存在相关性,认为保护髌韧带的完整性对减少其发生率有一定帮助[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胫骨干骨折 术后膝关节疼痛
原文传递
胫骨骨折患者髌上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膝前疼痛情况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耀华 张梦华 佘恒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胫骨骨折患者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的膝前疼痛程度。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拟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 目的对比观察胫骨骨折患者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后的膝前疼痛程度。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拟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髌上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阿伯丁负重试验-膝关节(AWT-K)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在30、45、60s时的AWT-K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047、4.754、7.000,P=0.043、P<0.001、P<0.001);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在15、30、45、60 s时的AWT-K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4.030、4.556、9.134、11.050,P均<0.001);术后6、12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567、12.600,P均<0.001)。结论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相比,髌上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可明显减轻胫骨骨折患者术后膝前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承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内固定 胫骨骨折 膝前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