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业决策机理研究:影响因素与作用方式 被引量:10
1
作者 秦志华 赵婧 胡浪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4-102,共9页
本文以情境检测的方式探讨创业决策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通过对364份样本的分析,发现已有研究所关注的风险感知、风险倾向、手段导向逻辑、经验认知等因素,都对创业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与已有研究结论不同的是,本文发现风险感知不是风... 本文以情境检测的方式探讨创业决策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通过对364份样本的分析,发现已有研究所关注的风险感知、风险倾向、手段导向逻辑、经验认知等因素,都对创业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与已有研究结论不同的是,本文发现风险感知不是风险倾向影响创业决策的中介变量,而是与风险倾向并列影响创业决策;与二者并列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近年来创业研究所关注的手段导向逻辑。研究结果发现,经验认知作为自变量,通过风险感知、风险倾向、手段导向逻辑对创业决策发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决策 风险感知 经验认知 手段导向逻辑 风险倾向
下载PDF
善待学生经验认知 构建正确物理观念——以能量观念的正确构建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谭庆仁 《物理教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2-34,共3页
2017年高中新课标颁布后,新课标提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对中学物理教学改革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指向作用.而物理观念位居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首,促使我们一线物理教师积极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构建物理观念.本文从如何基于学生经验认知来帮助学... 2017年高中新课标颁布后,新课标提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对中学物理教学改革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指向作用.而物理观念位居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首,促使我们一线物理教师积极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构建物理观念.本文从如何基于学生经验认知来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物理观念的角度,谈了个人的一些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认知 新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原文传递
不公平经历对政府信任的消极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麻宝斌 马永强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4-123,共10页
政府信任是政治支持的组成元素,对于政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政府信任的解释性研究中,民众与政府接触经历对政府信任造成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验证,相关研究仍然缺乏实证基础。基于2017年“当代中国社会公平感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了民众... 政府信任是政治支持的组成元素,对于政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政府信任的解释性研究中,民众与政府接触经历对政府信任造成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验证,相关研究仍然缺乏实证基础。基于2017年“当代中国社会公平感状况”调查数据,分析了民众不公平经历对政府信任的消极影响。研究发现,遭遇过“政府干部不秉公办事”“被拖延或遭遇不合理收费”“不当执法”等不公平经历的个体更倾向于不信任政府,不公平经历对政府信任有显著的消极影响。研究表明,对于新时代的中国而言,政府应当对过程的公平性给予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任 程序正义 经验认知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场所精神在景观设计中的方法初探——以山东邹平城市规划展览区景观设计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丹丹 《中外建筑》 2013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景观设计的设计过程是设计师与场地之间反复对话交流的过程,本文阐述了"场所精神"的含义,分析并提出四个层面的设计方法:解读场地本身的自然特性;理解场地的历史文化特性;分析场地本身的功能特性;研究场地的区位解析特性,并... 景观设计的设计过程是设计师与场地之间反复对话交流的过程,本文阐述了"场所精神"的含义,分析并提出四个层面的设计方法:解读场地本身的自然特性;理解场地的历史文化特性;分析场地本身的功能特性;研究场地的区位解析特性,并使用上述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设计一个经验认知和情感认同的自然新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 经验认知 情感认同 规划展览
下载PDF
托马斯·阿奎那的人类认知结构
5
作者 魏亚飞 翟志宏 《哲学评论》 CSSCI 2016年第2期274-291,共18页
托马斯和亚里士多德一样认为我们的经验知识是可靠的,但是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对经验知识的可靠性进行辩护,他仅仅是诉诸经验的可靠性,这一点在《后分析篇》中可以看得比较清楚.托马斯却超越了亚里士多德,他以存在论为基础,运用了心理学的... 托马斯和亚里士多德一样认为我们的经验知识是可靠的,但是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对经验知识的可靠性进行辩护,他仅仅是诉诸经验的可靠性,这一点在《后分析篇》中可以看得比较清楚.托马斯却超越了亚里士多德,他以存在论为基础,运用了心理学的方法来探讨经验认识的有效性,最终确定了人类理智认知可以把握形而上学的原则,虽然这种源于经验的把握并不是永远有效的,但是也是可靠的.本文旨在探寻托马斯在存在论的基础之上为经验知识辩护的人类认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认知结构 存在与本质 经验认知 理智行为
下载PDF
超越感性直观、经验认知、常识思维--我的语文治学心得
6
作者 潘新和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第5期30-32,共3页
思维方法得当,是治学必要条件,可收事倍功半之效。在我的言语学术人生中,力图走出三大误区,实现三超越:超越感性直观,倚重理性直觉(理性化的感性直观);超越经验认知,仰望先验、超验;超越常识(旧识)思维,创造新知、新常识。
关键词 治学方法 感性直观 经验认知 常识
下载PDF
经验认知冲突探究法——一种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深度协作知识建构学习策略探索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海峰 王炜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9-106,121,共9页
协作知识建构是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场无建构、建构无深度和深度难持续的现象是翻转课堂面临的主要挑战,原因在于学习者的经验知识匮乏、概念建构乏力和持续动力不足。为此,研究基于经验之塔理论和认知冲突理论提出了经验认... 协作知识建构是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场无建构、建构无深度和深度难持续的现象是翻转课堂面临的主要挑战,原因在于学习者的经验知识匮乏、概念建构乏力和持续动力不足。为此,研究基于经验之塔理论和认知冲突理论提出了经验认知冲突探究法,它包括经验生成系统、个体认知冲突系统、集体认知冲突系统和知识建构系统。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通过三轮迭代实验逐步改进了评价权重、问题设计和学习支架,最终形成了一种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深度协作知识建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经验认知冲突探究法消解了以微视频为主的经验学习模式的局限性,提供了多元化经验生成方式,建立了以问题嵌入驱动个体、小组和集体认知冲突的基本方法,开发的学习支架能够促进学习者进行深度协作知识建构的连续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认知冲突探究法 在线协作知识建构 基于设计的研究 翻转课堂 学习策略
下载PDF
“体验哲学”对西方传统语言学的挑战 被引量:21
8
作者 马春雨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40,共6页
体验哲学把认知科学分为第一代与第二代 ,体验哲学基本上与第二代认知科学相通。在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纷争中 ,体验哲学把基于唯理论的理性主义称为客观主义加以批判 ,从而使自己成为经验现实主义的代言人。在关于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的... 体验哲学把认知科学分为第一代与第二代 ,体验哲学基本上与第二代认知科学相通。在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纷争中 ,体验哲学把基于唯理论的理性主义称为客观主义加以批判 ,从而使自己成为经验现实主义的代言人。在关于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的争论中 ,体验哲学站到了象似性的阵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哲学 认知科学的第一代与第二代 象似性与任意性 经验主义与认知语言学
原文传递
哲人科学家眼中的科学理论的认知结构 被引量:9
9
作者 李醒民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125,共6页
本文在澄清"科学理论的认知结构"一语含义的基础上,讨论了哲人科学家眼中的科学理论的两种认知结构——经验归纳认知结构和假设演绎认知结构,着重论述了对后者中的基本假设的认知问题。
关键词 哲人科学家 批判学派 爱因斯坦 经验归纳认知结构 假设演绎认知结构
原文传递
蹲点调研:基本特征与实践要点
10
作者 廉思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23,共5页
蹲点调研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也是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离基层越近,离办法也就越近;离群众越近,作决策也就越实。蹲点调研不靠量取胜,而是依靠对“点”的挖掘体现其价值,用相对集中的“蹲”来获得事物的状... 蹲点调研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也是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离基层越近,离办法也就越近;离群众越近,作决策也就越实。蹲点调研不靠量取胜,而是依靠对“点”的挖掘体现其价值,用相对集中的“蹲”来获得事物的状态和特征,从而以点带面,找到共性问题。新时代新征程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把蹲点调研做深做实,注重调研实效,以高质量调研成果推动工作落实,必将有力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蹲点调研 “群众体感” 经验认知 规律性认知
下载PDF
垂直性空间隐喻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静 《零陵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80-81,共2页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常规隐喻中的垂直性空间隐喻,亦日益凸显其研究价值。本文拟从垂直性隐喻的形成基础出发,探讨垂直性空间隐喻的拓展意义。
关键词 经验主义认知 投射 空间隐喻 垂直性隐喻 拓展意义
下载PDF
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的制约因素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振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28-133,共6页
从历时角度来看,一方面,从唐代出现状语结构助词"地/底"开始,状语位置对形容词的描述性要求逐渐增强,单音节形容词因描述性较弱,而不再发展其做状语的功能;另一方面,唐代以后动结式迅速发展,使得句法结构"表示动作结果... 从历时角度来看,一方面,从唐代出现状语结构助词"地/底"开始,状语位置对形容词的描述性要求逐渐增强,单音节形容词因描述性较弱,而不再发展其做状语的功能;另一方面,唐代以后动结式迅速发展,使得句法结构"表示动作结果的单音节形容词+动词"停止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词法现象,原有的句法组合或消失、或作为历史句法现象沉淀于现代汉语之中。从认知角度来看,依据经验主义的认知观,人们倾向于对受关注度较高、易感知的动作行为分类,还倾向于用动作行为场域中恒定出现的性状为其分类,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在语义上多是给动作行为分类,该结构的组构需满足人类的这两种认知倾向,因条件过高故而不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音节形容词 状语 描述性 动结式 经验主义的认知
下载PDF
句子照应与认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水香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114-116,共3页
以RT,Experientialism和CB为视角来探讨英语句子照应解读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提出句子照应不仅源于关联理论和经验主义认知,同时也有赖于概念整合与突显结构,彼此互为关联与补充,提出了一个句子照应的语用认知模型。
关键词 照应 关联 经验主义认知 概念整合 新显结构
下载PDF
高中学业选择指导前沿之社会认知生涯理论的框架、解释力与实用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若曦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1期10-16,共7页
新高考背景下以提升自主选择能力为目标的高中生学业选择指导,是学生发展指导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学业选择指导的研究与实践均暴露出理论研究薄弱的问题。社会认知生涯理论(简称SCCT)是近年来在国际学术界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理论框架,... 新高考背景下以提升自主选择能力为目标的高中生学业选择指导,是学生发展指导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学业选择指导的研究与实践均暴露出理论研究薄弱的问题。社会认知生涯理论(简称SCCT)是近年来在国际学术界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理论框架,该理论采诸多经典生涯理论之长,构建起以基于学习经验的心理认知因素为关键概念,以情境因素与个人因素为生涯行为发生条件的融合性框架。关于SCCT理论的研究逐步区分"决策效能"与"学科效能"的概念,并与人格理论结合进一步探索学生的选择过程,为学业选择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理论在我国高中学生指导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其存在"兴趣"概念静态化界定的缺陷,忽视了学生学业兴趣的发展性。未来我国学者基于SCCT框架的研究可向质性研究领域伸展,更加深度、动态地分析学生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为学业选择指导实践切中入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生涯理论 高中学业选择指导 学习经验的心理认知因素 情境因素 个人因素
下载PDF
走向整合的智力研究——Demetriou的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述评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元 张向葵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05-912,共8页
基于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的智力结构包含环境指向系统、超认知系统和加工系统三个层次。环境指向系统用于表征和加工不同领域的信息,加工系统是个体加工信息的操作平台,超认知系统负责监控和调节其他两个系统的认识活动。三个层次的... 基于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的智力结构包含环境指向系统、超认知系统和加工系统三个层次。环境指向系统用于表征和加工不同领域的信息,加工系统是个体加工信息的操作平台,超认知系统负责监控和调节其他两个系统的认识活动。三个层次的发展既具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影响。因此,该理论指出智力结构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存在三种发展变化模式: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平行变化。智力结构层次内和层次间的发展都要遵循四种变化的机制。该理论作为整合型智力理论有自己的优势,但在概念使用、超认知概念的提出以及执行功能在结构中定位等问题有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 经验结构式认知发展理论 智力结构 智力发展
下载PDF
“邻里关系”中的情景创设
16
作者 陈乙雁 《现代教学》 2010年第7期99-99,共1页
案例描述: 最近,我上了一堂七年级“我们需要怎样的邻里关系”的思想品德研究课。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试教了几次,但是都不满意,我反复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对教材也作了一番调整了,教学的思路也比较顺畅,但就是课堂教学的亮... 案例描述: 最近,我上了一堂七年级“我们需要怎样的邻里关系”的思想品德研究课。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试教了几次,但是都不满意,我反复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对教材也作了一番调整了,教学的思路也比较顺畅,但就是课堂教学的亮点出不来,教学过程显得很平淡,最后我认识到关键问题是对学生还比较陌生,对于他们的了解还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需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