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中国经验书写——以莫言、贾平凹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包妍 万水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1-175,共5页
文学书写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在中国语境中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如何以文学的形式回应与描绘百年来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沧桑巨变,已经成为既有文学自觉性又有社会与历史责任感的中国当代作家所要回答的问题。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问题... 文学书写历史与现实的问题,在中国语境中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如何以文学的形式回应与描绘百年来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沧桑巨变,已经成为既有文学自觉性又有社会与历史责任感的中国当代作家所要回答的问题。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问题的提出,让文学的中国经验书写成为当下中国文学研究界与创作界关注的热点。当下中国文学研究界对中国经验的研究,更多集中于中国文论话语的建构,对文学创作的中国经验书写问题关注相对较少。研究新世纪长篇小说的中国经验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界 中国当代作家 经验书写 中国文论话语 新世纪长篇小说 创作界 文学书写 贾平凹
原文传递
“打工诗歌”的审美观照 被引量:3
2
作者 江腊生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7-171,共5页
"打工诗歌"以直面打工生活的勇气和责任,书写原生态的打工生活情状与生存体验,体现了文学对底层民众的悲悯情怀。诗歌以素朴的语言营造了一系列富有生活气息的诗歌意象,但呈现出简单化、理念化的倾向。同时,代言式的群体情绪... "打工诗歌"以直面打工生活的勇气和责任,书写原生态的打工生活情状与生存体验,体现了文学对底层民众的悲悯情怀。诗歌以素朴的语言营造了一系列富有生活气息的诗歌意象,但呈现出简单化、理念化的倾向。同时,代言式的群体情绪的倾泄,也阻滞了诗歌向人性纵深之处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 经验书写 代言式 群体情绪
下载PDF
“故乡”修辞与中国当代经验书写——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学还乡记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敏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84,共10页
"还乡"是一种古老的文学题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上的还乡记创作逐渐兴盛。这些作品通过呈现"记忆的故乡"与"此刻的故乡"的关系,展现了回忆中故乡的虚妄;通过描述故乡被抹除、新建或修复的过程,... "还乡"是一种古老的文学题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上的还乡记创作逐渐兴盛。这些作品通过呈现"记忆的故乡"与"此刻的故乡"的关系,展现了回忆中故乡的虚妄;通过描述故乡被抹除、新建或修复的过程,展现了作为地理空间的故乡的消失;通过建构离散的主体形象,展现了主体与故乡、自我的双重分离。这一时期的还乡记通过时间、空间以及主体修辞,与还乡书写的传统进行对话,呈现了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现代经验。在现代化道路上加速前进的中国,故乡也处在不断崩坏的进程中,中国当代文学的还乡记不仅事关乡愁,更是对现代性危机的应对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题材 中国当代文学 经验书写 主体形象 现代性危机 还乡 地理空间 修辞
原文传递
探照生命存在的通道——论萧红小说的“镜窗”意象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华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50-53,共4页
“镜”与“窗”作为艺术代码,在萧红小说中具有深刻的意蕴,镜窗的破碎和寒凉特征隐喻着生命存在的绝望和恐惧。小说中镜窗意象携带着丰富的文化密码,蕴含了萧红创造性直觉的加工和改造;镜窗意象也是萧红将生命体验中的被弃情结移情于其... “镜”与“窗”作为艺术代码,在萧红小说中具有深刻的意蕴,镜窗的破碎和寒凉特征隐喻着生命存在的绝望和恐惧。小说中镜窗意象携带着丰富的文化密码,蕴含了萧红创造性直觉的加工和改造;镜窗意象也是萧红将生命体验中的被弃情结移情于其中的艺术结晶,窗与镜的边缘性与异质性,与萧红自觉退居边缘保持精神独立的价值取向内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红 生存隐喻 文化内涵 经验书写
下载PDF
意象的经验书写——曹文轩小说叙事方式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来东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68-70,共3页
曹文轩是当下活跃在文坛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小说广泛地采用经验书写的叙事方式。文章从自然经验书写、女性经验书写、情感模式经验书写三方面解读了曹文轩小说的叙事方式。
关键词 意象 经验书写 自然 女性 情感
下载PDF
作为艺术与观念的“时间”——南飞雁《省府前街》叙事时间分析
6
作者 张翼 《快乐阅读》 2023年第4期4-9,共6页
如果说从《冰蓝世界》《大路朝天》到《大瓷商》显示了南飞雁从青春校园向社会历史、由经验书写到想象写作的转变,那么从《大瓷商》到《省府前街》,则体现出南飞雁把控“大历史”的精进。较之以“故事”取胜的《大瓷商》,《省府前街》... 如果说从《冰蓝世界》《大路朝天》到《大瓷商》显示了南飞雁从青春校园向社会历史、由经验书写到想象写作的转变,那么从《大瓷商》到《省府前街》,则体现出南飞雁把控“大历史”的精进。较之以“故事”取胜的《大瓷商》,《省府前街》不仅写诡的历史风云、传奇的悲欢离合,还鼠氩着某种交错幽微的历史感,其中有历史也有人,形成了历史的“个人性”“日常性”与个人的“整体性”“历史性”的交织。这种层次丰富的历史感得益于作者对“时间”的精心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时间 南飞雁 历史感 经验书写 日常性 个人性 历史风云 前街
下载PDF
论新世纪中生代诗人的写作转型
7
作者 刘波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44-49,共6页
新世纪以来,很多坚守在诗歌现场的中生代诗人都面临着写作转型的问题,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要走出青春写作的迷茫,另一方面从追求表面的先锋性转向内在的灵魂书写。虽然在转型过程中,很多诗人都遭遇了困境,尤其是在难度写作上面临... 新世纪以来,很多坚守在诗歌现场的中生代诗人都面临着写作转型的问题,这种转型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要走出青春写作的迷茫,另一方面从追求表面的先锋性转向内在的灵魂书写。虽然在转型过程中,很多诗人都遭遇了困境,尤其是在难度写作上面临挑战。但是,他们都意识到了现实和经验的重要性,开始直面时代的现状,寻求超越自我的深度,进行日常生活的诗意转换,将富有思想性和力量感的写作当作自己的目标。只有在这样的写作转型中,中生代诗人们的写作才会获得尊严,其作品才会让读者产生信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中生代诗人 写作转型 经验书写 思想性
下载PDF
作为艺术与观念的“时间”——南飞雁《省府前街》叙事时间分析
8
作者 张翼 《南腔北调》 2019年第12期92-96,91,共6页
如果说从《冰蓝世界》《大路朝天》到《大瓷商》显示了南飞雁从青春校园向社会历史,由经验书写到想象写作的转变,那么,从《大瓷商》到《省府前街》,则体现出南飞雁把控"大历史"的精进。较之以"故事"取胜的《大瓷商... 如果说从《冰蓝世界》《大路朝天》到《大瓷商》显示了南飞雁从青春校园向社会历史,由经验书写到想象写作的转变,那么,从《大瓷商》到《省府前街》,则体现出南飞雁把控"大历史"的精进。较之以"故事"取胜的《大瓷商》,《省府前街》不仅仅写诡谲的历史风云、传奇的悲欢离合,还氤氲着某种交错幽微的历史感,其中有历史,也有人性,形成了历史的“个人性”“日常性”与个人的“整体性”“历史性”的交织。这种层次丰富的历史感觉得益于作者对“时间”的精心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时间 南飞雁 经验书写 历史感 日常性 个人性 历史风云 前街
下载PDF
心灵与言辞——王蒙、张承志新疆经验书写比较
9
作者 杨秀明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42-45,共4页
不同个人经验下,关于同一对象的书写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王蒙和张承志不同的新疆经验使他们在关注对象的书写上迥然不同,尤其是他们的新疆题材小说分别将日常生活情境和宗教神性氛围作为书写对象,前者热衷于描绘新疆人的生存智慧和异域情... 不同个人经验下,关于同一对象的书写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王蒙和张承志不同的新疆经验使他们在关注对象的书写上迥然不同,尤其是他们的新疆题材小说分别将日常生活情境和宗教神性氛围作为书写对象,前者热衷于描绘新疆人的生存智慧和异域情趣,后者将目光聚焦在民族宗教信仰和"心灵模式"。作为外来者书写新疆,两者的写作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想象",探寻王蒙和张承志新疆经验书写差异的原因,可以从一个侧面观照中国当代文学的人文精神及文化价值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张承志 新疆 经验书写 差异
下载PDF
中国独立电影的社会化语境
10
作者 张欣怡 《戏剧之家》 2018年第27期104-104,106,共2页
独立电影从制片方式、文化意义各类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定义,本文所探讨的独立电影是具有着独立精神的探索这一概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独立电影在国际A类电影崭露头角,形成了与之前中国电影完全不同的叙事方式,这与当时社会环境、个人... 独立电影从制片方式、文化意义各类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定义,本文所探讨的独立电影是具有着独立精神的探索这一概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独立电影在国际A类电影崭露头角,形成了与之前中国电影完全不同的叙事方式,这与当时社会环境、个人体验有着重要关系。本文通过独立电影故事来源、场景选择、影像塑造来对中国独立电影的社会化语境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独立电影 社会化语境 经验书写 空间构建
下载PDF
新疆散文的经验书写与叙述主体的形象建构
11
作者 郭鹏舒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41-47,55,共8页
当代新疆散文创作及其精神内涵为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衍变提供了独特的地域书写和叙述模式。在对过往记忆的回望和对现实生活的积极介入中,周涛、刘亮程、李娟等作家把“新疆”作为共同的叙写对象和地域表现范畴,拓宽了新疆散文已有的... 当代新疆散文创作及其精神内涵为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衍变提供了独特的地域书写和叙述模式。在对过往记忆的回望和对现实生活的积极介入中,周涛、刘亮程、李娟等作家把“新疆”作为共同的叙写对象和地域表现范畴,拓宽了新疆散文已有的审美空间。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作家书写新疆的散文作品,探讨他们在写作内容及表现手法上的共性与个性,并对文本建构的主体形象——“在路上”的漫游者、诗意想象的抒情者、生活“在场”的记录者展开辩证分析,探究新疆散文在叙述模式、创作重心、艺术风格上的转变,以及这些转变与中国当代散文、西部文学之间的互动与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散文 西部文学 经验书写 叙述主体 形象建构
下载PDF
“草根性”生命形态与本土经验的文化想象——论陈彦的“舞台三部曲”
12
作者 陈佳冀 汤静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2期195-201,共7页
作为面向本土经验的文学创制,陈彦的“舞台三部曲”以“下沉”的方式参与到民间生活的内部,在汲取民间“草根性”原生情态的同时,传递着底层超脱苦难的原始生命力,这些可贵与自由的生命本然状态在超越戏剧领域外,指涉着民族精神中的恒... 作为面向本土经验的文学创制,陈彦的“舞台三部曲”以“下沉”的方式参与到民间生活的内部,在汲取民间“草根性”原生情态的同时,传递着底层超脱苦难的原始生命力,这些可贵与自由的生命本然状态在超越戏剧领域外,指涉着民族精神中的恒常伦理与价值,呈现“变”与“恒”的辩证。在处理中国历史与现实的经验问题时,“舞台三部曲”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契机,以“经验”的真实关照和反思个体与时代之精神,形成了关于“中国经验”的文化想象,表现了在文化认同基础上重建“话语自信”的体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三部曲 草根性 恒常价值 经验书写 文化想象
下载PDF
女性独特生命经验书写——以《阵痛》《大浴女》为例
13
作者 姜雁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06-112,共7页
女性生育主题一直受到众多女性作家的关注。从女孩到女人、母亲,角色转换和职能转变,也代表着女性生命体的成熟。铸造生命属于女性独有的体验,这不仅需要肉体上承受疼痛,精神上也要背负压力,尤其当苦难和世道夹杂而至时,女性面临的创痛... 女性生育主题一直受到众多女性作家的关注。从女孩到女人、母亲,角色转换和职能转变,也代表着女性生命体的成熟。铸造生命属于女性独有的体验,这不仅需要肉体上承受疼痛,精神上也要背负压力,尤其当苦难和世道夹杂而至时,女性面临的创痛也会加倍。张翎和铁凝两位作家基于女性独有的细腻体验,将性别独有的生命经验呈现出来,通过生育的苦与难,凸显了女性生命命题的复杂和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育 生命经验书写 社会变革 《阵痛》 《大浴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