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颏下前庭联合入路与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孙晓伟 余周华 +2 位作者 周勤 闵盛云 许德斌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811-814,共4页
目的 探讨经颏下前庭联合入路与经口腔前庭入路免充气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初次手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0例,其中颏下入路组40例,经口腔前庭... 目的 探讨经颏下前庭联合入路与经口腔前庭入路免充气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初次手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80例,其中颏下入路组40例,经口腔前庭入路组40例。两种入路均采用了免充气的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血量、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美容效果及术后满意程度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满意度、术后复发与转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颏下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经口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经口组。结论 相比经口腔前庭入路,经颏下入路具有皮下隧道长度短的优势,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小了手术创伤,且有效避免了颏神经损伤,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内窥镜 前庭 口腔 免充气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在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俞建平 何春 +2 位作者 彭云 文玉忠 肖锡岗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化技术在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经术前细胞学诊断明确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数字化组(n=30)与常规手术组(n=30),数字化组经颏下前庭入路行腔...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化技术在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经术前细胞学诊断明确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数字化组(n=30)与常规手术组(n=30),数字化组经颏下前庭入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联合三维数字化模型制作,常规手术组仅行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比较两组术前与患者沟通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数字化组与常规手术组术前与患者沟通时间[(21.83±4.83)min vs.(32.07±6.61)min]、手术时间[(112.03±8.33)min vs.(138.01±13.29)min]、术中出血量[(13.63±3.81)mL vs.(19.17±4.5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提高医患沟通效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内窥镜检查 前庭入路 三维数字化技术
下载PDF
颏下前庭联合入路ETS对PT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3
作者 李明 赵书华 +1 位作者 刘忠发 曾玉剑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896-1902,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探讨颏下前庭联合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ETS)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4例PTC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目的:通过分析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探讨颏下前庭联合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ETS)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4例PTC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予以口腔前庭入路ETS,观察组予以颏下前庭联合入路ETS。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围手术期应激指标、甲状旁腺素(PTH)与血钙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1.53±2.69)mL、(33.52±3.09)mL、(60.54±9.12)min、(2.74±0.89)d、(4.67±1.25)d,均少于对照组的(24.59±4.37)mL、(36.14±4.18)mL、(80.96±11.23)min、(3.32±1.04)d、(6.49±1.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02、3.805、10.657、3.199、7.409,P均<0.05);观察组术后4h、12h、24h、48h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11±0.65)分、(2.84±0.78)分、(2.34±0.78)分、(1.34±0.40)分,低于对照组的(2.63±0.80)分、(3.31±0.87)分、(2.89±0.82)分、(1.92±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9、3.037、3.669、6.215,P均<0.05);术后24h、72h观察组NE水平分别为(0.64±0.12)mmoL/L、(0.41±0.07)mmoL/L,低于对照组的(0.72±0.15)mmoL/L、(0.46±0.09)mmoL/L,Cor分别为(76.92±12.33)μg/L、(52.12±5.27)μg/L,低于对照组的(85.46±15.02)μg/L、(58.14±7.1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4、3.311、3.318、5.131,P均<0.05);术后24h、72h观察组PTH分别为(4.65±1.08)pmoL/L、(5.15±0.70)pmoL/L,高于对照组的(4.08±1.24)pmoL/L、(4.81±0.82)pmoL/L,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15±0.09)mmoL/L、(2.22±0.07)mmoL/L,高于对照组的(2.04±0.12)mmoL/L、(2.17±0.0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7、2.381、5.537、3.311,P均<0.05);术后7d、1个月观察组CD3^(+)、CD4^(+)及CD4^(+)/CD8^(+)分别为(61.33±4.06)%、(68.74±4.27)%、(32.94±3.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联合入路 甲状腺乳头状癌 腔镜甲状腺手术 疼痛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对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循环肿瘤细胞水平的影响探讨
4
作者 王慧玲 潘小明 +2 位作者 吕勉 黄永鸿 徐昌强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3期333-33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术后循环肿瘤细胞(CTCs)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2年3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早期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传统开放手术者78例(A组),经腋窝入路腔镜...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术后循环肿瘤细胞(CTCs)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2年3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早期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传统开放手术者78例(A组),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者14例(B组),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者17例(C组)。比较三组围术期指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CTCs分型和水平差异。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大于B组、C组,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拔管时间显著长于C组(P<0.05)。三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TCs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总CTCs计数及混合型CTCs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术后计数水平最高。结论三种入路术式均对早期PTC取得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好。不同入路术式对患者术后的CTCs水平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这种差异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尚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传统开放手术 腋窝入路腔镜手术 前庭入路腔镜手术 循环肿瘤细胞
下载PDF
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赞滨 应勇 +5 位作者 张彧 刘家锋 谢洋 杨俊杰 邓泽福 胡志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3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给予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ETS)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3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PTC患者,采用随机摸球法将其分成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实施经口...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给予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ETS)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3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PTC患者,采用随机摸球法将其分成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实施经口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TOETVA),研究组实施经颏下前庭入路ETS,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下唇麻木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分均高于出院时,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患者给予经颏下前庭入路ETS治疗,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指标,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 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
下载PDF
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短期临床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巢亮 廖强明 +4 位作者 万焱华 刘奇盛 张开华 鲍新民 王日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6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8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其手术入路方式分为颏下组(40例)和口腔组(40例),颏下组... 目的:探讨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2年6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8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其手术入路方式分为颏下组(40例)和口腔组(40例),颏下组患者行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口腔组患者行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应激反应、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操作空间建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颏下组手术时间短于口腔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口腔组(P<0.05);颏下组术后VAS评分、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口腔组,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口腔组(P<0.05);术后3 d,两组PGE2、IL-6及Cor水平均较术前上升,但颏下组PGE2、IL-6及Cor水平均低于口腔组(P<0.05);颏下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口腔组(P<0.05)。结论: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可有助于节省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前庭入路 口腔前庭入路
下载PDF
经颏下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历史、优点和不足 被引量:4
7
作者 郭伯敏 樊友本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甲状腺疾病以青年女性多见,传统的手术瘢痕可能影响患者美观,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美容需求。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腔镜甲状腺手术迅猛发展。经口腔前庭入路实现体表无瘢痕,是安全、可行的,但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术后下巴水肿、... 甲状腺疾病以青年女性多见,传统的手术瘢痕可能影响患者美观,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美容需求。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腔镜甲状腺手术迅猛发展。经口腔前庭入路实现体表无瘢痕,是安全、可行的,但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术后下巴水肿、麻木不适等。经颏下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作为一种全新入路的甲状腺手术,它具备与经口腔前庭入路一样的由上而下的视角优势,能够可靠彻底清扫中央区(特别是Ⅶ区)淋巴结,允许较大的标本取出,扩大了手术的适应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皮瓣剥离,避免了下巴疼痛和麻木不适。经颏下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是甲状腺外科治疗理念的创新,在保证手术质量、治愈疾病的前提下,实现微创和美观的效果。笔者通过回顾经颏下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历史和自身经验,总结了该入路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口腔前庭入路 甲状腺切除术
原文传递
经颏下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黄驰 钱涛 +4 位作者 赵正平 顾孝干 马丙娥 费宗奇 王建华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颏下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为60例患者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经颏下口腔前庭入路(颏下组),30例经口腔前庭入路(经... 目的:探讨经颏下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为60例患者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单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经颏下口腔前庭入路(颏下组),30例经口腔前庭入路(经口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量、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术后并发症、疼痛评分、切口美容评分及淋巴结转移等相关指标。结果:颏下组手术时间少于经口组[(143.83±27.03)min vs.(168.00±42.62)min,P=0.011],术后疼痛评分低于经口组[(3.93±0.87)vs.(4.70±1.12),P=0.004],住院时间少于经口组[(7.87±1.63)d vs.(9.40±3.53)d,P=0.035]。两组清扫淋巴结数量、阳性淋巴结数量、淋巴结转移例数、引流量、术后甲状旁腺激素、血钙及美容效果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无喉返神经信号丢失。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颏神经麻痹、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B超评估未发现淋巴结残留或转移。结论:经颏下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是安全、有效的,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轻了术后疼痛不适,避免了口腔前庭中间切口,且具有隐蔽切口的美容效果,可能是经口腔前庭入路的有效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检查 口腔前庭入路
下载PDF
经口腔颏下前庭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美容满意度及瘢痕自我关注度的影响
9
作者 刘紫朦 邵波 彭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6期85-88,共4页
目的:探究经口腔颏下前庭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美容满意度及瘢痕自我关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3年8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究经口腔颏下前庭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美容满意度及瘢痕自我关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2023年8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40)行经口腔颏下前庭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n=40)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ETBAA)。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瘢痕自我关注度、美容满意度及预后。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预后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美容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瘢痕自我关注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BAA与经口腔颏下前庭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均较好,患者预后良好,但后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美容满意度,降低其瘢痕自我关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美容满意度 瘢痕自我关注度
下载PDF
经颏下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麻醉恢复期的护理
10
作者 张森森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经颏下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方法:分析2022年1月—12月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外五科收治的经颏下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10例,对其经颏下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麻醉恢复期的... 目的:分析并总结经颏下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方法:分析2022年1月—12月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外五科收治的经颏下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10例,对其经颏下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麻醉恢复期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40.4min(90~230min),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途转开放手术。术中平均出血量12.5mL(5~50mL)。患者麻醉恢复期无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表现,无术后出血,无口腔功能异常。10例患者中均无低体温、躁动、恶心呕吐等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麻醉恢复期患者存在各种风险及手术和麻醉相关并发症,期间麻醉护士做好病情观察给予有效的护理可保证患者平安度过整个手术过程的最后一步,最终安全离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前庭入路 腔镜甲状腺手术 麻醉恢复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