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鉴别帕金森病与特发性震颤的辅助检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熊亦璇 唐玮婷 游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07-714,共8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特发性震颤与其临床症状部分相似,早期帕金森病与震颤的鉴别诊断具有挑战性,但帕金森病与特发性震颤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同,基于病理生理机制研发的新型分子探针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31...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特发性震颤与其临床症状部分相似,早期帕金森病与震颤的鉴别诊断具有挑战性,但帕金森病与特发性震颤的病理生理机制不同,基于病理生理机制研发的新型分子探针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31碘-间碘苄胍心肌显像等辅助检查有助于鉴别二者。因此,本文总结影像、经颅超声和电生理等相关检查进展,以期提高临床医生鉴别帕金森病与特发性震颤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特发性震颤 分子影像 电生理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帕金森病黑质高回声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2
作者 高迪 胡婠婧 +1 位作者 刘青霞 栾海辉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经颅超声(TCS)下的黑质高回声面积与其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烟台业达医院诊断为PD的10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第Ⅲ部分(UPDRS-Ⅲ)得分,血尿酸水平及黑质高...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经颅超声(TCS)下的黑质高回声面积与其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2年12月烟台业达医院诊断为PD的10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第Ⅲ部分(UPDRS-Ⅲ)得分,血尿酸水平及黑质高回声面积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和相关性分析比较黑质高回声面积与上述资料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黑质高回声面积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78例PD患者,男性52例,女性26例,黑质高回声面积(0.67±0.52)cm^(2)。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性别、睡眠障碍、嗅觉减退、便秘等临床症状与黑质高回声面积之间无相关性;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平均UPDRS-Ⅲ评分、尿酸水平及震颤与黑质高回声面积呈正相关(P<0.05),而患者年龄、病程、强直等症状与黑质高回声面积无相关性(P>0.05)。最后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平均UPDRS-Ⅲ评分、尿酸水平是PD患者的黑质高回声面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平均UPDRS-Ⅲ评分、尿酸水平可能是PD患者的黑质高回声面积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黑质高回声面积 超声检查
下载PDF
颈椎曲度异常与青少年头痛等症状的相关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常蜀英 张国强 +3 位作者 张卫清 陈勇 黎建民 李申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2期7286-7289,共4页
背景:青少年头痛患者中颈椎曲度异常的检出率较高,提示颈椎曲度异常可能是引发青少年颈源性头痛和头晕等临床症候群的潜在病因,其相关性研究有待深入研究。目的:探讨颈椎曲度异常与青少年头痛等临床症状、体征的相关性,并探索有效的治... 背景:青少年头痛患者中颈椎曲度异常的检出率较高,提示颈椎曲度异常可能是引发青少年颈源性头痛和头晕等临床症候群的潜在病因,其相关性研究有待深入研究。目的:探讨颈椎曲度异常与青少年头痛等临床症状、体征的相关性,并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选择1999-06/2002-02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12~35岁头痛头晕并有颈椎曲度异常的患者120例,男43例,女77例,分为轻度异常41例,中度异常40例,重度异常39例,平均年龄(25±6)岁。干预:对所有患者询问头痛病程、病史、测量血压和进行神经科体检、给予脑电图、经颅血管彩色超声检查,并对其中100例给予牵引、手法按摩等综合治疗。主要观察指标:颈椎曲度异常和伴随位置结构异常的分类;分析比较颈椎曲度异常轻、中、重三组病程、临床症状(头痛程度、头晕、晕厥、记忆力减退等)的阳性积分;异常体征(血压、Hoffmann征、闭目难立征)的阳性积分;脑电图、经颅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的阳性积分;对颈椎曲度异常与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相关分析;并对其中100例接受治疗者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颈椎位置结构异常:120例颈椎曲度异常头痛患者中89例为颈椎反向,29例颈椎变直,2例过曲;同时合并其他各类颈椎位置结构异常,依次为序列差、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头痛 脑电描记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物理治疗
下载PDF
经颅超声检查对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的筛查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燕丽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1期213-214,223,共3页
目的:分析经颅超声检查对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的筛查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7800例新生儿,研究时间为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3900例新生儿。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组行经颅超... 目的:分析经颅超声检查对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的筛查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7800例新生儿,研究时间为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3900例新生儿。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组行经颅超声检查。两组新生儿均接受CT检查验证,对最终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结果:在经颅超声检查作用下,观察组诊断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诊断符合率、诊断敏感度、家属满意度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中应用经颅超声检查操作简便,可提高颅脑疾病的筛查率,进而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新生儿 脑疾病
下载PDF
经颅超声检查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袁二伟 曲海新 +3 位作者 许津莉 马姝颖 卢艳辉 邢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0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经颅超声检查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新生儿为研究组,同期我院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结果中度组、重度组Vm、Vs、Vd、PI... 目的观察经颅超声检查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新生儿为研究组,同期我院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结果中度组、重度组Vm、Vs、Vd、PI、RI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肌酶含量随病情严重程度不断升高。结论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采用经颅超声检查技术,可充分反应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二维形态,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效果 缺氧缺血性脑病 超声检查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联合经颅超声检查在重型颅脑创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6
作者 许裕彬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21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联合经颅超声检查在重型颅脑创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50例sTBI患者,连续监测术后7 d的颅内压及经颅多普勒超声,于患者伤后3个月...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联合经颅超声检查在重型颅脑创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4月东莞市厚街医院收治的50例sTBI患者,连续监测术后7 d的颅内压及经颅多普勒超声,于患者伤后3个月根据格拉斯哥(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将随访对象分为预后良好组(n=24)、预后不良组(n=26),比较不同预后情况患者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水平差异。结果:预后良好组PI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预后不良组PI随时间延长不断上升,且预后良好组术后1~7 d各时段PI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随时间延长ICP逐渐下降,预后不良组随时间延长ICP逐渐上升,且预后良好组术后1~7 d各时段ICP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PI、ICP与sTBI患者预后呈负相关性(r=-1.852、-1.719,P<0.05);ICP监测联合TCD检查对sTBI患者预后判断的AUC较单独监测高(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经颅超声检查均可为sTBI患者提供可靠预后信息,且联合监测可提高预后预测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压监测 超声检查 重型脑创伤 格拉斯哥评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经颅超声检查对多系统萎缩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缪桂华 蔡国栋 +2 位作者 王骞 金小庆 顾扬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检查(TCS)对多系统萎缩(MSA)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 Vivid7超声诊断仪对21例MSA患者和20例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TCS检查。检测、评定黑质的回声强度(分为I^V级,≥Ⅲ级为强回声),测量双侧黑质强回声的面积,计算其强回...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检查(TCS)对多系统萎缩(MSA)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 Vivid7超声诊断仪对21例MSA患者和20例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TCS检查。检测、评定黑质的回声强度(分为I^V级,≥Ⅲ级为强回声),测量双侧黑质强回声的面积,计算其强回声面积与中脑总面积(S/M)的比值。结果MSA组黑质强回声的比率(7例,33.3%)显著低于PD组(13例,65%)(χ2=4.11,P<0.05)。并且两组黑质回声各级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两组间黑质强回声面积和S/M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CS检查显示MSA患者出现黑质强回声的较少,TSC检查对MSA与PD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系统萎缩 黑质 帕金森病
下载PDF
经颅黑质超声检查及MRI在帕金森病诊断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8
作者 谢晴晴 胡春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6-19,共4页
目的 探讨经颅黑质超声检查及MRI在帕金森病诊断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帕金森病患者121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21例设为对照组,均接受经颅黑质超声检查及MRI检查,统计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不同Hoehn-Yahr分级患者经颅黑... 目的 探讨经颅黑质超声检查及MRI在帕金森病诊断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帕金森病患者121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21例设为对照组,均接受经颅黑质超声检查及MRI检查,统计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不同Hoehn-Yahr分级患者经颅黑质超声参数[黑质高回声总面积和中脑总面积比值(S/M)、黑质高回声面积]及MRI参数[中脑直径、黑质致密带宽度(WPCSN)、WPCSN/中脑直径],分析经颅黑质超声检查及MRI参数与Hoehn-Yahr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S/M、黑质高回声面积高于对照组,WPCSN、WPCSN/中脑直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Hoehn-Yahr分级患者S/M、黑质高回声面积、WPCSN、WPCSN/中脑直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检验证实S/M、黑质高回声面积与Hoehn-Yahr分级呈正相关性,WPCSN、WPCSN/中脑直径与Hoehn-Yahr分级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通过经颅黑质超声检查及MRI检查可明确帕金森病患者颅脑特征,且不同Hoehn-Yahr分级帕金森病类型患者经颅黑质超声检查及MRI参数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黑质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经颅黑质超声对帕金森病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程颖 胡雪纯 +1 位作者 屈阳柳 贾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4-559,共6页
目的:基于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经颅黑质超声检查(transcranial sonography,TCS)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 目的:基于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经颅黑质超声检查(transcranial sonography,TCS)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公开发表的文献,收集近十年有关TCS诊断PD的中英文文献,检索时限自2010年1月至2019年11月。由2名评价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相关资料。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效应模型,汇总效应量及其95%C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Q指数。最后应用Stata 12.0软件绘制Deek’s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753篇,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28篇研究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TCS诊断PD的合并敏感度=0.82(95%CI=0.80~0.83);合并特异度=0.90(95%CI=0.88~0.91);合并诊断比值比=42.84(95%CI=28.37~64.68);合并阳性似然比=7.46(95%CI=6.11~9.11);合并阴性似然比=0.19(95%CI=0.15~0.25;SROC AUC为0.9470;Q指数为0.8865。结论: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疾病辅助检查方法,TCS在PD的诊断上展现出较高的诊断价值,且该技术兼具有无创、无辐射、经济、易操作等优点,故可将其作为PD早期筛查及辅助诊断工具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黑质超声检查 诊断 META分析
下载PDF
烟雾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98
10
作者 高山 倪俊 +2 位作者 黄家星 黄一宁 汪波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问世后,烟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了北京协和医院自TCD应用于临床后(1992-2004年)的54例烟雾病的特点。35例(65%)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19例(35%)通过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确诊...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问世后,烟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了北京协和医院自TCD应用于临床后(1992-2004年)的54例烟雾病的特点。35例(65%)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19例(35%)通过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确诊。结果(1)起病年龄有两个高峰,10岁左右和40岁左右。≤25岁年龄组19例(35%,中位数9岁),〉25岁年龄组35例(65%,中位数39岁)。(2)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在内的缺血性血管病,共39例(72%)。以缺血为首发症状的发生频率在不同年龄组分别为:〈16岁年龄组87%;16—30岁年龄组55%和〉30岁年龄组71%。脑出血8例(15%),发病年龄17—49岁。其余7例首发症状表现为非典型血管病临床表现。确诊时为脑出血的10例患者均直接经DSA检查诊断,而非出血的44例患者中的37例(84%)先经TCD筛查而后行DSA或MRA确诊为烟雾病。结论TCD能够发现更多缺血性和表现为非典型血管病临床症状的烟雾病患者,我们的资料显示,成年发病的烟雾病患者较儿童更多。此外,虽然脑出血好发于成年人,但无论儿童期还是成年期,烟雾病的临床表现都以缺血症状为主,尤其是T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普勒超声检查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颈性眩晕的椎动脉形态学改变及其对血流速的影响 被引量:53
11
作者 范炳华 吴良浩 +2 位作者 张杰 胡军飞 吴玲光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 :观察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的形态学改变及其对血流速的影响。方法 :对 84例颈性眩晕患者 16 8支椎动脉进行TCD检测和 3D -CT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6 8支椎动脉中有形态学异常改变的 12 6支 ,异常率为 75 %。有形态学改变的 12 ... 目的 :观察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的形态学改变及其对血流速的影响。方法 :对 84例颈性眩晕患者 16 8支椎动脉进行TCD检测和 3D -CT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6 8支椎动脉中有形态学异常改变的 12 6支 ,异常率为 75 %。有形态学改变的 12 6支椎动脉 ,TCD检测有血流速异常的 111支 ,检出率为 88 1%。椎动脉形态改变依次为椎动脉不规则狭窄 ,椎动脉纤细 ,骨质增生压迫 ,椎动脉走行异常 ,纤维束带牵拉椎动脉移位 ,骨质畸形压迫 ,椎动脉闭塞不显示。结论 :与TCD检测结果比较显示 ,椎动脉不规则狭窄 ,椎动脉纤细 ,闭塞不显示 ,TCD检测以低流速表现为主 ;骨性因素压迫椎动脉 ,椎动脉走行异常 ,其血流速呈双相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椎动脉 形态学 血流速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多普勒超声检查
下载PDF
椎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洪恩四 邓铭英 +5 位作者 程立红 周珊玲 王柏阳 张安莉 李元琴 王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42-744,共3页
目的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简称TCD)观察椎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椎针组(100例)和针刺组(50例),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运用TCD观察两种疗法疗程前后椎动脉(VA)—基底动脉... 目的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简称TCD)观察椎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椎针组(100例)和针刺组(50例),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运用TCD观察两种疗法疗程前后椎动脉(VA)—基底动脉(VBA)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末血流速度(Vd)及其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VBA的Vp、Vd、Vm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但针刺组VBA中Vp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LVA中Vp、Vm,RVA中Vp、Vd、Vm及VBA中Vp、Vm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椎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针刺疗法,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血流速度 椎—基底动脉 椎针疗法 针刺疗法 基底动脉 动脉血流 针疗法 多普勒超声检查 平均血流速度
下载PDF
转颈试验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颅外段椎动脉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价值 被引量:16
13
作者 贾杰 闻春艳 张文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9期1544-1545,共2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类型之一,目前也是临床存在争议的一型[1-3]。随着现代人的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不断提前。对CSA的诊断,除依赖于临床症状和体征外,影像学辅助检查主要依...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类型之一,目前也是临床存在争议的一型[1-3]。随着现代人的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不断提前。对CSA的诊断,除依赖于临床症状和体征外,影像学辅助检查主要依据椎动脉造影、颈椎X线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FI)。CDFI因其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无创伤性、经济实用而适用于广大患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CSA组及对照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测及转颈试验后颅外段椎动脉血流参数测值,旨在提高临床对CSA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椎动脉型颈椎病 外段椎动脉 转颈试验 诊断 多普勒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价值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敏 李晓东 《医学综述》 2019年第3期576-582,共7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一直都是临床关注的核心问题,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更多的影像技术不断应用于AIS的早期诊断与评估。多模态CT成像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排除出血、确定责任血管的狭窄程度、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一直都是临床关注的核心问题,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更多的影像技术不断应用于AIS的早期诊断与评估。多模态CT成像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排除出血、确定责任血管的狭窄程度、识别是否存在可挽救组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则能进一步提供脑血管血流速度和持续栓塞的实时评估;而多模式磁共振成像检查则将脑形态学与功能学完美结合,除能早期确定再灌注患者外,更在明确脑卒中病因及预测预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多种影像技术相辅相成,从而为脑卒中患者的诊断、治疗等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计算机断层成像 多普勒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结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5
作者 毛俊杰 阚艳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1期102-103,共2页
脑血管病是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其中〉70%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特别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的发生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确定病变部位是采用不同治疗的关键。应用颈动脉超声结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从不同角度对7... 脑血管病是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其中〉70%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特别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的发生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确定病变部位是采用不同治疗的关键。应用颈动脉超声结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从不同角度对78例脑梗塞患者进行检测,探讨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检查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超声 应用 价值 动脉粥样硬化性 脑梗塞患者 病变部位
下载PDF
无创颅内压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6
作者 武蒙蒙 胡红建 梅其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97-902,共6页
颅内压的变化能够及时、准确地提示颅内生理病理变化情况,科学合理的颅内压监测能够为预防和治疗颅脑疾病提供有效的依据。现有的颅内压监测方法主要分为有创的颅内压监测和无创的颅内压监测2种。有创的颅内压监测方法因其高精确度一直... 颅内压的变化能够及时、准确地提示颅内生理病理变化情况,科学合理的颅内压监测能够为预防和治疗颅脑疾病提供有效的依据。现有的颅内压监测方法主要分为有创的颅内压监测和无创的颅内压监测2种。有创的颅内压监测方法因其高精确度一直被视为金标准,但同时也因其费用高、并发症多而限制了其适用范围。为追求一种廉价、可靠、适用范围广且并发症少的颅内压监测方法,近年来不断有科研工作者及临床工作者对各种无创的颅内压监测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本文对近年来多种无创颅内压监测的方法、原理、现状、相关产品的优缺点及研究新动向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内压监测 多普勒超声检查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 双深度眼眶多普勒超声检查 视神鞘直径 鼓膜位移 耳声发射
下载PDF
偏头痛发作期及间歇期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素菊 罗宇 王兆明 《武警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366-367,共2页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检查 偏头痛 间歇期 发作期 doppler 发生机制 机能异常 血管舒缩 血流变化 内动脉 常见病 多发病 内外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前后的超声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华扬 凌晨 +2 位作者 段春 李慎茂 缪中荣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影像(CDFI)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结合,评价随访颈动脉支架术疗效。 方法对5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治疗前后血管内径、狭窄率及颅内外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结果 术前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管内径为(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影像(CDFI)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结合,评价随访颈动脉支架术疗效。 方法对53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治疗前后血管内径、狭窄率及颅内外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结果 术前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管内径为(1.644±0.817)mm,术后支架内径为(4.150±0.642)mm(P=0.000)。支架术前后血管造影和CDFI狭窄率分别为(84.24±12.17)%、(85.72±11.44)%和(26.00±8.25)%、(29.00±9.74)%(P=0.000、P=0.000)。术后MCA流速提高(20-189)%,平均(63±34)%,支架术前后MCA的血管搏动指数明显改善(0.76±0.17和1.04±0.14;P=0.000),侧支循环开放类型与患侧MCA、PCA血流变化密切相关。 结论 CDFI和TCD结果均能提示血管内支架治疗效果的客观血流变化依据,二者结合是准确评价和随访颈动脉支架术疗效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 治疗 多普勒超声检查 诊断 外段颈动脉狭窄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脑外伤的术中超声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郭志祥 何文 +2 位作者 王小平 张惠琴 王立淑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6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颅脑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初步探讨超声造影对脑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脑外伤患者行术中超声检查,应用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损伤灶,确定病灶的部位、深度、大小、内部回声及中线结构是否移位等。对血肿...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颅脑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初步探讨超声造影对脑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脑外伤患者行术中超声检查,应用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损伤灶,确定病灶的部位、深度、大小、内部回声及中线结构是否移位等。对血肿清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患者及时行超声检查,以观察是否有迟发性血肿出现。其中选取4例脑挫裂伤伴出血患者行术中超声造影检查,了解脑挫裂伤、脑出血及周围脑组织的造影增强情况。结果本研究中12例患者,术前CT检查发现病灶15个,术中超声探测发现病灶18个;术中超声探测发现迟发性硬膜外血肿4个,1个经急诊CT证实为对侧硬膜外血肿,另3个经超声诊断为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后,在超声引导下清除血肿。不同类型的脑外伤有不同超声表现,超声能对病变进行定位。造影前脑挫裂伤病灶边界显示不清,超声造影后损伤灶边界显示清晰。结论术中超声可对脑外伤灶进行定位以指导手术,并可发现迟发性血肿。超声造影可了解脑外伤后损伤灶及周围脑组织灌注情况,为脑外伤后脑灌注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检查 手术中监测 脑损伤
原文传递
尼麦角林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惠青 张莹 魏其达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 :观察尼麦角林治疗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198例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分成 2组。尼麦角林组 10 0例 (男性 6 3例 ,女性 37例 ,年龄 6 2a±s 15a)用尼麦角林片 10mg ,po ,tid× 4wk治疗。尼莫地平组 98... 目的 :观察尼麦角林治疗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198例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分成 2组。尼麦角林组 10 0例 (男性 6 3例 ,女性 37例 ,年龄 6 2a±s 15a)用尼麦角林片 10mg ,po ,tid× 4wk治疗。尼莫地平组 98例 (男性 6 0例 ,女性 38例 ,年龄 6 2a± 16a)用尼莫地平片 10mg ,po ,tid× 4wk治疗。以经颅多普勒对治疗前后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比较来评价其疗效。结果 :尼麦角林组总有效率 91% ,尼莫地平组为 4 4 % (P <0 .0 1) ;2组治疗前后血流速度改善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但组间比较尼麦角林组改善更明显 (P <0 .0 1)。结论 :尼麦角林治疗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麦角林 尼莫地平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多普勒超声检查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