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肝转移灶切除术治疗同时性低位直肠癌肝转移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志鹏 田茂霖 +3 位作者 原春辉 贾易木 姚宏伟 修典荣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 探讨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肝转移灶切除术治疗同时性低位直肠癌肝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例同时性低位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决定行经腹... 目的 探讨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肝转移灶切除术治疗同时性低位直肠癌肝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例同时性低位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决定行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肝转移灶切除术.先经腹腔完成肝转移灶切除、血管离断和淋巴结清扫,以及中上段直肠系膜的游离.然后经肛入路完成下段直肠系膜切除,以及直肠和肝脏切除标本的取出.观察患者术中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随访情况.术后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月.结果 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360 min,术中出血量约为170 mL,术中未输血.患者术后无尿潴留、骶前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9d出院.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直肠隆起型高分化腺癌,大小为5.0cm×5.0 cm×1.5 cm;肝组织中可见高-中分化腺癌转移,转移灶大小为1.5cm×1.0cm×1.5 cm,各切缘阴性.TNM分期为Ⅳ期(pT3N0M1期).术后门诊随访1个月,患者生命质量良好.结论 经腹经肛入路为同时性低位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提供了新的手术入路和切除方式,近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肝转移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原文传递
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顾磊 刘晔 +3 位作者 蒋春晖 周鸿 钟鸣 徐庆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0-295,共6页
目的探讨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4例,女16例;年龄为(60±11)岁,年龄... 目的探讨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4例,女16例;年龄为(60±11)岁,年龄范围为31~84岁。患者均行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察指标:(1)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情况。(2)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影响因素分析。(3)学习曲线对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情况:50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吻合口漏9例,其中A级吻合口漏6例(2例术中行保护性造口),B级吻合口漏2例,C级吻合口漏1例。9例发生吻合口漏患者中,男5例,女4例;年龄为62岁(40~75岁);体质量指数为27 kg/m^2(21~31 kg/m^2);吻合口距肛缘距离为30 mm(5~40 mm)。(2)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吻合方式和保护性造口是影响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因素(χ^2=5.490,5.456,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吻合方式和保护性造口均不是影响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因素(优势比=0.062,0.460,95%可信区间为0.009~1.119,0.102~2.809,P>0.05)。(3)学习曲线对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随着学习曲线的度过及保护性造口的使用,学习曲线前25例患者中,术中行保护性造口1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6例;学习曲线后25例患者中,术中行保护性造口20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学习曲线前、后术后吻合口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0,P>0.05)。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吻合口漏 并发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经腹经肛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建彬 叶丽华 +2 位作者 钟远东 吴俊 李志文 《中外医疗》 2021年第18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应用经腹经肛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2月—2020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患者,给予经腹经肛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 目的探讨分析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应用经腹经肛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2月—2020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患者,给予经腹经肛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量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32±0.93)h、术中出血量(77.96±13.78)mL、淋巴结清除个数(12.46±2.43)个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86、12.242、2.439,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65.71%),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30、4.590,P<0.05)。结论和传统直肠癌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相比,经腹经肛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患者机体损伤更小,其可以加快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直肠癌 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经肛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临床探讨
4
作者 钟晓华 谢海滨 +2 位作者 彭博 胡琛 陈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3期77-79,共3页
目的研究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系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例行腹腔镜辅助的经肛门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再随机抽取11例同时期同手术组医生... 目的研究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系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例行腹腔镜辅助的经肛门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再随机抽取11例同时期同手术组医生行腹腔镜辅助全系膜切除治疗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无中转开腹,无围手术期死亡。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10.67±12.83)min、远端切缘率则为23.3%,对照组上述指标则分别为(180.10±19.74)min、4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974,P=0.04);两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及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经肛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治疗方式,可显著降低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中出血及平均住院时间,是一项安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腔镜全系膜切除术 围手术期 淋巴结 并发症 腔感染
下载PDF
应用吻合器经腹经肛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5
作者 李明信 马建青 王少鹏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998-998,共1页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吻合器 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
下载PDF
54例中下段直肠癌经腹肛拖出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陆立 柳德志 《丹东医药》 2002年第4期8-10,共3页
关键词 治疗 中下段直肠癌 拖出切除术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低位直肠癌经腹肛拖出切除时吻合方法的改进
7
作者 陆立 谭振刚 +2 位作者 栾小丹 吴成璋 海杰 《丹东医药》 2006年第1期11-12,共2页
对于低位直肠癌的保肛,以前我们采用的方法之一是以手工缝合完成经腹肛拖出式直肠结肠吻合术。自1996年起我们将吻合器技术引入这一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吻合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现将22例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直肠癌 低位 手术治疗 方法 拖出切除 吻合方法
原文传递
低位直肠癌经腹肛拖出切除后吻合器应用方法的改进
8
作者 陆立 谭振刚 +1 位作者 海杰 栾小丹 《沈阳部队医药》 2003年第5期409-410,共2页
对于低位直肠癌的保肛,以前我们采用的方法之一是以手工缝合完成经腹肛拖出式直肠结肠吻合术。自1996年起我们将吻合器技术引入这一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吻合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现将22例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 对于低位直肠癌的保肛,以前我们采用的方法之一是以手工缝合完成经腹肛拖出式直肠结肠吻合术。自1996年起我们将吻合器技术引入这一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吻合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现将22例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女15例,男7例。年龄33~78岁。病史1月~2年。肿瘤下缘距肛管齿状线3~6 cm,平均4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手术 拖出式直肠结肠吻合术 吻合器
下载PDF
应用保留肛管粘膜的经腹肛拖出式直肠癌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28例报告
9
作者 杨希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保留管粘膜 拖出式直肠癌切除术 低位直肠癌 治疗
下载PDF
经腹肛拖出式直肠切除术治疗高位直肠阴道瘘三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训 黄宗海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66-566,共1页
关键词 拖出式直肠切除术 手术治疗 高位直肠阴道瘘 注意事项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