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2篇文章
< 1 2 1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89
1
作者 郑淑梅 杨秀兰 +2 位作者 吕烨辉 王海荣 王秀梅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自我管理教育,包括4期心... 目的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自我管理教育,包括4期心脏康复训练和冠心病危险因素控制。观察出院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时,两组冠心病康复知识知晓情况及二级预防行为、冠心病危险因素达标率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冠心病康复知识及二级预防行为得分:干预组在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危险因素达标率比较:6个月时干预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运动达标率好于对照组(P<0.05);12个月和24个月时冠心病危险因素达标率均好于对照组(P<0.05);与入院时比较,干预组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戒烟和运动达标率均显著增高(P<0.05),而对照组仅6个月时戒烟达标率增加明显(P<0.05)。PCI治疗后2年,干预组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和符合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指征的患者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防止和减少临床事件的发生,是PCI术后一种安全、有效、依从性高的心脏康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皮冠状动脉 病人教育 自我护理
原文传递
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4
2
作者 毕春晖 刘素莲 +1 位作者 谭霞 马兆玲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3-506,共4页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PCI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67),观察组通过追踪随访,用电话和家访的方式施以延续护理,以自我护...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PCI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67),观察组通过追踪随访,用电话和家访的方式施以延续护理,以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与健康行为量表,评价出院6个月及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1年后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时间及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明显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行为,从而形成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皮冠状动脉 护理
原文传递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7
3
作者 胡亚妮 林平 +1 位作者 张金丽 钟远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调查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心理问题筛查问卷、自我管理知识问卷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对200例支架植入术后6~12个月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 目的调查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心理问题筛查问卷、自我管理知识问卷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对200例支架植入术后6~12个月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为(80.48±12.08)分,得分率为59.61%,且受自我管理知识、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结论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处于较低水平,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为制订自我管理干预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皮冠状动脉 自我护理
原文传递
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对首诊于非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医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时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6
4
作者 段天兵 向定成 +5 位作者 秦伟毅 彭膺 李如成 彭华 张金霞 阮云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41-645,共5页
目的 探讨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对首诊于不具备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力医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广州总医院胸痛中心通过12导联心电图远程实时传输监护系统将PCI中心与3... 目的 探讨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对首诊于不具备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力医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广州总医院胸痛中心通过12导联心电图远程实时传输监护系统将PCI中心与30余家非PCI医院(网络医院)连接起来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通过培训使网络医院执行与PCI医院相同的流程.选取首诊于3家网络医院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区域协同救治网络运行前20个月(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的数据作为对照,观察运行后20个月(2011年4月至2012年11月)STEMI患者平均进门到溶栓(D-to-N)时间、进门到球囊扩张(D-to-B)时间、D-to-N达标率、D-to-B达标率和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FMC-to-B)时间以及再灌注治疗后1年病死率的变化.结果 区域协同救治网络运行后STEMI患者平均D-to-N时间明显低于运行前[(28 ±9) min比(71±62) min,P<0.05],D-to-N达标率高于运行前[74%(26/35)比11% (2/18),P<0.05];补救PCI组和转运PCI组患者FMC-to-B和D-to-B时间均低于相应的亚组(P均<0.05),转运PCI组患者再灌注治疗后1年的病死率低于运行前[7.0% (10/142)比15.1% (8/53),P<0.05].结论 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可以显著缩短首诊于非PCI医院的STEMI患者的再灌注时间,提高达标率并降低患者近期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皮冠状动脉 心肌再灌注 急救医疗服务
原文传递
早期家庭运动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5
5
作者 郭文飞 胡允兆 +2 位作者 卢剑华 张广俊 欧阳海春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3期2010-2014,2018,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家庭运动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急性心肌梗死并已行PCI术患者50例。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心脏康复组25例,参与早期家庭心脏康复运... 目的探讨早期家庭运动心脏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急性心肌梗死并已行PCI术患者50例。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心脏康复组25例,参与早期家庭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对照组25例,只接受常规运动康复教育及护理。两组患者均在PCI术后48 h内基线和PCI术后4周后进行二维斑点跟踪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通过Echo Pac-120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基线与4周随访结束时的整体和局部应变值。结果心脏康复组失访2例,有效病例23例,对照组失访1例及死亡1例,有效病例23例。在4周随访结束时,心脏康复组的整体和局部应变值、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早期家庭运动心脏康复能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皮冠状动脉 心室功能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TIMI血流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6
6
作者 唐强 霍勇 +6 位作者 陈明 李建平 洪涛 郭来敬 王智 张树和 曲华清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6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分析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中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入院STEMI患者48名,分为试验组(盐酸替罗非班+PCI)27例和对照组(直接PCI)21例。收集所有病... 目的分析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中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入院STEMI患者48名,分为试验组(盐酸替罗非班+PCI)27例和对照组(直接PCI)21例。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观察PCI术前、术后TIMI血流情况。结果试验组于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使PCI前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提高,试验组达1级血流者比例高于对照组(37%比9.5%,P<0.05);对照组完全闭塞者比例明显高于试验组(38.1%比7.4%,P<0.01);两组患者PCI术后TIMI3级血流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IMI2级血流比例试验组低于对照组。结论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建立规范化胸痛中心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进门-球囊扩张时间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8
7
作者 向定成 段天兵 +5 位作者 秦伟毅 罗望胜 张金霞 易绍东 阮云军 肖华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68-571,共4页
目的探讨规范化胸痛中心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进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院前传输12导联心电图作为院前诊断STEMI的技术手段建立规范化胸痛中心,使... 目的探讨规范化胸痛中心模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进门至球囊扩张(D—to-B)时间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院前传输12导联心电图作为院前诊断STEMI的技术手段建立规范化胸痛中心,使PPCI患者实现绕行急诊室方案直达导管室。以胸痛中心建立前1年接受PPCI的STEMI患者作为A组(93例),胸痛中心建立后1年接受PPCI的STEMI患者作为B组(149例),比较两组的D—to-B时间、住院病死率、心力衰竭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校正的人均住院费用。结果B组年平均D—to—B时间显著短于A组[(72-i-23)min比(127±79)min,P〈0.01];最短月平均D—to-B时间亦显著短于A组[(56±11)min比(73±14)min,P〈0.01];年D—to—B时间达标率A组和B组分别为62.4%(58/93)和91.9%(137/149)(P〈0.05);住院病死率A组和B组分别为6.5%(6/93)和3.4%(5/149)(P〉0.05);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率A组和B组分别为24.7%(23/93)和14.1%(21/149)(P〈0.05);住院时间A组和B组分别为(8.98±4.89)d和(7.79±5.43)d(P〉0.05);B组校正的人均住院费用比A组低9.4%(P〈0.05)。结论规范化胸痛中心模式可以显著缩短STEMI患者PPCI的D—to—B时间、改善预后并节省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皮冠状动脉 医师诊疗模式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内应用国产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3
8
作者 杨新春 张大鹏 +9 位作者 王乐丰 徐立 葛永贵 王红石 李惟铭 倪祝华 夏昆 连勇 薛永利 马利祥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7-522,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 PCI 时国产替罗非班的不同应用途径(静脉内/冠状动脉内)对心肌组织水平灌注与临床预后影响的差异。方法连续选择60例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拟行急诊 PCI 的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静脉内应用组(静脉... 目的探讨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 PCI 时国产替罗非班的不同应用途径(静脉内/冠状动脉内)对心肌组织水平灌注与临床预后影响的差异。方法连续选择60例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拟行急诊 PCI 的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静脉内应用组(静脉组,n=30)与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应用组(冠状动脉组,n=30),比较两组术后即刻造影结果、住院期间以及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的差异。结果共有54例完成试验,其中男性43例,女性11例,年龄29~75(58.80±12.57)岁,冠状动脉组在术后心外膜 TIMI 分级、TIMI 心肌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Perfusion,TMP)、心电图 ST 段回落、梗死相关血管远端末梢栓塞、以及治疗后5~7天的心脏彩超射血分数值、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等方面均显著优于静脉组,虽然心脏肌钙蛋白 I(cTn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浓度两组无差异,但是冠状动脉组 CK-MB 达峰值的时间显著缩短,两组院内 MACE 事件发生未达到统计学差异,平均住院日亦相同,但是30~90(平均57±21)天随访期间冠状动脉组总的 MACE 事件发生显著少于静脉组(7.1%与30.8%,P=0.02)。应用 Cox 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在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吸烟等危险因素以及心肌梗死部位、胸痛至球囊扩张时间后,计算冠状动脉组在平均57天随访期间发生总的 MACE 事件的相对危险度为0.14(P=0.03)。冠状动脉组发生轻度出血与严重出血并发症有增多的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 PCI 治疗的患者,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与静脉内应用相比可以进一步改善心肌水平再灌注状态并能提高临床预后,这对于在急诊室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提前应用替罗非班的患者来说具有特殊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皮冠状动脉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原文传递
经血栓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和硝普钠对重度血栓负荷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7
9
作者 张大鹏 王乐丰 +7 位作者 杜锦权 王红石 徐立 李惟铭 倪祝华 夏昆 刘宇 杨新春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经血栓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硝普钠对重度血栓负荷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后提示靶病变为重度血栓负荷的前壁...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经血栓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硝普钠对重度血栓负荷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后提示靶病变为重度血栓负荷的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年龄(59.8±11.5)岁。急诊PCI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血栓抽吸组(A组,30例)、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B组,30例)和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硝普钠组(c组,30例)。比较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前后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住院以及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胸痛至球囊扩张时间为(5.5±3.8)h。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心肌灌注(TMP)分级〈3级的比例c组低于A和B组l10.O%(3/30)比40.0%(12/30)、33.3%(10/30),P分别〈0.01和0.05]。术后5~7d左心室射血分数C组有优于A和B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1例患者在术后第7天因心力衰竭死亡,B和C组均无死亡事件。术后30d,3组患者均未发生再发心肌梗死及靶血管血运重建事件。3组患者术后出血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急诊PCI的重度血栓负荷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和硝普钠冠状动脉内注射与单纯血栓抽吸相比,可以获得更好的心肌水平再灌注,且不增加出血及其他不良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皮冠状动脉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硝普钠
原文传递
冠脉介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1
10
作者 任蔚虹 杨明丽 +1 位作者 来鸣 潘淑慧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03-905,共3页
目的调查冠脉介入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状态焦虑问卷,以便利抽样法在术前1d、术日、术后第3日对54例冠脉介入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诊断后未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1d、术日、术... 目的调查冠脉介入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状态焦虑问卷,以便利抽样法在术前1d、术日、术后第3日对54例冠脉介入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诊断后未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1d、术日、术后第3日焦虑与疾病不确定感未见明显的相关性;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术前1d和术后第3日,以及排除诊断的患者在术后第3日疾病不确定感与状态焦虑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8、0.661、0.605,P均<0.01。结论护理人员采取降低疾病不确定感的措施,有助于降低患者焦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皮冠状动脉 疾病不确定感 焦虑
原文传递
中国省、市和县级医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再灌注治疗和二级预防用药分析 被引量:61
11
作者 杨进刚 许海燕 +7 位作者 高晓津 李卫 王杨 李为民 王书清 赵延延 冷文修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比较我国省级、市级及县级三个级别医院针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和住院期间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在2013-01-01至2014-09-30期间共登记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 目的:比较我国省级、市级及县级三个级别医院针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和住院期间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在2013-01-01至2014-09-30期间共登记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107家医院收治的18967例在发病7天内的STEMI患者,其中223例患者因住院结局等关键数据缺失而被排除,分析省、市和县级三个级别医院收治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再灌注治疗[包括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溶栓治疗]和二级预防用药[包括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使用情况。结果:在分析的18744例STEMI患者中,9885例(52.7%)接受了再灌注治疗,其中8038例(42.9%)接受了急诊PCI,1847例(9.9%)接受了溶栓治疗。省级医院再灌注治疗率明显高于地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分别为4041例(61.8%)、4728例(49.1%)和1116例(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个级别医院的再灌注治疗方式也存在明显差别,省级医院:急诊PCI 3840例(58.7%),溶栓201例(3.1%);市级医院:急诊PCI 3753例(39.0%),溶栓975例(10.1%);县级医院:急诊PCI 445例(17.2%),溶栓671例(26.0%)。发病12小时内到达医院的12502例患者中有8856例(70.8%)接受再灌注治疗,其中急诊PCI 7089例(56.7%),溶栓1746例(14.1%),省级医院3537例(80.0%),市级医院4274例(67.5%),县级医院1045例(59.8%),三个级别的医院依然差别明显(P<0.001)。在住院期间有16575例(90.9%)使用他汀、17963例(96.8%)使用阿司匹林,17922例(96.5%)例应用P2Y12抑制剂,12657例(68.2%)使用β受体阻滞剂,10541例(56.8%)使用ACEI/ARB。三个级别医院在应用上述几种二级预防用药比例相似。结论:CAMI研究中,在发病12小时内到达医院的患者中,有70.8%接受再灌注治疗。县级医院的再灌注治疗率明显较低。三个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 血栓溶解疗法 血管成形术 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胸痛中心模式下不同到院方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60
12
作者 陈国钦 张稳柱 +4 位作者 李健豪 梁嘉永 梁伟杰 王大宇 宋明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59-863,共5页
目的:探讨在区域性协同胸痛中心模式下不同到院方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IM)患者的再灌注时间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在胸痛中心运行前后18个月收治的诊断STEIM并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364例,根据患者到医院... 目的:探讨在区域性协同胸痛中心模式下不同到院方式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IM)患者的再灌注时间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在胸痛中心运行前后18个月收治的诊断STEIM并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患者364例,根据患者到医院的方式不同,将364例患者分为首诊PCI医院患者197例和首诊非PCI医院患者167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胸痛中心运行前后首诊PCI医院患者分为绿色通道组91例,胸痛中心组106例;首诊非PCI医院患者分为常规转诊组71例,胸痛中心转诊组96例。比较各组患者总缺血时间、发病-首次医疗接触(S-FMC)时间、FMC-球囊扩张(FMC2B)时间、就诊-球囊扩张(D2B)时间,并对总缺血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与常规转诊组比较,胸痛中心转诊组患者的总缺血时间[325(236,1185)min vs 367(214,1 340)min,P<0.05]、FMC2B时间[115(82,227)min vs 149(94,483)min,P<0.05]、D2B时间[69(35,195)min vs 105(55,260)min,P<0.05]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与胸痛中心转诊组比较,首诊PCI医院患者的总缺血时间[283(168,873)min vs 325(236,1185)min,P<0.05]、FMC2B时间[78(45,265)min vs 115(82,227)min,P<0.05]进一步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影响总缺血时间的因素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上学历(β=-0.117,P=0.047)、60min内可到达PCI医院(β=-0.243,P=0.000)、首诊PCI医院(β=-0.175,P=0.000)是总缺血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区域性协同胸痛中心能够缩短转诊的STEMI患者的FMC2B时间;但胸痛患者若能在60 min到达PCI医院,则尽快到PCI医院首诊是最好的就诊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总缺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皮冠状动脉 胸痛
下载PDF
不同心脏康复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早期临床价值 被引量:58
13
作者 罗昭琴 钟远伦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早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我院行PCI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5例)和康复组(55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心脏... 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早期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我院行PCI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55例)和康复组(55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心脏康复模式进行处理,康复组接受新型心脏康复模式进行处理,比较不同组患者处理前后心功能指标、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终点事件发生率。 结果处理后康复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等心功能指标均低于常规组(P<0.05);康复组患者社会功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等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康复组(14.5%)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32.7%)(χ^2=5.037,P=0.025)。 结论心脏康复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处理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及减少终点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皮冠状动脉 康复
原文传递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压迫止血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4
作者 章志伟 钟清玲 +4 位作者 谭洁 季英霞 李津 杨美芳 陈婧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6-478,共3页
1989年加拿大医生Campeau成功行首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初步验证了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TRI)检查与治疗的可行性。1993年,Kiemenij等Ⅲ报道了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确立了TRI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地位。
关键词 桡动脉 血管成形术 皮冠状动脉 止血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焦虑及抑郁情绪心理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57
15
作者 韩立宪 吴莉娜 +5 位作者 张红娟 曹绪芬 颜利求 韩佳 刘志先 杨启成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9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反复疑病就医和主要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210例[约占...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反复疑病就医和主要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210例[约占同期PCI术患者的29.8%(210/704)],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心理治疗组(112例)进行对照研究,对治疗组进行系统规范的强化性心理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2个月前后心理评估分数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同时随访观察6个月至2.5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疑病就医率和MACE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性;随访阶段治疗组心理辅导不间断,以维持巩固治疗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结果PCI术后2个月治疗组患者经过强化性心理干预后,心理评估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41.13±4.15比51.71±4.18,抑郁45.04±4.12比56.88±4.01,P<0.04);术后随访6个月至2.5年,治疗组临床疑病就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5.56%比79.51%,P<0.01),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60%比20.41%,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地纠正负性情绪,使PCI术后患者反复疑病就医率和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如果能够大规模对PCI术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将大大减少这些患者的疑病就医和MACE发生,从而减少其不必要的医疗费用,以有效地使用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抑郁症 焦虑 血管成形术 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再灌注及无复流的影响 被引量:56
16
作者 孙小强 李姮 +2 位作者 张善春 邢晓春 何峰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再灌注及无复流的影响。方法185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和研究组92例。对照组患者行直接支架术,或先行经皮冠脉球囊扩张后,再行...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再灌注及无复流的影响。方法185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和研究组92例。对照组患者行直接支架术,或先行经皮冠脉球囊扩张后,再行支架置入。研究组患者冠状动脉注入替罗非班10μg/kg,血栓抽吸后进行球囊扩张或直接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记录心脏主要不良事件。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无复流发生率,平均术前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帧数(CTFC)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无复流:8例(8.7%)与21例(22.6%),χ^2=6.752,P<0.05;CTFC:(26.4±8.7)帧与(34.5±8.2)帧,t=6.517,P<0.05;CK-MB峰值:(114.5±25.7)U/L与(226.3±27.6)U/L,t=28.506,P<0.05]。研究组患者ST段回落>50%的比例以及LVEF均高于对照组[ST段回落>50%:83例(90.2%)与72例(77.4%),χ^2=5.581,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6.2±8.6)%与(48.8±10.5)%,t=5.241,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TIMI分级优于对照组(Z=1.984,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出现轻度出血19例(20.7%),对照组轻度出血14例(15.1%),两组出血情况无明显差异(χ^2=0.990,P=0.320)。研究组与对照组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的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事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394,0.452,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能够改善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再灌注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皮冠状动脉 心肌再灌注 无复流现象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B-型尿钠肽水平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50
17
作者 毛懿 杨跃进 +5 位作者 张健 赵雪燕 倪新海 陈纪林 高润霖 陈在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B-型尿钠肽(BNP)水平升高的特点,探讨AMI后BNP水平升高的意义.方法连续入选住院AMI患者230例及正常对照111例进行BNP测定.按照首次或再发AMI后ST段抬高型或非ST段抬高型AMI(STEMI或NSTEMI)、不同部...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B-型尿钠肽(BNP)水平升高的特点,探讨AMI后BNP水平升高的意义.方法连续入选住院AMI患者230例及正常对照111例进行BNP测定.按照首次或再发AMI后ST段抬高型或非ST段抬高型AMI(STEMI或NSTEMI)、不同部位AMI、不同冠状动脉病变、不同梗死相关血管(IRA)、IRA不同TIMI血流和是否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分组,采用Student-t检验和ANOVA分析对比各组间BNP水平和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AMI后2~7天,患者BNP水平显著升高(P〈0.01),平均为(553.7±735.1)ng/L,是对照组的21倍;与首次AMI组对比,再发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P〈0.01),左室舒张末径(LVEDd)、BNP水平和LnBNP均显著升高(P均〈0.01);与无显著狭窄病变AMI患者对比,单支、三支血管狭窄组的BNP水平显著为高(P均〈0.05);IRA的TIMI血流0~1、2级组BNP水平均显著高于TIMI血流3级组(P均〈0.01);与未急诊PCI组对比,急诊PCI组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TnT)虽显著升高(P〈0.05~0.01),然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AMI后,血BNP水平显著升高.以再发AMI、未行急诊PCI治疗和IRA血流TIMI 0~2级者更高.急诊PCI可出现心肌酶升高,而BNP降低的矛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心钠素 血管成形术 皮冠状动脉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无再流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及对长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2
18
作者 韩雅玲 邓捷 +3 位作者 荆全民 王守力 马颖艳 栾波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3-486,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无再流的相关因素,并评估无再流对于该类患者的长期预后意义。方法 930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依其是否发生无再流分为两组,分析无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及...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发生无再流的相关因素,并评估无再流对于该类患者的长期预后意义。方法 930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依其是否发生无再流分为两组,分析无再流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两组患者院内和长期随访中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 930例患者中共82例发生无再流(8.8%)。与正常血流组相比,无再流组患者的入院血糖水平[(9.8±4.3)mmol/L比(8.5±3.5)mmo]/L,P〈0.0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369.4±167.8)U/L比(282.3±161.7)U/L,P〈0.01]、PCI术前0级血流(69.5%比54.5%,P=0.009)发生率较高,AMI前心绞痛发生率较低(19.5%比48.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血糖水平、缺乏AMI前心绞痛、PCI术前0级血流及严重心力衰竭是无再流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无再流患者院内MACE(37.8%比11.3%,P〈0.01)和院后(2.5±1.2)年随访MACE发生率(37.5%比17.4%,P〈0.01)均显著高于正常血流患者,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无再流组患者心因性病死率明显高于正常血流组患者(29.9%比11.7%;logrank检验,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无再流是AMI患者长期心因性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相对危险度3.83,95%可信区间1.71~5.57)。结论 入院血糖水平、缺乏AMI前心绞痛、PCI术前0级血流及严重心力衰竭是无再流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与正常血流组相比,无再流组患者院内及长期随访MACE发生率分别增高3.3和2.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皮冠状动脉 无再流
原文传递
提前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8
19
作者 徐立 杨新春 +6 位作者 王乐丰 葛永贵 王红石 李惟铭 倪祝华 刘宇 崔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83-986,共4页
目的通过随机对比分析,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提前应用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是否安全,以及能否进一步改善急诊PCI疗效。方法2005年4月至2006年4月,160例拟诊急性ST... 目的通过随机对比分析,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提前应用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是否安全,以及能否进一步改善急诊PCI疗效。方法2005年4月至2006年4月,160例拟诊急性STEMI的患者接受急诊PCI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最终15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17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58.8±25.2岁(36~78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共80例,在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后开始应用为常规使用组,第二组78例,在获取知情同意后在急诊室即开始应用者为早期使用组。比较两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术前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情况,术后血流情况以及出血事件与近期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使用组提前39.8min应用替罗非班。早期组术前IRA前向血流达到TIMI2~3级的比率高于常规组(分别为39.7%和23.8%,P=0.040),其中达到TIMI3级的比率亦显著高于常规组(分别为23.1%和10.0%,P=0.032)。两组术后TIMI3级获得率,校正的TIMI计帧数和Blush3级获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近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与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前提前应用替罗非班是安全的,虽然术后造影结果和临床预后并没有明显改善,但是提前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提高PCI前的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需要设计更大的样本量,更早的应用时机和合适的较大剂量提前应用替罗非班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皮冠状动脉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原文传递
区域协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网络建设探讨 被引量:52
20
作者 王斌 王焱 +13 位作者 叶涛 肖国胜 常贺 温红梅 陈媛 林吉怡 杨鹭琳 叶剑鸿 黄蕾 陈联发 崔勇 范长青 吴岳平 郑侨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50-654,共5页
目的 探讨在我国建立区域协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网络系统(IRN-STEMI)的可行性及实施效果.方法 以实时心电图传输技术为纽带,通过管理模式创新,以厦门市心脏中心为核心,协调120急救系统、其他具备直接经皮冠状动脉... 目的 探讨在我国建立区域协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网络系统(IRN-STEMI)的可行性及实施效果.方法 以实时心电图传输技术为纽带,通过管理模式创新,以厦门市心脏中心为核心,协调120急救系统、其他具备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能力的医院及部分基层医院等多家医疗单位创建厦门区域协同STEMI救治网络.总结IRN-STEMI运行1年来网络内所有医疗单位STEMI患者的救治情况,对厦门市心脏中心IRN-STEMI建立前(2012年3月16日至2013年3月15日,n=165)和建立后(2013年3月16日至2014年3月15日,n=256)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年平均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FMC-to-B)时间、平均门至球囊时间(D-to-B)、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住院期间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IRN-STEMI成立前网络内所有医疗单位收治STEMI患者245例,有221例(90.2%)接受再灌注治疗,其中直接PCI 185例(75.5%).IRN-STEMI成立后纳入STEMI患者343例,共321例(93.6%)接受再灌注治疗,其中直接PCI有290例(84.5%).与IRN-STEMI成立前比较,成立厦门市心脏中心后接受直接PCI的STEMI患者年平均FMC-to-B时间[(110.3±34.0)min比(137.9 ±58.5)min,P<0.01]及年平均D-to-B时间[(76.5±33.0)min比(107.3±38.0)min,P<0.01]较短,平均住院天数[(9.0±4.3)d比(9.7±4.8)d,P>0.05]及住院期间病死率[3.1%(8/256)比3.0%(5/16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减少[(51 398 ±22 100)元比(56 970 ±24593)元,P<0.05].结论 在国内由具有数家PCI能力的医院、120急救系统及基层网络医院共同建立区域性STEMI救治网络是可行的.通过IRN-STEMI可显著增加本地区接受直接PCI患者比例,明显缩短FMC-to-B及D-to-B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是提升区域内STEMI救治水平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皮冠状动脉 心肌再灌注 急救医疗服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