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LIF手术联合经肌间隙内固定治疗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卫华 康正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1期96-97,100,共3页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经肌间隙内固定治疗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8月~2020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30例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经肌间隙内固定治疗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8月~2020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30例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5.78±5.96)岁;L_(2-3)3例,L_(3-4)10例,L_(4-5)17例,均采用OLIF手术联合经肌间隙内固定治疗,随访1年以上。记录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功能指标、影像指标以及实验室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2.13±34.14)min,出血量(216.93±28.20)mL,住院天数(16.14±2.86)d;1例术后出现大腿麻木、感觉异常,1例切口感染;病原学培养阳性18例。术后1周、术后1年的VA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显著低于术前,椎间隙高度、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随访1年,28例患者椎间融合,融合率93.33%。结论OLIF手术联合经肌间隙内固定手术创伤轻、并发症发生率低,病灶清除及植骨融合效果良好,是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间隙固定 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
下载PDF
经肌间隙微创内固定术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隋吉生 王黎明 +2 位作者 张绍东 曾逸文 孙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5期6875-6878,共4页
目的:比较经肌间隙和传统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20例,分为微创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 目的:比较经肌间隙和传统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20例,分为微创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放手术组比较,微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obb角及伤椎高度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肌间隙微创内固定术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均能较好的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但经肌间隙微创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功能恢复快、住院周期短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微创固定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固定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