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肝经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夏棣其 杨钦河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68-1069,共2页
目的探讨从肝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从肝经与腰骶部的经络循行关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与肝经的关系及肝经是动病、肝经经穴主治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之腰腿痛的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结论提示肝经与腰椎间盘生理上... 目的探讨从肝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从肝经与腰骶部的经络循行关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与肝经的关系及肝经是动病、肝经经穴主治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之腰腿痛的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结论提示肝经与腰椎间盘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肝经经穴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之腰腿痛方法可行,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闻盘移位/中医药疗法 @从肝论治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闻盘突出症 论治 主治 腰腿痛方 络循行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三阴交主治演变考 被引量:5
2
作者 艾红兰 《上海针灸杂志》 2002年第4期45-46,共2页
目的与方法 考察三阴交穴主治的形成及演变。结果与结论 通过文献考证发现 ,三阴交穴主治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 ,并简要分析了导致失误的原因。
关键词 三阴交 文献研究 主治 《针灸聚英》 《外台秘要方·明堂》 《太平圣惠方》
下载PDF
《脉书》臂五脉与手六经及其经穴主治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鼎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学报》 1996年第2期34-37,共4页
自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批帛书和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了千余枚竹简之后,其中的一批古医籍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这些早于《内经》的医籍,为我们填补了此前文献的空白,弥足珍贵。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正需要我们医家的投入,以便理清... 自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批帛书和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了千余枚竹简之后,其中的一批古医籍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这些早于《内经》的医籍,为我们填补了此前文献的空白,弥足珍贵。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正需要我们医家的投入,以便理清早期中医学术的面貌。文章就《脉书》臂五脉与《内经》手六经的异同,并结合《明堂孔穴》的主治症作具体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并不同于一般所说的“十一脉”比十二经脉少了一条手厥阴心包经。考证深入浅出,值得研究经络理论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书》 臂五脉 手六 主治
原文传递
太极拳——防病健身的法宝
4
作者 谢文德 《山西老年》 1997年第10期36-37,共2页
太极宗师杨澄甫的《太极拳之练习谈》和《太极拳术十要》,要求习拳者周身骨节均须松开自然,做到全身放松。不仅肢体放松,尤其要做到思想放松。使思想、意识集中,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这样就使大脑皮层的兴奋点集中于某一区域。根据生理... 太极宗师杨澄甫的《太极拳之练习谈》和《太极拳术十要》,要求习拳者周身骨节均须松开自然,做到全身放松。不仅肢体放松,尤其要做到思想放松。使思想、意识集中,以意行气,以气运身。这样就使大脑皮层的兴奋点集中于某一区域。根据生理学的负诱导现象,大脑皮层某一区域兴奋的加强,势必使其它区域的兴奋减弱,起到抑制的作用。这就是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病健身 太极拳运动 脑皮层 腹式呼吸 原发性高血压 主治 足部反射区 运动系统 脂蛋白 防病治病
原文传递
经穴主治文献重言词例释
5
作者 鲍良红 《中医文献杂志》 2001年第3期24-25,共2页
重言,亦称重文,是指两个汉字重叠使用的语言现象,古汉语中更为多见.一般认为,重言词可分为叠词重言和叠字重言两类.正确诠释重言词对准确理解句意乃至文意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重言词 主治 训诂
下载PDF
从经穴主治规律对新穴主治的预测
6
作者 胡剑北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60-64,共5页
笔者根据经脉循行的特点与穴位分布规律,对新经穴进行了科学预测,初步认为至少有27个经穴尚待开发,并对新穴位置做了基本概述(见本刊1998年第5期)。为了使所预测的新穴能够开展实验室研究与临床验证,本文再从经穴主治规律,对27个新穴主... 笔者根据经脉循行的特点与穴位分布规律,对新经穴进行了科学预测,初步认为至少有27个经穴尚待开发,并对新穴位置做了基本概述(见本刊1998年第5期)。为了使所预测的新穴能够开展实验室研究与临床验证,本文再从经穴主治规律,对27个新穴主治进行预测,同时对新穴的针灸要求提出建议,并为新穴初步命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主治规律
下载PDF
从“宁失其穴勿失其经”探讨经穴主治及取穴规律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鸥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27-227,共1页
关键词 “宁失其勿失其 主治 规律
下载PDF
五输穴临床应用心得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学安 殷风新 杨金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07年第4期34-34,共1页
五输穴,是十二经的井、荥、输、经、合等穴,是人体经络之气出入之所。五输穴在临床上的应用由来已久,如根据四季的气候变化,有春夏取井荥,秋冬取经合之说根据五输穴的主病,有井穴主治心下满,荥穴主治身热,输穴主治体重节痛,经... 五输穴,是十二经的井、荥、输、经、合等穴,是人体经络之气出入之所。五输穴在临床上的应用由来已久,如根据四季的气候变化,有春夏取井荥,秋冬取经合之说根据五输穴的主病,有井穴主治心下满,荥穴主治身热,输穴主治体重节痛,经穴主治喘咳寒热,合穴主治逆气而泄之说。根据五脏五输与五行的关系,而有本经子母补泻法和异经子母补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五输 子母补泻法 主治 心得 络之气 气候变化 十二
下载PDF
“经穴主治规律和经穴主治国家标准研究”通过专家验收
9
作者 秦秋 《中医药国际参考》 2005年第1期9-9,共1页
1月1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国家科技公益性工作专项项目“经穴主治规律和经穴主治国家标准研究”的课题验收会。专家组由孙国杰教授等5位针灸学专家组成。
关键词 主治规律和主治国家标准研究” 通过专家验收 标准化 信息化
下载PDF
“经穴主治规律和经穴主治国家标准研究”通过验收
10
作者 马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8-268,共1页
1月10日,国家科技公益性工作专项项目“经穴主治规律和经穴主治国家标准研究”课题验收会在京召开,并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关键词 主治规律 主治国家标准 研究项目 通过验收
下载PDF
“经穴主治规律和经穴主治国家标准研究”通过验收
11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8-8,共1页
关键词 主治规律和主治国家标准研究 通过验收 针灸 针灸腧数据库群 针灸腧文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