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椎间隙注入骨水泥对上下椎体应力的影响
1
作者 于泽 霍文涛 +1 位作者 汪建新 杨婷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9期17-22,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腰椎模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研究椎间盘中注入骨水泥后对上下椎体所受最大应力的影响,降低后期患者在运动和劳动中椎体骨折的风险,为治疗腰椎疼痛及椎间隙注入骨水泥手术提供实验数据和参考。方法获取符合要求的CT数据,利用M... 目的通过建立腰椎模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研究椎间盘中注入骨水泥后对上下椎体所受最大应力的影响,降低后期患者在运动和劳动中椎体骨折的风险,为治疗腰椎疼痛及椎间隙注入骨水泥手术提供实验数据和参考。方法获取符合要求的CT数据,利用Mimics、Geomagic Wrap、SolidWorks、Ansys Workbench等软件构建实验要求的腰椎有限元模型,将构建的模型进行前屈、后伸、左弯、右弯、左旋、右旋、站立运动状态分析,比较注入在不同位置和注入不同量的骨水泥对上下椎体的应力影响和变化趋势。结果成功建立了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的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各种运动中分析的结果均在既往文献数据参考范围内,可认为模型有效,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实验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发现骨水泥注入到椎间盘的左侧、中间、右侧三者之间对椎体表面的最大应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在椎间盘中注入1 mL、4 mL和7 mL骨水泥后分析发现随着骨水泥注入量的增加上下椎体表面所受的最大应力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考虑到人体的实际运动更加多样和复杂等综合因素骨水泥注入到椎间盘中间更加合理,综合过往的文献和本次的实验研究在椎间盘中注入4~7 mL(50%~100%)骨水泥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是不建议注入到100%,骨水泥渗漏的风险过大,可为临床治疗提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椎间盘成形术 腰椎 水泥 有限元 应力
下载PDF
椎间隙注入不同弹性模量骨水泥对邻近上下椎体应力的影响
2
作者 汪建新 霍文涛 于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48-3554,共7页
背景:近年来,针对腰椎间盘退变和椎间隙变窄所引起的腰部反复疼痛病症从国外引入了椎间隙注入骨水泥的治疗方法,但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椎体骨折的情况,原因可能是骨水泥弹性模量不佳。目的:通过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椎间隙中注入不... 背景:近年来,针对腰椎间盘退变和椎间隙变窄所引起的腰部反复疼痛病症从国外引入了椎间隙注入骨水泥的治疗方法,但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椎体骨折的情况,原因可能是骨水泥弹性模量不佳。目的:通过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椎间隙中注入不同弹性模量骨水泥对上下椎体表面最大应力的影响。方法:招募1名脊柱正常志愿者获取CT数据,利用Mimics、Geomagic、SolidWorks、Ansys建立腰椎L_(2)-L_(5)有限元模型,随后建立L_(3)-L_(4)椎间隙注射不同剂量(1 mL与4 mL)骨水泥模型,每种剂量下赋予骨水泥4种弹性模量(1000,2000,4000,8000 MPa),在L_(2)椎体表面施加压力与弯矩,分析L_(3)椎体下表面与L_(4)椎体上表面的应力。结果与结论:①在骨水泥注入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骨水泥弹性模量的增大,L_(3)椎体下表面与L_(4)椎体上表面的应力增加,其中弹性模量1000 MPa骨水泥对L_(3)椎体下表面与L_(4)椎体上表面的应力影响最小,弹性模量8000 MPa骨水泥对L_(3)椎体下表面与L_(4)椎体上表面的应力影响最大,不同弹性模量骨水泥对整个腰椎活动度的影响较小;②结果说明,在满足治疗要求的情况下注入较低弹性模量的骨水泥可以降低术后骨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椎间盘成形术 腰椎 水泥 有限元 应力 弹性模量
下载PDF
后凸成形术后疼痛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森 张羽 +2 位作者 闫浩 窦荣声 王炳武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70-672,共3页
椎体强化术,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常用方法,可快速缓解骨折疼... 椎体强化术,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常用方法,可快速缓解骨折疼痛,维持椎体高度,恢复患者下地活动。PKP术后仍疼痛的原因较多,其处理仍存有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 后凸成形术 翻修 水泥椎间盘成形术
原文传递
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和经皮骨水泥椎间融合术对脊柱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爽 邵鹏飞 +7 位作者 徐宝山 刘艳成 张净宇 刘钢 张洪亮 郭志文 李晓晔 胡永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07-1412,共6页
目的 通过体外生物力学试验,比较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percutaneous cement discoplasty,PCD)以及经皮骨水泥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cement interbody fusion,PCIF)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生物力学试验分为正常对照(intact,INT... 目的 通过体外生物力学试验,比较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percutaneous cement discoplasty,PCD)以及经皮骨水泥椎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cement interbody fusion,PCIF)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生物力学试验分为正常对照(intact,INT)组、经皮腰椎间盘切除(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PLD)组、PCD组、PCIF组。取6具新鲜成年男性L运动节段标本(包括椎体及椎间盘),分别制作PLD、PCD以及PCIF标本。分别于处理前以及上述处理后,采用MTS多自由度模拟测试系统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包括轴向加载300 N压力前后标本高度,并计算差值;加载7.5 Nm扭矩下前屈、后伸、左/右侧弯以及左/右旋转的脊柱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刚度。结果 轴向加载压力后,PLD组椎间高度变化大于其他组(P<0.05)。PLD组与INT组比较,各向ROM均增大,刚度均减小(P<0.05)。PCD组与INT组比较,前屈、后伸、左/右旋转ROM均增大,刚度减小(P<0.05);与PLD组比较,前屈、后伸、左/右侧弯ROM均减小,刚度增大(P<0.05)。PCIF组与INT组比较,左/右侧弯ROM均减小,刚度增大(P<0.05);与PLD组比较,各向ROM均减小、刚度增大(P<0.05);与PCD组比较,前屈、左/右侧弯、左/右旋转ROM均减小,刚度增大(P<0.05)。结论 PCD和PCIF均能减小腰椎运动节段ROM、增加刚度,其中前者主要影响屈伸和侧弯刚度,后者对腰椎各向ROM,尤其是侧弯及旋转方向限制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变 生物力学 水泥椎间盘成形术 水泥椎间融合 脊柱稳定性
原文传递
经皮椎弓根入路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治疗严重椎间盘退变性腰痛1例
5
作者 沙凯 曹舜 李志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208-211,共4页
椎间盘退变性腰痛是一种最常见的类型。腰痛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多因素:包括功能或节段性不稳定、复原、姿势异常、肌肉恢复不良、情绪紧张、衰老变化和损伤,如椎间盘退变、关节炎或韧带肥大。就目前的研究表明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Perc... 椎间盘退变性腰痛是一种最常见的类型。腰痛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多因素:包括功能或节段性不稳定、复原、姿势异常、肌肉恢复不良、情绪紧张、衰老变化和损伤,如椎间盘退变、关节炎或韧带肥大。就目前的研究表明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Percutaneous cement discoplasty PCD)是一种近年来应用于严重椎间盘退变性腰痛的新型微创手术。另外最新的临床数据也证实椎间盘成形术后,椎间盘高度可保持不变或增高,椎间孔横截面积较术前有明显增大。然而考虑到PCD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基于从椎间盘注入高粘度的PMMA而成,人们担忧高强度的PMMA是否最终会损害相邻椎板,甚至引起新发骨折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椎间盘成形术 椎间盘退变 椎间失稳 真空征
下载PDF
PCD在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陶伟伟 朱建非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1期1-5,共5页
目的 研究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PCD)在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CD组和PVP组,每组60例。PCD组采用PCD治疗,PVP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 目的 研究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PCD)在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CD组和PVP组,每组60例。PCD组采用PCD治疗,PVP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的腰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后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结果 PCD组手术切口长度(3.1±1.1)mm、手术时间(34.0±10.2)min、住院时间(2.13±0.21)d均短于PVP组的(10.3±2.1)mm、(52.1±9.91)min、(4.13±0.77)d,出血量(3.34±2.12)ml少于PVP组的(15.15±5.91)ml,术后2 h腰部VAS评分(2.15±0.21)分低于PVP组的(4.21±0.20)分,术后2 h的JOA评分(24.17±0.94)分高于PVP组的(21.15±0.96)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8.33%低于PVP组的2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注射的骨水泥量、术前及末次随访的腰部VAS评分及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h以及末次随访腰部VAS评分和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D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与PVP相同的效果,且具有明显的手术切口长度小、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骨水泥渗漏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椎间盘成形术 椎体质疏松性 椎体成形术 水泥渗漏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治疗老龄真空征型的椎间不稳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赵晓明 娄啸霄 +1 位作者 高军 张银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5-311,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percutaneous cement discoplasty,PCD)对患有椎间不稳且影像学上伴有真空征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中心于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27例椎间不稳且影像学伴真空征的患者,对其... 目的探讨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percutaneous cement discoplasty,PCD)对患有椎间不稳且影像学上伴有真空征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中心于2019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27例椎间不稳且影像学伴真空征的患者,对其采用PCD手术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术中出血及住院总时间。通过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VAS评分、ODI指数及腰椎JOA评分来评价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状况的改善。同时,通过术前及术后影像学资料比较患者的椎间隙高度的改变并统计椎间隙截面骨水泥分布率。结果27例行PCD手术的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2±1.85)d,手术时间单节段(32.3±4.51)min、双节段(53.6±12.17)min、三节段(74.4±6.33)min、四节段(90.0±10.36)min,术中出血量(6.11±4.97)mL,较传统椎间融合术有明显降低。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及腰椎功能的ODI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脊椎功能得到部分恢复。影像学方面,术后患者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改善,同时操作节段椎间隙中切面骨水泥弥散相对良好。脊柱的力学稳定性得到恢复。结论对于合并严重并发症不适宜行开放手术的患者,PCD是一种可待选择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不稳 真空征 水泥椎间盘成形术(PCD) 老龄
下载PDF
经皮骨水泥椎间盘成形术治疗顽固性腰痛1例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莹莹 杨寅 +3 位作者 王义清 曹军军 刘邦定 张延平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2期256-256,共1页
1病例报告患者,男,62岁,因“顽固性腰痛2年,加重伴行走困难1年”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疼痛,自行口服止疼药物后减轻,此后腰痛反复发作,逐渐加重。1年前腰痛明显加重伴行走困难,站立及行走时疼痛加重,诊断为“腰椎间盘突... 1病例报告患者,男,62岁,因“顽固性腰痛2年,加重伴行走困难1年”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骶部疼痛,自行口服止疼药物后减轻,此后腰痛反复发作,逐渐加重。1年前腰痛明显加重伴行走困难,站立及行走时疼痛加重,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限制腰部活动、口服止痛药物及理疗等均无明显效果。查体:脊柱生理曲度存在,腰骶部压痛阳性,腰部活动受限,右侧直腿抬高试验60°阳性,左侧正常,双下肢感觉和血运正常,肌力和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腰椎间盘CT结果显示:L4-5、L5-S1椎间盘轻度突出(中央型)并L5-S1椎间盘真空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椎间盘成形术 椎间失稳 真空征 顽固性腰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