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下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健 施恩标 +1 位作者 丁培源 张文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0期112-115,128,共5页
目的探究CT下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收治的PTN患者86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经皮... 目的探究CT下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收治的PTN患者86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经皮球囊压迫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CT下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及Q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侧面颊部麻木及咀嚼肌肌力下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邻支支配区疼痛及共济失调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下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PTN疗效确切,且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穿刺 半月神 射频热凝 球囊压迫 原发性三叉神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合并心房扑动并双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球囊压迫术中保护性临时起搏: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德民 谭延芹 +3 位作者 王晓明 张健来 段斌斌 鞠衍馨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本文报道1例三叉神经痛(TN)行球囊压迫术治疗的患者,其心电图示心房扑动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左前分支阻滞,球囊压迫术前置入心脏临时起搏器,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保障了患者治疗安全。
关键词 三叉神 束支传导阻滞 心脏起搏 球囊压迫
原文传递
三叉神经痛患者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后并发咀嚼肌萎缩:1例报道
3
作者 田德民 于建波 鞠衍馨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89-294,共6页
本文报道1例三叉神经痛(TN)行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PBC)治疗的患者,术后疼痛消失。术后18个月出现治疗侧颧骨下凹陷,张口、对齿及咬合功能无明显异常。咀嚼肌萎缩是PBC较少见的并发症,三叉神经运动支神经源性损伤以及废用性肌萎缩是其主... 本文报道1例三叉神经痛(TN)行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PBC)治疗的患者,术后疼痛消失。术后18个月出现治疗侧颧骨下凹陷,张口、对齿及咬合功能无明显异常。咀嚼肌萎缩是PBC较少见的并发症,三叉神经运动支神经源性损伤以及废用性肌萎缩是其主要致病原因,咀嚼肌功能锻炼及针刺、电针等物理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咀嚼肌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 球囊压迫 萎缩 咀嚼肌
原文传递
构建模型预测经皮球囊压迫治疗后三叉神经痛复发
4
作者 齐亮 刘文广 +2 位作者 郑金玉 倪洪早 刘永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6-210,共5页
目的构建预测三叉神经痛(TN)经皮球囊压迫(PBC)治疗后复发模型,分析疼痛复发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1例经PBC治疗的TN患者,以其中167例为训练集、94例为测试集;根据疼痛是否复发将前者分为复发亚组(n=95)与未复发亚组(n=72),比较亚... 目的构建预测三叉神经痛(TN)经皮球囊压迫(PBC)治疗后复发模型,分析疼痛复发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1例经PBC治疗的TN患者,以其中167例为训练集、94例为测试集;根据疼痛是否复发将前者分为复发亚组(n=95)与未复发亚组(n=72),比较亚组间基本资料,获取疼痛复发相关因素,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预测训练集和测试集PBC后PN复发的效能,比较模型在训练集与验证集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训练集中,相比未复发亚组,复发亚组肥胖、合并多发性硬化症、TN病程≥5年、治疗前巴罗神经病学研究所疼痛分级Ⅳ或Ⅴ、非典型疼痛及球囊压迫时间>120 s者占比较高,而V3分区疼痛者占比较低(P均<0.05)。肥胖[OR=1.662,95%CI(1.176,2.350)]、合并多发性硬化症[OR=1.707,95%CI(1.195,2.439)]、TN病程≥5年[OR=2.016,95%CI(1.364,2.979)]、非典型疼痛[OR=2.551,95%CI(1.508,4.310)]及球囊压迫时间>120 s[OR=2.044,95%CI(1.222,3.419)]均与疼痛复发风险增加有关,而V3分区疼痛[OR=0.874,95%CI(0.787,0.970)]患者复发风险较低(P均<0.05);由以上因素构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训练集与测试集疼痛复发的AUC分别为0.789及0.7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2)。结论所获模型可用于预测PBC后TN复发;肥胖、合并多发性硬化症、TN病程≥5年、非典型疼痛等及球囊持续压迫时间>120 s可增加PBC后TN复发风险,而V3分区疼痛治疗后复发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 复发 球囊压迫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合并青光眼患者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中出现严重三叉神经-心脏反射:1例报道与文献复习
5
作者 田德民 杨磊 +4 位作者 张健来 段斌斌 高晓明 王晓明 鞠衍馨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16-121,共6页
三叉神经-心脏反射是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常见并发症, 术前或术中应用阿托品可有效预防心动过缓和心脏停搏的发生。本文报道1例阿托品使用禁忌的三叉神经痛合并青光眼患者, 球囊压迫术中出现严重、频发心动过缓。采用... 三叉神经-心脏反射是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常见并发症, 术前或术中应用阿托品可有效预防心动过缓和心脏停搏的发生。本文报道1例阿托品使用禁忌的三叉神经痛合并青光眼患者, 球囊压迫术中出现严重、频发心动过缓。采用小剂量、间断、缓慢增加球囊容量压迫三叉神经节, 安全、顺利地完成手术。术毕患者疼痛消失, 未见严重并发症, 术后随访6个月疼痛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 青光眼 球囊压迫 三叉神心脏反射
原文传递
螺旋CT引导下三叉神经半月节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伍犹梁 隋立森 +6 位作者 谢学敏 余佳彬 张晓静 谢海涛 徐少群 肖建斌 陈春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螺旋CT三维重建辅助下卵圆孔定位的优势,总结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经皮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顽固性TN病... 目的探讨术中螺旋CT三维重建辅助下卵圆孔定位的优势,总结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经皮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顽固性TN病例资料,均采用术中螺旋CT引导下PBC治疗。结果术后疼痛完全缓解25例(BNIⅠ级),疼痛明显好转3例(BNIⅡ级),部分好转2例(BNIⅢ级+Ⅳ级),有效率为93.3%(28/30)。病侧面部麻木发生率93.3%(28/30),咀嚼乏力33.3%(10/30),耳鸣3.3%(1/30),麻木等不适症状多在1~3个月内明显好转或消失,不影响生活,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随访期内复发2例,近期疼痛复发率约为6.7%(2/30)。结论PBC治疗TN临床效果确切,创伤小,风险低,尤其对于高危、疼痛累及第Ⅰ支、复发的病人更有优势。术中采用3D-CT引导,定位准确,降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 球囊压迫 螺旋CT
下载PDF
CT引导清醒局麻下经皮微球囊压迫术治疗难治性三叉神经第Ⅰ、Ⅱ支痛高龄患者一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可越 黄冰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1年第1期94-98,共5页
三叉神经痛以老年患者为主,通常合并高血压等多种基础疾病,全麻的风险较大。本研究团队完成了局麻下经皮微球囊压迫术治疗老年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例。患者,男,82岁,因左眶上及上颌区阵发性疼痛3年入院。左面部约在三叉神经第Ⅰ、Ⅱ... 三叉神经痛以老年患者为主,通常合并高血压等多种基础疾病,全麻的风险较大。本研究团队完成了局麻下经皮微球囊压迫术治疗老年难治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例。患者,男,82岁,因左眶上及上颌区阵发性疼痛3年入院。左面部约在三叉神经第Ⅰ、Ⅱ支配区域触摸痛(+),数字等级评分(NRS)7分。三叉神经MRI显示左侧三叉神经与血管伴行。口服药物保守治疗失败,于我院择期行局麻下经皮微球囊压迫术,术毕疼痛立即缓解,未见严重不良反应,随访3个月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 CT引导 麻醉 局部 球囊压迫
原文传递
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球囊压力与三叉神经痛疗效和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春辉 朱骁 +4 位作者 陈涛 李欢 罗刚 喻坚柏 梁昊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治疗三叉神经痛过程中球囊压力与术后疼痛缓解、远期疗效、安全性的关系,并确定最佳的压力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PBC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检...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治疗三叉神经痛过程中球囊压力与术后疼痛缓解、远期疗效、安全性的关系,并确定最佳的压力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PBC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检测球囊压力。分析术后治疗效果、并发症与球囊压力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术后即刻有效率97.9%,手术前后BNI(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BNI)疼痛分级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压力与术后麻木程度、复发均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球囊充盈量不相关(P>0.05);球囊充盈量与术后麻木程度也无相关性(P>0.05)。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球囊压力并非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按稳健评估法,球囊压力参考范围为0.13~0.20 MPa。结论PBC治疗三叉神经痛过程中,通过球囊压力检测可以明确实施的压力范围,有利于该手术规范化,有望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 球囊压迫 球囊压力
下载PDF
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彭若愚 林劲芝 +2 位作者 罗国轩 刘佳文 张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835-836,868,共3页
目的探讨球囊压迫术(PBC)与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1年7月手术治疗的156例PTN的临床资料。应用PBC治疗79例(PBC组),MVD治疗77例(MVD组)。结果术后1年,PBC组有效率(93.7%)与MVD... 目的探讨球囊压迫术(PBC)与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1年7月手术治疗的156例PTN的临床资料。应用PBC治疗79例(PBC组),MVD治疗77例(MVD组)。结果术后1年,PBC组有效率(93.7%)与MVD组(90.9%)无统计学差异(P>0.05)。PBC组术后面部麻木发生率(93.7%)、口唇疱疹发生率(39.2%)明显高于MVD组(分别为46.8%、3.9%;P<0.05),而耳鸣发生率(0%)明显低于MVD组(11.7%;P<0.05)。PBC组术后1年复发率(10.8%,8/74)与MVD组(5.7%,4/70)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BC与MVD治疗PTN疗效肯定,各具优势。术前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责任血管的PTN,优先选择MVD治疗;顽固复发、年老体弱以及存在基础病的PTN,建议选择PBC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 球囊压迫 微血管减压术 疗效
下载PDF
经皮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业森 尚毓淳 +3 位作者 姜之全 苏贺先 娄飞云 赵永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PBC)与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优缺点及近期疗效。方法选取3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其中15例行PBC治疗(PBC组), 15例行MVD治疗(MVD组)。比较2组患者基本情况和住院总费用、手术时间、住院总时间以及...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PBC)与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优缺点及近期疗效。方法选取3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其中15例行PBC治疗(PBC组), 15例行MVD治疗(MVD组)。比较2组患者基本情况和住院总费用、手术时间、住院总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估2组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PBC组住院总费用低于MVD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总时间短于M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组患者平均年龄高于M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疼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D组术后面部麻木发生率低于P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VD和PBC术后近期疗效相似。MV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BC, PBC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 球囊压迫 微血管减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被引量:9
11
作者 任玉娥 刘小会 +16 位作者 程志祥 樊肖冲 樊碧发 黄东 胡永生 蒋宗滨 罗芳 马柯 钱涛 孙涛 孙洪涛 杨立强 俞文华 仲骏 赵宗茂 周华成 刘广召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2年第4期437-448,共12页
经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操作简单且安全有效,目前在国内已被广泛应用,但不同地区、不同学科对这项技术的应用存在差异。本共识系国内疼痛科与神经外科专家共同编写,对PBC的相关解剖、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和疗效... 经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操作简单且安全有效,目前在国内已被广泛应用,但不同地区、不同学科对这项技术的应用存在差异。本共识系国内疼痛科与神经外科专家共同编写,对PBC的相关解剖、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和疗效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旨在指导临床医生规范应用此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压迫 三叉神 疼痛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机器人辅助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马峻 李勇刚 +3 位作者 陈心 雪亮 苏少波 岳树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94-898,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计划系统(简称机器人)辅助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1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机器人辅助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1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计划系统(简称机器人)辅助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1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机器人辅助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1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和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之后利用机器人进行多模态图像融合三维重建、载人术前计划和实施经皮球囊压迫术。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并在术后1、3、6个月随访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13例患者的机器人辅助经皮球囊压迫术均顺利完成,术后三叉神经痛均即刻得到缓解,VAS评分的中位数由10分(9~10分)均降至0分。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血管损伤、复视、溃疡性角膜炎、感染并发症,但患者术后均出现手术同侧面部麻木症状。13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6个月,其中2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随访时面部麻木症状有所减轻;1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时出现手术侧咀嚼无力症状,6个月随访时其症状有所减轻。末次随访显示,13例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仍为0分,均无疼痛复发现象。结论机器人辅助经皮球囊压迫术依托于导航机械臂引导可精准穿刺卵圆孔,准确置入球囊,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短期随访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 机器人 球囊压迫 卵圆孔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CT三维重建技术在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磊 刘冲 +1 位作者 迟令懿 张良文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90-1093,共4页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中的应用。方法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5月至2018年8月采用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31例,所有患者术中均使用移动CT扫描并采用三维重建软件分...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中的应用。方法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5月至2018年8月采用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31例,所有患者术中均使用移动CT扫描并采用三维重建软件分析测量卵圆孔外口至岩骨脊的距离、穿刺针与岩骨脊及斜坡的夹角,记录患者术后即刻效果及随访10~12个月后预后情况。结果术中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测得卵圆孔外口至岩骨脊的距离为(2.14±0.17)cm,范围为1.83~2.42 cm。穿刺针与岩骨脊的夹角为(102.03±7.60)°,范围为91.00~116.00°。穿刺针与斜坡的夹角为(68.03±7.06)°,范围为52.00~80.00°。在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下,31例患者卵圆孔均穿刺成功。术中球囊充盈体积为(0.42±0.05)cm^3,范围为0.30~0.47 cm^3;压迫时间为(4.72±0.53)min,范围为3.00~5.00 min。术后复视发生率为3.23%,眼睛干涩及角膜感觉减退症状发生率为12.90%。随访期间1例患者术后10个月复发,余患者均痊愈,并发症消失。结论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可降低手术过程中卵圆孔穿刺难度,辅助术中球囊形状的判断及调整,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 球囊压迫 CT三维重建
原文传递
3D打印导航面具在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涛 邢梦杨 +3 位作者 陈伟 徐军 徐文虎 李泽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究3D打印导航面具在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4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DSA引导组,n=20)和B组(3D打印面具组,n=20),A组采取DSA引导行球囊压迫术,B组采取3D打印... 目的探究3D打印导航面具在三叉神经球囊压迫术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4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DSA引导组,n=20)和B组(3D打印面具组,n=20),A组采取DSA引导行球囊压迫术,B组采取3D打印面具引导行球囊压迫术,记录穿刺所用时间、手术总时间、首次穿刺成功率并对患者术后效果进行总体评价。结果与A组相比,B组在首次穿刺时间、手术总时间、DSA扫描次数等方面显著降低,而在首次穿刺成功率、术中球囊呈“梨形”例数、远期疗效等方面明显高于A组。结论3D打印面具引导球囊压迫术有穿刺准确、节省时间、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优点,有较为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球囊压迫 三叉神 数字化设计 导航模块
下载PDF
经皮微球囊压迫术和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媛婧 王稳 +3 位作者 刘春华 努尔比亚·阿布拉 李怡帆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88,共6页
目的:比较经皮微球囊压迫术和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收治的PTN病人,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经皮球囊压迫组(P组)55... 目的:比较经皮微球囊压迫术和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3月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收治的PTN病人,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经皮球囊压迫组(P组)55例和射频热凝组(R组)53例。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总体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疼痛复发率。结果:两组病人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小时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1),两组术后1小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皮球囊压迫组的整体面部麻木程度较射频热凝组轻(P<0.05),两组术后出现口唇疱疹、角膜反射下降、干眼症、咀嚼肌无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后射频热凝组的复发率更高。结论:经皮微球囊压迫术和射频热凝术均可有效治疗PTN,均可出现面部麻木等并发症,1年后射频热凝组的复发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 球囊压迫 射频热凝术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比较经皮射频热凝术与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武晓可 连亚军 +2 位作者 陈媛 史萌萌 张海峰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3年第1期36-43,共8页
目的分析经皮射频热凝术(PRT)与经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ochrand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 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 收集有关PRT和PBC治疗TN的随机对... 目的分析经皮射频热凝术(PRT)与经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ochrand Library、PubMed、Embase数据库, 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 收集有关PRT和PBC治疗TN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 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 包含2 033例TN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4个月, PBC组较PRT组疼痛数字评分(NRS)更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22, 95%CI:0.17~2.27, P=0.02);术后7 d、6个月及12个月两组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PRT组较PBC组疼痛缓解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76, 95%CI:0.60~0.96, P=0.02)。术后PRT组咀嚼肌无力发生情况较PBC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8, 95%CI:0.19~0.76, P=0.0 006);此外术后两组在面部麻木、角膜反射减弱、带状疱疹发生率及术后复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RT较PBC术后疼痛缓解率更高, 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但PBC远期疼痛程度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 射频热凝术 球囊压迫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翼腭窝神经阻滞对三叉神经痛经皮球囊压迫术镇痛效果的影响
17
作者 王凯 王炎 《医学信息》 2024年第6期129-134,共6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翼腭窝神经阻滞对三叉神经痛经皮球囊压迫术患者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需择期行经皮球囊压迫术患者104例,将上述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翼腭窝神经阻滞对三叉神经痛经皮球囊压迫术患者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需择期行经皮球囊压迫术患者104例,将上述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阻滞组(N组)和全身麻醉组(S组),每组52例。N组在常规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翼腭窝神经阻滞,S组诱导前不做特殊处理,所有患者均采用异丙酚全麻下置入喉罩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瑞芬太尼作为术中镇痛维持。比较两组入室后平静时(T0)、穿刺进入Meckle腔前(T1)、穿刺进入Meckle腔时(T2)、球囊压迫三叉神经前(T3)、球囊压迫三叉神经时(T4)、入PACU苏醒后拔除喉罩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BNI评分、NRS评分、炎症因子(TNF-α、IL-6)、拔管时间、术中追加使用舒芬太尼用量、乌拉地尔用量、阿托品用量。结果N组T0~T4时MAP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T5时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术后6、12、24 h NRS评分均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前术后BN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T2~T4时HR低于S组(P<0.05),而两组T0、T1、T5时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术后TNF-α、IL-6水平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术中追加使用舒芬太尼用量、乌拉地尔用量、阿托品用量及拔管时间少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翼腭窝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经皮球囊压迫术中可稳定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流动力学,降低疼痛程度,减少术中辅助用药量,并缩短入PACU后拔管所需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腭窝神阻滞 球囊压迫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新型激光定位辅助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蔡纪平 杨美君 +6 位作者 毛修月 莫秋连 陈涛 龚金兵 喻坚柏 李利博 李春辉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92-396,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激光定位技术辅助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行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 目的探讨新型激光定位技术辅助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行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3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新型激光定位辅助穿刺组(观察组,32例)和传统徒手定位穿刺组(对照组,31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术中曝光射线量、球囊成形不良例数,术后6个月内的临床疗效等,并在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术中曝光射线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球囊成形不良例数、术后第1天巴罗神经研究所(BNI)疼痛评分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内随访,两组患者面部麻木、复视、咬肌无力、唇周疱疹、疼痛复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激光定位技术可辅助手术精准穿刺卵圆孔,根据手术经验准确置入球囊,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术中辐射剂量,短期随访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 立体定位技术 激光 球囊压迫
原文传递
银杏叶提取物和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燕中 宋仲涛 丘文凤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438-1440,F0003,共4页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目前普遍分为两种,即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尚无明确具体的发病机制,主要临床症状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无固定规律反复发生的剧烈痛感,使患者遭受极大痛苦,生活质量严重降低。目前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目前普遍分为两种,即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尚无明确具体的发病机制,主要临床症状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无固定规律反复发生的剧烈痛感,使患者遭受极大痛苦,生活质量严重降低。目前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手术方式中,经皮球囊压迫术能够对患者的疼痛进行有效缓解,是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要手术方式。银杏叶提取物富含多种有机酸,能够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神经功能起到保护和恢复作用。本文综述了经皮球囊压迫术和银杏叶提取物在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提供一定文献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球囊压迫 三叉神 疗效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疼痛护理对经皮球囊压迫术患者的影响
20
作者 宋惠芳 王敏 +1 位作者 李俊杰 冯宪梅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对PBC患者给予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至2020年12月-2022年12月于本院经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的患者,共3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6例,常规护理)、观察组(16例,常规+疼痛护理),观察患者疼痛、心理、睡眠、应对... 目的探讨对PBC患者给予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至2020年12月-2022年12月于本院经皮球囊压迫术(PBC)治疗的患者,共3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6例,常规护理)、观察组(16例,常规+疼痛护理),观察患者疼痛、心理、睡眠、应对方式及舒适度等指标水平。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及VAS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SQI水平及应对方式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舒适度各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PBC患者给予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与疼痛感,获得良好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 三叉神 球囊压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