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8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被引量:1399
1
作者 樊纲 王小鲁 马光荣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16,共13页
1978年以来,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的经济转型给中国带来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本文利用中国各省份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定量考察了市场化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的结果显示,从1997年到2007年,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 1978年以来,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的经济转型给中国带来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本文利用中国各省份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定量考察了市场化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的结果显示,从1997年到2007年,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年均1.45个百分点。市场化改革推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的39.2%是由市场化贡献的。中国的市场化转型道路还没有完成,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赖于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化 经济转型 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原文传递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 被引量:697
2
作者 林毅夫 蔡昉 李周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10,共8页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林毅夫蔡昉李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00871)(中国社会科学院100732)一、改革以来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中国从70年代末开始进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中国的经济改革,...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林毅夫蔡昉李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00871)(中国社会科学院100732)一、改革以来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中国从70年代末开始进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中国的经济改革,从改进激励机制和提高微观经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地区经济 收入差距 发展趋势 中国
原文传递
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的构建及其转型路径 被引量:518
3
作者 任保平 李禹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4-113,共10页
高质量发展就是经济的总量与规模增长到一定阶段后,经济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结果。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意味着中国经济步入提质增效的新时... 高质量发展就是经济的总量与规模增长到一定阶段后,经济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结果。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意味着中国经济步入提质增效的新时期。在这一新阶段如何将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关键问题。高质量发展阶段比高速增长阶段有更高的要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发展高质量、改革开放高质量、城乡建设高质量、生态环境高质量、人民生活高质量。要实现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就需要构建高质量发展的评判体系。高质量发展的评判体系包括: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体系、政绩考核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新时代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路径在于:构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建立高质量的经济体系。实现三大变革,提高发展动力的质量;实现活力、效益与质量的有机结合,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提升企业效率,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微观主体。发挥质量型政策的作用,建立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 高速增长 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
下载PDF
经济转型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 被引量:333
4
作者 蒋殿春 张宇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6-38,共13页
本文对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FDI技术溢出机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微观分析,并利用省市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认为,在经济转型特定的制度环境中,由于知识和技术的价值受到低估,企业和个人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的激励不足,同时制... 本文对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FDI技术溢出机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微观分析,并利用省市面板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认为,在经济转型特定的制度环境中,由于知识和技术的价值受到低估,企业和个人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的激励不足,同时制度的缺陷又禁锢了国内企业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因此FDI技术溢出机制受到强有力的制约。本文的经验实证结果印证了前面的理论分析,即在控制了制度改善的效率影响之后,我们发现FDI对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甚至是负面的;国内制度的改进有助于FDI技术溢出的发挥,相对完善的国内制度环境已成为FDI发挥积极作用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效应 经济转型 制度
原文传递
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分析 被引量:266
5
作者 李治国 唐国兴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4-42,共9页
本文综合考察了我国生产性资本的总量水平、形成路径及其调整机制。通过改进的方法所估算的资本存量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翻了不止两番 ,年平均增长率为7 3 6 % ,积累极为迅速。资本形成路径明显分为两个阶段 ,增量改革推动的配置效率改... 本文综合考察了我国生产性资本的总量水平、形成路径及其调整机制。通过改进的方法所估算的资本存量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翻了不止两番 ,年平均增长率为7 3 6 % ,积累极为迅速。资本形成路径明显分为两个阶段 ,增量改革推动的配置效率改进使资本—产出比率在 1 994年之前持续下降 ,而近年来的资本形成过快是由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倚重资本深化 ,必须通过全方位结构调整加快转型进程。本文进一步给出了我国转型期资本存量调整的供求决定框架 ,实证结果表明 ,需求导向的资本存量调整机制和投资行为已经在中国的转型经济中基本形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形成路径 资本存量调整模型 中国 经济转型 投资需求
原文传递
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 被引量:217
6
作者 李实 赵人伟 张平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2-51,共10页
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中国经济体制变革在激励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引起了利益分配机制的改变。其结果,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和收入差距出现了显著性变化。在我们满... 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中国经济体制变革在激励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引起了利益分配机制的改变。其结果,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和收入差距出现了显著性变化。在我们满足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不应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经济转型 收入分配 收入差距
原文传递
行政垄断、寻租与腐败——转型经济的腐败机理分析 被引量:195
7
作者 过勇 胡鞍钢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1-69,共9页
本文试图利用寻租经济学的方法 ,对中国渐进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有的腐败形式———行政垄断的本质、成因、形式、特征进行了分析 ;基于现有对转型经济中腐败现象的研究 ,提出了转型经济中腐败现象的新的分类 ;并对行政垄断 ,主要是行... 本文试图利用寻租经济学的方法 ,对中国渐进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有的腐败形式———行政垄断的本质、成因、形式、特征进行了分析 ;基于现有对转型经济中腐败现象的研究 ,提出了转型经济中腐败现象的新的分类 ;并对行政垄断 ,主要是行业垄断的经济损失规模及租金的耗散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最后 ,回顾了中国反垄断改革的进展 ,并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议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租经济 中国 行政垄断 腐败机理 市场经济 经济转型 经济损失规模 租金耗散 法定垄断
下载PDF
转型经济中农户储蓄行为:中国农村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93
8
作者 万广华 史清华 汤树梅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2,共10页
本文运用大样本农户家庭调查资料 ,对决定中国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 ,从实际出发构建了一个具有较好解释力 ,且能对各种类型的变量均有所考虑的储蓄模型。研究发现 :(a)流动性约束、预防性储蓄动机以及工业化等对储蓄... 本文运用大样本农户家庭调查资料 ,对决定中国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 ,从实际出发构建了一个具有较好解释力 ,且能对各种类型的变量均有所考虑的储蓄模型。研究发现 :(a)流动性约束、预防性储蓄动机以及工业化等对储蓄率的上升贡献相当大 ,且为正值 ;(b)在解释区域间储蓄率的差异时 ,文化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 ;(c)家庭生命周期的“∪”型分布假说被拒绝 ,相反的“∩”型分布被发现 ;(d)当家庭财富与储蓄率的相关关系表现为负时 ,持久收入假说也被拒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农户储蓄行为 中国 农村 实证研究 流动性约束 预防性储蓄动机 工业化 储蓄率 文化 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财富 持久收入假说 “∪”型分布假说
原文传递
中国经济转型40年中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 被引量:221
9
作者 李实 朱梦冰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28,共10页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作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部分,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总的来看,经济转型前30年,中国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这其中既受到不完善的经济体制转变的影响,也有发展战略选择和政府政策变化的原因。在近10年的经济转型中...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作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部分,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总的来看,经济转型前30年,中国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这其中既受到不完善的经济体制转变的影响,也有发展战略选择和政府政策变化的原因。在近10年的经济转型中,一些缩小收入差距的因素更多地显现出来,遏制着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势头,出现了收入差距小幅波动和高位徘徊的阶段。不可否认,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复杂且艰巨的,未来10年,只有坚定地、尽快地、尽力地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经济转型 城乡差距 收入再分配
原文传递
中国经济稳增长难题:人力资本错配及其解决途径 被引量:139
10
作者 李静 楠玉 刘霞辉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31,共14页
本文探讨为什么解决技术密集型部门和最终产品部门之间人力资本"错配"问题,是中国经济稳增长政策面临的难题,并借助"新卡尔多事实",关注全社会信息共享和知识传递的人力资本匹配效应。研究发现:在经济转型过程中,... 本文探讨为什么解决技术密集型部门和最终产品部门之间人力资本"错配"问题,是中国经济稳增长政策面临的难题,并借助"新卡尔多事实",关注全社会信息共享和知识传递的人力资本匹配效应。研究发现: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本市场化配置可能失灵,易引发错配,致使创新动力不足。如果政府通过规制技术型企业,促其转型为创新型企业,虽完美解决了错配,但经济增长将面临下行压力,且经济受到人力资本供给的波动而不稳定。所以,人力资本错配是伴随稳增长的一个"难题"。尽管对于转型中的经济体而言,完美解决人力资本错配可能不是有效的,但提升社会的信息共享和知识传递水平,为人力资本外溢提供有效渠道,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本在部门间的适宜匹配,可以成为推动整个社会创新和经济稳增长的实施条件。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当前中国经济处于资本积累效果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时期,需要在保障人力资本形成的激励条件下,允许一定的人力资本错配,同时规制技术型企业,促其创新,与此同时,扩大人力资本外溢渠道,释放更多的教育和知识红利,推进知识生产与消费一体化过程,从而推动创新和实现增长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 人力资本错配 经济稳增长
原文传递
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与战略探索 被引量:116
11
作者 董锁成 李泽红 +1 位作者 李斌 薛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5期12-17,共6页
资源型城市经济性转型正面临着重大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问题:①城市产业结构属于资源型、粗放型的传统初级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与效益低下;②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巨大;③资源濒临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严重;④机制体制问题突出,创新... 资源型城市经济性转型正面临着重大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问题:①城市产业结构属于资源型、粗放型的传统初级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与效益低下;②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巨大;③资源濒临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严重;④机制体制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成功转型需要战略创新,具体战略包括:发展目标创新——社会福利均等化、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整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三大效益目标;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多元化产业结构优化,构建生态产业体系,转变传统增长方式;资源替代与产业替代战略;科技创新战略——依靠高新技术的后发优势战略;生态城市战略;机制体制创新战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经济转型 战略创新
下载PDF
经济转型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流通速度 被引量:100
12
作者 王曦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0-28,共9页
文章评价和综合了传统货币需求理论 ,从经济主体的微观行为基础出发 ,建立了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结论是 :制度的转型改变着经济主体的微观机制 ;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价格自由化进程、利率制度安排的特殊性、证券市场的产生... 文章评价和综合了传统货币需求理论 ,从经济主体的微观行为基础出发 ,建立了经济转型时期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结论是 :制度的转型改变着经济主体的微观机制 ;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价格自由化进程、利率制度安排的特殊性、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造成我国货币需求持续扩张和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实证分析证实了这个结论。最后结合未来经济转型 ,对我国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进行了理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 货币需求 货币流通速度 中国 证券市场 微观机制
原文传递
中国管理学界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被引量:116
13
作者 郭重庆 《管理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320-322,共3页
关键词 人类历史 社会责任 中国 管理学 经济转型 变革时期 社会公平 经济增长
下载PDF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 被引量:114
14
作者 陈雨露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2,共3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事实上,对于正处在经济转型关键阶段的中国而言,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经...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事实上,对于正处在经济转型关键阶段的中国而言,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建立有效的融资机制,切实保障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需求,成为下阶段中国金融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建设 中国特色 金融支持 农业现代化道路 中国金融发展 经济转型 社会发展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论新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被引量:70
15
作者 江其务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共7页
中国货币政策的运作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政策调控重点转移 ,经济市场化水平提高 ,货币市场正在发挥政策操作平台的作用 ,资本市场发展、货币资源分布的畸型结构、货币替代的出现 ,正在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复杂影响 ,提高货币政策作用和效... 中国货币政策的运作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政策调控重点转移 ,经济市场化水平提高 ,货币市场正在发挥政策操作平台的作用 ,资本市场发展、货币资源分布的畸型结构、货币替代的出现 ,正在对货币政策传导产生复杂影响 ,提高货币政策作用和效率 ,亟需研究在新的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转型 制度变革 金融市场 货币分布结构 货币替代
原文传递
经济转型中的就业重构与收入分配 被引量:93
16
作者 阮杨 陆铭 陈钊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0-56,共7页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就业重构 收入分配
原文传递
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是否阻滞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被引量:102
17
作者 欧阳志刚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6-135,共20页
本文根据中国经济转型和城乡二元结构背景,基于一价定律和泰尔指数度量了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收入差距,刻画了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效应,揭示了地区差异。主要结论为: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 本文根据中国经济转型和城乡二元结构背景,基于一价定律和泰尔指数度量了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收入差距,刻画了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效应,揭示了地区差异。主要结论为: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效应,且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效应的非线性转换发生在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期,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首先出现非线性转换,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最后出现转换。上述结果表明,改革初期城乡经济的持续分割推动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上世纪末期后,随着城乡再平衡政策的实施,城乡经济呈现一体化趋势。城乡经济的一体化阻滞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因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政府应推进城乡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经济一体化 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转型
原文传递
资源错配、结构变迁与中国经济转型 被引量:102
18
作者 曹玉书 楼东玮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18,共14页
本文在分析和分解各地区及三次产业资源误置程度的基础上,通过在传统的增长核算框架内引入错配系数的方法,重新测算了我国在资源误置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并将除去资源错配因素后的实际技术进步分解为结构变迁效应和净增长效应,得到了资源... 本文在分析和分解各地区及三次产业资源误置程度的基础上,通过在传统的增长核算框架内引入错配系数的方法,重新测算了我国在资源误置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并将除去资源错配因素后的实际技术进步分解为结构变迁效应和净增长效应,得到了资源错配、结构变迁和经济转型间的关系。研究还发现:要素流动障碍和资源误置因素的存在不仅影响经济短期的产出总量及其产出比例,也影响经济的长期产出组合方式(生产前沿面),我们若消除所有错配年份的错配因素,则在这些年份中,可使我国GDP增长率平均每年提高0.9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错配 结构变迁 错配指数分解 经济转型
原文传递
中国的对外开放和收入差距 被引量:76
19
作者 赵莹 《世界经济文汇》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5-70,共16页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的对外开放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首先,根据传统的Heckscher-Ohlin模型以及Stolper-Samuelson定理,由于中国在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贸易开放有利于出口更多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更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的对外开放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首先,根据传统的Heckscher-Ohlin模型以及Stolper-Samuelson定理,由于中国在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贸易开放有利于出口更多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更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的增加最终促使要素价格均等化,从而降低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其次,对外开放引入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外资企业支付的高工资使技术工人工资提高,从而扩大了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如果中国进口更多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品,同时引入更多的外资,就会促进技术进步。本文先建立了简单的模型讨论“技术偏向性的技术进步”(skill-bias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再考虑了发生在技术密集产业的中性的技术进步,在中国的实际劳动力市场特征下,这两种技术进步将会使技术工人(skilled worker)相对于非技术工人(unskilledworker)的工资上升,从而收入差距扩大。开放程度对收入差距的实际影响在理论界上历来是存在着广泛的争议,最终要取决于定量研究的结果。当作者将教育、失业率、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发展战略等变量同时引入模型以后,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的贸易开放倾向于扩大中国的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对外开放 收入差距 Heckscher-Ohlin模型 Stolper-Samuelson定理 劳动密集型产品 外商直接投资 技术进步 实证分析 教育 失业率 经济转型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杠杆率 被引量:97
20
作者 宫汝凯 徐悦星 王大中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9-78,共20页
本文从政策不确定性的视角探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杠杆率变动背后的逻辑。在基于2002-2016年A股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描述企业杠杆率结构性变化的经验事实以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Baker et al.(2016)构建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实... 本文从政策不确定性的视角探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杠杆率变动背后的逻辑。在基于2002-2016年A股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描述企业杠杆率结构性变化的经验事实以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Baker et al.(2016)构建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实证分析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杠杆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杠杆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一负向效应在短期负债率、民营、小规模和制造业企业更为明显。进一步考虑经济转型的扩展分析发现,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杠杆率的负向影响会随着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民营化改革的推进和对外开放度的扩大而显著降低。本文的研究对深入理解企业杠杆率变化背后的逻辑以及科学地制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政策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企业杠杆率 经济转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