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国有化与行政垄断制度的发展——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经济史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陈林 朱卫平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58,共10页
文章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对新中国的经济国有化和行政垄断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行政垄断与国有经济存在很强的共生关系。当今中国的行政垄断是以法律法规形式存在的社会正式规则,它与国有经济、市场经... 文章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对新中国的经济国有化和行政垄断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行政垄断与国有经济存在很强的共生关系。当今中国的行政垄断是以法律法规形式存在的社会正式规则,它与国有经济、市场经济长期稳定共存,是转轨时期中国经济制度的一大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国有化 行政垄断 制度变迁 经济
原文传递
市场潜能与国内市场分割——基于中国省市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蔡宏波 戴俊怡 李宏兵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92,共10页
本文利用贸易引力方程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基础模型,通过省际间的投入产出、地理距离和贸易数据,构造出区别于以往研究的市场潜能指标,以此衡量每个国内城市所面对的自身、省内其他城市、国内其他省份的城市和国外贸易伙伴的潜在市场需求... 本文利用贸易引力方程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基础模型,通过省际间的投入产出、地理距离和贸易数据,构造出区别于以往研究的市场潜能指标,以此衡量每个国内城市所面对的自身、省内其他城市、国内其他省份的城市和国外贸易伙伴的潜在市场需求。而后,基于Samuelson的"冰川成本"模型,采用相对价格法构造出国内市场分割指标,并对1994—2011年我国商品市场分割程度进行了测算,得到与以往研究认为我国商品市场正在趋于一体化的基本一致的结论。最后,在实证分析市场潜能对国内市场分割的影响时,结论显示市场潜能越大的地区,地方政府保护本地经济的成本就会越高,从而有利于降低市场分割的程度。此外,经济国有化程度越低、地方政府掌握地区资源越多、地方财政自主能力越强,都将越有利于市场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分割 市场潜能 空间集聚 地方保护 经济国有化
原文传递
1968一1975年的秘鲁军政权 被引量:2
3
作者 董经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42-45,共4页
1968一1975年的秘鲁军政权董经胜军人统治是60至80年代拉丁美洲政坛的一个鲜明特点。然而,具体分析,这一时期拉美各国伯军政权就其性质而言也是有明显区别的。一种类型是以巴西(1964一1985)、阿根廷(1976... 1968一1975年的秘鲁军政权董经胜军人统治是60至80年代拉丁美洲政坛的一个鲜明特点。然而,具体分析,这一时期拉美各国伯军政权就其性质而言也是有明显区别的。一种类型是以巴西(1964一1985)、阿根廷(1976一1982)、智利(1973一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丁美洲 秘鲁 社会所有制 民族资产阶级 经济国有化 军政权 美国国际石油公司 土地改革法 印第安人 军人政权
下载PDF
心中的天堂 失落的圣地——劳伦斯的“拉纳尼姆”情结评析
4
作者 王薇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45,共5页
心中的天堂失落的圣地——劳伦斯的“拉纳尼姆”情结评析王薇一、“拉纳尼姆”的形成、发展及破产尽管“拉纳尼姆”计划是劳伦斯1915年正式提出并力图使之实现,但他的这个思想源于其青少年时代。“拉纳尼姆”是《圣经》赞美诗第3... 心中的天堂失落的圣地——劳伦斯的“拉纳尼姆”情结评析王薇一、“拉纳尼姆”的形成、发展及破产尽管“拉纳尼姆”计划是劳伦斯1915年正式提出并力图使之实现,但他的这个思想源于其青少年时代。“拉纳尼姆”是《圣经》赞美诗第33章中的一个词,劳伦斯参照这个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伦斯 作品中的反映 唯心主义 经济国有化 “乌托邦” 《虹》 英格兰 《普鲁士军官》 社会变革 《恋爱中的女人》
原文传递
亚当·斯密为何反对经济国有化
5
作者 百鸣 《浙江财税与会计》 1997年第12期38-38,共1页
被誉为“政治经济学之父”和“财政学之父”的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认为,国有企业的利润收入在历史上曾经是奴隶制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但在现代国家中,一般的工商业均应让私人按照自由竞争的... 被誉为“政治经济学之父”和“财政学之父”的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认为,国有企业的利润收入在历史上曾经是奴隶制国家的重要财政收入,但在现代国家中,一般的工商业均应让私人按照自由竞争的原则去经营,经营国有工商业的君主代理人,“往往认为主人有无尽的财富,货物以何种人格买来,以何种价格售出,由一地运往他地花多少费用,他们都草率从事,不去精打细算。他们往往与君主过着一样浪费生活,并且有时就是浪费了,仍能以适当方法捏造帐目,而积聚有君主那样大的财产。”亚当 斯密反对用经济国有化的方法取得财政收入的观点,是与他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一脉相承的。在他看来,政府只需履行诸如国防、治安、公共设施建设等职能,市场经济制度将使人们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积极追逐个人利益,最终达到富国裕民的目标。尽管他反对经济国有化的观点是为资本主义制度作辩护,但是我们不能否定他对经济国有化弊端的科学分析。 我国目前有30多万户国有企业,但总体经营状况不容乐观,约三分之二的企业处于明亏或潜亏状态。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企业不是按照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结果。现代经济学原理告诉人们,依靠市场机制比依靠政府机制更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因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当·斯密 经济国有化 国有企业 财政收入 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制度 英国古典经济 资源配置 自由主义思想 “看不见的手”
下载PDF
东欧国家的私有化过程
6
作者 郑士贵 《管理观察》 1995年第7期8-8,共1页
关键词 私有 东欧国家 私有经济 国内生产总值 国有企业 保加利亚 经济国有化 捷克斯洛伐克 原苏联 合营企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