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市化质量的空间差异性及其经济协调性——基于30个省会城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靖学青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94,共6页
我国30个省会(首府)城市之间城市化质量差异比较大,东部地区省会城市的城市化质量总体上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省会(首府)城市的城市化质量与其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存在正向相关性,但是相关程度不是很大,二者的协调性总体上处于"... 我国30个省会(首府)城市之间城市化质量差异比较大,东部地区省会城市的城市化质量总体上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省会(首府)城市的城市化质量与其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存在正向相关性,但是相关程度不是很大,二者的协调性总体上处于"一般"水平,没有达到"好"或"较好"的理想状态;在协调性评价为"差"的7个省会(首府)城市中,南宁、昆明、银川、乌鲁木齐的城市化质量较多地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而天津、郑州、重庆的城市化质量严重滞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质量 省会城市 空间差异 经济协调性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公路物流网络特征实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路少武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21年第10期44-45,共2页
本文利用Python网络爬虫技术抓取一段时期内"中国物流交易中心"网站发布的货运信息,构建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间OD货运流网络。然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整体网络密度、节点中心性维度,对长三角公路物流网络结构进行了分析... 本文利用Python网络爬虫技术抓取一段时期内"中国物流交易中心"网站发布的货运信息,构建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间OD货运流网络。然后,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整体网络密度、节点中心性维度,对长三角公路物流网络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公路物流网络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公路物流 社会网络分析 经济协调性
原文传递
东乡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3
作者 黄娟娟 邹自力 《江西测绘》 2022年第2期61-64,共4页
通过对东乡区2009-2019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经济协调性和估算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反映出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东乡区处于土地利用结构不均衡、土地系统不稳定的状态,其主要的用地类型为耕地、林地;生态系统服务... 通过对东乡区2009-2019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经济协调性和估算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反映出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表明:东乡区处于土地利用结构不均衡、土地系统不稳定的状态,其主要的用地类型为耕地、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东部、西部较低,总体上呈现出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变化 经济协调性 土地稳定性
原文传递
珠海人口特征与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关系
4
作者 赵来忠 《中国统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34,共2页
早在1999年10月,处在改革开放 前沿的珠海市就明确提出了在2007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实现现代化不是与人口无关的纯粹经济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化主要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人口的... 早在1999年10月,处在改革开放 前沿的珠海市就明确提出了在2007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实现现代化不是与人口无关的纯粹经济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化主要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珠海市2007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海市 人口特征 现代化 评价标准 人口文化素质 人口总量 城市化 经济协调性
原文传递
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分区及其补偿额度测算——基于省级耕地-经济协调性视角 被引量:24
5
作者 孙晶晶 赵凯 +1 位作者 曹慧 牛影影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03-1017,共15页
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从省级耕地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协调性出发,基于粮食安全及区域耕地生产力均衡视角确定了耕地盈余区、平衡区、赤字区,并利用机会成本法测算了耕地保... 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从省级耕地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协调性出发,基于粮食安全及区域耕地生产力均衡视角确定了耕地盈余区、平衡区、赤字区,并利用机会成本法测算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以及补偿额度。结果表明:1)2007—2015年我国耕地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非协调性,需要进行区际间耕地保护利益协调;2)将全国划分为8个耕地盈余区、11个耕地平衡区及12个耕地赤字区;3)2015年全国平均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为2.90万元/hm2,其中,耕地赤字区最高,耕地盈余区次之,耕地平衡区最低;4)基于情景模拟法得出,不同区域的耕地盈亏量及耕地保护补偿额度存在较大差异。据此提出:实行差别化耕地保护政策;建立动态化的耕地保护制度,制定合理的区域差异化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尽快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利益协调机制,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 耕地盈亏分区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 耕地-经济协调性 机会成本
原文传递
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性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宁海县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徐斌 许光清 +1 位作者 王伟 周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25-32,共8页
对浙江省宁海县经济增长和地表水环境、大气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分析宁海县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问题。研究表明:总体来看,宁海县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物排放呈现"脱钩"趋势。宁海县的绝大多数"脱钩&qu... 对浙江省宁海县经济增长和地表水环境、大气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分析宁海县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问题。研究表明:总体来看,宁海县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物排放呈现"脱钩"趋势。宁海县的绝大多数"脱钩"是由于GDP的大幅增长导致的"相对脱钩"。宁海县政府近年来有效的环境政策和巨额的环境投资从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环境的恶化,使得部分环境指标与人均GDP的关系呈现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海县 脱钩分析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经济协调性
下载PDF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协调性及区域差异对比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游珍 雷涯邻 +1 位作者 封志明 杨艳昭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84,89,共8页
作为我国主要的人口集聚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建立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协调度模型,从城市群、分地市、分县3个尺度,定量揭示并对比... 作为我国主要的人口集聚地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建立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协调度模型,从城市群、分地市、分县3个尺度,定量揭示并对比分析了三大城市群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协调程度、区域差异与空间格局,研究表明:长三角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协调度最高,地市差异最小,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社会经济协调度县域优良率分别为100%、97.92%和87.10%,讨论并提出了其形成机制与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长三角 珠三角 社会经济协调性 区域差异
下载PDF
南疆县域生态-经济协调性评估及可持续发展分区
8
作者 施金里 徐丽萍 +3 位作者 李晓航 高志玉 席芸芸 李智慧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94-1804,共11页
基于当量因子法估算2000—2020年南疆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ESV),应用生态-经济协调度(Ecological-economic harmony,EEH)模型从县域尺度分析南疆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协调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最后通过生态贡... 基于当量因子法估算2000—2020年南疆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ESV),应用生态-经济协调度(Ecological-economic harmony,EEH)模型从县域尺度分析南疆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协调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最后通过生态贡献率模型揭示各县域ESV变化主要贡献因子,并结合其ESV损益状况和生态-经济协调水平进行差异化的可持续发展分区。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南疆地区ESV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总量缩减167.99×10^(8)元;草地和水体的ESV占总量的70%以上,单项ESV调节服务(57.1%)>支持服务(27.5%)>文化服务(10.0%)>供给服务(5.4%);草地和农田是多数ESV实现增益(减损)县域的主导地类。(2)2000—2020年南疆地区37个县域ESV均有不同程度减损,ESV实现增益县域共计9个;约80%的县域为生态-经济初始恶化区,其余县域表现为生态-经济协调稳定状态。(3)南疆地区整体呈轻度生态-经济不协调状态,少数生态-经济协调稳定县域主要分布于南疆中、东部地区。综合分析将南疆县域划分为林草生态-经济不可持续区、农田生态-经济不可持续区、水体生态-经济不可持续区、林草生态-经济持续稳定区和农田生态-经济持续稳定区5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经济协调性 EEH模型 可持续发展分区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乡村可持续用地评价研究——以湖北省堰河村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小康 华虹 +1 位作者 王晓鸣 何南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117,共6页
以湖北省堰河村为例,分析了堰河村2008-2016年用地变化对土地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经济协调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林地和耕地长期是堰河村的主要用地,二者占总面积的90%以上,造成土地具有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较低... 以湖北省堰河村为例,分析了堰河村2008-2016年用地变化对土地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生态经济协调性的影响。研究表明:(1)林地和耕地长期是堰河村的主要用地,二者占总面积的90%以上,造成土地具有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较低的均衡性与稳定性。(2)研究期内因用地变化堰河村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153万元,堰河村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呈现不协调现象。(3)提出的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可持续用地评价方法适用于乡村地区,可用于指导和调整乡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土地利用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用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稳定性 生态经济协调性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甘孜州生态安全动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兴贵 崔宝禄 +1 位作者 高泽斌 唐德华 《四川环境》 2010年第5期19-23,共5页
利用生态足迹评价模型计算甘孜州1995-2007年生态足迹,并分析甘孜州的生态安全状况。甘孜州人均生态足迹从1995年的1.480467hm^2增加到2007年的1.766288 hm^2,以耕地与草地为主;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995年的5.646667 hm^2减少到2007年的5.3... 利用生态足迹评价模型计算甘孜州1995-2007年生态足迹,并分析甘孜州的生态安全状况。甘孜州人均生态足迹从1995年的1.480467hm^2增加到2007年的1.766288 hm^2,以耕地与草地为主;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995年的5.646667 hm^2减少到2007年的5.328501 hm^2,减幅较小,生态承载力结构具有不对称性,以林地与草地为主;人均生态盈余从1995年的4.1662hm^2减少到2007年的3.562213hm^2,林地人均生态盈余基本稳定在5.0 hm^2左右,是甘孜州人均生态盈余的主要贡献者;生态压力指数在0.280852-0.350215波动,生态占用指数在0.528738-0.718585波动,生态协调性指数在1.875003-2.327831波动。结果表明甘孜州生态环境处于安全状态,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安全 生态压力指数 生态占用指数 生态经济协调性指数
下载PDF
我国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伟 宋国君 +1 位作者 付晓东 杜倩倩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8年第3期33-41,共9页
文章基于政府、企业与公众的环境监管、污染治理、环境诉求等量化指标构建了环境与经济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2000、2005、2010和2014年30个省域的环境与经济协调性展开评价。结果显示:环境与经济协调性指数相... 文章基于政府、企业与公众的环境监管、污染治理、环境诉求等量化指标构建了环境与经济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2000、2005、2010和2014年30个省域的环境与经济协调性展开评价。结果显示:环境与经济协调性指数相对较高的是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指数值相对较低的是贵州、新疆、宁夏、甘肃;北京、天津、上海的环境与经济协调性水平排名基本保持前三名水平;广东、江苏、浙江基本保持排名前4至8名的水平;广西、贵州、云南基本保持排名后五位的水平。从时空格局演进看,省域环境与经济协调性水平时空格局变化程度不大,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与经济协调性始终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二产比重和环境与经济协调性指数总体呈现负相关关系;环境治理对于环境与经济协调性能力的贡献程度参差不齐,而环境规制政策对环境与经济协调性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经济协调性 主成分分析法 30个省域
下载PDF
基于LUCC的南昌市生态资产价值演变及生态经济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宗之 李亚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2-187,共6页
生态资产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价值表征,也是判断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重要依据。论文通过GIS地理空间方法解析南昌市2008年、2013年、2018年的Landsat TM影像获得土地利用数据,利用相关模型分析南昌市土地利用幅度... 生态资产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价值表征,也是判断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重要依据。论文通过GIS地理空间方法解析南昌市2008年、2013年、2018年的Landsat TM影像获得土地利用数据,利用相关模型分析南昌市土地利用幅度、速度、强度和生态资产价值的变化情况,并测算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结果表明:南昌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生态资产价值主要源于耕地、林地和水域,但草地质量的下降、林地面积的缩减和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使得生态资产价值下降了2.45%;并且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水平较低,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受了较大压力,从而提出要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注重生态经济协同发展,并建立绿色长远发展的生态保护屏障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生态资产价值 生态经济协调性 地理空间分析
下载PDF
城市生态经济协调性评价的权重研究——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示范区城市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冬梅 冯文强 +1 位作者 刘春晓 石学法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1-8,共8页
在生态经济协调性评价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尤为重要。研究提出一种主客观相结合的新赋权方法。首先,主观赋权过程利用模糊数学原理,提出非结构三角模糊数赋权方法,客观赋权应用CRITIC法和熵值法;然后,利用乘法合成算子对主客观权重进行融... 在生态经济协调性评价中,指标权重的确定尤为重要。研究提出一种主客观相结合的新赋权方法。首先,主观赋权过程利用模糊数学原理,提出非结构三角模糊数赋权方法,客观赋权应用CRITIC法和熵值法;然后,利用乘法合成算子对主客观权重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指标权重。利用本权重方法对蓝区示范区城市生态经济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烟台生态经济协调指数最大,东营、潍坊协调性中等,滨州协调性最小。试验证明了主客观权重融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评价结果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经济协调性 主客观赋权法 乘法合成算子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协调度研究
14
作者 游珍 封志明 +1 位作者 雷涯邻 杨艳昭 《西北人口》 CSSCI 2016年第4期110-117,126,共9页
本文以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协调性评价为核心,建立社会经济协调度模型,全面评估了近10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协调度的空间格局与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该区域社会发展处于中、低水平;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一... 本文以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协调性评价为核心,建立社会经济协调度模型,全面评估了近10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协调度的空间格局与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该区域社会发展处于中、低水平;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一致性水平较弱,人口集聚远高于经济集聚的空间特征突出.(2)2000 - 2010年,人口分布的社会协调度、经济协调度及社会经济协调度均有所下降.(3)2000年和2010年,社会发展协调度良好的分县单元比例为45.29%和49.70%,主要分布在大中型城市市辖区及周边县域;经济协调度良好比为47.93%和41.17%,呈现“两端低,中间高”的分布格局;社会经济协调度良好比为45.56%和41.77%,呈现“中段整体较高,西段北部高于南部,东段东部高于西部”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 人口分布 社会经济协调性 格局
下载PDF
从生态经济视角评判林下天麻仿野生种植强度的适宜度
15
作者 赵施迪 杨德才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6年第8期1001-1004,943,共5页
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机制。采用样地实地调研获得不同种植密度的天麻产值、成本消耗、光照强度等数据,运用生态—经济系统理论思想分析了林下天麻仿野生种植不同密度设置下生态—经济系统效益的变化趋势、协调程... 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机制。采用样地实地调研获得不同种植密度的天麻产值、成本消耗、光照强度等数据,运用生态—经济系统理论思想分析了林下天麻仿野生种植不同密度设置下生态—经济系统效益的变化趋势、协调程度、耦合状态和生态效率,评判林下天麻仿野生种植区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是否协调。研究结果认为,林下天麻仿野生种植适宜强度为40—60穴/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协调性 生态效率 灰色关联度 仿野生种植 天麻
下载PDF
中日经济政策协调性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黄红梅 石柱鲜 +1 位作者 李玉梅 邓创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2009年第2期1-6,共6页
随着中日两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两国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也日益增强。分析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性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周期协动性产生了重要的并且是正向的影响,之所以存在这种正向影响主要是由于中日两国都采取了反周期的财... 随着中日两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两国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也日益增强。分析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性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周期协动性产生了重要的并且是正向的影响,之所以存在这种正向影响主要是由于中日两国都采取了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另外经济政策本身的执行能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此中国在调控宏观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关注日本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经济政策协调性 经济周期协动性 滚动相关系数
下载PDF
科技进步对经济-环境协调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贤彬 黄亮雄 《战略决策研究》 2013年第2期46-61,共16页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科技进步成为应对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和科技进步数据,通过实证回归方法分析了科技进步对经济-环境协调性的影响。科技进步能够显著提升广东省的经济-环境协调性,科技进步...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科技进步成为应对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和科技进步数据,通过实证回归方法分析了科技进步对经济-环境协调性的影响。科技进步能够显著提升广东省的经济-环境协调性,科技进步的实际应用比科技投入具有更显著的作用。广东省应该进一步增加科技活动的资本投入,推进科技进步,特别是提高科技的实际应用广度和深度,为经济-环境协调性的提高奠定效率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进步 经济-环境协调性 能源消费 环境污染
下载PDF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动力与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继红 陈秀山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156,共5页
文章探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的效率、动力与协调性三个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0余年来,西部地区的劳动和土地产出效率明显改善,但资本的产出效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西部地区从消费驱动的增长... 文章探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的效率、动力与协调性三个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0余年来,西部地区的劳动和土地产出效率明显改善,但资本的产出效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西部地区从消费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向了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这一转变是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直接动因,但与处于同一收入水平、同一时间阶段其他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投资率和投资率的增长率明显偏高,消费率明显偏低且下降速度较快。协调性方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缩小了西部地区城市内部收入差距,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却不断扩大。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新时期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应协调好总量增长与效率提升之间的关系、三大需求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经济增长效率 经济增长动力 经济增长协调性 增长模式
原文传递
社会建设:一种基于社会学分析框架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谭明方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9,共15页
社会建设"关键是建设什么内容",学界存在5 种观点。对5 种观点的区别与联系当前尚缺乏理论把握。这势必给实践中确立社会建设的目标与路径造成困惑。从社会学"四要素分析框架"看,社会建设是对"社会"要素... 社会建设"关键是建设什么内容",学界存在5 种观点。对5 种观点的区别与联系当前尚缺乏理论把握。这势必给实践中确立社会建设的目标与路径造成困惑。从社会学"四要素分析框架"看,社会建设是对"社会"要素进行建设。作为"子系统","社会"由其内部"担负四种功能"的因素构成: 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与配置; 目标和规则确立; 社会行为模式中权利义务; 平等价值观。社会建设就是对这"四个内容"进行建设。学界当前的 5 种观点应相应归入"四个内容"进行把握。"社会"有自身的结构性原则。但受市场经济的结构性原则挤压。社会建设就是以"平等、互尊"作为价值观,通过对社会要素内部"四个内容"进行建设,推动"政治、文化"两要素中相应内容作出改革与完善,确立"社会"展开自我保护的公民权利能动机制,使"社会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逐步形成"相互为对方持续发展提供必需资源"的发展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理论分析框架 结构性原则 “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 社会建设的内容
下载PDF
产业集聚的经济福利效应研究——基于居民福利最大化视角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鹏 常远 穆怀中 《中国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29,共11页
基于居民福利最大化视角,构建产业集聚影响居民福利水平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研究假说。利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传统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对居民福利水平的影响,以探究产业集聚的经济福... 基于居民福利最大化视角,构建产业集聚影响居民福利水平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研究假说。利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传统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对居民福利水平的影响,以探究产业集聚的经济福利效应。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可以提升居民的福利水平,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居民福利水平之间呈"U型"关系;制造业产业集聚存在一个适度区间,且这一适度区间与经济发展阶段之间存在协调性;只有产业集聚处于适度区间内,制造业产业集聚才会对居民福利水平发挥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福利水平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