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隔镜与EBUS-TBNA对肺癌诊断和分期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良 毛锋 +1 位作者 蔡明辉 申屠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89-293,共5页
背景与目的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逐渐普及,但其对肺癌的术前分期和纵隔肿物的诊断价值尚待探讨。本研究拟对比研究EBUS-TBNA和纵隔镜的诊断效能,... 背景与目的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逐渐普及,但其对肺癌的术前分期和纵隔肿物的诊断价值尚待探讨。本研究拟对比研究EBUS-TBNA和纵隔镜的诊断效能,期望为理性的选择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2年12月纵隔镜检查术患者361例,其中肺癌199例,纵隔肿物162例;EBUS-TBNA患者348例,其中肺癌216例,纵隔肿物132例。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和相关指标,分析二者对肺癌术前分期和纵隔肿物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以石蜡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纵隔镜检查术的诊断准确性为98.33%,敏感性98.17%,特异性100%;EBUS-TBNA的准确性为90.80%,敏感性90.00%,特异性100%。两者对肺癌的诊断和分期效能无明显差异(P>0.05),纵隔镜对纵隔肿物的诊断效能较高(P<0.05)。结论纵隔镜和EBUS-TBNA对肺癌具有相似的的术前诊断和分期作用,但对纵隔肿物的诊断效能则以纵隔镜检查术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检查 支气管镜超声引导活检 肺肿瘤 纵隔肿物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复合羟考酮用于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李娜 熊霞佩 +2 位作者 李萍 丁明 杨建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2-265,共4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复合羟考酮用于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镇静镇痛效果,以及对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纵隔淋巴结肿大择期行EBUS-TBNA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8~65岁,BMI 18~24 kg/m^2,ASA...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复合羟考酮用于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镇静镇痛效果,以及对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纵隔淋巴结肿大择期行EBUS-TBNA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8~65岁,BMI 18~24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30例。入组患者均接受利多卡因口、鼻、咽部和环甲膜穿刺表面麻醉,D组于10 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为0.8μg/kg,继而以0.6μg·kg^-1·h^-1的速率维持泵入;M组以2 mg/min的速度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随后两组均静脉注射羟考酮0.08mg/kg。记录给药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5 min(T2)、10 min(T3)、15 min(T4)和术毕(T5)时的HR、SBP、DBP、SpO2,记录T1时Ramsay镇静评分、咳嗽评分,术毕时医师满意度和术后2 h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T1时M组SpO2低于D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时D组SBP明显低于M组(P<0.05)。与M组比较,D组Ramsay镇静评分、咳嗽评分明显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中术中不适种类个数明显减少(P<0.05),愿意接受复查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用于EBUS-TBNA手术,患者咳嗽少,镇静适度,呼吸和循环更稳定,咪达唑仑复合羟考酮术后患者愿意接受复查的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支气管镜超声引导活检 麻醉效果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中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林映兰 吴彩雯 林娟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02-104,共3页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在该模式指导下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对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或已经发生的危险事件进行评估、防范及控制,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率。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是通... 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在该模式指导下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对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或已经发生的危险事件进行评估、防范及控制,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率。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是通过超声定位病变组织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对性护理 支气管镜超声引导活检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穿刺针吸活检在鉴别诊断纵隔气管周围淋巴结病变中的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碧翠 余新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641-5643,共3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穿刺针吸活检技术(TBNA)在鉴别诊断纵隔气管周围淋巴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8例胸部CT或增强检查显示肺部肿块或纵隔气管周围淋巴结出现病变为研究对象,均行TBNA和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穿刺针吸活检技术(TBNA)在鉴别诊断纵隔气管周围淋巴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8例胸部CT或增强检查显示肺部肿块或纵隔气管周围淋巴结出现病变为研究对象,均行TBNA和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以病理诊断结果或临床诊断为标准,比较TBNA、EBUS-TBNA的诊断价值。结果 68例患者中,病理及临床诊断恶性肿瘤50例,良性患者18例。TBNA诊断阳性51例(75%),其中恶性肿瘤38例,良性病变13例。EBUS-TBNA诊断阳性57例(83.82%),其中恶性肿瘤41例,良性病变16例;5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TBNA诊断阳性39例(78%),EBUS-TBNA诊断阳性45例(90%)。EBUS-TBNA诊断纵隔淋巴结病变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TBNA;EBUS-TBNA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TBNA。结论 TBNA能够明确肿瘤手术分期,在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和定位的方法下,配合经纤维EBUS-TBNA,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气管周围淋巴结病变 支气管镜穿刺活检 支气管镜超声引导活检
下载PDF
EBus-TBNA和纵隔镜检查在纵隔淋巴结诊断与分期中的对照研究
5
作者 周胜年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5期20-21,共2页
目的:对比研究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和纵隔镜检查在纵隔淋巴结诊断结果,评价两者诊断效用。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0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84例患者进行EBus-TBNA和纵隔镜检查。结果:共诊断为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4... 目的:对比研究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和纵隔镜检查在纵隔淋巴结诊断结果,评价两者诊断效用。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0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84例患者进行EBus-TBNA和纵隔镜检查。结果:共诊断为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45例,终诊、EBus-TBNA与纵隔镜联合检查各区恶性肿瘤转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us-TBNA诊断结节敏感度89.36%、特异度10.64%,纵隔镜敏感度90.43%、特异度96.56%,EBus-TBNA特异度低于纵隔镜敏感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us-TBNA诊断适用区结节,恶性转移敏感度较好,可满足基本的诊断需要,但仍无法取代纵膈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超声引导活检 纵隔 纵隔淋巴结 对照研究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教学经验谈
6
作者 齐菲 王慧霜 +1 位作者 国玉 陈良安 《中国医药》 2014年第8期1235-1238,共4页
支气管镜技术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近些年发展的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是用于诊断纵隔淋巴结等病变的内科微创检查方法,是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的一项重要突破,且近年该技术发展迅猛,对呼吸系... 支气管镜技术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近些年发展的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是用于诊断纵隔淋巴结等病变的内科微创检查方法,是呼吸系统疾病诊疗技术的一项重要突破,且近年该技术发展迅猛,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明确一些纵隔病变及支气管镜、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无法到达确诊的肺门病变,EBUS-TBNA显示出了绝对的优势,所以EBUS-TBNA逐渐成为医学界一项不可或缺的诊断方法,并且也逐渐成为呼吸科医师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超声引导活检 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