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道内超声-引导鞘管技术在诊断肺周围型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禹 陈娉娉 李静 《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第15期1142-1147,共6页
目的:评估气道内超声(EBUS)-引导鞘管(GS)技术引导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1日至2017年4月1日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的66例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确诊为肺周围型病变且支气... 目的:评估气道内超声(EBUS)-引导鞘管(GS)技术引导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1日至2017年4月1日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的66例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确诊为肺周围型病变且支气管镜检查未能发现病灶。本研究分2组,EBUS-GS组31例,常规TBLB组35例。EBUS-GS组患者经支气管镜活检通道插入EBUS-GS并伸向肺周围型病变,通过GS对肺周围型病变活检;对无法采获EBUS图像的肺周围型病变,按胸部CT提示的位置插入活检钳给予活检。常规TBLB组根据胸部CT的定位直接对病灶进行活检。结果:EBUS-GS组诊断阳性率为67.7%(21/31),常规TBLB组为37.1%(13/35),EBUS-GS组具有更高的诊断阳性率( χ^2=6.163, P<0.05)。为了得到足够的组织标本,EBUS-GS组平均每例患者行活检4.58次,常规TBLB组平均每例患者行活检7.89次。和常规TBLB组相比,EBUS-GS组需施行的活检次数更少( t=-5.443, P<0.05)。 结论:EBUS-GS引导TBLB可较常规TBLB提高诊断的阳性率,且不增加操作风险;为了得到足够的组织标本,EBUS-GS组需施行的活检次数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内超声 引导鞘管 支气管活检 肺周围型病变
原文传递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被引量:16
2
作者 马芸 杨会珍 +1 位作者 张苑 王国本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62-864,共3页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是将一种特制的带有可弯曲导管的穿刺针通过支气管镜进入气道内,穿透气管壁对气管及支气管腔外病变进行穿刺吸引获取细胞或组织标本的操作技术.超声支气管镜(EBUS)是一种在支气管镜前端安装超声探头的设备...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是将一种特制的带有可弯曲导管的穿刺针通过支气管镜进入气道内,穿透气管壁对气管及支气管腔外病变进行穿刺吸引获取细胞或组织标本的操作技术.超声支气管镜(EBUS)是一种在支气管镜前端安装超声探头的设备,结合专用的吸引活检针,可在实时超声引导下行TBNA,搭载的电子凸阵扫描的彩色能量多普勒,可帮助确认血管的位置,防止误穿血管.EBUS-TBNA的可视性、易控制性等特点使得该技术获得迅速推广[3-4],使既往的TBNA被称为常规TBNA(C-TBNA).C-TBNA技术利用气道腔内的标志结合影像学定位进行穿刺,因其对操作者的解剖定位和三维立体思维的要求较高,被称为“盲穿”,导致穿刺结果良莠不齐.虽然有学者认为EBUS-TBNA应该成为唯一可选择的TBNA技术,而不可否认的是C-TBNA技术有着更加简便、易学、设备简单、花费便宜以及可以穿刺肺周围结节病变等优势,是EBUS-TBNA不可替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针吸活检 彩色能量多普勒 支气管 TBNA 实时超声引导 超声探头 结节病变 穿刺针
原文传递
气管镜活检并刷片结合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蔡后荣 周贤梅 +3 位作者 聂进军 母国华 柏涛 孟凡青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61-1262,1265,共3页
目的探讨气管镜活检并刷片结合经支气管针吸活检联合病理取材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常规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对CT检查提示肺部病变同时有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的20例患者,在常规气管镜活检并刷片的基础上,并对纵隔淋巴结肿大予以经支... 目的探讨气管镜活检并刷片结合经支气管针吸活检联合病理取材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常规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对CT检查提示肺部病变同时有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的20例患者,在常规气管镜活检并刷片的基础上,并对纵隔淋巴结肿大予以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needleaspiration,TBNA),对所获标本进行细胞学及组织学切片检查。结果20例患者中,17例获得明确的组织学诊断,钳检、刷检、TBNA术的阳性率分别为60%、50%和50%,三者联合病理取材的阳性率为85%,其中有5例活检并刷片未能明确诊断,TBNA术明确诊断,使气管镜检查诊断的阳性率由60%上升至85%。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的并发症。结论TBNA术操作方便、安全,联合病理取材可提高肺癌的病理学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针吸活检 支气管镜检查 肺癌 淋巴结
下载PDF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纵隔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解桢 赵辉 +2 位作者 周足力 隋锡朝 王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295-299,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单纯纵隔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12年8月164例不伴肺内异常的单纯纵隔病变接...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在单纯纵隔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2012年8月164例不伴肺内异常的单纯纵隔病变接受EBUS-TBNA检查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能够获得明确恶性或良性诊断的患者定义为"明确诊断";取材不满意或者无明确良恶性证据者定义为"未能明确诊断"。对EBUS-TBNA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进一步接受外科手术活检或至少6个月以上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诊。结果所有患者检查均耐受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经EBUS-TBNA检查139例获得明确诊断,其中恶性病变68例,良性病变71例,确诊率84.8%(139/164)。未能明确诊断25例,其中取材不满意6例,诊断非特异性淋巴结炎19例。25例未能明确诊断中,10例(包括6例取材不满意者)分别经纵隔镜、胸腔镜或锁骨上淋巴结活检确诊(淋巴瘤4例,Castleman病2例,结节病和纵隔淋巴结结核各1例,成熟性畸胎瘤1例、纵隔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例),剩余15例经临床及影像学随访均超过6个月,临床诊断无改变。EBUS-TBNA在单纯纵隔病变良恶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9%(68/74),100%(90/90)和96.3%(158/164),避免了93.9%(154/164)外科活检手术的实施。结论对于单纯纵隔病变,EBUS-TB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 支气管针吸活检 纵隔病变
下载PDF
介入肺脏病学及其用于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临床现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强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8-101,共4页
介入肺脏病学是一门涉及呼吸病侵入性诊断和治疗操作的新兴学科,其专业领域涉及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分期,侧重于胸部肿瘤,良、恶性气道狭窄,胸膜疾病及肺血管性病变的治疗。目前,我国的介入肺脏病学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形成了... 介入肺脏病学是一门涉及呼吸病侵入性诊断和治疗操作的新兴学科,其专业领域涉及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分期,侧重于胸部肿瘤,良、恶性气道狭窄,胸膜疾病及肺血管性病变的治疗。目前,我国的介入肺脏病学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形成了一定的专业特色。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今后将会成为介入肺脏病学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肺脏病学 支气管针吸活检 自荧光支气管 支气管腔内超声
原文传递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荣福 李强 Ko Pen Wang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共2页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是一种获取气道壁、肺实质以及邻近支气管树纵隔内病变部位的细胞学、组织学或微生物学标本的技术。自上世纪50年代阿根廷医生Schieppatti将硬质气管镜应用于临床以来,...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是一种获取气道壁、肺实质以及邻近支气管树纵隔内病变部位的细胞学、组织学或微生物学标本的技术。自上世纪50年代阿根廷医生Schieppatti将硬质气管镜应用于临床以来,一直未能在临床上得到应用,直到80年代初将此技术应用于可弯曲支气管镜后,才在临床广泛开展,并在纵隔及肺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肺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针吸活检 transbronchial 疾病诊治 呼吸系统 肺门肿大淋巴结 NEEDLE 微生物学标本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及经皮穿刺肺活检术联合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在肺部阴影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炜 王玉梅 +3 位作者 陈茗 李森龙 郭丽华 施恋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0期1719-1722,1726,共5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及经皮穿刺肺活检术联合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ROSE)在肺部阴影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影像学提示疑难肺部阴影的患者61例,将其按照是否进行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ROSE)分为2...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及经皮穿刺肺活检术联合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ROSE)在肺部阴影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影像学提示疑难肺部阴影的患者61例,将其按照是否进行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ROSE)分为2组,其中C-ROSE组32例,非C-ROSE组29例。以术后常规细胞及组织学病检结果为金标准。结果C-ROSE组确诊率为87.5%,其中CT引导下的C-ROSE确诊率达到100%(4例)。非C-ROSE组确诊率为79.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P<0.01)。C-ROSE组的穿刺次数少于非C-ROSE组(4.40±1.43 vs 6.03±1.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P<0.01)。结论在诊断肺部阴影性质时,肺活检技术联合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ROSE)的确诊率高,有效可靠;在预防并发症方面,术中C-ROSE技术可提示病变组织部位,减少了穿刺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 支气管镜肺活检 皮穿刺肺活检 肺疾病 诊断
下载PDF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的应用与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贺贇 董月华 +1 位作者 覃姗姗 陆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8期141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疑似肺部和纵隔病变的患者108例,均给予EBUS-TBNA检查,将穿刺所得标本依次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明确临床诊断;取材不... 目的探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经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疑似肺部和纵隔病变的患者108例,均给予EBUS-TBNA检查,将穿刺所得标本依次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明确临床诊断;取材不满意或无明确良恶性病变证据者给予经皮肺穿刺活检、开胸手术或者纵隔镜等其他有创检查来获取明确的病理诊断,对比EBUS-TBNA诊断结果和最终诊断结果,分析EBUS-TBNA诊断效能。结果108例患者共进行218次EBUS-TBNA穿刺,平均每例患者穿刺2.02次;获得组织学证据195次,其中157次穿刺取材成功。经EBUS-TBNA检查显示,良性病变占25.93%,恶性病变占66.67%,未明确诊断占7.41%;通过进一步外科手术和临床随访发现,8例未明确诊断的患者中结节病2例、结核1例、肺癌4例、梭形细胞恶性肿瘤1例。以最终诊断为金标准,EBUS-TBNA诊断特异度100%、灵敏度93.51%、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86.11%、准确度95.37%。结论EBUS-TBNA应用于肺部和纵隔病变的检查中具有较高的穿刺及取材成功率,在鉴别良恶性病变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支气管 支气管针吸活检 肺部及纵膈病变 细胞学 组织学
下载PDF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对叶段支气管腔外肺癌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荣福 郭苏 +1 位作者 左六二 黄惠琨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12期50-51,61,共3页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对叶段支气管腔外肺癌的诊断作用及应用。方法 :在气管镜检查过程中 ,对 4 0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肺叶段支气管腔外有肿物、气管镜检查管腔结构基本正常的患者行经支气管穿刺活检。结果 :2 7例患者的穿刺结果...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对叶段支气管腔外肺癌的诊断作用及应用。方法 :在气管镜检查过程中 ,对 4 0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肺叶段支气管腔外有肿物、气管镜检查管腔结构基本正常的患者行经支气管穿刺活检。结果 :2 7例患者的穿刺结果为阳性结果 ,多数患者的对应管腔外肿物的管腔内粘膜都有轻微的改变 ,可作为选择穿刺点的依据。结论 :在气管镜检查过程中 ,可安全有效地将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应用于叶段管腔外肺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支气管针吸活检 叶段支气管腔外肺癌 诊断
下载PDF
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0
作者 钟永红 丁礼仁 +6 位作者 徐浩 王云艳 高玉红 陈婷 唐碧云 沈林峰 王凯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6-248,共3页
肺癌是患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常首先侵犯胸腔内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获取这些淋巴结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对于确立诊断和分期至关重要。非小细胞肺癌分期的手段包括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 肺癌是患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常首先侵犯胸腔内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获取这些淋巴结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对于确立诊断和分期至关重要。非小细胞肺癌分期的手段包括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及纵隔镜手术等。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气道内超声实时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术,创伤小,可获得多组纵隔淋巴结标本,具备巨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淋巴结肿大 transbronchial 气道内 成像技 支气管针吸活检 诊断 肺门 超声
原文传递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肺及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侯刚 王玮 +1 位作者 李振华 康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513-2514,2518,共3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在肺及纵隔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管腔内未见肿物及明显外压但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进行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直接涂片...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在肺及纵隔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管腔内未见肿物及明显外压但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进行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直接涂片后送检。TBNA完成后,再以毛刷在穿刺点处刷检,如果可见局部黏膜增厚或充血水肿需另行活检。比较TBNA与黏膜活检联合刷检的诊断率,评价TBN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56例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经TBNA确诊34例,诊断率为60.7%,高于支气管黏膜活检联合刷检的16.1%的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BNA诊断率受淋巴结大小影响,直径大于2 cm的淋巴结的TBNA诊断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TBNA诊断率还受淋巴结部位影响,7组淋巴结的TBNA阳性率为76.9%,高于非7组淋巴结46.7%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NA并发症少,绝大多数患者仅穿刺点有少许出血。结论 TBNA是一项有效、安全的检查手段,对支气管管腔外病变或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管腔通畅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针吸活检 纵隔淋巴结 肺肿瘤
下载PDF
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检查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茅昌敏 许勤 +2 位作者 成静 夏红香 郑妍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88-1191,共4页
目的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其操作侵入性和刺激性常使检查患者恐惧焦虑。文中通过调查检查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保障患者顺利通过检查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患者健... 目的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其操作侵入性和刺激性常使检查患者恐惧焦虑。文中通过调查检查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保障患者顺利通过检查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患者健康需求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内镜诊疗中心行EBUS-TBNA检查的100例患者进行现况调查,利用SPSS 20.0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行EBUS-TBNA检查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需求均分(68.83±9.80)分,单因素统计分析显示患者在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照顾者、医疗费用支付形式方面的得分具有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年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其影响因素,可解释0.189的变异量。健康教育方式需求均分为(13.84±1.30)分,分别为听取专业讲解(4.64±0.58)分,观看操作视频(4.61±0.53)分,阅读图文手册(4.59±0.60)分。结论患者对EBUS-TBNA检查的健康教育需求较高,医护人员应围绕患者的需求形式规范EBUS-TBNA检查健康教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针吸活检 健康教育 需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儿科中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13
作者 叶乐平 刘玺诚 Ko-Pen Wang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67-769,共3页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是采用特制的带可弯曲导管的穿刺针,通过支气管镜活检通道进入气道内,穿透气道壁对气管、支气管腔外病灶进行穿刺吸引,获取气道壁、肺实质以及邻近支气管树纵隔内病变...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是采用特制的带可弯曲导管的穿刺针,通过支气管镜活检通道进入气道内,穿透气道壁对气管、支气管腔外病灶进行穿刺吸引,获取气道壁、肺实质以及邻近支气管树纵隔内病变部位的细胞学、组织学或微生物学标本的一种新技术。1949年,阿根廷医生Schieppati将1根直径1mm钢针通过硬质气管镜吸取隆突下淋巴结进行活检,协助食管癌或支气管癌的诊断,当时尚未引起世人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针吸活检 临床应用 儿科 NEEDLE 支气管活检 微生物学标本 隆突下淋巴结 硬质气管
原文传递
支气管Dieulafoy病活检后大咯血救治1例体会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旭 陈菁 +4 位作者 杨硕 罗光伟 方青山 徐清 熊安洲 《罕少疾病杂志》 2020年第6期12-13,F0002,共3页
目的通过浅谈1例支气管Dieulafoy病大咯血救治过程的体会,总结复习支气管Dieulafoy病及内镜检查大咯血的救治。方法回顾分析一例内镜检查过程中出现大咯血患者的救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探讨支气管Dieulafoy病的救治方法。结果支气管扩... 目的通过浅谈1例支气管Dieulafoy病大咯血救治过程的体会,总结复习支气管Dieulafoy病及内镜检查大咯血的救治。方法回顾分析一例内镜检查过程中出现大咯血患者的救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探讨支气管Dieulafoy病的救治方法。结果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支气管镜结果,支气管镜提示:左固有上叶前段开口粘膜异常,进行活检,出血约50mL,予常规镜下止血后,出血停止。但术后当日、术后第7天、术后第14天反复发生大咯血,内科保守治疗+血管介入栓塞术,无好转。患者血色素急剧下降,氧饱和度不能维持,紧急进行气管插管,提示鲜红色血栓堵塞左主支气管,镜下仍见渗血,胸外科进行左上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为“肺结核”。结合患者病史及气管镜下粘膜表现以及支气管动脉造影,考虑患者为支气管Dieulafoy病。结论支气管Dieulafoy病一旦活检出现咯血,致死率极高,常规镜下止血、球囊扩张压迫止血、血管介入等方法无效时,及时果断的进行出血目标肺段切除,有助于抢救患者,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粘膜活检 支气管Dieulafoy病 大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 球囊扩张 肺叶切除
下载PDF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费黎明 孙耕耘 +3 位作者 费广鹤 徐爱晖 尤青海 王苒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9期1679-1682,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肺恶性肿瘤及纵隔肿物中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分析我科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经胸部CT发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或气管支气管旁肿物的94例患者行EBUS-TBNA检查结果。... 目的研究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肺恶性肿瘤及纵隔肿物中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分析我科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经胸部CT发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或气管支气管旁肿物的94例患者行EBUS-TBNA检查结果。结果 94例患者中确诊肺恶性肿瘤80例;共穿刺150组淋巴结,每组平均穿刺2.4针,对肺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为93.02%,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3.62%;4例患者临床诊断结节病;4例患者临床诊断淋巴结炎。结论 EBUS-TBNA在纵隔、肺门淋巴结和气管支气管旁肿物的诊断和肺恶性肿瘤的分期上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是经济有效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支气管 支气管针吸活检 纵隔肿物 淋巴结
下载PDF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的护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金星 程宁 +1 位作者 赵欣 刘扣英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731-1732,共2页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 -TBNA)因为其高诊断率和特异性,已经成为诊断纵隔及肺门肿物或淋巴结肿大的有效手段。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期诊断中,由于其并发症少,已经逐渐取代纵隔镜检查,成为临床医生的首选。
关键词 支气管针吸活检 支气管 引导 超声 纵隔镜检查 护理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肿大
原文传递
儿童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国内首例报道 被引量:6
17
作者 叶乐平 陈成水 +2 位作者 叶民 程建敏 李昌崇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6-148,共3页
患儿男,3岁,因体检时发现胸x线片异常5d人院。入院2周前,患儿所在幼儿园某老师被诊断为“肺结核(空洞型)”,患儿与其有密切接触史,故于人院10d前至当地查PPD提示强阳性,人院5d前在当地医院查胸x线片提示异常。患儿偶有咳嗽,不... 患儿男,3岁,因体检时发现胸x线片异常5d人院。入院2周前,患儿所在幼儿园某老师被诊断为“肺结核(空洞型)”,患儿与其有密切接触史,故于人院10d前至当地查PPD提示强阳性,人院5d前在当地医院查胸x线片提示异常。患儿偶有咳嗽,不剧烈,无咯血,无发热,无喘息,无气促,无夜间盗汗,无头痛,无呕吐、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胃纳可,无逐渐消瘦。遂到我院,查胸部CT亦提示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针吸活检 肺门淋巴结 国内 纵隔 儿童 胸部CT 密切接触史 X线片
原文传递
气管镜下针吸活检在非腔内生长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附124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6
18
作者 代震波 周德俊 +2 位作者 胡建章 李凤玲 刘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285-1287,共3页
目的:探讨气管镜下针吸活检在非腔内生长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方法:对叶、段支气管非腔内生长型肺癌患者124例进行气管镜针吸活检(transhrone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分为2组:A组为表面黏膜正常,B组表面黏... 目的:探讨气管镜下针吸活检在非腔内生长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方法:对叶、段支气管非腔内生长型肺癌患者124例进行气管镜针吸活检(transhrone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分为2组:A组为表面黏膜正常,B组表面黏膜明显充血、颗粒样粗糙其中A组进行TBNA+刷片;B组采用TBNA+钳检+刷片所获标本进行病理学诊断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合CT检查提示有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的86例患者进行淋巴结穿刺活检,初步进行术前N分期结果:124例肺癌患者中A组76例、B组48例全部患者的TBNA及刷片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5.80%和30.64%,TBNA明显高于刷片(x^2=50.79,P<0.001) A组中,TBNA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刷片诊断阳性率(78.94%vs.1 8.42%,P<0.001)。B组病例中,TBNA、钳检及刷片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0.83%(34/48)、25.00%(12/48)、50.00%(24/48),TBNA阳性率最高(P<0.001)86例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的肺癌患者淋巴结穿刺活检,穿刺成功率达73.6%,穿刺阳性率达71.70%初步分期为N_1、N_2、N_3期的病例分别为8例、44例和12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部位、大小、病理类型以及穿刺针数是TBNA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TBNA可提高非腔内生长型肺癌及纵隔或肺门淋巴结的病理学诊断率对肺癌术前明确N分期有明显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针吸活检 腔外生长 肺癌 纵隔淋巴结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检查联合针吸活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世荣 杨刚 +1 位作者 陆志伟 张丽琴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51-452,456,共3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检查联合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最终病理确诊为肺癌的5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行常规支气管镜检...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检查联合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最终病理确诊为肺癌的5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行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刷检、支气管肺泡灌洗及活检)联合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取得的阳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8例患者均行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及TBNA检查,其中经TBNA明确诊断42例(72.41%),常规刷检、支气管肺泡灌洗及活检确诊肺癌16例(27.59%),TBNA联合常规支气管镜检查确诊肺癌49例,阳性率为84.48%(49/58)。结论:TBNA在肺癌及纵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阳性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支气管针吸活检 肺癌 纵膈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肺活检术在肺周围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余丽萍 赖江琼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9期1666-166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肺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EBUS-TBLB)在肺周围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诊断为肺周围型病变的33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肺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EBUS-TBLB)在肺周围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诊断为肺周围型病变的33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9例。对照组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computed tomography-guided percutaneous needle biopsy,CT-PNB),观察组行EBUS-TBLB。记录并比较两组的诊断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诊断阳性率为84.6%(143/169),高于对照组(69.2%,117/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7%(13/169),低于对照组(14.8%,25/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中应用EBUS-TBLB能提高诊断阳性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支气管镜(EBUS) 支气管活检(TBLB) 皮肺穿刺(PNB) 肺癌 肺周围型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