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的夏桂成治疗不孕症经后期用药配伍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慧娟 俞凡 +3 位作者 胡荣魁 杜萍 姚毅 庞会明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4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夏桂成教授治疗不孕症经后期的用药规律。方法按夏桂成"调周法"治疗原则,挑选出其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开具的经后期中药处方1958张,利用该院自主研发的中药处方分析系统分析用药情况,得出基础方剂,并... 目的探讨夏桂成教授治疗不孕症经后期的用药规律。方法按夏桂成"调周法"治疗原则,挑选出其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开具的经后期中药处方1958张,利用该院自主研发的中药处方分析系统分析用药情况,得出基础方剂,并分析其用药基本原则、常见药对及炮制品选择。结果夏桂成治疗不孕症经后期主要是在茯苓、酒萸肉、莲子心3味药的基础上随证加减,并配以续断、白芍等药材。结论夏桂成经后期基础方用药印证了"心(脑)-肾-子宫"生理生殖轴的治疗理念,为研究"调周法"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桂成 不孕症 调周法 后方 配伍特点 “心(脑)-肾-子宫”轴
下载PDF
补肾活血法治疗流产所致月经病30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魏春华 《山东中医杂志》 2013年第3期174-175,共2页
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临床观察以补肾活血法分期治疗流产后所致月经病30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均系流产后(包括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导致月经病的门诊病例。其中22岁及以下者12例,23~35岁者10例,36岁及以上者8例。参... 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临床观察以补肾活血法分期治疗流产后所致月经病30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均系流产后(包括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导致月经病的门诊病例。其中22岁及以下者12例,23~35岁者10例,36岁及以上者8例。参照马宝璋主编《中医妇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中诊断标准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法 流产 后方 间方 益冲方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3
作者 赵兵 崔易坤 +2 位作者 尹振宇 宋晋刚 羊刚毅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96-99,共4页
目的观察经后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7月9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6... 目的观察经后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7月9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研究组给予TLIF,对照组给予PLIF。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研究组的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卧床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6个月,2组的VAS和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症状改善显著以及正常活动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 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关节镜下经关节入路与后方入路切除腘窝囊肿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肖进飞 付辛荣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10期1078-1079,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在关节镜下经关节入路与后方入路手术切除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5—2017-01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47例腘窝囊肿,经关节入路手术切除腘窝囊肿26例(关节入路组),经后方入路手术切除腘窝囊肿21例(后方入路组... 目的比较分析在关节镜下经关节入路与后方入路手术切除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5—2017-01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47例腘窝囊肿,经关节入路手术切除腘窝囊肿26例(关节入路组),经后方入路手术切除腘窝囊肿21例(后方入路组)。结果 4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13~37)个月。关节入路组术中关节镜检查发现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内病变,17例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者行半月板成形术;1例损伤大隐静脉,术中延长切口显露并吻合静脉,术后未出现下肢浮肿。后方入路组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末次随访时腘窝囊肿Rauschning-Lindgren分级:关节入路组0级22例,Ⅰ级3例,Ⅱ级1例;后方入路组0级12例,Ⅰ级7例,Ⅱ级2例。关节入路组术后腘窝囊肿分级优于后方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后方入路相比,经关节入路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腘窝囊肿可一期处理关节腔内其他疾病或损伤,疗效更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窝囊肿 关节镜 关节入路 后方入路
原文传递
经椎间孔入路与经后方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丁文元 张剑刚 +3 位作者 申勇 郭金库 安志辉 杨少坤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1年第1期11-17,共7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经后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切除上、下关节突的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失稳症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采用PLIF和TLI... 目的回顾性研究经后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切除上、下关节突的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失稳症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采用PLIF和TLIF治疗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本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失稳症患者78例,其中PLIF31例,TLIF4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卧床时间、Nakai评分优良率、融合时间(按Suk标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高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7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4.5年,平均3.5年。所有患者均获椎间骨性融合。对两组卧床时间、Nakai评分优良率、融合时间、同时间点椎间隙高度和椎间孔高度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和椎间孔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TLIF和PLIF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效果良好;与PLIF相比,TLIF操作简单,出血量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关节不稳定性 脊柱融合术 后方入路 椎间孔入路
下载PDF
改良经肩后方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41例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庞勇峰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年第6期52-54,共3页
目的 观察采用经后方入路切开复位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心得体会.方法 收集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肩胛骨骨折患者41例,给予经后方入路切开复位治疗,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41例患者均... 目的 观察采用经后方入路切开复位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心得体会.方法 收集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肩胛骨骨折患者41例,给予经后方入路切开复位治疗,观察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41例患者均一期愈合,手术时间80~150 min,平均(107.8±23.0)min;术中出血量120~330 mL,平均(210.3±80.4)mL;骨折愈合时间8~20周,平均(15.3±6.7)周.术后1年,患者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23例、良1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2.68%.结论 采用改良经肩后方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即便是复杂肩胛骨骨折效果也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肩胛骨 手术 后方入路 改良 体会
原文传递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鹏 朱学芹 王大巍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2期46-48,共3页
目的:探究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LD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期间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0例R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 目的:探究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LD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期间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0例R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分别采用MIS-TLIF与经后方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对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其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手术切口更短,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手术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MIS-TLIF治疗RLDH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且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的时间短、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及术后住院的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方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后方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纳布啡在高龄患者疝修补术术中和术后的镇痛效果
8
作者 刘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4期287-287,289,共2页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后方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纳布啡在高龄患者疝修补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顺序进行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并行前路...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后方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纳布啡在高龄患者疝修补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顺序进行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并行前路腹横肌平面阻滞,研究组患者在全麻的基础上行超声引导下后方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并于切皮前给予纳布啡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瑞芬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2h与8h时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5.88%)显著高于对照组(23.5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后方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纳布啡可有效促进术后麻醉恢复,缓解术后疼痛,且安全性与病人满意度高,值得在高龄患者疝修补术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后方入路腹横肌平面阻滞 纳布啡 疝修补术 镇痛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侧后路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优化与术后恢复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光宝 尹建文 +3 位作者 张轶群 李时中 吴祖同 贺爱军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探索侧后路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优化与术后恢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 目的:探索侧后路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术优化与术后恢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经皮侧后方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骨骼恢复状况、功能障碍状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腰腿疼痛程度、提举重物情况、个人生活料理情况、坐立状况、行走状况、睡眠状况以及站立状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侧后路椎间孔镜技术疗效显著,压力释放彻底,且具有微创、手术视野清晰的优点,术后骨骼恢复较快,功能障碍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侧后方入路椎间孔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 手术优化 手术效果
下载PDF
侧后方入路与经椎板间隙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日鹤 钟华 +1 位作者 王智运 谢发钦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5期503-504,共2页
目的比较经侧后方入路与经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6—2016-06诊治的78例腰椎管狭窄症,39例经侧后方入路行椎间孔镜微创手术(侧后方组),39例经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孔镜微创手... 目的比较经侧后方入路与经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6—2016-06诊治的78例腰椎管狭窄症,39例经侧后方入路行椎间孔镜微创手术(侧后方组),39例经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椎板间隙组)。结果 7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5(4~18)个月。侧后方组与椎板间隙组术后3 d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3 d疼痛VAS评分、ODI指数,以及末次随访时腰椎功能Mac Na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侧后方入路与经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均可有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起到缓解腰部疼痛、解除腰椎运动功能障碍的作用,但选择何种手术入路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椎间孔镜 后方入路 椎板间隙入路 微创
原文传递
椎间孔镜下经侧后方与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宏英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12期7-9,共3页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下经侧后方入路手术与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11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椎间孔镜下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下经侧后方入路手术与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11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椎间孔镜下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椎间孔镜下经侧后方入路手术)与观察组(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每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疼痛与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腰椎功能。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腰椎功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通过椎间孔镜下经侧后方入路手术与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治疗后,治疗效果良好,临床可依据患者病情以及实际需要选择对应入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椎间孔镜下后方入路 椎间孔镜下椎板间隙入路 腰椎功能
原文传递
不同入路方式行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研究
12
作者 林国钦 肖丹 牟朋林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10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行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疗效及对腰椎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的92例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经椎板间隙入路组(n=50)和经侧后方入路...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方式行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疗效及对腰椎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的92例D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经椎板间隙入路组(n=50)和经侧后方入路组(n=42)。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腰椎功能及疼痛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椎板间隙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侧后方入路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经侧后方入路组(P<0.05);2组手术后J0A评分、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椎板间隙入路和经侧后方入路对DLSS均有确切的治疗效果,能降低腰椎疼痛感,改善腰椎功能,但经椎板间隙入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腰椎管狭窄症 后方入路 椎板间隙入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