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 被引量:36
1
作者 桑伟林 朱力波 +1 位作者 马金忠 王秋根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0年第5期266-267,281,共3页
2010年5月19日至22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微创直接前方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学习班顺利举行。受马金忠教授的邀请,国际著名微创关节置换专家——来自奥地利Innsbruck大学附属医院的Michael Nolger教授专程前来... 2010年5月19日至22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微创直接前方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学习班顺利举行。受马金忠教授的邀请,国际著名微创关节置换专家——来自奥地利Innsbruck大学附属医院的Michael Nolger教授专程前来为全体学员作了关于微创前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的精彩报告。此次有幸征得Nolger教授同意,将报告内容翻译整理如下,与广大读者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 人工髋关节置换 大学附属医院 MICHAEL 上海交通大学 前方
下载PDF
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 被引量:34
2
作者 康鹏德 沈彬 裴福兴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002-1008,共7页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优势是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症状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除前些年曾经流行的前方及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外,近年来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全髋关节置换术越来越...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优势是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症状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除前些年曾经流行的前方及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外,近年来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全髋关节置换术越来越多地受到关节外科医生的关注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前方 小切口 组织损伤 疼痛症状 住院时间 外科医生 后外侧
原文传递
微创小切口侧卧位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早期随访评估 被引量:28
3
作者 朱晨 尚希福 +5 位作者 孔荣 吴科荣 王英明 马锐祥 陈敏 罗正亮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679-1685,共7页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侧卧位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早期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骨科通过对体位和切口进行改良,采取微创小切口(≤8cm)侧卧位直接...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侧卧位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早期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骨科通过对体位和切口进行改良,采取微创小切口(≤8cm)侧卧位直接前侧入路对212例患者(228例髋,16例患者为双侧)行全髋关节置换术。28例患者(28例髋)为复杂病例组;184例既往无髋关节手术史、无髋关节明显畸形及僵直的患者(200例髋)为标准病例组。按手术时间先后再将标准组200例髋分成2组,比较前后各100例,以及复杂病例组与标准病例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早期疗效。组间数据比较取配对t检验。结果每组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时间13—25个月,平均(18±5)个月。9例出现术中并发症,34例出现术后并发症,仅2例假体出现前脱位。与复杂病例组相比,标准组手术时间[(42±19)比(67±16)min,t=-2.628,P=0.027]及术中出血量[(222±94)比(579±120)ml,t=-8.371,P=0.000]明显降低,术后Harris评分明显升高[90±5比83±7,t=2.390,P=0.024],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15.0%比46.4%,χ^2=15.854,P=0.000)。标准组后100例各类并发症比前100例明显降低(11.0%比19.O%,χ^2=3.922,P:0.037),手术时间[(34±15)比(48±10)min,t=4.217,P=0.002]及出血量[(182±52)比(254±40)ml,t=2.889,P=0.018]明显降低。结论早期开展微创小切口侧卧位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有学习曲线,术中股骨侧骨折的风险略高,尤其对于骨质疏松及术前关节僵硬者,早期需把握手术指征并掌握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前方 微创 并发症 侧卧位
原文传递
恰当选择脊柱结核手术入路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自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69-770,共2页
长期以来脊柱结核从前方入路进行病灶清除几乎已成常规选择,然而,近年在国内外从后方入路进行前方椎体病灶清除的报道逐年增多。如何客观地评价、恰当地选择脊柱结核手术入路.是目前外科治疗中存有争议的问题。
关键词 脊柱结核 手术 病灶清除 前方 后方 外科治疗 国内外
下载PDF
髋臼骨折手术入路选择的原则与复位固定技巧 被引量:24
5
作者 樊仕才 刘涵 黄复铭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66,共9页
髋臼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其治疗原则也等同于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原则,即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因此手术入路的选择对髋臼骨折的手术显露、复位质量、固定效果等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手术疗效。合适的手术入路不仅显露清晰,便于手术操作... 髋臼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其治疗原则也等同于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原则,即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因此手术入路的选择对髋臼骨折的手术显露、复位质量、固定效果等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手术疗效。合适的手术入路不仅显露清晰,便于手术操作,可达到较理想的复位质量和固定效果,而且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小手术创伤及避免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大优势。髋臼骨折的手术入路选择与骨折的损伤机制、骨折分型、临床表现等密切相关,手术疗效取决于骨折复位质量、固定效果及手术创伤程度等,而这些均与手术入路的选择密切相关。目前可供选择的手术入路大致分为前方入路和后方入路;但由于髋臼骨折的复杂性,没有一种手术入路能解决所有的髋臼骨折,而且每种入路均有其各自的适应证、优势及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手术 固定效果 关节内骨折 骨折复位 关节面 骨折分型 前方
原文传递
全髋关节置换术微创手术入路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3
6
作者 卢钰 解京明 +2 位作者 张颖 赵智 李全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2期92-94,共3页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非常成熟的手术方式,随着假体材料、假体设计等各方面的不断进步,临床上逐渐出现多种微创手术入路,主要有前方入路、前外侧入路、后侧入路、后外侧入路、SuperPath入路、外侧入路、双切口入路等,其优点为手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临床非常成熟的手术方式,随着假体材料、假体设计等各方面的不断进步,临床上逐渐出现多种微创手术入路,主要有前方入路、前外侧入路、后侧入路、后外侧入路、SuperPath入路、外侧入路、双切口入路等,其优点为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但上述入路存在术后假体位置不佳、感染、神经损伤、股骨近端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临床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应以手术安全为第一目的,严格把握微创手术入路的适应证,不能盲目追求切口最小化,在手术操作困难时应立即改行传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微创 前方 前外侧 后侧 后外侧 SuperPath 外侧 双切口
下载PDF
前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林佳杰 唐毓金 谢克恭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年第6期670-672,共3页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作为一种治疗髋关节疾病(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较为有效的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应用多年,手术入路及方法较多,其选择依医生的所受临床教育、习惯和偏好而定。较常用的手术入路大致可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作为一种治疗髋关节疾病(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较为有效的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应用多年,手术入路及方法较多,其选择依医生的所受临床教育、习惯和偏好而定。较常用的手术入路大致可分为直接前方入路(DAA),前外侧入路(ALA),直接外侧入路(DLA),后外侧入(PLA)路及直接后侧入路(DPA)4种。本文就ALA全髋置换手术的历史、手术方法、优点、不足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外侧 全髋置换术 手术 前方 人工全髋关节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疾病 术后脱位 临床教育 后侧
原文传递
颈椎前方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 被引量:9
8
作者 童哲 李钧 梁水彬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51-1053,共3页
急性下颈椎损伤合并关节突绞锁的患者在临床中较常见,多伴颈髓损伤,病情较重。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复位及植骨融合固定、牵引复位和手法复位.但临床上对于此类疾病是否需要手术以及选择何种术式尚存存一定的争议。
关键词 下颈椎骨折脱位 关节突绞锁 治疗方法 前方 急性下颈椎损伤 手术复位 颈髓损伤 手法复位
下载PDF
改良Stoppa入路在骨盆髋臼骨折前方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巍 闫国富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期93-95,共3页
由于骨盆髋臼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和此处骨折的复杂性,所以良好的手术入路对于术中获得满意的显露、复位、固定和避免并发症显得非常重要。骨盆前环和髋臼前方的骨折,一般需要采取前方入路.目前全世界认可的前方入路是髂腹股沟入路,
关键词 骨盆髋臼骨折 前方 手术 手术中 应用 改良 髂腹股沟 解剖位置
下载PDF
不同手术路径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钩突切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领 于洁 +1 位作者 段红亮 李德正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路径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LPD)术中钩突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接受LPD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以肠系膜上动脉(SMA)为中心动脉入路完成手术,根据术中采用不同手术路径分为观...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路径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LPD)术中钩突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接受LPD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以肠系膜上动脉(SMA)为中心动脉入路完成手术,根据术中采用不同手术路径分为观察组(n=39例)和对照组(n=41例),观察组采用前方中间联合左后入路,对照组采用常规右侧入路。SPSS 21.0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分析,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χ^(2)检验;围手术期各项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预后情况。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标本切除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检出数目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累积无病生存率和累积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0.874,P=0.350;χ^(2)=0.553,P=0.457)。结论:前方中间入路联合左后入路LPD较传统SMA右侧入路虽延长了手术时间,但对术区淋巴结清扫更彻底,术中多角度暴露术野更利于血管保护,术后并发症更少,更益于患者康复,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钩突 前方 左后 右侧
原文传递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吴松 王林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将44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前方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176)和对照组(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270)。观察两组相关...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将44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前方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176)和对照组(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270)。观察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部分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Harris、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升高,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髋关节活动度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髋关节活动度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前方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增大髋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感,并发症少且生活质量高,整体效果优于后外侧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前方 后外侧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的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波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2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前方入路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疼痛及骨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行前方... 目的:探讨前方入路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疼痛及骨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行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和对照组(39例,行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骨代谢功能、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较术前均升高,且观察组Harris评分在术后1个月、3个月时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成纤维细胞因子(FGF)、骨钙素(BGP)、Ⅰ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ⅠC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术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0.5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方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相较于外侧入路,前者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更加显著,不仅能提高髋关节功能,改善骨代谢状态,缓解疼痛程度,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前方 外侧 老年 髋关节功能 疼痛
下载PDF
关节镜下前方入路联合后内入路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3
作者 丁黎明 李国华 +2 位作者 邱静 孙晓霞 刘含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9期18-24,共7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方入路联合后内入路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腘窝囊肿手术患者,根据手术类型分为3组。A组37例,采用关节镜下前方入路联合后内入路手术治疗,其中男17例,女20例,年龄(54.49&#...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方入路联合后内入路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腘窝囊肿手术患者,根据手术类型分为3组。A组37例,采用关节镜下前方入路联合后内入路手术治疗,其中男17例,女20例,年龄(54.49±8.32)岁;B组30例,采用关节镜手术联合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54.23±8.21)岁;C组33例,采用传统后路开放手术治疗,其中男16例,女17例,年龄(53.70±10.11)岁;记录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功能评分、Rauschning和Lindgren分级、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和囊肿复发情况等。结果A组在术后VAS评分、住院天数、术后Lysholm评分、伤口愈合率和切口长度等均优于B组和C组;A组和B组复发率低于C组;A组和C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B组。结论关节镜下前方入路联合后内入路治疗腘窝囊肿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方 后内 腘窝囊肿
下载PDF
肘前方入路治疗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合并Regan-MorreyⅡ型尺骨冠状突骨折 被引量:6
14
作者 印飞 孙振中 +5 位作者 宋升 韦旭明 马运宏 刘军 周明 庄胤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3-784,共2页
目的 总结肘关节前方入路治疗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合并Regan-MorreyⅡ型尺骨冠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6月采用肘关节前方入路、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8例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合并Regan-MorreyⅡ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 目的 总结肘关节前方入路治疗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合并Regan-MorreyⅡ型尺骨冠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6月采用肘关节前方入路、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8例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合并Regan-MorreyⅡ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27~53岁,平均36.4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3例,摔伤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10 d,平均4.6 d。结果 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27个月,平均18.6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2.8个月;无异位骨化、创伤性骨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86~95分,平均92.3分;其中优5例,良3例,优良率100%。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96~145°,平均128°;前臂旋转活动范围140~170°,平均150°。结论 对于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合并Regan-MorreyⅡ型尺骨冠状突骨折,采用肘关节前方入路可清晰暴露骨折,Herbert螺钉内固定牢靠,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小头骨折 尺骨冠状突骨折 前方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髋臼骨折手术入路选择策略 被引量:5
15
作者 樊仕才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9-204,共6页
髋臼骨折的损伤机制为股骨头撞击髋臼导致的髋臼骨性结构破坏,手术目的是重建髋关节的头臼匹配关系并维持稳定。由于髋关节的特殊解剖结构,股骨头的遮挡使其前后面不能相互照应,因此手术入路的选择关系到手术区域显露、骨折复位质量、... 髋臼骨折的损伤机制为股骨头撞击髋臼导致的髋臼骨性结构破坏,手术目的是重建髋关节的头臼匹配关系并维持稳定。由于髋关节的特殊解剖结构,股骨头的遮挡使其前后面不能相互照应,因此手术入路的选择关系到手术区域显露、骨折复位质量、固定效果,直接影响手术疗效;合理的手术入路选择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手术创伤及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大优势。髋臼骨折的手术入路包括前方入路和后方入路,但由于髋关节的解剖复杂性及髋臼骨折的多样性,没有一种手术入路能完成所有类型的髋臼骨折手术。笔者阐述多种手术入路的解剖特点及适应证、手术入路选择策略,为临床医师处理髋臼骨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手术 骨折复位 临床医师 固定效果 手术区域 前方 手术并发症
原文传递
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敬东 王百盛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7年第3期1-3,共3页
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其为阔筋膜张肌与缝匠肌间隙入路,不损伤周围肌肉组织及后外侧稳定结构,具有损伤小、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防脱位能力强等优点.既往的DAA行全髋... 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其为阔筋膜张肌与缝匠肌间隙入路,不损伤周围肌肉组织及后外侧稳定结构,具有损伤小、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防脱位能力强等优点.既往的DAA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采用仰卧位,往往需要特殊的手术床和繁琐的消毒步骤,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骨科采用侧卧位DAA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该技术目前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 全髋关节置换术 侧卧位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沈阳军区总医院 周围肌肉组织 关节功能恢复 肌间隙
原文传递
锁定加压钢板微创治疗累及干骺端复杂肱骨干骨折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辽军 陈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0期1337-1338,共2页
关键词 锁定加压钢板 肱骨干骨折 微创治疗 干骺端 微创手术治疗 外固定支架 前方 髓内钉
下载PDF
单纯前侧入路与改良Gibson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晓华 吴翔 杨志华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8年第4期432-435,共4页
股骨头坏死往往出现髋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该股骨头坏死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1]。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终末方案,不同手术入路均能够完成全髋关节置换,如后外侧入... 股骨头坏死往往出现髋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该股骨头坏死有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1]。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终末方案,不同手术入路均能够完成全髋关节置换,如后外侧入路、外侧入路、后侧入路和前外侧入路等,其中后外侧入路是主流手术入路^[2]。但是临床观察发现,后外侧入路切口较长且发生皮缘愈合困难较为频繁。近年来,直接前方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逐渐受到骨科医师的重视,手术量逐渐增多。本次研究比较改良Gibson入路和直接前方入路两种手术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Gibson 全髋关节置换术 后外侧 临床疗效 股骨头坏死 生活质量 手术 前方
下载PDF
直接前方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苏之盟 罗春林 《大众科技》 2023年第5期62-65,48,共5页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髋部疾病的经典术式和可靠方法。当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有很多不同的手术入路,手术入路的选择要以保证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为前提,各有优缺点。...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髋部疾病的经典术式和可靠方法。当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有很多不同的手术入路,手术入路的选择要以保证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为前提,各有优缺点。对于微创髋关节置换术的概念,目前没有统一的定论,绝大多数专家认为微创手术应该具有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小、术后康复快、痛苦少等特点,即以最小的创伤实现最好的治疗效果。众所周知,直接前方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最热门和最微创的全髋关节置换技术之一,文章阐述了直接前方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为今后相关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 全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单一改良腹直肌旁切口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合并对侧前环损伤的解剖研究
20
作者 陈柱宏 李严兵 +2 位作者 黄华军 林羲疆 曾参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3-639,共7页
目的解剖实验验证单一改良腹直肌旁切口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合并对侧前环损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大体标本3具,采用改良入路单切口显露同侧前后环并延伸至对侧前环,观察显露范围及对侧死亡冠、髂血管,收集相关数据,模拟复位固定,评... 目的解剖实验验证单一改良腹直肌旁切口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合并对侧前环损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大体标本3具,采用改良入路单切口显露同侧前后环并延伸至对侧前环,观察显露范围及对侧死亡冠、髂血管,收集相关数据,模拟复位固定,评价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显露范围:同侧内侧可至腹中线,后内侧可至S_(1)椎体对侧缘,头侧延伸至L_(5)椎体,真骨盆内可达S_(1)孔,外侧显露同经典入路;对侧外侧可至对侧髂耻隆起,头侧可至对侧四方体上前方,深部达闭孔外上1/2。改良入路可显露同侧骶髂关节及对侧耻骨上支,直视下处理后环及对侧前环损伤。切口总长(7.84±0.18)cm,对侧死亡冠、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的距离分别为(57.07±1.04)、(67.43±0.87)cm。结论单一改良腹直肌旁切口治疗同侧骨盆后环损伤合并对侧前环损伤安全、有效,有显著的微创及视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腹直肌旁切口 解剖学 局部 耻骨上支 前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