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绍剧中的多声部音乐 被引量:6
1
作者 车文海 樊祖荫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6-71,94,共7页
绍剧,在中国360多个地方戏曲中,系独树一帜、较有影响的剧种,曾盛演《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而闻名于世。其独特的多声部音乐构成方式,对剖析戏曲音乐和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绍剧 多声部音乐构成 织体形式
原文传递
敬老承志 照见未来 在纪念六龄童诞辰一百周年暨绍剧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2
作者 陈涌泉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共2页
中国剧协和浙江省文联联合主办纪念六龄童诞辰百年暨绍剧传承发展座谈会,很有意义。我们对待老艺术家的态度决定了中国戏剧的未来,从中也可以看到我们自身的明天。繁荣戏剧事业的关键在人,人才从哪里来?首先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老艺术家们... 中国剧协和浙江省文联联合主办纪念六龄童诞辰百年暨绍剧传承发展座谈会,很有意义。我们对待老艺术家的态度决定了中国戏剧的未来,从中也可以看到我们自身的明天。繁荣戏剧事业的关键在人,人才从哪里来?首先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老艺术家们的薪火相传,正是这样才使得中华戏曲艺术百花园“江山代有才人出”。对于老一代艺术家的缅怀与纪念,无论怎么支持都不为过,中国戏剧界要大兴尊老敬贤之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剧协 绍剧 老艺术家 中华戏曲 浙江省文联 戏剧事业 传承发展 薪火相传
原文传递
绍剧之猴:中国戏曲审美的一朵奇葩
3
作者 崔伟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共2页
一位艺术家的最大贡献,就在于能够以他的智慧与创造使剧种得以弘扬和发展;一位艺术家的不朽,则在他已百年而成为古人,但其塑造的戏剧形象仍被后世津津乐道,成为戏剧形象的经典和剧种精神的标识。六龄童先生(1924一2014)正是这样一位杰... 一位艺术家的最大贡献,就在于能够以他的智慧与创造使剧种得以弘扬和发展;一位艺术家的不朽,则在他已百年而成为古人,但其塑造的戏剧形象仍被后世津津乐道,成为戏剧形象的经典和剧种精神的标识。六龄童先生(1924一2014)正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戏曲艺术家、一位使绍剧艺术繁荣发展的功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家 绍剧 弘扬和发展 戏剧形象 艺术繁荣 戏曲审美 剧种
原文传递
传百年猴王精神 绘来日绍剧新章 纪念绍剧一代宗师六龄童诞辰一百周年系列活动隆重举行
4
作者 熊香珠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0,共2页
绍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浙江省三大剧种之一,以高亢激越、豪放洒脱的独特风格,在中国传统戏曲的百花园中争奇斗艳、一吐芬芳。
关键词 绍剧 中国传统戏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代宗师 诞辰一百周年 独特风格 剧种
原文传递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以“绍剧”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志勤 《文化遗产》 2009年第2期111-116,共6页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利用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争论这种利用本身的是是非非,不如更切实地探讨如何"以更好的方法和目的利用这些民俗文化资源"。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需要我们不断调查和挖掘...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利用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争论这种利用本身的是是非非,不如更切实地探讨如何"以更好的方法和目的利用这些民俗文化资源"。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需要我们不断调查和挖掘其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对那些适应于现代社会的理念和方法加以积极而有效地运用。这里的"用",也许可以称之为"应用"而非"利用",它是民俗学研究应用于现代社会的一种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效利用 绍剧 自然资源管理
下载PDF
浅谈戏曲武行在绍剧武戏表演中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戴红旗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36,共2页
戏曲中的武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舞台艺术基本功。武功起源于民间,是历代艺人和人民群众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积蓄和发展起来的。经过多代艺人对各种翻腾技巧和杂技技巧的吸收、借鉴提高后,戏曲才逐渐融化了武功,赋予了武功以情感,使之成... 戏曲中的武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舞台艺术基本功。武功起源于民间,是历代艺人和人民群众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积蓄和发展起来的。经过多代艺人对各种翻腾技巧和杂技技巧的吸收、借鉴提高后,戏曲才逐渐融化了武功,赋予了武功以情感,使之成了武戏的元素,成为了表演程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当武功成为公认的戏曲表演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形式后,传统的戏曲脚色行当便有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表演 表演程式 武戏 绍剧 舞台艺术 中华民族 艺术实践 人民群众
下载PDF
试探清末民初浙东地方戏赴沪发展之因
7
作者 戎奕帆 《音乐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74-86,5,共14页
清末民初,上海因其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和租界特殊的政治环境,吸引了大批浙东籍商人与劳动者前去经商、务工。同时,浙沪两地戏曲演出收入相差甚多,滩簧花鼓类小戏又遭地方官府禁演,在此背景之下,宁绍平原的绍兴乱弹、宁波串客和小歌班三... 清末民初,上海因其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和租界特殊的政治环境,吸引了大批浙东籍商人与劳动者前去经商、务工。同时,浙沪两地戏曲演出收入相差甚多,滩簧花鼓类小戏又遭地方官府禁演,在此背景之下,宁绍平原的绍兴乱弹、宁波串客和小歌班三种地方戏班走出家乡赴沪寻觅商机。居沪浙东籍劳动者与这批班社艺人间存在着以方言为载体的同根性、消费与服务的对等性以及社会文化的同层性关系。前者由此成为三个浙东地方剧种的戏曲消费人口,而后者通过对前者的演出服务与自身的艺术改良,使这些剧种在上海滩获得了立足与发展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甬剧 绍剧 越剧 浙东戏班 上海社会 戏曲消费人口
下载PDF
浅谈绍剧《女吊》表演中传统与创新的定位
8
作者 杨炯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54,共2页
“空巷看竞渡,倒社观戏场。”这是陆游《嵇山行》中的两句诗。“社”,即古代的乡村组织。旧时各社各村都有定期演戏的习俗,民间称为“年规戏”,后来基本上就是演绍剧了,绍兴本地人最喜欢听,鲁迅先生也不例外。
关键词 绍剧 传统与创新 乡村组织 本地人
原文传递
冲云破雾为登峰 巍巍雪山颂英雄 绍剧《喀喇昆仑》创演解读
9
作者 应林锋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9-60,共2页
绍剧《喀喇昆仑》以20世纪60年代绍兴青年赴新疆戍边开荒,随后又跨出国门修筑喀喇昆仑公路为背景,塑造了一群为建设祖国不畏艰难困苦,奉献青春热血甚至生命的年轻人,是一部结合真实的历史大背景与虚构的舞台小人物的戏剧作品。该剧以大... 绍剧《喀喇昆仑》以20世纪60年代绍兴青年赴新疆戍边开荒,随后又跨出国门修筑喀喇昆仑公路为背景,塑造了一群为建设祖国不畏艰难困苦,奉献青春热血甚至生命的年轻人,是一部结合真实的历史大背景与虚构的舞台小人物的戏剧作品。该剧以大题材、小切口,通过绍兴青年李阿牛的成长、发展、升华,反映了援疆青年的家乡情怀和革命豪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喇昆仑公路 绍剧 戏剧作品 艰难困苦 创演 小切口 小人物
原文传递
论绍剧现代戏《喀喇昆仑》的“筋骨”与“温度”
10
作者 张丽丹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1-63,共3页
由章静编剧,孙晓燕导演,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演出的绍剧现代戏《喀喇昆仑》自2021年4月首演以来,先后在杭州、新疆多地巡演数十次。它以“喀喇昆仑”的符号性凸显了支边青年的牺牲精神,又以情节冲突的递进与勾连突出了叙事创新,而在传统... 由章静编剧,孙晓燕导演,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演出的绍剧现代戏《喀喇昆仑》自2021年4月首演以来,先后在杭州、新疆多地巡演数十次。它以“喀喇昆仑”的符号性凸显了支边青年的牺牲精神,又以情节冲突的递进与勾连突出了叙事创新,而在传统绍剧基础上的新题材、新构思以及新舞蹈与新唱腔又呈现了绍剧的现代性突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节冲突 绍剧 喀喇昆仑 现代戏 支边青年 牺牲精神 艺术研究院 新构思
原文传递
洒满爱与阳光的双翼——观绍剧现代戏《生命的飞翔》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青莲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99,共3页
绍剧现代戏《生命的飞翔》通过对灾时以机长邱光华为代表的这组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立体生动而饱含真情地,将一个个顽强与灾难斗争、无私奉献的天地英雄与父老乡亲呈现于观众眼前,真实地体现出军民鱼水情深的大爱精神。它不仅仅是对逝... 绍剧现代戏《生命的飞翔》通过对灾时以机长邱光华为代表的这组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立体生动而饱含真情地,将一个个顽强与灾难斗争、无私奉献的天地英雄与父老乡亲呈现于观众眼前,真实地体现出军民鱼水情深的大爱精神。它不仅仅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生者的激励,更是对人类生命的思考。该剧的创作者们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叙事性与抒情性相统一的创作方法,突出表现在灾难面前,军民一致、百折不挠、人心向善、无私无畏的"大美大爱"精神,特别是将唱念做舞有机地融入"此时此地此情"的真实生活情境之中,以情动己,以情感人,以"情"为中心行动线,展开具体的舞台行动,从而完成了情节的推动与全剧的高潮。这样一部作品,具备独立的人格和思想,站在人类普世价值的立场上叙述和思考,并且有超越眼前的宏大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剧 现代戏 《生命的飞翔》 舞台呈现 作品评论
原文传递
推陈出新,出人出戏——在坚守与创新中前行的浙江绍剧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薇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59,共3页
戏曲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戏曲有更多的文化、传统的负载这是它的使命。不管是时来运转,还是命运多舛,在当代文化一体化、同化的彤势下,戏曲除了创新以追随时代,还有文化坚守和自我保全... 戏曲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戏曲有更多的文化、传统的负载这是它的使命。不管是时来运转,还是命运多舛,在当代文化一体化、同化的彤势下,戏曲除了创新以追随时代,还有文化坚守和自我保全的任务。伴随着新时期我国艺术生产与消费生态的急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民族文化传承 绍剧 浙江 戏曲艺术 文化一体化 艺术生产 有文化
原文传递
锐意改革 与时俱进绍剧现代戏创作的艺术新观 被引量:1
13
作者 颜华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73,共3页
绍剧起源于浙江省绍兴市的上虞县,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发展历史。它源自秦腔戏曲一脉,通过与余姚腔的结合,形成了激越昂扬的绍剧“调腔”。通过一人兼唱多行角色,并辅以大锣、大鼓、铙钹等打击乐器伴奏的典型形式,绍剧成为浙江最具代表性... 绍剧起源于浙江省绍兴市的上虞县,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发展历史。它源自秦腔戏曲一脉,通过与余姚腔的结合,形成了激越昂扬的绍剧“调腔”。通过一人兼唱多行角色,并辅以大锣、大鼓、铙钹等打击乐器伴奏的典型形式,绍剧成为浙江最具代表性的三大剧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剧 大锣 余姚腔 浙江省绍兴市 打击乐器 典型形式 现代戏 上虞县
原文传递
绍剧板胡的沿革及演奏 被引量:2
14
作者 葛依娜 《戏文》 2007年第4期91-92,共2页
绍剧,原名绍兴大班,因是我国的乱弹戏剧流传在绍兴中的一支,故又称绍兴乱弹。绍剧兴发于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宁绍平原及杭嘉湖平原是它主要的流行地,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关键词 绍剧 演奏 板胡 乾隆年间 绍兴 杭嘉湖 平原
下载PDF
绍剧[二凡]中的“海底翻”长腔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小全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9-143,共5页
"海底翻"是指绍剧演员在演唱绍剧的主要唱调[二凡]时,针对剧情或感情需要,在其加腔部位进行自由的、即兴的抒情性长腔。绍剧"海底翻"既具有极强的戏剧功能和抒情功能,又具有独特的装饰功能和旋律个性。
关键词 绍剧 二凡 海底翻
原文传递
对绍剧唱腔艺术的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文娟 胡建新 《戏文》 2007年第3期65-66,共2页
从戏曲发展史来看,任何剧种,总是内容与形式的不断革新,才能得到顺利发展,反之,则有被时代所淘汰之危。戏曲中的音乐唱腔,是改革中的关键,戏曲是视觉与听觉同步进行的表演艺术,除了“戏”,就是“曲”,绍剧的发展,与它的音乐... 从戏曲发展史来看,任何剧种,总是内容与形式的不断革新,才能得到顺利发展,反之,则有被时代所淘汰之危。戏曲中的音乐唱腔,是改革中的关键,戏曲是视觉与听觉同步进行的表演艺术,除了“戏”,就是“曲”,绍剧的发展,与它的音乐唱腔有着密切的关系。戏曲唱腔以词为本,以腔传情,唱腔不论繁简,妙在动听合情。唱腔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唱腔艺术 绍剧 戏曲唱腔 音乐唱腔 内容与形式 表演艺术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下载PDF
绍剧精品 猴戏典范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伟龙 《戏文》 2003年第6期6-7,共2页
从20世纪50年代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80年代的《火焰山》、《大闹乾坤》 ,到21世纪的《真假悟空》 ,绍剧猴戏可谓一路演变 ,一路辉煌。长期以来 ,猴戏已成为绍剧的一个代名词。可以说 ,一个孙悟空 ,即是一部绍剧史 ,也是整部中国猴... 从20世纪50年代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80年代的《火焰山》、《大闹乾坤》 ,到21世纪的《真假悟空》 ,绍剧猴戏可谓一路演变 ,一路辉煌。长期以来 ,猴戏已成为绍剧的一个代名词。可以说 ,一个孙悟空 ,即是一部绍剧史 ,也是整部中国猴戏的历史。我们策划这个版面 ,意在让广大读者了解猴戏的历史 ,品味其中创新的甘苦 ,谛听“金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剧 猴戏 表演艺术 艺术风格 《真假悟空》 排练工作 人物形象
下载PDF
古越神韵蕴风雷——探绍剧和绍剧艺术
18
作者 黄鸣琰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9-30,共2页
绍剧,亦称绍兴乱弹。是民末清初时期形成于浙东地区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原称绍兴大班,1950年正式命名为绍剧。形成初,受源于会稽的我国明代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影响,又吸收了秦腔,吹腔,昆曲的唱腔成份,糅合本地区音俗唱,形成了深受... 绍剧,亦称绍兴乱弹。是民末清初时期形成于浙东地区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原称绍兴大班,1950年正式命名为绍剧。形成初,受源于会稽的我国明代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影响,又吸收了秦腔,吹腔,昆曲的唱腔成份,糅合本地区音俗唱,形成了深受观众欢迎的自身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剧 唱腔 观众 人文特征 吹腔 浙东地区 唱词 绍兴乱弹 绍兴大班 声腔
下载PDF
绍剧的改革应立足于走向未来,走向全国
19
作者 刘志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118-123,共6页
绍剧的主要曲调为“二凡”、“三五七”和“阳路”,从其使用的腔调来说,属于“乱弹”,故在历史上曾名“绍兴乱弹”,解放后定名为“绍剧”。绍剧主要流传在浙江省的宁绍平原、杭嘉湖平原和上海一带,是浙江省的主要的戏曲品种。绍剧在其... 绍剧的主要曲调为“二凡”、“三五七”和“阳路”,从其使用的腔调来说,属于“乱弹”,故在历史上曾名“绍兴乱弹”,解放后定名为“绍剧”。绍剧主要流传在浙江省的宁绍平原、杭嘉湖平原和上海一带,是浙江省的主要的戏曲品种。绍剧在其流传的地区,群众基础很深厚。它拥有几百出传统剧目,解放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剧 行当 剧种 唱腔音乐 演员 武戏 真假声 文戏 二花脸 高音
下载PDF
聚贤育才看万木争春 异彩纷呈书绍剧未来 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明师传艺·薪火相承”绍剧人才培养工程实践
20
作者 熊香珠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7-58,共2页
绍剧艺术源远流长,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省三大剧种之一,以其高亢激越的唱腔、粗犷朴实的音乐、文武兼备的表演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深厚的本土群众基础,振兴绍剧艺术,人才队伍是关键。2021年,浙... 绍剧艺术源远流长,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省三大剧种之一,以其高亢激越的唱腔、粗犷朴实的音乐、文武兼备的表演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深厚的本土群众基础,振兴绍剧艺术,人才队伍是关键。2021年,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推出“明师传艺·薪火相承”绍剧人才培养工程,在“教学、实践、创作”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专业戏曲人才培养为核心,着力形成绍剧艺术特色更加鲜明的人才培养定位与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工程 绍剧 人才培养定位 艺术研究院 表演特点 文武兼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才培养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