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抗挤套管产品的研发 被引量:15
1
作者 田青超 董晓明 郭金宝 《钢管》 CAS 2008年第6期32-36,共5页
为了满足油田对油井管更高抗挤性能的需求,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自2006年起立项开展对超高抗挤套管的研发,提出了通过织构设计与组织控制生产超高抗挤套管的研发思路,设计了相应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种,获得了超过API标准压溃值65%以... 为了满足油田对油井管更高抗挤性能的需求,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自2006年起立项开展对超高抗挤套管的研发,提出了通过织构设计与组织控制生产超高抗挤套管的研发思路,设计了相应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种,获得了超过API标准压溃值65%以上、对屈服强度不敏感的超高抗挤套管。介绍了此种套管的织构特征及析出相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抗挤套管 织构设计 组织控制 析出强化 抗挤性能
下载PDF
放电沉积凸貌微织构表面动压润滑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一楠 张勇 +2 位作者 冯天明 兰红波 彭子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9-67,共9页
目的提出一种表面凸貌微织构的快速制造方法,并对其表面动压润滑性能及减摩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利用高低压复合放电沉积加工技术实现气体介质中金属或半导体材料表面凸貌微织构的制备。高压脉冲电压实现两极间介质的电离度,低压直流放电... 目的提出一种表面凸貌微织构的快速制造方法,并对其表面动压润滑性能及减摩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利用高低压复合放电沉积加工技术实现气体介质中金属或半导体材料表面凸貌微织构的制备。高压脉冲电压实现两极间介质的电离度,低压直流放电实现电极材料蚀除,并沉积在工件表现形成微织构。通过控制工具电极直径,可获得直径410μm、高12μm尺度的凸貌微织构。利用FLUENT软件,对该方法所获的凸貌微织构表面动压润滑性能进行仿真,研究了不同高度、直径、面积比下,表面微织构对润滑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织构面积比和动压润滑性能成正比关系:随着面积比增大,织构上表面平均压力增大。油膜上表面平均压力在高度为7μm、直径为500μm、面积比为60%、对摩速度0.5m/s时,达到最大值1.21×10^4Pa。动压润滑性能随单个凸貌微织构高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并在7μm时达到最大。织构直径对润滑性能影响明显,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加大织构直径可提高油膜上表面平均压力。结论凸貌微织构采用增材制造方法,减小了传统去除材料的织构制造方法导致的对材料强度的影响。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不需辅助其他加工条件。表面凸貌微织构的存在使两接触表面的间距减小,形成收敛楔,从而形成动压,使润滑膜产生动压承载力,改善了摩擦学性能。对凸貌微织构的结构参数(面积比、微织构高度、直径)进行仿真分析,获得了织构结构参数对动压润滑特性的影响规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沉积加工 凸貌 织构 织构设计 面积比 动压润滑特性
下载PDF
微织构超硬刀具切削粉末冶金的切削力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宇强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2年第5期46-48,共3页
文章主要研究微织构超硬PCBN刀具车削粉末冶金材料时,切削速度和织构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通过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到了在润滑条件下,切削速度v、凹坑直径d、凹坑深度h和面积密度w四个参数对三个切削分力和切削合力的影响关系,d和... 文章主要研究微织构超硬PCBN刀具车削粉末冶金材料时,切削速度和织构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通过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到了在润滑条件下,切削速度v、凹坑直径d、凹坑深度h和面积密度w四个参数对三个切削分力和切削合力的影响关系,d和h对切削力的影响更大,微织构的引入对进给抗力F和切深抗力F的影响大于主切削力F,得到了织构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关系,对微织构超硬PCBN刀具切削粉末冶金材料的织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构超硬刀具 粉末冶金 切削力 织构设计
下载PDF
硬质合金切槽车刀表面织构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仁伟 邵芳 何玲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74,共3页
为了改善高温合金GH4169环槽车削加工难度大、刀具磨损严重问题,运用摩擦学理论对切槽车刀前刀面表面进行织构改性。设计三种前刀面织构结构切槽车刀,运用数值计算手段建立GH4169环槽车削加工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加工过程中刀具温度... 为了改善高温合金GH4169环槽车削加工难度大、刀具磨损严重问题,运用摩擦学理论对切槽车刀前刀面表面进行织构改性。设计三种前刀面织构结构切槽车刀,运用数值计算手段建立GH4169环槽车削加工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加工过程中刀具温度、磨损速率、加工消耗功率等值。织构型刀具与传统无织构刀具的对比结果表明,表面织构改性能够改善刀具性能与切削加工性能,其中以微沟槽(groove)形式织构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槽车刀 织构设计 性能分析
下载PDF
织构设计调控表面性能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郭飞飞 杨轶飞 任明基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50-56,共7页
表面织构设计对表面性能和使用范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中介绍了表面织构影响表面摩擦性能的主要原理,在众多的研究中发现,表面织构的面积率、形状、尺寸等参数都对表面摩擦有着重要的影响。表面织构的尺度设计与嵌套控制可有效提升材... 表面织构设计对表面性能和使用范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中介绍了表面织构影响表面摩擦性能的主要原理,在众多的研究中发现,表面织构的面积率、形状、尺寸等参数都对表面摩擦有着重要的影响。表面织构的尺度设计与嵌套控制可有效提升材料的摩擦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表面织构设计在减阻、防污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利用表面织构构建仿生防污、减阻的一体化技术,将成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借助表面织构技术与其他技术地有效结合,能够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构设计 摩擦 表面性能调控 减阻效应 防污效应
下载PDF
涂层硬质合金刀片微槽微织构复合设计
6
作者 刘杨 刘勇 +3 位作者 邹中妃 刘冰 谭一丁 何林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17,共6页
文章在涂层硬质合金刀片前刀面切屑刃近域微槽设计基础上,为了更好的降低刀片的切削温度,设计了(条纹型、波纹型、梳齿形)三种微织构形式,并将之与微槽复合形成刀具前刀面微结构造型,通过DEFORM3D仿真实验,研究了三种微织构参数对降温... 文章在涂层硬质合金刀片前刀面切屑刃近域微槽设计基础上,为了更好的降低刀片的切削温度,设计了(条纹型、波纹型、梳齿形)三种微织构形式,并将之与微槽复合形成刀具前刀面微结构造型,通过DEFORM3D仿真实验,研究了三种微织构参数对降温效果的影响,分别优选出三种微槽微织构复合刀具,并对比分析所优选出的三种微槽微织构复合刀具与原刀具及微槽刀具切削力及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研究表明:新的微槽微织构复合设计均具有一定的降温效果,梳齿形微槽微织构降温效果最好;波纹型微织构的置入能够有效减低刀具的切削力,减少切削热的产生,而条纹型微织构的置入可以有效减少切削热向刀具的传递,从而降低刀具切削温度;与原刀相比,优选出的三种微槽微织构刀具能够有效增大工件表层的残余压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温度 织构设计 切削力 残余应力
下载PDF
织构设计对润滑脂密封副密封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7
作者 武怀彪 潘家保 汪奥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5-163,191,共10页
目的探究织构设计对润滑脂密封副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织构化设计的最佳结构参数和工况条件。方法基于润滑脂Herschel-Bulkley流变模型和非接触机械密封原理,选择直线型沟槽织构建立端面密封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倾斜角和... 目的探究织构设计对润滑脂密封副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到织构化设计的最佳结构参数和工况条件。方法基于润滑脂Herschel-Bulkley流变模型和非接触机械密封原理,选择直线型沟槽织构建立端面密封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倾斜角和转速下密封间隙的流场规律,进一步对密封副泄漏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探究。结果倾斜角不同,泄漏量随转速的变化规律不同。倾斜角为30°时,泄漏量随转速的提升而增大;倾斜角为35°时,泄漏量较小,且随转速变化不大;倾斜角为40°,且转速大于2000 r/min时,泄漏量几乎为0;倾斜角大于等于45°,且转速大于1000 r/min时,流体反向泵送,无泄漏。密封间隙和介质初始温度是影响泄漏的主要因素,泄漏量随密封间隙和介质温度的增大而增大。一定范围内,增加沟槽数量和长度也可减少泄漏。最佳织构参数和工况条件为倾斜角40°,槽数14,槽长8 mm,槽宽1.5 mm,密封间隙0.03 mm,槽深0.07 mm,温度小于320 K,转速大于2000 r/min。结论织构设计能有效抑制流体端面泄漏,润滑脂非牛顿特性对密封副间隙流场有显著影响,后续润滑脂密封副设计中应考虑流体的非牛顿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脂 密封副 织构设计 泄漏控制 密封机理 非牛顿流体
下载PDF
织构化设计对船舶轴承性能影响研究
8
作者 于海洋 张佰顺 李海峰 《珠江水运》 2022年第14期93-95,共3页
为研究织构化设计对船舶轴承性能的影响作用,建立了船舶轴承性能分析模型,并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数值结果表明:与传统船舶轴承相比,具有织构化设计的轴承具有更小的温升、更大的承载能力和更小的摩擦力,轴承整体性能得到... 为研究织构化设计对船舶轴承性能的影响作用,建立了船舶轴承性能分析模型,并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数值结果表明:与传统船舶轴承相比,具有织构化设计的轴承具有更小的温升、更大的承载能力和更小的摩擦力,轴承整体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织构深度,能一定程度改善织构化轴承的承载能力和摩擦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轴承 织构设计 温升 承载能力 摩擦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