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根癌农杆菌储铁蛋白功能的鉴定和体外自组装
1
作者 周琴 高苗苗 +3 位作者 潘晓玥 王浩 徐楠 郭敏亮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34-4247,共14页
【目的】验证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fabrum,以前也叫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两种储铁蛋白——饥饿细胞的DNA结合蛋白(DNA-binding protein from starved cells, Dps)和细菌铁蛋白(bacterioferritin, Bfr)的编码基因atu2477和atu... 【目的】验证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fabrum,以前也叫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两种储铁蛋白——饥饿细胞的DNA结合蛋白(DNA-binding protein from starved cells, Dps)和细菌铁蛋白(bacterioferritin, Bfr)的编码基因atu2477和atu2771的功能。确定Bfr编码基因的开放阅读框。研究末端融合、血红素和个别关键氨基酸突变对Bfr功能和体外自组装的影响。探讨两种储铁蛋白的可能应用潜力。【方法】通过质粒将编码储铁蛋白的基因重新引入根癌农杆菌储铁蛋白缺失突变体中,回补储铁蛋白,验证回补的储铁蛋白编码基因是否能表达出具有储铁能力的储铁蛋白。用非变性凝胶电泳分离细胞粗提液中的蛋白质,铁特异性染色的方法鉴定电泳分离的蛋白质中是否有储铁蛋白。将不同的肽或蛋白质融合到储铁蛋白的末端,通过异源过量表达和纯化储铁蛋白的重组蛋白,用非变性凝胶电泳分析这些重组蛋白在体外的自组装。用血红素重构处理和氨基酸定点突变的方法研究血红素和个别关键氨基酸对Bfr功能和体外自组装的影响。【结果】非变性凝胶电泳和铁特异性染色结果显示,在根癌农杆菌的野生菌株、其相关突变体以及对应的回补菌株中,均仅检测到Bfr的表达,未检测到Dps的存在。当分别回补能编码161个和169个氨基酸Bfr的基因后,发现野生型菌株中的Bfr与回补编码161个氨基酸Bfr的回补菌株一样大。多肽和蛋白质的末端融合对Bfr的功能和自组装有一定影响,但不会使Bfr完全失去功能和自组装能力。结果还表明,血红素和预测可络合血红素铁的Met60的替换也只影响Bfr的功能和自组装,并未使Bfr功能完全丧失。【结论】根癌农杆菌主要通过Bfr存储铁元素。bfr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以少见的UUG为起始密码子,编码产生包含16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而非169个氨基酸。根癌农杆菌的dps基因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铁蛋白 细菌铁蛋白bfr 来自饥饿细胞的DNA结合蛋白Dps 蛋白质纳米笼 蛋白质自组装
原文传递
鼠伤寒沙门氏菌细菌铁蛋白(Bfr)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2
作者 张伟 史超 +6 位作者 于海涛 霍明凯 魏春燕 黄炜涵 周霞 王震 张辉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89,共9页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细菌铁蛋白(Bfr),试验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Bfr的结构、翻译后修饰和抗原表位等进行预测分析;通过PCR扩增鼠伤寒沙门氏菌Bfr基因,将其与pET-32a(+)载体连接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通过SD...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细菌铁蛋白(Bfr),试验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Bfr的结构、翻译后修饰和抗原表位等进行预测分析;通过PCR扩增鼠伤寒沙门氏菌Bfr基因,将其与pET-32a(+)载体连接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通过SDS-PAGE分析和Western-blot检测表达及纯化后的目的蛋白。结果表明:Bfr由47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为C_(1440)H_(2406)N_(476)O_(606)S_(85),相对分子质量为38808.87,理论等电点为5.25;无信号肽和跨膜区,二级结构包含α-螺旋(81.01%)、无规则卷曲(13.19%)、β-折叠(3.16%)和延伸链(1.90%);含有9个线性B淋巴细胞抗原表位和5个T淋巴细胞抗原表位,以及10个磷酸化位点和10个互作蛋白,Bfr和Bfrd蛋白表面匹配良好、结合稳定。试验成功克隆出Bfr基因,其大小约为476 bp,获得大小约为35 ku的高纯度重组蛋白Bfr。说明Bfr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有可能成为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疫苗开发和疾病诊断的候选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细菌铁蛋白(bfr) 生物信息学 原核表达 SDS-PAGE
原文传递
血红素对大肠杆菌铁蛋白稳定性及自组装的影响
3
作者 张瑜 周金花 +2 位作者 周亦琛 李迅 王飞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7年第4期283-288,共6页
大肠杆菌铁蛋白(bacterioferritin,BFR)是由同源亚基24聚体组成的高度对称的八面体壳状结构,其中处在C2对称轴的每两个亚基之间即存在一个血红素分子。为了探讨血红素对细菌铁蛋白结构稳定性及在蛋白质自组装过程中的影响,通过定点突变... 大肠杆菌铁蛋白(bacterioferritin,BFR)是由同源亚基24聚体组成的高度对称的八面体壳状结构,其中处在C2对称轴的每两个亚基之间即存在一个血红素分子。为了探讨血红素对细菌铁蛋白结构稳定性及在蛋白质自组装过程中的影响,通过定点突变将第52位蛋氨酸突变为丙氨酸以去除血红素分子,并应用体积排阻色谱、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及圆二色谱等手段对突变蛋白M52A的聚合态、二级结构及热力学性质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去除血红素虽然对铁蛋白的自组装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对其热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突变后蛋白质的T_m值为54.3℃,远小于野生型铁蛋白T_m值69.9℃,且经过氯化血红素与同浓度下该突变体M52A化学诱导结合后,发现其T_m值重新恢复至67.7℃。由此可知,血红素对大肠杆菌铁蛋白稳定性影响很大,且具有调控铁蛋白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铁蛋白(bfr) 血红素 自组装 热力学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