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菌磁的生物技术开发和利用 被引量:2
1
作者 任修海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0-31,共2页
细菌磁的生物技术开发和利用任修海(上海大学生物工程系,上海201800)磁细菌即向磁性细菌沿地球磁力线移动,其细菌内含有自身合成的生物磁颗粒,这些颗粒细小均匀,外被生物膜,呈链状排列。最近在磁细菌的分离及培养技术上获... 细菌磁的生物技术开发和利用任修海(上海大学生物工程系,上海201800)磁细菌即向磁性细菌沿地球磁力线移动,其细菌内含有自身合成的生物磁颗粒,这些颗粒细小均匀,外被生物膜,呈链状排列。最近在磁细菌的分离及培养技术上获得许多进展,为细菌磁的大规模生产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细菌 细菌 生物技术
下载PDF
磁细菌和细菌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康玉庆 张存金 +1 位作者 马筠 王洪隆 《生物技术》 CAS CSCD 1992年第3期6-8,共3页
磁细菌具有磁性趋向性,可沿地球磁场磁力线向磁极移动,甚至在磁力较弱的地域也是如此.Blakemore (1975)首先进行了描述,他们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海水,淡水的生物沉积物中.磁细菌能够合成胞内磁铁颗粒(Fe_3O_4),因而具有磁性趋向性.这些... 磁细菌具有磁性趋向性,可沿地球磁场磁力线向磁极移动,甚至在磁力较弱的地域也是如此.Blakemore (1975)首先进行了描述,他们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海水,淡水的生物沉积物中.磁细菌能够合成胞内磁铁颗粒(Fe_3O_4),因而具有磁性趋向性.这些磁粒在50~100nm的特定范围内为膜所包围,10~20个颗粒相连成线状,构成细菌磁.许多研究者已成功研制了生产细菌磁的机械装置,但到目前为止,还设有细菌磁直接应用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细菌
下载PDF
磁分离仪分离磁性细菌的新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新星 郭宁 +2 位作者 杨英杰 梁万洁 张剑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0-275,共6页
磁性细菌胞内可以产生磁性颗粒,因此具有趋磁性,基于这种特性,利用磁分离的原理,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磁性细菌分离仪,提供了一种分离磁性细菌的新方法。以氧化亚铁硫杆菌为例,使用磁性细菌分离仪进行分离,可以得到强磁菌和弱磁菌。利用透... 磁性细菌胞内可以产生磁性颗粒,因此具有趋磁性,基于这种特性,利用磁分离的原理,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磁性细菌分离仪,提供了一种分离磁性细菌的新方法。以氧化亚铁硫杆菌为例,使用磁性细菌分离仪进行分离,可以得到强磁菌和弱磁菌。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强磁菌胞内磁性颗粒明显多于弱磁菌;半固体平板磁泳实验也表明强磁菌趋磁性明显强于弱磁菌。各项实验结果表明磁性细菌分离仪可以有效地分离磁性细菌,这是一种分离磁性细菌的新方法,将促进磁性细菌分离培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细菌分离 细菌分离仪
原文传递
磁细菌与细菌磁颗粒的特点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继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00-104,共5页
概述了磁细菌的特点及由磁细菌所产生的细菌磁颗粒的晶体成分、形态特征、磁颗粒膜的特点以及细菌磁颗粒在信息贮存、磁性细胞制备、基因研究、生物活性物质载体、免疫检测以及在污水处理、矿物分选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细菌颗粒 晶体形态 应用
下载PDF
应用细菌磁颗粒RT-PCR检测3种植物病毒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宁 张一折 +1 位作者 陈继峰 邓丛良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19,共4页
根据细菌磁颗粒对植物病毒颗粒的非特异性吸附作用,建立了一种新的提取植物病毒RNA的方法。利用细菌磁颗粒收集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百合无症病毒等3种病毒颗粒,富集分离后,通过高温使其裂解释放出病毒RNA,进行RT-PCR检... 根据细菌磁颗粒对植物病毒颗粒的非特异性吸附作用,建立了一种新的提取植物病毒RNA的方法。利用细菌磁颗粒收集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百合无症病毒等3种病毒颗粒,富集分离后,通过高温使其裂解释放出病毒RNA,进行RT-PCR检测。与利用Trizol试剂提取这3种植物病毒的RNA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无毒性,能够显著缩短提取时间。对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检测灵敏度验证表明:BMPs-RT-PCR与Trizol-RT-PCR的检测灵敏度相同,均为105倍的植物叶片组织稀释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颗粒(细菌小体) RT-PCR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黄瓜花叶病毒 百合无症病毒 检测
原文传递
3-苯氧基苯甲酸纳米抗体免疫磁珠的制备及其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小容 史圣锐 +2 位作者 朱米 何金鑫 古少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7-284,共8页
基于纳米抗体(nanobody,Nb)的免疫磁珠,因其独特的性能在免疫检测、细胞分离、生物大分子纯化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外缺乏对基于Nb与生物源性磁颗粒(bacterial magnetic particles,BMPs)和化学合成的磁颗粒(magnetic particle... 基于纳米抗体(nanobody,Nb)的免疫磁珠,因其独特的性能在免疫检测、细胞分离、生物大分子纯化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外缺乏对基于Nb与生物源性磁颗粒(bacterial magnetic particles,BMPs)和化学合成的磁颗粒(magnetic particles,MPs)构建的免疫磁珠性能差异的研究。本研究以3-苯氧基苯甲酸(3-phenoxybenzoic acid,3-PBA)Nb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其C-端引入半胱氨酸(cysteine,Cys),获得Nb-6His-Cys重组蛋白质。利用双功能交联试剂3-(2-吡啶二巯基)丙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N-succinimidyl-3-(2-pyridyldithiol)propionate,SPDP)将Nb-6His-Cys分别与BMPs和MPs进行偶联获得免疫磁珠,评价2种免疫磁珠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SPDP能够分别将Nb-6His-Cys定向固定在BMPs和MPs表面上;磁珠表征发现,BMP-Nb的水合粒径、电位和分散性均优于MP-Nb(BMP-Nb的水合粒径为68.43±24.54,电位-27.89 mV,分散性0.57;MP-Nb的水合粒径为27.31±5.28,电位-26.12 mV,分散性0.44);通过差值法计算发现,BMPs可展示更多的Nb-Cys(1 mg的BMPs上能够展示697±16μg 3-PBA Nb-Cys,1 mg的MPs上能够展示569±18μg 3-PBA Nb-Cys)。综上研究表明,Nb和BMPs构建的免疫磁珠性能优于Nb和MPs构建的免疫磁珠,本实验为合理选择免疫磁珠检测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实现3-PBA的环境快速检测提供物质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苯氧基苯甲酸 细菌颗粒 化学颗粒 纳米抗体 免疫
下载PDF
细菌磁小体作为新型非病毒载体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熙 耿圆圆 +4 位作者 侯蔷 李智丽 王吉贵 姜伟 刘维全 《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22-326,共5页
磁小体是由趋磁细菌自身生物矿化形成的纳米级单磁畴晶体,其主要成分为Fe_3O_4,以脂膜包裹。磁小体晶型完美、粒径均一、有良好的分散性、分布范围窄等特点,可作为一种纳米载体应用于多种活性物质的固定负载。且由于磁小体具有良好的生... 磁小体是由趋磁细菌自身生物矿化形成的纳米级单磁畴晶体,其主要成分为Fe_3O_4,以脂膜包裹。磁小体晶型完美、粒径均一、有良好的分散性、分布范围窄等特点,可作为一种纳米载体应用于多种活性物质的固定负载。且由于磁小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表面可修饰等显著优势,故在肿瘤靶向治疗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细菌磁小体的特性以及将磁小体作为非病毒载体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优势和应用,并探讨了磁小体作为一种新型非病毒载体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小体 肿瘤 基因治疗 载体
原文传递
应用细菌磁颗粒real-time RT-PCR检测百合无症病毒
8
作者 邓丛良 双龙海 +2 位作者 孙宁 陈继峰 魏海燕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98,共4页
为研究细菌磁颗粒分离提取不同样本材料中的植物病毒RNA的效果,以及结合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LSV的灵敏性,选取感染病毒的西葫芦叶片(CGMMV和SqMV)、大豆种子(BPMV)与百合叶片(LSV和ArMV)3种样本材料,利用细菌磁颗粒分别提取这5种病毒... 为研究细菌磁颗粒分离提取不同样本材料中的植物病毒RNA的效果,以及结合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LSV的灵敏性,选取感染病毒的西葫芦叶片(CGMMV和SqMV)、大豆种子(BPMV)与百合叶片(LSV和ArMV)3种样本材料,利用细菌磁颗粒分别提取这5种病毒RNA,与Trizol方法提取效果进行比较,同时与Trizol real-time RT-PCR检测LSV的灵敏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MPs方法能够从3种植物样本中提取病毒RNA,其检测LSV的灵敏性与Trizol方法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颗粒 实时荧光RT-PCR 灵敏度
下载PDF
基于细菌磁小体-核酸适配体的赭曲霉毒素A富集纯化方法研究
9
作者 潘程 刘晓萌 +4 位作者 张云鹏 邹球龙 张晓琳 陈新 印铁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15,共7页
细菌磁小体是一类由四氧化三铁或四硫化三铁及其外包被的生物膜组成的,粒径在30~120 nm之间的纳米磁性颗粒,其外包被有富含羟基、亚氨基等活性基团的囊泡,为生物/化学修饰提供了基础。本研究基于细菌磁小体的磁响应及易修饰特性,利用戊... 细菌磁小体是一类由四氧化三铁或四硫化三铁及其外包被的生物膜组成的,粒径在30~120 nm之间的纳米磁性颗粒,其外包被有富含羟基、亚氨基等活性基团的囊泡,为生物/化学修饰提供了基础。本研究基于细菌磁小体的磁响应及易修饰特性,利用戊二醛作为双功能试剂,构建了细菌磁小体-戊二醛-核酸适配体复合物,用于富集、纯化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结果表明,富集纯化方法对OTA的最高吸附率为96%,回收率为96%。方法不仅操作简单、快速、高效,而且有机溶剂用量少,为细菌磁小体的应用及OTA的富集纯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小体 适配体 赭曲霉毒素A 富集纯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