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永德大雪山常绿阔叶林沿海拔梯度土壤微生物残体变化
1
作者
徐凡迪
杨玉春
+5 位作者
陈燕旋
李聪
吴疆翀
Wang Tongli
李帅锋
苏建荣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87-3594,共8页
微生物残体是土壤有机碳(SOC)的重要来源,但微生物残体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还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以云南省永德大雪山常绿阔叶林为对象,分析了3个海拔段(1200、1700和2200 m)表层(0~20 cm)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残体以及林分特征等差异...
微生物残体是土壤有机碳(SOC)的重要来源,但微生物残体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还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以云南省永德大雪山常绿阔叶林为对象,分析了3个海拔段(1200、1700和2200 m)表层(0~20 cm)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残体以及林分特征等差异,揭示沿海拔梯度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积累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总微生物残体为15.36 g·kg^(-1),对SOC的贡献为24.09%,真菌残体对SOC的贡献(20.36%)高于细菌残体(3.73%)。真菌、细菌及总微生物残体沿海拔升高呈增大趋势,而真菌和总微生物残体对SOC的贡献沿海拔升高无显著变化。木本植物组成对真菌和总微生物残体有显著影响。微生物残体随土壤养分增大而显著增加,随木本植物丰富度增大而显著降低,较高的SOC、全氮、速效氮和含水量以及较低的土壤pH促进了微生物残体的积累。土壤养分、海拔和木本植物多样性是微生物残体积累的重要影响因素。综上,微生物残体沿海拔升高而增加,但其对SOC的贡献并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
真菌
残
体
细菌
残
体
土壤有机碳
木本植物多样性
海拔
原文传递
细菌残体对趋触效应介导的细菌迁移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卢恩
陈希娟
+2 位作者
石亚楠
杨新瑶
杨立琼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08-2916,共9页
细菌能够沿着液相中和固相上污染物的浓度梯度进行运动,进而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其中细菌在固相上的运动称为趋触效应,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至关重要。而土壤胶体则会通过影响有机污染物的固液分配比例影响趋触效应。本研究选取对萘...
细菌能够沿着液相中和固相上污染物的浓度梯度进行运动,进而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其中细菌在固相上的运动称为趋触效应,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至关重要。而土壤胶体则会通过影响有机污染物的固液分配比例影响趋触效应。本研究选取对萘具有化学响应的假单胞菌5RL(Pf5RL)为目标细菌,以其残体为土壤胶体代表,通过迁移实验探究细菌残体对趋触效应作用下Pf5RL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残体在石英砂中可稳定存在,Pf5RL及萘均对其迁移行为无影响,其最大穿出相对浓度(max C/C_(0))均约为0.6;细菌残体的存在却会阻碍Pf5RL迁移,使max C/C_(0)由0.97±0.02降低至0.75±0.01;主要是因为细菌残体提高了静电引力,增加了Pf5RL在细菌残体上的附着;萘也会阻碍Pf5RL迁移,主要是因为石英砂对萘的吸附产生了近表面趋化性及趋触性,使max C/C_(0)由0.97±0.02降低至0.75±0.04;在萘存在的情况下,细菌残体则会通过增加萘的吸附位点增强近表面趋化性及趋触性,从而进一步阻碍Pf5RL迁移,使max C/C_(0)由0.75±0.04进一步降低至0.50±0.03。细菌残体在有机污染物介导的趋触和趋化效应上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影响原位细菌降解动物粪便和再生水带来的土壤有机污染物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细菌
残
体
趋触效应
近表面趋化性
迁移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微生物残体碳的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
2
3
作者
贺美
秦书琪
+3 位作者
冯雪徽
张帆
赵佳宁
杨元合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5-938,共14页
微生物残体碳是土壤稳定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的贡献可达50%以上.然而,由于缺乏大尺度观测证据,目前学术界对多年冻土微生物残体碳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的认识十分有限.本研究基于野外样带调查和...
微生物残体碳是土壤稳定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的贡献可达50%以上.然而,由于缺乏大尺度观测证据,目前学术界对多年冻土微生物残体碳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的认识十分有限.本研究基于野外样带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微生物残体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比了冻土层与活动层微生物残体碳对SOC的贡献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气候、土壤变量和微生物属性测定,探究了多年冻土微生物残体碳含量空间变异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多年冻土总微生物残体碳、真菌和细菌残体碳含量均呈现自研究区西部向东部递增的趋势.平均而言,冻土层总微生物残体碳含量为2741.0±815.3 mg/kg(平均值±标准误差),占SOC的比例为13.2%±1.1%;真菌残体碳的含量及其对总微生物残体碳的贡献均显著高于细菌.冻土层总微生物残体碳和真菌残体碳的含量与贡献均显著低于活动层;冻土层细菌残体碳含量显著低于活动层,但其对SOC的贡献与活动层无显著差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多年冻土含水率和微生物的生物量是影响多年冻土微生物残体碳含量空间变异的直接因素,气候因素则起着间接作用.总体来讲,上述结果意味着微生物残体碳是多年冻土碳的重要来源,其变化可能会影响多年冻土碳循环与气候变暖之间的正反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循环
多年冻土
微生物
残
体
碳
真菌
残
体
碳
细菌
残
体
碳
原文传递
题名
永德大雪山常绿阔叶林沿海拔梯度土壤微生物残体变化
1
作者
徐凡迪
杨玉春
陈燕旋
李聪
吴疆翀
Wang Tongli
李帅锋
苏建荣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高原林业研究所
临沧市林业科学院
Faculty of Forestry
出处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87-3594,共8页
基金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后备人才计划(202105AC160036)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20ZA002,CAFYBB2021ZA002)资助。
文摘
微生物残体是土壤有机碳(SOC)的重要来源,但微生物残体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还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以云南省永德大雪山常绿阔叶林为对象,分析了3个海拔段(1200、1700和2200 m)表层(0~20 cm)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残体以及林分特征等差异,揭示沿海拔梯度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积累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总微生物残体为15.36 g·kg^(-1),对SOC的贡献为24.09%,真菌残体对SOC的贡献(20.36%)高于细菌残体(3.73%)。真菌、细菌及总微生物残体沿海拔升高呈增大趋势,而真菌和总微生物残体对SOC的贡献沿海拔升高无显著变化。木本植物组成对真菌和总微生物残体有显著影响。微生物残体随土壤养分增大而显著增加,随木本植物丰富度增大而显著降低,较高的SOC、全氮、速效氮和含水量以及较低的土壤pH促进了微生物残体的积累。土壤养分、海拔和木本植物多样性是微生物残体积累的重要影响因素。综上,微生物残体沿海拔升高而增加,但其对SOC的贡献并无显著变化。
关键词
氨基糖
真菌
残
体
细菌
残
体
土壤有机碳
木本植物多样性
海拔
Keywords
amino sugar
fungal necromass
bacterial necromass
soil organic carbon
woody species diversity
altitude
分类号
S71 [农业科学—林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细菌残体对趋触效应介导的细菌迁移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卢恩
陈希娟
石亚楠
杨新瑶
杨立琼
机构
沈阳大学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08-291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379051,42177406)资助。
文摘
细菌能够沿着液相中和固相上污染物的浓度梯度进行运动,进而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其中细菌在固相上的运动称为趋触效应,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至关重要。而土壤胶体则会通过影响有机污染物的固液分配比例影响趋触效应。本研究选取对萘具有化学响应的假单胞菌5RL(Pf5RL)为目标细菌,以其残体为土壤胶体代表,通过迁移实验探究细菌残体对趋触效应作用下Pf5RL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残体在石英砂中可稳定存在,Pf5RL及萘均对其迁移行为无影响,其最大穿出相对浓度(max C/C_(0))均约为0.6;细菌残体的存在却会阻碍Pf5RL迁移,使max C/C_(0)由0.97±0.02降低至0.75±0.01;主要是因为细菌残体提高了静电引力,增加了Pf5RL在细菌残体上的附着;萘也会阻碍Pf5RL迁移,主要是因为石英砂对萘的吸附产生了近表面趋化性及趋触性,使max C/C_(0)由0.97±0.02降低至0.75±0.04;在萘存在的情况下,细菌残体则会通过增加萘的吸附位点增强近表面趋化性及趋触性,从而进一步阻碍Pf5RL迁移,使max C/C_(0)由0.75±0.04进一步降低至0.50±0.03。细菌残体在有机污染物介导的趋触和趋化效应上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影响原位细菌降解动物粪便和再生水带来的土壤有机污染物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细菌
细菌
残
体
趋触效应
近表面趋化性
迁移
Keywords
bacteria
necromass
heptotaxis
near⁃surface chemotaxis
transport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微生物残体碳的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
2
3
作者
贺美
秦书琪
冯雪徽
张帆
赵佳宁
杨元合
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国家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5-938,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08019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88102,31825006)资助。
文摘
微生物残体碳是土壤稳定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的贡献可达50%以上.然而,由于缺乏大尺度观测证据,目前学术界对多年冻土微生物残体碳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的认识十分有限.本研究基于野外样带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微生物残体碳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比了冻土层与活动层微生物残体碳对SOC的贡献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气候、土壤变量和微生物属性测定,探究了多年冻土微生物残体碳含量空间变异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多年冻土总微生物残体碳、真菌和细菌残体碳含量均呈现自研究区西部向东部递增的趋势.平均而言,冻土层总微生物残体碳含量为2741.0±815.3 mg/kg(平均值±标准误差),占SOC的比例为13.2%±1.1%;真菌残体碳的含量及其对总微生物残体碳的贡献均显著高于细菌.冻土层总微生物残体碳和真菌残体碳的含量与贡献均显著低于活动层;冻土层细菌残体碳含量显著低于活动层,但其对SOC的贡献与活动层无显著差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多年冻土含水率和微生物的生物量是影响多年冻土微生物残体碳含量空间变异的直接因素,气候因素则起着间接作用.总体来讲,上述结果意味着微生物残体碳是多年冻土碳的重要来源,其变化可能会影响多年冻土碳循环与气候变暖之间的正反馈关系.
关键词
碳循环
多年冻土
微生物
残
体
碳
真菌
残
体
碳
细菌
残
体
碳
Keywords
carbon cycle
permafrost
microbial necromass carbon
fungal necromass carbon
bacterial necromass carbon
分类号
P642.14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S15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永德大雪山常绿阔叶林沿海拔梯度土壤微生物残体变化
徐凡迪
杨玉春
陈燕旋
李聪
吴疆翀
Wang Tongli
李帅锋
苏建荣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2
细菌残体对趋触效应介导的细菌迁移行为的影响
卢恩
陈希娟
石亚楠
杨新瑶
杨立琼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3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微生物残体碳的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贺美
秦书琪
冯雪徽
张帆
赵佳宁
杨元合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