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4篇文章
< 1 2 1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硝唑可与多种药物产生相互作用诱发念珠菌性阴道炎 被引量:1
1
作者 姚瑜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07年第5期230-231,共2页
美国FDIA于2007—05—21批准硝基咪唑类抗生素替硝唑片剂(Tindamax,Mission Pharmacal Co生产)的安全性说明修正书,以警示使用者该品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发生念珠菌性阴道炎,并指明了一些禁忌证。
关键词 念珠菌阴道 药物相互作用 替硝唑片剂 细菌性阴道 类抗生素 硝基咪唑 安全
下载PDF
阴道加德纳菌检出率及唾液酸酶A基因携带与细菌性阴道病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丽萍 顾勇 邓建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1208-1212,共5页
目的探究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检出率及唾液酸酶A基因携带与细菌性阴道病(BV)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确诊的BV患者82例作为BV组,并随机选择同时期健康女性82例作为健康组,比较2组人群G.vaginalis检出率和... 目的探究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检出率及唾液酸酶A基因携带与细菌性阴道病(BV)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确诊的BV患者82例作为BV组,并随机选择同时期健康女性82例作为健康组,比较2组人群G.vaginalis检出率和唾液酸酶A基因携带情况,相关统计学资料分析其对BV发生的影响。结果BV组人群G.vaginalis阳性检出率高于健康组(χ^(2)=11.511,P<0.05)。BV组人群共检出G.vaginalis 1、2、3、4、5、6和7型,其中2型占比最高;BV组人群G.vaginalis 2、3、4型占比率高于健康组(χ^(2)=4.148,17.009,9.973,均P<0.05)。BV组人群唾液酸酶A基因携带率高于健康组(χ^(2)=39.234,P<0.05)。较健康组人群,BV组PCR-DGGE宽度更窄,肠道菌群条带数少(t=9.217,P<0.05)。结论G.vaginalis检出率和唾液酸酶A基因携带情况与BV发生相关,有待成为相关生物学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加德纳菌 唾液酸酶A基因 细菌性阴道
原文传递
117例细菌性阴道病单纯感染与混合感染在临床治疗中的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娅娜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2214-2215,共2页
目的:分析单纯性细菌性阴道病及混合感染的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择2007年8~11月在我院门诊妇科就诊的病人,细菌性阴道病检测阳性及阴道分泌物镜检霉菌及滴虫阳性的患者117例,按病原学检查分为单纯感染和混合感染... 目的:分析单纯性细菌性阴道病及混合感染的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择2007年8~11月在我院门诊妇科就诊的病人,细菌性阴道病检测阳性及阴道分泌物镜检霉菌及滴虫阳性的患者117例,按病原学检查分为单纯感染和混合感染,并按一定方案治疗和复查随访,分析细菌性阴道病患病年龄,比较两种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感染(细菌性阴道病)63例占53.8%,混合感染(BV+霉菌、BV+滴虫)54例占46.2%。117例患者的年龄在20~39岁之间,占65%,40岁以上占35%,两者有显著差异。单纯感染的治愈率为85.7%,混合感染的治愈率为57.4%,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细菌性阴道病的患病年龄较年轻,在20~39岁患病率较高。混合感染与单纯感染比较具有治疗时间长,疗效较差的特点。细菌性阴道病易与其他的病原体发生混合感染,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上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 病单纯感染 混合感染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细菌性阴道的诊断与治疗
4
作者 蒲维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8期118-119,共2页
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在健康妇女中,阴道由于组织解剖和生物化学以及生理方面的特点,对于外界病原体的侵人有着相当强的防御能力,使病原体难以侵犯阴道,保持阴道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如果阴道的自然... 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在健康妇女中,阴道由于组织解剖和生物化学以及生理方面的特点,对于外界病原体的侵人有着相当强的防御能力,使病原体难以侵犯阴道,保持阴道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如果阴道的自然防御屏障作用破坏,如经期或妊娠期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变、性交、阴道灌洗、抗生素等对阴道固有菌群的抑制,乳酸杆菌丧失其健康状态下的优势地位而使多种致病菌,特别是厌氧菌大量繁殖,导致阴道生态系统紊乱,引起阴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自配妇乐康洗剂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效果观察
5
作者 李晓琼 陈洁 《人民军医》 2001年第4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妊娠期 细菌性阴道 治疗
下载PDF
细菌性阴道病及其诊断 被引量:261
6
作者 马玉楠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03-304,共2页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 BV 诊断 分泌物培养 革兰染色
原文传递
细菌性阴道病诊治指南(2021修订版) 被引量:108
7
作者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 薛凤霞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共4页
细菌性阴道病(BV)是阴道内乳杆菌减少或消失、兼性厌氧菌及厌氧菌增多导致的常见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复发率高的特点。BV与盆腔炎症性疾病、妇科手术后感染、不良妊娠结局及性传播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BV的诊... 细菌性阴道病(BV)是阴道内乳杆菌减少或消失、兼性厌氧菌及厌氧菌增多导致的常见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具有临床表现不典型、复发率高的特点。BV与盆腔炎症性疾病、妇科手术后感染、不良妊娠结局及性传播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相关。BV的诊断主要依据革兰染色Nugent评分标准和临床Amsel标准。BV的治疗主要为口服或局部应用抗厌氧菌药物。BV治疗后反复发作者可适当延长用药疗程。本指南也对妊娠期BV的管理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 抗厌氧菌药物 反复发作者 革兰染色 不良妊娠结局 盆腔炎症疾病 传播疾病 厌氧菌
原文传递
阴道炎治疗进展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98
8
作者 石一复 李娟清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7年第5期295-297,313,共4页
阴道是女性人体构造不可缺少的部分,阴道的微生态和免疫功能平衡破坏易引起阴道炎症或相关疾病。阴道炎根据其病因和病原体的不同有十余种之多。现就常见阴道炎的治疗及其进展进行阐述,并对阴道炎治愈标准及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对临... 阴道是女性人体构造不可缺少的部分,阴道的微生态和免疫功能平衡破坏易引起阴道炎症或相关疾病。阴道炎根据其病因和病原体的不同有十余种之多。现就常见阴道炎的治疗及其进展进行阐述,并对阴道炎治愈标准及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对临床医师实践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滴虫阴道 细菌性阴道 乳杆菌
下载PDF
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研究 被引量:82
9
作者 樊尚荣 刘朝晖 +1 位作者 陈春玲 高雪莲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确定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探讨妊娠合并BV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和阴道革兰染色涂片镜检,对不同孕期的380名健康孕妇进行BV发病情况调查,并对其妊娠结局进行随诊。结果:妊娠合... 目的:确定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探讨妊娠合并BV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和阴道革兰染色涂片镜检,对不同孕期的380名健康孕妇进行BV发病情况调查,并对其妊娠结局进行随诊。结果:妊娠合并BV的检出率为6.8%(26/380)。妊娠合并BV孕妇的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及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依次为14.3%(3/21)、9.5%(2/21)及23.8%(5/21),高于无合并BV者(分别为2.2%、1.3%及5.4%,P<0.05,P<0.05,P<0.005)。结论:妊娠合并BV与母儿感染有关,有必要对妊娠合并BV孕妇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 妊娠并发症 细菌性阴道
原文传递
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因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9
10
作者 刘佳明 袁杰利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02-205,共4页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 病因 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71
11
作者 沙玉成 马丽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1-133,共3页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 诊断 治疗 嗜血杆菌阴道 棒状杆菌阴道 非特异阴道
原文传递
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联合甲硝唑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72
12
作者 梁华 陈新敏 吴雨露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8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联合甲硝唑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根据不同用药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研究组在对...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联合甲硝唑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根据不同用药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p H值、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的变化;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阴道p H值、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研究组阴道p H值、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联合甲硝唑能显著改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微环境,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活菌制剂 甲硝唑 细菌性阴道 阴道微环境
原文传递
细菌性阴道病7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9
13
作者 于秀梅 翁梨驹 宋学红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29-230,共2页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76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采用阴道涂片湿片或革兰染色检测线索细胞,同时测定阴道液pH值,阴道液质量及胺试验。并分别采用克菌宁、双唑泰、甲硝唑和美满霉素治疗。结果:全部患者阴道液...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76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采用阴道涂片湿片或革兰染色检测线索细胞,同时测定阴道液pH值,阴道液质量及胺试验。并分别采用克菌宁、双唑泰、甲硝唑和美满霉素治疗。结果:全部患者阴道液涂片均检测出线索细胞,阴道液pH>4.5及胺试验阳性。阴道液为均质稀薄者为96.1%;有鱼腥味者为79.0%。抗生素和中药治疗均有效。克菌宁治疗1个疗程,停药21~35天后,治愈率为70.0%。结论:线索细胞是诊断细菌性阴道病具有特征性的指标。除传统的甲硝唑外,克菌宁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 细菌性阴道 线索细胞 药物疗法 克菌宁
原文传递
阴道唾液酸酶检测在细菌性阴道病及绒毛膜羊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1
14
作者 张欣 徐行丽 +3 位作者 李金凤 李楠 颜廷凤 鞠秀清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88-590,共3页
目的 探讨阴道唾液酸酶的检测在诊断细菌性阴道病及预测绒毛膜羊膜炎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比色法对患细菌性阴道病孕妇 80例 (研究组 ) ,健康孕妇 6 0例 (对照组 )进行阴道唾液酸酶的检测 ,蓝色表示唾液酸酶阳性 ,颜色不变为阴性。绒... 目的 探讨阴道唾液酸酶的检测在诊断细菌性阴道病及预测绒毛膜羊膜炎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比色法对患细菌性阴道病孕妇 80例 (研究组 ) ,健康孕妇 6 0例 (对照组 )进行阴道唾液酸酶的检测 ,蓝色表示唾液酸酶阳性 ,颜色不变为阴性。绒毛膜羊膜炎的诊断以病理检测为准。结果 研究组孕妇中阴道唾液酸酶阳性率为 96 3% (77 80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 3% (2 6 0 ) ,两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两组中阴道唾液酸酶阳性孕妇的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早产及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分别是 2 6 6 %、39 2 %、2 1 5 %和 16 5 % ,明显高于阴道唾液酸酶阴性孕妇的 4 9%、9 8%、6 6 %和 3 3% ,两者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5 )。阴道唾液酸酶预测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性为 87 5 % (2 1 2 4 ) ,特异性为 5 0 0 % (5 8 116 )。结论 阴道唾液酸酶检测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阳性率高 ,尤其适用于孕期筛查 ;同时在早期预测绒毛膜羊膜炎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中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唾液酸酶 细菌性阴道 绒毛膜羊膜炎 诊断 神经氨酸酶 比色法 BV
原文传递
德氏乳杆菌DM8909菌株对细菌性阴道病治疗的Ⅱ期临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64
15
作者 王友芳 郎景和 +3 位作者 袁杰利 文姝 孙立梅 康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98-199,201,共3页
关键词 德氏乳杆菌 DM8909菌株 细菌性阴道 治疗 Ⅱ期临床试验
下载PDF
阴道炎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63
16
作者 吴文湘 廖秦平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49-952,共4页
关键词 阴道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细菌性阴道 滴虫阴道 需氧阴道
原文传递
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学诊断评价 被引量:59
17
作者 李连青 朱庆义 +2 位作者 刘俊芬 李兆艾 武素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6-230,共5页
目的 探讨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BV)的病原学诊断价值。方法 对237例妇科门诊生殖道感染患者,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用直接涂片染色、细菌分离培养、PCR和 BV试验等 4 种方法,检测阴道加德纳菌和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按照 Amsel金... 目的 探讨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BV)的病原学诊断价值。方法 对237例妇科门诊生殖道感染患者,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用直接涂片染色、细菌分离培养、PCR和 BV试验等 4 种方法,检测阴道加德纳菌和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按照 Amsel金标准分组:BV组 174 例,非 BV组 63 例;另设对照组 40 例为健康体检妇女。结果 BV组174例直接涂片(线索细胞)、细菌培养、PCR和BV试验等4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5%、51.1%、78.2%和89.7%;63例非BV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6.3%、9.5%、11.1%和 28.6%,2 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性;40例健康对照组,只有PCR阳性检出率为12.5%,余均为阴性;23株 GV药敏试验结果甲硝唑敏感2株,替硝唑敏感3株,罗红霉素敏感3株,阿奇霉素敏感4株,克林霉素敏感 1 株。结论阴道加德纳菌在细菌性阴道病中占有主导作用,是细菌性阴道病的重要致病菌之一;BV诊断试验快速、敏感,适用于BV筛查;涂片染色检测线索细胞简单、易行,且可同时进行真菌、淋菌等检测;细菌分离培养是阴道加德纳菌鉴定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BV) 阴道加德纳菌(GV) 聚合酶链反应(PCR)
下载PDF
混合性阴道炎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 被引量:58
18
作者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 刘朝晖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18,共4页
混合性阴道炎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致病微生物导致的阴道炎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较单一阴道炎症诊治困难,且常伴随着复杂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存在。本专家共识针对4种常见的阴道炎症(细菌性阴道病、阴道毛滴虫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混合性阴道炎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致病微生物导致的阴道炎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较单一阴道炎症诊治困难,且常伴随着复杂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存在。本专家共识针对4种常见的阴道炎症(细菌性阴道病、阴道毛滴虫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需氧菌性阴道炎)而制定。混合性阴道炎有症状不典型、病程较长和易复发等特点。诊断时多采用阴道微生态检测方法,诊断要点:(1)同时存在至少两种病原体或同时满足两种或以上阴道炎症的诊断标准;(2)同时存在两种或以上阴道炎症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需要同时药物治疗。治疗目标为采用综合性用药方案,杀灭病原体,保护阴道有益菌群并增强其功能。治疗原则为针对不同病原,选择规范的抗菌药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的使用;建议除了对于各种感染的治疗外,强调对于阴道微生态失调的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症 细菌性阴道 混合阴道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阴道毛滴虫病 需氧菌阴道 诊断标准 阴道微生态
原文传递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在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60
19
作者 李旌 《中国性科学》 2012年第7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治疗的108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本研究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给予甲硝唑进行抗感染治疗,... 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治疗的108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本研究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给予甲硝唑进行抗感染治疗,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克林霉素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7%),而实验组患者治疗复发率(7.41%)明显低对照组的(25.93%),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间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是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一种临床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该方案具有不良反应少及复发率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硝唑 克林霉素 细菌性阴道
下载PDF
下生殖道感染与子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及转归的相关性 被引量:58
20
作者 杨瑾 陈洪波 +4 位作者 李柱南 丁李 吴佳皓 金蓉 吴丹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2-223,共2页
高危型(HR) HPV是已经明确的最重要的子宫颈癌致癌因素.近年来,HPV感染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等成为研究热点.病因学研究认为,HPV感染与阴道局部免疫力低下密切相关,因此,HPV感染常合并各种下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有研究认为,细菌性阴道... 高危型(HR) HPV是已经明确的最重要的子宫颈癌致癌因素.近年来,HPV感染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等成为研究热点.病因学研究认为,HPV感染与阴道局部免疫力低下密切相关,因此,HPV感染常合并各种下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有研究认为,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TV)是HPV感染的危险因素[1-2].也有报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与HR-HPV感染有相关性[3].在临床工作中发现,HPV感染的妇女常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和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4].本研究旨在了解下生殖道常见病原体与HR-HPV感染是否相关及是否增加HR-HPV感染的危险性、是否影响HR-HPV感染的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感染 下生殖道感染 子宫颈癌 相关 高危型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转归 细菌性阴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