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培氟沙星对淡水鱼类细菌出血性败血病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刘艳辉
李改娟
祖岫杰
赵全东
郭军
-
机构
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0,共4页
-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金资助(CARS-46-29)
吉林省公益性科研院所行业专项
吉林省世行贷款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2011-YS9)
-
文摘
为研究培氟沙星对淡水鱼类细菌出血性败血病的防治效果,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细菌出血性败血病,进行了体外和体内抗菌药效试验,并通过生产防治试验进行了药效验证。体外抗菌试验采用试管稀释法对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进行了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培氟沙星对两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均为0.01μg·mL-1和0.02μg·mL-1,而对照药物氟苯尼考、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恩诺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0、1.25、2.5、0.039μg·mL-1,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20、5、10、0.078μg·mL-1;对温和气单胞菌最小抑菌浓度为10、5、5、0.005μg·mL-1,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40、10、20、0.02μg·mL-1;除恩诺沙星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好于培氟沙星外,培氟沙星对两种致病菌的抑菌效果均好于其他药物。培氟沙星对人工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鲤鱼体内预防和治疗试验以及生产防治试验的结果,治疗组的成活率达到90%,预防组的成活率为87%;生产防治试验面积1500亩(15亩=1 hm2,下同),有效率达95.46%。
-
关键词
培氟沙星
细菌出血性败血病
致病菌
抑菌浓度
杀菌浓度
-
分类号
S941.41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梭鱼出血性败血病药物防治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梁德海
王新成
彭树杰
王文兴
宋庆云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出处
《海洋科学集刊》
CAS
2001年第1期173-177,共5页
-
文摘
细菌性鱼病对鱼类养殖业危害广、威胁严重。以淡水鱼类和梭鱼等为主要危害对象的细菌出血性败血病危及我国养鱼水域,给渔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鲤鱼的出血性败血症已得到有效控制,海水鱼类如牙鲆、真鲷、梭鱼等的出血性败血症正在研究之中。为防治该病的蔓延,我们于1995年进行了梭鱼出血性败血病病原菌研究,从患病梭鱼病灶处分离到该病的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在此基础上。
-
关键词
细菌出血性败血病
药物防治
氯霉素
气单胞菌
试验结果
出血性败血症
腹腔注射
细胞微核率
海洋研究所
抑菌效果
-
分类号
P
[天文地球]
-
-
题名生态防治鱼病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明锋
-
机构
江苏省金湖县水产局
-
出处
《天津水产》
1995年第1期34-36,共3页
-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新中国成立以前,鱼病学研究几乎是空白。1953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浙江吴兴菱湖镇成立鱼病工作站,开始了我国鱼病学的科学研究。五、六十年代主要集中对家鱼的寄生虫性、细菌性鱼病病原体及防治的研究。七十年代末期,自草鱼出血病的被发现。
-
关键词
生态防治
细菌性鱼病
细菌出血性败血病
病原生物
草鱼出血病
鱼病学
病原体
鱼类种质
六十年代
科学研究
-
分类号
D
[政治法律]
-
-
题名鱼类细菌出血性败血病的流行、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温中涛
祖岫杰
刘艳辉
李改娟
-
机构
九台市水产良种场
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吉林水利》
2013年第11期57-59,共3页
-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46-29]
-
文摘
细菌出血性败血病是淡水鱼类养殖中常见的、多发的、危害最为严重的细菌性鱼病,本文通过对其流行和危害进行了调查,提出了正确诊断和防治方法。通过分析发病的主要原因,提出从改善水质环境、合理放养、选择抗病力强品种和严格消毒等综合防治措施。
-
关键词
淡水鱼类
细菌出血性败血病
综合防
-
Keywords
freshwater fish
bacterial hemorrhagic septicemia
integrated control
-
分类号
S94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细菌出血性败血病与鱼类体质的关系
- 5
-
-
作者
于桂玲
陈立华
高娜
杨炳坤
-
机构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白城市月亮泡水库
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8期234-235,共2页
-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45-35)
-
文摘
细菌出血性败血病的发生是病原体、环境和鱼体本身相互作用的结果,而鱼体质下降是暴发传染性疾病的根本因素。本文分析了细菌出血性败血症暴发的原因,并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2个方面阐述了影响鱼体健康继而导致鱼类暴发疾病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技术措施,以期为鱼类细菌出血性败血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
关键词
细菌出血性败血病
鱼类
体质
-
分类号
S94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白鲢细菌出血性败血病春夏两种类型的症状及治疗效果
- 6
-
-
作者
温中涛
李改娟
陈伟强
-
机构
九台市水产良种场
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
出处
《黑龙江水产》
2014年第2期31-32,共2页
-
文摘
本文报道了春夏两种类型的白鲢出血性败血病,其症状有显著不同点,主要表现在鳃和内脏器官的颜色,同时对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两种类型败血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
-
关键词
鲢鱼
细菌出血性败血病
症状
治疗
-
分类号
S94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鱼类出血性败血病的防治
- 7
-
-
作者
张研
-
机构
江苏滨海县坎北乡科协
-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1996年第9期26-26,共1页
-
文摘
目前,由于对鱼类的运输和饲养管理不当,致使鱼类的细菌出血性败血病(俗称暴发性鱼病),在不少地方发生很重。该病危害的鱼类主要是鲤鱼,有时发病率高达80%以上,死亡率达70%以上,往往给养鱼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鱼类患出血性败血病后,体表多处充血或竖鳞,吻端红肿,眼球突出,眼底充血,鳃的颜色暗红。
-
关键词
鱼类出血性败血病
细菌出血性败血病
暴发性鱼病
防治
死亡率
眼球突出
发病率
经济损失
管理不当
养鱼户
-
分类号
S94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鱼病的种类及防治
- 8
-
-
作者
黄伟
-
机构
长春市水产研究所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1年第8期33-33,共1页
-
文摘
1.细菌出血性败血病此病又叫暴发性传染病。主要症状:病鱼头部、体表充血或出血,肌肉亦有出血现象。主要危害鲢鳙、鲫鱼、鲤鱼、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类。发病时间为整个生产季节,高温季节发病率较高。是近几年危害我国淡水鱼类最严重的一种流行病。预防方法:①清除淤泥,池塘用生石灰消毒;②鱼种下塘前严格消毒,及时杀灭体外寄生虫;③定期加注新水,每隔10—15天用生石灰消毒一次;④发病鱼用过的工具要严格消毒,死鱼深埋处理。该病为全身性疾病,治疗时要内服药与外用药同时进行。外用二氧化氯,内服血神(参照厂家说明)。
-
关键词
鱼类
细菌出血性败血病
白皮病
症状
防治
水霉病
车轮虫病
-
分类号
S94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要切实防治鱼的出血性败血病
- 9
-
-
作者
刘艳辉
-
机构
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农村天地》
1994年第9期39-39,共1页
-
文摘
目前,由于对鱼类的饲养管理不当,加之频繁的南苗北调,细菌出血性败血病(俗称暴发性鱼病)已从我国南方各省蔓延到吉林省,给养鱼单位和养鱼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
关键词
出血性败血病
细菌出血性败血病
水环境
饲养管理
水质消毒
眼球突出
产科学
蔓延到
南方各省
吉林省
-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
-
题名鱼类出血性败血病的防治
- 10
-
-
作者
张研
-
机构
江苏滨海县坎北乡科协
-
出处
《农村百事通》
1996年第7期44-44,共1页
-
文摘
目前,由于对鱼类的运输和饲养管理不当,致使鱼类的细菌出血性败血病(欲称暴发性负病),在不少地方发生很重。该病危害的鱼类主要是鲤鱼,有时发病率高达80%以上,死亡率达70%以上,往往给养鱼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鱼类患出血性败血病后,体表多处充血或竖鳞,吻端红肿,眼球突出,眼底充血,鳃的颜色暗红,粘液增多,
-
关键词
鱼类出血性败血病
细菌出血性败血病
饲养管理
眼球突出
死亡率
经济损失
水环境
养鱼户
暴发性
水质消毒
-
分类号
S94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