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功率微波辐照后大鼠肝组织的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珍 黄晓峰 +4 位作者 王春梅 杨家骥 黄小军 于华 陈丹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高功率微波(highpowermicrowave,HPM)辐照后对大鼠肝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4只)和正常对照组(12只),在微波辐照后6、24和48h及7d活杀大鼠,取肝脏组织;30mgL戊二醛固定,进行常规扫描电... 目的探讨高功率微波(highpowermicrowave,HPM)辐照后对大鼠肝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4只)和正常对照组(12只),在微波辐照后6、24和48h及7d活杀大鼠,取肝脏组织;30mgL戊二醛固定,进行常规扫描电镜标本制备;甲醛固定制备光镜标本。结果对照组肝细胞形态正常,肝板排列整齐。辐照后6h,肝细胞轻度肿胀。辐照后24h,肝细胞肿胀,肝板排列紊乱,肝窦狭窄。辐照后48h,肝细胞变性更明显,肝板排列严重紊乱,肝细胞空泡化明显,肝窦内广泛淤血。辐照后7d,肝细胞仍然肿胀,空泡化现象主要在中央静脉周围,肝窦内淤血有所减轻。结论高功率微波辐照对肝组织的损伤主要是发生肝细胞肿胀和肝窦淤血;这可能与辐照的致热效应,以及电场、电离作用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辐照 肝组织 形态学改变 组织形态结构 细胞肿胀 power 正常对照组 细胞形态 细胞变性 细胞空泡化 SD大鼠 肝脏组织 标本制备 扫描电镜 甲醛固定 静脉周围 致热效应 电离作用 肝窦 实验组 戊二醛 排列 24h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Vac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诱导细胞空泡化和凋亡 被引量:4
2
作者 袁建平 赵蔚 +3 位作者 杨贵珍 胡宝瑜 童善庆 郭晓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66-68,共3页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作为单一毒力决定簇对真核细胞的作用。方法 :用 PCR扩增vac A基因片段 ,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 EGFP- N 1,构建重组质粒 p EGFP- vac A,转染 He L a细胞 ,通过相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与结构的...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作为单一毒力决定簇对真核细胞的作用。方法 :用 PCR扩增vac A基因片段 ,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 p EGFP- N 1,构建重组质粒 p EGFP- vac A,转染 He L a细胞 ,通过相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与结构的变化。结果 :重组质粒转染 He L a细胞 2 4 h,10 %~ 2 0 %细胞的胞质内出现明显空泡 ,其中少数细胞发生凋亡改变。结论 :成功构建了用于真核表达的重组 vac A质粒 ,转染真核细胞后 ,观察 Vac A作用导致的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 ,为研究 V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空泡毒素 单一毒力决定簇 真核表达载体 细胞空泡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孕期暴露导致性发育期子代大鼠睾丸细胞凋亡和空泡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沈华 廖凯 +3 位作者 吴宏飞 芦红超 李忠 张炜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64-1070,共7页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孕期暴露对性发育期子代大鼠睾丸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受孕SD大鼠1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DBP染毒组,妊娠12~19 d,空白对照组和DBP染毒组分别给予橄榄油1 ml/d和DBP 500 mg/(kg·d)灌胃,...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孕期暴露对性发育期子代大鼠睾丸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受孕SD大鼠1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DBP染毒组,妊娠12~19 d,空白对照组和DBP染毒组分别给予橄榄油1 ml/d和DBP 500 mg/(kg·d)灌胃,于性发育期(PND45)取出睾丸标本,透射电镜观察睾丸细胞结构,HE染色观察各级生精细胞发育情况,TUNEL法检测睾丸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观察凋亡调控蛋白Bcl-2、Bcl-XL、Bax和p53的表达。结果:电镜观察见DBP染毒后性发育期子代大鼠睾丸细胞凋亡增加和细胞空泡化,HE染色见各级生精细胞明显减少,TUNEL检测结果显示DBP染毒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12.00±5.22 vs 3.17±1.47,P〈0.01),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提示DBP染毒组促凋亡蛋白Bax和p53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DBP孕期染毒导致性发育期雄性子代大鼠睾丸生殖细胞和支持细胞凋亡增加及细胞空泡化,促凋亡蛋白Bax和p53的表达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细胞空泡化 睾丸 大鼠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下载PDF
遗传霉素(G418)纯化许旺细胞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胞浆空泡化的光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宝 史晓远 +1 位作者 向宁 王光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4期2593-2596,共4页
背景:以往研究应用遗传霉素(G418)联合差速贴壁及差速分离法除去成纤维细胞用于许旺细胞的纯化,对纯化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形态变化的描述及可能其原理的推测很少。目的:利用光学显微镜采集纯化的不同时期成纤维细胞和许旺细胞形态学照片,... 背景:以往研究应用遗传霉素(G418)联合差速贴壁及差速分离法除去成纤维细胞用于许旺细胞的纯化,对纯化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形态变化的描述及可能其原理的推测很少。目的:利用光学显微镜采集纯化的不同时期成纤维细胞和许旺细胞形态学照片,描述成纤维细胞病理学变化。方法:利用差速贴壁、差速分离法结合遗传霉素抑制来纯化大鼠坐骨神经来源的许旺细胞。将传代培养的细胞分2组,实验组:细胞重复一次差速贴壁后转移到另一六孔培养板,每2d更换新鲜纯化培养液,用差速分离法传代。对照组:差速分离纯化1次后转移到另一六孔培养板,每2d更换新鲜基础培养液,用差速分离法传代。在纯化的不同时期,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成纤维细胞病理学变化。结果与结论:在纯化的早期,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成纤维细胞的病理变化,但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速度减慢,持续纯化经过3代(三四周)之后,光镜下可观察到逐渐加重的细胞病理变化,直至细胞空泡化。结果表明,应用遗传霉素纯化许旺细胞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殖受限较早,但是胞浆的空泡化延迟至第3次传代及以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霉素(G418) 成纤维细胞 细胞空泡化 许旺细胞 光学显微镜
下载PDF
咪唑诱导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空泡化现象研究
5
作者 张玖航 曾申明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1-24,共4页
咪唑作为一种弱碱性物质,处理动物子宫内膜细胞后,可诱导其产生空泡化现象,进而影响其生殖生理功能。本研究使用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作为模型,使用咪唑处理导致细胞空泡化后探讨空泡化产生的生理机制。通过基因芯片分析、荧光定量PC... 咪唑作为一种弱碱性物质,处理动物子宫内膜细胞后,可诱导其产生空泡化现象,进而影响其生殖生理功能。本研究使用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作为模型,使用咪唑处理导致细胞空泡化后探讨空泡化产生的生理机制。通过基因芯片分析、荧光定量PCR检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咪唑处理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后,空泡型质子泵(V-ATPase)亚基V0D2基因表达量上调。使用荧光定量PCR验证芯片结果,V-ATPase亚基V0D2 mRNA表达量有所上调。对V-ATPase另外一个亚基V1E1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其mRNA表达量也有所上调。使用V-ATPase抑制剂巴弗洛霉素A1和咪唑共同处理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后,通过吖啶橙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咪唑诱导的空泡被显著抑制。上述结果证明了V-ATPase在咪唑诱导的细胞空泡化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泡型质子泵 细胞空泡化 咪唑 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
原文传递
基于数字全息显微层析的癌细胞空泡化成像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雅坤 肖文 +4 位作者 车蕾平 李胤嘉 肖溪 王皓 潘锋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46-156,共11页
癌症作为一种恶性化程度和致死率很高的疾病,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难题。研究癌细胞的死亡过程,对于研究癌症的病理学机理以及探究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团队采用数字全息显微层析成像技术,对膀胱癌细胞内部的空泡进行了... 癌症作为一种恶性化程度和致死率很高的疾病,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难题。研究癌细胞的死亡过程,对于研究癌症的病理学机理以及探究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团队采用数字全息显微层析成像技术,对膀胱癌细胞内部的空泡进行了全息记录和衍射再现,获得了癌细胞在不同角度下的复光场数据;然后采用衍射层析重建算法结合非负约束条件,层析重构了癌细胞内部空泡的三维形态和空间位置,证实了数字全息显微层析技术在癌细胞内部空泡三维成像方面的优势和潜力。这一成像方式在研究癌细胞类凋亡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以及探索新的癌症治疗策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 全息 显微成像 层析技术 细胞空泡化
原文传递
巨泡式死亡: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 被引量:6
7
作者 蔡红兵 刘金坤 +1 位作者 范钦 李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44-1847,共4页
细胞死亡是生命活动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生理或病理现象。传统的细胞死亡方式主要包括凋亡、坏死和自噬等。新近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methuosis,在这种细胞死亡过程中,由于过度刺激导致细胞内水泡吸收、积累、融合而逐步形成相... 细胞死亡是生命活动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生理或病理现象。传统的细胞死亡方式主要包括凋亡、坏死和自噬等。新近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methuosis,在这种细胞死亡过程中,由于过度刺激导致细胞内水泡吸收、积累、融合而逐步形成相对于细胞本身而言的大量巨大液泡,最终导致细胞代谢活动减少、细胞膜破裂、细胞死亡。本文对巨泡式死亡的命名来源、形态特征、可能的机制、与相关死亡方式的区别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死亡 methuosis 巨泡式死亡 细胞空泡化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诱导细胞类凋亡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吴瑜婷 郑雨彤 +1 位作者 石惠萍 胡琼莹 《台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3-71,共9页
类凋亡(paraptosis)是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以内质网和线粒体肿胀、细胞质空泡化为典型特征。有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ERS)不仅可以调控类凋亡,还有可能与多种类凋亡信号通路发生作用。文章对内质网... 类凋亡(paraptosis)是一种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以内质网和线粒体肿胀、细胞质空泡化为典型特征。有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ERS)不仅可以调控类凋亡,还有可能与多种类凋亡信号通路发生作用。文章对内质网应激与类凋亡之间的关系及调控机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目前类凋亡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力求从中探寻内质网应激在类凋亡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以期为类凋亡相关的药物作用靶点的发现及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程序性死亡 类凋亡 内质网应激 细胞空泡化
下载PDF
紫杉醇诱导ASTC-a-1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机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同生 王小平 +2 位作者 孙磊 王会营 王龙祥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06-1709,共4页
利用质粒转染技术和显微荧光成像技术在活细胞中研究了紫杉醇诱导人肺腺癌细胞(ASTC-a-1)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CD)过程,利用基因荧光探针分别标记细胞以及细胞的内质网。实验结果表明紫杉醇诱导的细胞质肿胀主要是由于内质网的肿胀引起的... 利用质粒转染技术和显微荧光成像技术在活细胞中研究了紫杉醇诱导人肺腺癌细胞(ASTC-a-1)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CD)过程,利用基因荧光探针分别标记细胞以及细胞的内质网。实验结果表明紫杉醇诱导的细胞质肿胀主要是由于内质网的肿胀引起的;利用rhodamine123标记细胞内的线粒体,研究了紫杉醇对线粒体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杉醇诱导了线粒体的肿胀;caspases广谱抑制剂z-VAD-fmk对紫杉醇诱导的细胞肿胀没有影响,表明caspases并没有参与紫杉醇诱导细胞质肿胀的调控过程;Hoechst33258和PI染色实验结果表明紫杉醇没有引起细胞核的浓缩和DNA的断裂以及细胞膜的破裂。以上研究结果进一步确认紫杉醇诱导ASTC-a-1的PCD过程类似paraptosis方式,既不是传统的凋亡方式,也不是坏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tax01) paraptosis 细胞空泡化 程序性细胞死亡(PCD)
原文传递
副凋亡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焦肖宁 方肇勤 卢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2-349,共8页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流行病学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约有1810万肿瘤新发病例以及960万肿瘤死亡病例;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其难治性及危害性使得肿瘤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生命科学领域之一[1]。细胞死亡方...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流行病学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约有1810万肿瘤新发病例以及960万肿瘤死亡病例;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增长,其难治性及危害性使得肿瘤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生命科学领域之一[1]。细胞死亡方式的研究对于肿瘤有重要意义,如细胞凋亡的发现对肿瘤细胞的清除及肿瘤治疗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单一方式的治疗常常伴随耐药性的产生[2-4];与此同时,诱导肿瘤细胞其它死亡形式在临床抗肿瘤治疗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程序性死亡 副凋亡 内质网应激 细胞空泡化
下载PDF
新型定量超声技术评估家兔肝纤维化和肝细胞气球样变
11
作者 杨敏 张盛敏 汪许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91-1295,共5页
目的评价新型定量超声(QUS)技术诊断家兔肝纤维化和肝细胞气球样变的价值。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A组(n=12)、实验B组(n=12)及对照组(n=6),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兔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剪切波频散成... 目的评价新型定量超声(QUS)技术诊断家兔肝纤维化和肝细胞气球样变的价值。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A组(n=12)、实验B组(n=12)及对照组(n=6),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兔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剪切波频散成像(SWD)及声衰减成像技术测量相关参数,根据病理学结果判断家兔肝纤维化分期及肝细胞气球样变程度,与超声参数进行比较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实验B组2只家兔死亡,22只模型建立成功,实验A组及B组肝脏均发生不同程度纤维化和肝细胞气球样变。肝纤维化分期是SWV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F1~3期与F0期家兔剪切波速度(S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1~2期与F3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纤维化分期与SWV呈正相关(r=0.74,P<0.05)。肝细胞气球样变分级是频散值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B0、B1、B2级肝细胞气球样变家兔频散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细胞气球样变分级与频散值呈正相关(r=0.76,P<0.05)。声衰减系数与肝纤维化分期及肝细胞气球样变分级均无显著相关(P均>0.05)。以SWV诊断轻度(≥F1期)和重度纤维化(≥F3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及0.84;以频散值诊断轻度(≥B1级)和重度肝细胞气球样变(B2级)的AUC分别为0.94及0.87。结论SWE判断家兔肝纤维化分期价值较高;SWE可更好地评估肝细胞气球样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 细胞空泡化 超声检查
下载PDF
皮肤活检诊断秋水仙碱中毒1例报道
12
作者 Mason S.E. Smoller B.R. +1 位作者 Wilkerson A.E. 冯义国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8期7-7,共1页
Colchicine toxicity is a rare, but well-described clinical entity. The histopathologic findings in various organ systems have been delineated in colchicine intoxication; however, skin findings have only been described... Colchicine toxicity is a rare, but well-described clinical entity. The histopathologic findings in various organ systems have been delineated in colchicine intoxication; however, skin findings have only been described in rare cases. We present a case of colchicine toxicity diagnosed on skin biopsy in a patient presenting with mental status changes. Her cutaneous manifestation consisted of a diffuse, blanchable, violaceous, morbilliform rash involving the trunk and proximal extremities. The histopathologic findings included metaphase-arrested keratinocytes with underlying basal vacuolization. These features, considered in the setting of multiorgan dysfunction and a known exposure of colchicine, led to the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皮肤活检 碱中毒 诊断 组织病理改变 多器官功能障碍 角质形成细胞 麻疹样皮疹 细胞空泡化 病理学变
下载PDF
肿瘤病人化疗期间要多饮水
13
作者 肖海云 艾雪(摘) 《健康文摘》 2006年第2期22-22,共1页
临床工作中,肿瘤病人行化疗时,医护人员总会反复叮嘱病人要多饮水。那么,肿瘤病人化疗期间是不是必须多喝水,喝多少才合适?这是一个普通但却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知道,抗肿瘤药物多数由肾脏排出,大剂量应用时,可损害肾小管,使... 临床工作中,肿瘤病人行化疗时,医护人员总会反复叮嘱病人要多饮水。那么,肿瘤病人化疗期间是不是必须多喝水,喝多少才合适?这是一个普通但却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知道,抗肿瘤药物多数由肾脏排出,大剂量应用时,可损害肾小管,使细胞空泡化,上皮脱落,管腔扩张,出现透明管型,血中尿素氮和肌酐升高;在应用一些药物时,如喝水过少,病人还会发生出血性膀胱炎,出现血尿;而且,根据多年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病人 疗期间 饮水 出血性膀胱炎 抗肿瘤药物 细胞空泡化 临床工作 医护人员 透明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