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3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CE联合RFA和CIK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英梅 马巧云 +2 位作者 王秀臣 林雪棉 龚艳芬 《当代医学》 2009年第23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TACE(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blization)序贯联合CT导向下RFA(radiofrequency ablation)及CIK(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细胞经肝动脉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HC)的护理。方法57例... 目的探讨TACE(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blization)序贯联合CT导向下RFA(radiofrequency ablation)及CIK(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细胞经肝动脉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HC)的护理。方法57例HCC经TACE序贯联合RFA治疗后1~3周,联合C I K治疗,首先连续完成4次C I K细胞经肝动脉回输,每次间隔时间为1~3周;再每4周1次,共行4次C I K细胞经肝动脉回输,每次回输CIK的数量为1.1×1010~1.5×1010。在这过程中,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在T A C E、R F A和CIK治疗时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护理。1.心理护理:详细讲解治疗的目的、方法、必要性、安全性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使患者解除顾虑,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2.T A C E后的护理:观察穿刺点情况和化疗栓塞后的反应;3.R F A后护理:注意穿刺点周围皮肤的变化,观察疼痛的状况;4.C I K采取和回输后的护理:采血时严格无菌操作,培养液要在30分钟内输完。结果57例患者经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了顾虑,均顺利完成了整个过程。大部分患者有轻微的消化道反应,无须作特殊处理;10例患者有发热,体温37.5~39.5之间,部分高热患者需用退热药。结论T A C E序贯联合R F A治疗和抗肿瘤效应细胞(C I K)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新模式,它提高了原发性肝癌无瘤生存期并明显降低乙肝病毒体内含量或消除乙肝病毒,阻断致癌因素;而且安全性好,副作用少,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导管栓塞治疗 射频消融 细胞毒细胞 护理
下载PDF
鱼类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NCC)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魏世娜 简纪常 +2 位作者 吴灶和 鲁义善 闫秀英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4-380,共7页
自然杀伤细胞(NK)进化上的前体细胞在鱼类中被称作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NCC),主要来源于血液和淋巴器官,是防御细菌、病毒、寄生性原生动物等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还具有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近年来免疫... 自然杀伤细胞(NK)进化上的前体细胞在鱼类中被称作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NCC),主要来源于血液和淋巴器官,是防御细菌、病毒、寄生性原生动物等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还具有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近年来免疫荧光显微镜技术表明NCAMP-1和NCCRP-1两种受体蛋白均表达于NCC膜上,并且这种免疫细胞从鱼类到哺乳动物上的进化是保守的,这些膜蛋白在鱼类炎症反应期可能通过颗粒胞吐途径参与抗菌的先天性免疫。本文就NCC的分离鉴定、形态结构、功能受体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旨在为深入研究NCC在鱼类先天性防御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细胞毒细胞 分离鉴定 NCC受体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儿L-4与mL-4的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一冰 官慧 +1 位作者 孙莉莉 刘华林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细胞性白血病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毒性细胞相关抗原4(L-4)与外周血细胞表面L-4(mL-4)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ELI法检测30例初发急性细胞白血病患儿治疗前和完全缓解后血清L-4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患儿外周血细胞表面m... 目的探讨急性细胞性白血病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毒性细胞相关抗原4(L-4)与外周血细胞表面L-4(mL-4)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ELI法检测30例初发急性细胞白血病患儿治疗前和完全缓解后血清L-4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患儿外周血细胞表面mL-4的表达。比较其治疗前、缓解后与32名健康儿童之间L-4、mL-4水平的差异。结果 (1)初发组血清L-4浓度为(34.27±18.39)n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93.73±105.37)ng/L,P〈0.01。(2)持续完全缓解6个月后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临床危险度之间血清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白血病患儿外周血D4+、D8+细胞mL-4表达显著高于正常(P〈0.01);(5)白血病患儿在达到完全缓解时外周血IM+、D8+细胞mL-4的表达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的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互为因果,互相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白血病 细胞毒细胞相关抗原-4 L-4
原文传递
草鱼NCCRP-1和IL-10的表达、抗体制备及组织病理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静妮 代礼平 +4 位作者 雷燕 胡海浩 黄鉴涛 简纪常 闫秀英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8,共9页
【目的】制备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受体蛋白-1(NCCRP-1)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抗血清,探讨重组NCCRP-1和IL-10免疫在草鱼抗病毒感染过程中肾脏和肠病理学变化及对NCCRP-1和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应... 【目的】制备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受体蛋白-1(NCCRP-1)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抗血清,探讨重组NCCRP-1和IL-10免疫在草鱼抗病毒感染过程中肾脏和肠病理学变化及对NCCRP-1和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PCR扩增技术获得草鱼NCCRP-1和IL-10开放阅读框ORF,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NCCRP和pET-IL10;用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别制备兔抗NCCRP-1和IL-10的抗血清,并采用ELISA方法测定抗血清的效价;分别用重组NCCRP-1和IL-10免疫草鱼,并用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GD108攻毒,感染7 d后制备草鱼肾脏和肠的病理切片,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CCRP-1和IL-10的表达。【结果】草鱼NCCRP-1和IL-10的ORF分别编码237个和179个氨基酸;草鱼NCCRP-1和IL-10的原核表达载体pET-NCCRP和pET-IL10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中成功诱导表达,最优表达条件分别是0.1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37℃诱导4 h和1.0 mmol/L IPTG 37℃诱导6 h,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表达的蛋白为目的蛋白;制备兔抗NCCRP-1和IL-10抗血清的效价均高达1∶40000,免疫和攻毒后,NCCRP-1免疫组草鱼肾脏与肠的病理变化较轻,且NCCRP-1在肾脏与肠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IL-10免疫组草鱼肾脏与肠的病理变化较重,IL-10在肾脏与肠中的表达量变化不显著。【结论】外源性NCCRP-1免疫后增强了草鱼抵御GCRV-GD108感染的免疫应答,NCCRP-1对草鱼抗GCRV GD108感染效果显著;而外源性IL-10免疫后,其对草鱼抗GCRV GD108感染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非特异细胞毒细胞受体-1 细胞介素-10 表达 多克隆抗体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NCC)分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郑琦 陈一锦 +5 位作者 黄瑜 蔡佳 汤菊芬 鲁义善 吴灶和 简纪常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23-126,共4页
破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头肾组织,用RPMI-1640培养基制成细胞悬液,添加至两层不同浓度的Percoll分离液液面,离心,得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Non-specific cytotoxic cell,NCC),优化下层Percoll浓度、离心力、离心时间。结... 破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头肾组织,用RPMI-1640培养基制成细胞悬液,添加至两层不同浓度的Percoll分离液液面,离心,得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Non-specific cytotoxic cell,NCC),优化下层Percoll浓度、离心力、离心时间。结果表明,当下层Percoll体积分数为43%,上层Percoll体积分数为34%,离心力为500 g,离心时间为30 min时,尼罗罗非鱼NCC得率最高,为7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非特异细胞毒细胞 Percoll分离液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淋巴毒素α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邹子鸿 郑琦 +5 位作者 黄瑜 汤菊芬 王蓓 鲁义善 简纪常 蔡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1-8,共8页
【目的】克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淋巴毒素α基因(lymphotoxin alpha, LTα),分析该基因的组织分布,探讨该基因在抗菌抗病毒免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RACE技术获得尼罗罗非鱼淋巴毒素α基因(On-LTα)的cDNA全长... 【目的】克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淋巴毒素α基因(lymphotoxin alpha, LTα),分析该基因的组织分布,探讨该基因在抗菌抗病毒免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RACE技术获得尼罗罗非鱼淋巴毒素α基因(On-LTα)的cDNA全长,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序列结构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的组织分布特征,以及健康尼罗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该基因的表达变化,并进一步分离出尼罗罗非鱼非特异性毒性细胞(NCC),检测脂多糖(LPS)和聚肌胞苷酸(Poly I:C)刺激后,On-LTα在NCC中的表达变化。【结果】On-LTα基因序列全长为2769 bp,包含705 bp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34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MK770358)。该蛋白属于跨膜蛋白,具有肿瘤坏死因子(TNF)家族保守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On-LTα在健康尼罗罗非鱼11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脾脏中的表达量最高;无乳链球菌刺激后,该基因在脾脏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LPS与PolyI:C刺激后,On-LTα在NCC中表达量也显著上调。【结论】On-LTα参与了尼罗罗非鱼抗菌抗病毒的免疫应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淋巴素α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非特异细胞毒细胞(NCC)
下载PDF
慢性支气管炎免疫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7
作者 葛金芳 李俊 姚宏伟 《安徽医药》 CAS 2003年第3期163-166,175,共5页
关键词 支气管炎 免疫病理机制 肺泡巨噬细胞 细胞毒T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自体宫颈癌-树突细胞疫苗激活的CTL杀伤效应 被引量:27
8
作者 周昌菊 马薇 +2 位作者 周建大 赵永祥 谢慧清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3-147,共5页
背景与目的: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s,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它可以在体内、外向T淋巴细胞递呈抗原,并诱发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负载自体宫颈... 背景与目的:树突细胞(dendriticcells,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它可以在体内、外向T淋巴细胞递呈抗原,并诱发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负载自体宫颈癌抗原的DC体外激发的CTL对自体宫颈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先冻融宫颈癌细胞制备抗原,然后以GM-CSF、IL-4诱导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PBMC)获得DC并负载抗原,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制备宫颈癌抗原特异性CTL,观察CTL对宫颈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负载自体宫颈癌抗原DC诱导的特异性CTL对自体宫颈癌细胞的体外杀伤率高达79.32%~89.27%,显著高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killingcells,LAK)的杀伤率(t≥2.89,P<0.05);且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具有一定杀伤效应(40.35%~58.09%),但低于自体癌细胞组(t≥2.97,P<0.05);特异性CTL对HepG2、MCF7、A549、MGC803细胞无明显杀伤效应。结论:自体宫颈癌-树突细胞疫苗体外诱导的CTL具有高效而特异的抗自体宫颈癌细胞免疫活性,可望成为宫颈癌生物治疗的一个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树突细胞 细胞毒淋巴细胞 杀伤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对慢性盆腔炎大鼠外周血Th、Tc细胞和NO、IL-4、IL-10的影响 被引量:31
9
作者 高升 高飞 +1 位作者 闫亚楠 任存霞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8-533,共6页
目的从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角度探究当归芍药散对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混合菌感染合并机械损伤法制备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刚藤胶囊组,当归芍药散高、中、低剂量组。用药14 d... 目的从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角度探究当归芍药散对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混合菌感染合并机械损伤法制备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刚藤胶囊组,当归芍药散高、中、低剂量组。用药14 d后,观察子宫病理组织改变;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CD3、CD4、CD8细胞,辅助性淋巴细胞(Th细胞),细胞毒性淋巴细胞(Tc细胞)数量百分比;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IL)-4、IL-10的含量。结果光学显微镜观察显示,当归芍药散高、中剂量组可以降低大鼠子宫内膜的炎症细胞浸润,促进病变上皮细胞增生修复;当归芍药散高、中剂量组可以显著升高Th细胞、CD3细胞、CD4细胞以及Th/Tc、CD4/CD8比值(P<0.01,P<0.05),降低Tc细胞、CD8细胞(P<0.01,P<0.05);当归芍药散高、中剂量组可以显著升高IL-4、IL-10含量,降低NO含量(P<0.05);与金刚藤胶囊组比较,高剂量组显著升高IL-4含量(P<0.01),降低NO含量(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可能通过改善免疫状态,降低炎症反应以发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盆腔炎 辅助淋巴细胞 细胞毒淋巴细胞 一氧化氮 细胞介素-4 细胞介素-10
原文传递
CD8^+ T细胞活化与分化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1
10
作者 刘畅 王红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1-487,共7页
CD8^+ T细胞识别由MHCⅠ分子递呈的抗原肽,由于大多数有核细胞都表达MHCⅠ分子,因此CD8^+ T细胞在清除被病毒、胞内菌、寄生虫等感染的细胞或突变的肿瘤细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识别病原微生物等抗原后,CD8^+ T细胞活化并分化形成多种类... CD8^+ T细胞识别由MHCⅠ分子递呈的抗原肽,由于大多数有核细胞都表达MHCⅠ分子,因此CD8^+ T细胞在清除被病毒、胞内菌、寄生虫等感染的细胞或突变的肿瘤细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识别病原微生物等抗原后,CD8^+ T细胞活化并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的效应和记忆细胞,不仅能及时清除被感染的细胞,也能形成长期保护。各亚群CD8^+ T细胞的表面分子、功能和定位不同,细胞存活的时间、再次感染时的增殖能力和效应功能也有所差别。本文主要讨论CD8^+ T细胞如何受到多条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调控,活化和分化成不同类型的效应和记忆细胞,并对临床应用T细胞抵御肿瘤和病原微生物的进展作一简单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细胞 活化 分化 记忆T细胞 效应T细胞
下载PDF
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7
11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389-1393,共5页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是一种由于各种诱因导致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过度活化,并刺激巨噬细胞活化,分泌大量炎性细胞因子的危重疾病。淋巴瘤是导致HLH的重要病因之一,发病...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是一种由于各种诱因导致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过度活化,并刺激巨噬细胞活化,分泌大量炎性细胞因子的危重疾病。淋巴瘤是导致HLH的重要病因之一,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淋巴瘤 自然杀伤(NK)细胞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巨噬细胞活化 细胞毒T细胞 专家 中国
原文传递
静脉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对重症感染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25
12
作者 林丽敏 焦晓阳 +3 位作者 吴映娥 陈派镇 林广裕 马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8-670,共3页
目的研究静脉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对重症感染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作用,在重症感染时使用IVIG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测定28例重症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应用浓度为0.2%和2.0%IVIG前... 目的研究静脉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对重症感染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作用,在重症感染时使用IVIG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测定28例重症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应用浓度为0.2%和2.0%IVIG前后的变化。结果低浓度IVIG应用前后CD3、CD25、CD3CD25、CD4、CD28、CD4CD28、CD95、CD152计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浓度IVIG应用后仅CD152计数增高(P<0.05),其他CD亚群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低浓度IVIG对严重全身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不明显,高浓度IVIG通过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Tc)扩增的机制,下调严重全身感染患儿外周血T细胞活化,抑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丙种球蛋白 免疫调节作用 重症感染 静脉应用 患儿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直接免疫荧光法 细胞毒T细胞 IVIG 抑制免疫功能 全身感染 单克隆抗体 流式细胞 T细胞活化 CD25 CD28 CD95 低浓度 安全 CD3 CD4 应用后
下载PDF
IL-2受体信号转导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3
作者 许佳 许小青 曹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6-422,共7页
IL-2是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之一.又称T细胞生长因子(Tcellgrowthfactor,TCGF),对T细胞的增殖、发育和分化具有重作用。有研究报道IL-2不仅可以促进T细胞的生长发育.还可促进其凋亡。IL-2还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 IL-2是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之一.又称T细胞生长因子(Tcellgrowthfactor,TCGF),对T细胞的增殖、发育和分化具有重作用。有研究报道IL-2不仅可以促进T细胞的生长发育.还可促进其凋亡。IL-2还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和B淋巴细胞重的生长和激活因子。对于该分子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7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信号转导 T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毒T淋巴细胞 受体 自然杀伤细胞 生长发育 B淋巴细胞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14
作者 章梁君 钟锦莎 +3 位作者 钟辉秀 刘伟平 殷明刚 杨新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4期3565-3567,共3页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67例恶性肿瘤患者组(包括呼吸道癌、胃肠道癌、生殖系统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19^+B细胞、CD3-CD56^+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CD3^+CD56^+...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67例恶性肿瘤患者组(包括呼吸道癌、胃肠道癌、生殖系统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19^+B细胞、CD3-CD56^+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CD3^+CD56^+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免疫表达水平,设17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有无肿瘤转移和化疗周期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总淋巴细胞绝对值,CD3^+CD4^+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CD3^+CD8^+、CD3^+CD56^+、CD3-CD56^+比例却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肿瘤转移患者组CD3^+CD4^+比例明显低于未发生肿瘤转移患者组(P=0.011),而CD3^+CD8^+、CD3-CD56^+、CD3^+CD56^+比例明显高于未发生肿瘤转移患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化疗治疗中,CD3^+CD4^+、CD3^+CD56^+、CD3-CD56^+比例随着化疗周期增加而逐渐增高,而CD3^+CD8^+比例呈逐渐降低。结论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细胞免疫功能起主导地位,可作为临床监测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T淋巴细胞 细胞毒T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T细胞
下载PDF
支原体肺炎患儿自然杀伤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检测及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蔡建敏 周鸿烈 +3 位作者 王振海 沈芳 高红 陈同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21-722,共2页
关键词 细胞毒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检测 自然杀伤细胞 支原体肺炎 肺炎患儿 呼吸道感染疾病 肺炎支原体 免疫功能紊乱 细胞免疫反应
下载PDF
慢性髓性白血病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黎明 陈珊珊 +4 位作者 刘艳荣 付家瑜 于弘 李金兰 郭子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1-165,共5页
为研究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的功能 ,将CML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含GM CSF ,IL 4 ,TNF α的培养基中培养 7- 14天。利用流式细胞术对培养细胞进行表型鉴定 ,通过FITC DX(FITC标记的葡聚糖 )摄入... 为研究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的功能 ,将CML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含GM CSF ,IL 4 ,TNF α的培养基中培养 7- 14天。利用流式细胞术对培养细胞进行表型鉴定 ,通过FITC DX(FITC标记的葡聚糖 )摄入实验 ,3H TdR掺入和MTT实验 ,以及LDH释放试验 ,分别检测不成熟DC对外源抗原的摄入能力 ,成熟DC对外源和内源抗原的呈递能力 ,以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对白血病细胞的特异杀伤作用。结果表明 :从CML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中能培养出高表达CD1a ,CD86,CD80 ,HLA DR ,CD5 4和CD4的树突状细胞 ;早期DC对FITC DX有吞噬功能 ;培养至出现典型树突状结构的DC(约 7- 10天 )对异体淋巴细胞 (allo MLR)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对自身T细胞也有刺激作用 (auto MLR) ,但相对较弱 ;CML DC能诱导出对自身CML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CTL。结论提示 ,C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白血病 细胞毒T淋巴细胞
下载PDF
Generation of cytotoxic T cell against HBcAg using retrovirally transduced dendritic cells 被引量:18
17
作者 Chuan-LinDing KunYao +3 位作者 Tian-TaiZhang FengZhou LinXu Jiang-YingX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512-1515,共4页
AIM: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CT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olving HBV infec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ttempted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 (DCs) transduced with recombi... AIM: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CT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olving HBV infec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ttempted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 (DCs) transduced with recombinant retroviral vector bearing hepatitis B virus (HBV) core gene and the capability of generating CTLs against HBcAg by genetically modified DCs in vivo.METHODS: A retroviral vector containing HBV core gene was constructed. Replicating DC progenitor of C57BL/6 mice was transduced by retroviral vector and continually cultured in the presence of recombinant mouse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rmGM-CSF) and interleukin-4(IL-4) for 6 days. LPS was added and cultured for additional two days. The efficiency of gene transfer was determined by PCR, Western blot and FACS. Transduced DCs immunized C57BL/6 mice subcutaneously 2 times at an oneweek interval. Intracellular IFN-γ and IL-4 of immunized mice lymphocytes were analyzed. Generation of CTLs in lymphooytes stimulated with mitomycin C-treated EL4-C cell which stably expresses HBcAg was determined by LDH release assays.RESULTS: Recombinant retroviral expression vector (pLCSN) was positively detected by PCR as well as enzyme digestion with EcoRI and BamH I. Retroviruses were generated by pLCSN transfection packing cell and the virus titer was 3x10s CFU/ml.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nd FACS showed that HBV core gene was expressed in murine fibroblasts. Transduced bone marrow cells had capability of differentiating into DCsc in vitro in the presence of rmGMCSF and rmIL-4. The result of PCR showed that HBV core gene was integrated into the genome of transduced DCs.Western blot analysis showed that HBV core gene was expressed in DCs. The transduction rate was 28 % determined by FACS. Retroviral transduction had no influence on DCs expressions of CD80 and MHC class Ⅱ. HBcAg specific CTLs and Th1 type immune responses could be generated in the mice by using transduced DCs as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PCs).CONCLUSION: Retroviral transdu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淋巴细胞 乙型肝炎病感染 树突状细胞 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细胞介素-4
下载PDF
负载胃癌酸洗抗原树突状细胞诱导高效特异的抗胃癌细胞效应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淼 余佩武 +3 位作者 蔡志民 吴军 王自强 周立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36-1238,共3页
目的 研究负载胃癌酸洗抗原树突状细胞 (DC)诱导的特异性CTL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 酸洗涤法获得SGC790 1细胞膜抗原多肽 ,GM CSF、IL 4和TNF a体外诱导扩增DC并负载酸洗抗原 ,制备胃癌抗原特异性CTL ;用CytoTox 96TM检测其对SGC... 目的 研究负载胃癌酸洗抗原树突状细胞 (DC)诱导的特异性CTL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 酸洗涤法获得SGC790 1细胞膜抗原多肽 ,GM CSF、IL 4和TNF a体外诱导扩增DC并负载酸洗抗原 ,制备胃癌抗原特异性CTL ;用CytoTox 96TM检测其对SGC790 1体外杀伤效应。结果 负载胃癌抗原肽的DC诱导的特异性CTL对SGC790 1的杀伤率达 88 95 % ,显著高于LAK细胞的杀伤率 (P <0 0 5 )。且其对同种不同分化类型的胃癌细胞株MGC80 3、MNK2 8也有较高的杀伤效应 ,而对LOVO及HepG2肿瘤细胞株无显著杀伤作用 (P >0 0 5 )。结论 负载胃癌抗原的DC体外可诱导出高效而特异的抗胃癌效应 ,提示以DC为中心的肿瘤生物治疗可望提高胃癌综合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酸洗抗原 树突状细胞 细胞毒淋巴细胞 胃癌 生物治疗
下载PDF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17
19
作者 顾锡炳 杨小娟 +4 位作者 王栋 朱银芳 丁虹 张波 徐月琴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T细胞亚群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变化。方法66例CHB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或单用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3月。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 目的探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T细胞亚群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变化。方法66例CHB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联合水飞蓟宾葡甲胺或单用水飞蓟宾葡甲胺治疗3月。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和CTL细胞。结果在苦参素治疗3个月后患者CD3(+72.47±5.14%)、CD4(+37.81±5.04%)和CTL细胞(21.46±4.53%)均较治疗前(68.85±7.31%、33.61±7.33%和18.11±5.21%)升高,也较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分别为67.51±5.26%、32.58±5.52%和17.63±3.56%)升高(P<0.05或P<0.01)。苦参素治疗患者HBV DNA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30.30%和24.24%)也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06%和3.03%,x2=6.53,x2=6.3,P<0.05)。结论苦参素能提高CHB患者CD3+、CD4+和CTL细胞水平,并显著提高CHB患者的抗病毒应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苦参素 T细胞亚群 细胞毒T淋巴细胞
下载PDF
转染自体胃癌细胞总RNA的树突状细胞诱导个体化免疫治疗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14
20
作者 谢绍建 闫庆辉 +4 位作者 单保恩 付泽娴 孟繁杰 李保东 蔡建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转染自体胃癌细胞总RNA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介导抗胃癌的免疫效应。方法制备短期培养的原代胃癌细胞。用rhGM-CSF、rhIL-4和TNF-α体外诱导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DC的发育和成熟,并转染自体肿瘤细胞总RNA,激活自体... 目的探讨转染自体胃癌细胞总RNA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介导抗胃癌的免疫效应。方法制备短期培养的原代胃癌细胞。用rhGM-CSF、rhIL-4和TNF-α体外诱导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DC的发育和成熟,并转染自体肿瘤细胞总RNA,激活自体T细胞产生CTL,用CCK-8试剂盒检测CTL的杀伤活性。应用流式细胞术及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技术检测DC的免疫功能状态。用ELISA法测定IL-12和INF-γ的水平。结果转染自体肿瘤细胞总RNA的成熟DC,不仅可高表达MHC-I、II类分子及CD80、CD83和CD86协同刺激分子,并可获得高效刺激自体或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转染RNA的成熟DC,分泌IL-12的水平及其刺激产生的CTL培养上清液中INF-γ的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成熟DC及未成熟DC;且CTL对自体胃癌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异体组。结论转染自体胃癌细胞总RNA的成熟DC能够体外诱导产生对自体肿瘤细胞具有高度抗原特异性杀伤活性的C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树突状细胞 细胞毒T细胞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