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3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467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5
1
作者 裴振 霍小蕾 +3 位作者 田向阳 张毅强 贾建桃 韩玲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2-408,共7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LINC00467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NSCLC细胞系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高通量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LINC00467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NSCLC细胞系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高通量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提取GSE19804和GSE18842数据集的生物信息学资料,分析LINC00467在NSCLC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收集的25对NSCLC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以及NSCLC细胞系(A549、NCI-H266、NCI-H1299)和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系HBE中LINC00467的表达;然后将NSCLC细胞系A549分别转染LINC00467siRNA(si-LINC00467组)和对照序列(si-NC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技术、CCK8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情况,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细胞周期相关分子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CyclinD1)和细胞周期分子细胞周期素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的表达。结果 GEO公共数据库分析显示,LINC00467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与癌旁组织和上皮正常细胞相比较,NSCLC癌组织和细胞系中LINC00467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A549细胞中si-LINC00467组中LINC00467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i-NC组(P<0.01),且细胞活力和细胞克隆数均低于si-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si-NC组,si-LINC00467组CyclinD1和CDK6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NSCLC组织及细胞系中LINC00467呈高表达,沉默LINC00467表达可明显抑制NSCLC恶性增殖的表型,可为NSCLC的靶向治疗提供潜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s 非小细胞肺癌 基因表达数据库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 细胞增殖 治疗
下载PDF
含GATA锌指结构域1对结肠癌细胞迁移的影响
2
作者 王婧媛 谢雨琪 +5 位作者 岳凤恺 阔艺 李卓越 关津京 杨子善 陈志国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09-315,共7页
目的探讨含GATA锌指结构域1(GATAD1)对结肠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连接法构建GATAD1干扰质粒SiRNA-GATAD1(Si-GATAD1)。取培养的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及结肠癌细胞Caco-2、HCT-116、HCT-8、HT-29、RKO,应用... 目的探讨含GATA锌指结构域1(GATAD1)对结肠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连接法构建GATAD1干扰质粒SiRNA-GATAD1(Si-GATAD1)。取培养的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及结肠癌细胞Caco-2、HCT-116、HCT-8、HT-29、RKO,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GATAD1蛋白相对表达量,选择其中GATAD1表达水平相对较高的结肠癌细胞HCT-116、RKO用于转染GATAD1干扰质粒Si-GATAD1,另选择其中GATAD1表达水平最低的结肠癌细胞Caco-2用于转染过表达pMZ-GATAD1质粒。取HCT-116、RKO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对照(NC)组和转染Si-GATAD1质粒组(Si-GATAD1组),取Caco-2细胞随机分为NC组、转染过表达pMZ-GATAD1质粒组(pMZ-GATAD1组),Si-GATAD1组HCT-116和RKO细胞分别转染Si-GATAD1质粒,pMZ-GATAD1组Caco-2细转染过表达pMZ-GATAD1质粒,同时将空载体pMZ-MO3质粒转染至NC组HCT-116、RKO和Caco-2细胞。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划痕愈合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结肠癌细胞HCT-8、HCT-116、RKO、HT-29、Caco-2中GATAD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P<0.05);结肠癌HCT-116、RKO细胞中GATAD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HCT-8、HCT-29和Caco-2细胞(P<0.05),结肠癌Caco-2细胞中GATAD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结肠癌HCT-8、HCT-29细胞(P<0.05)。Si-GATAD1组HCT-116、RKO细胞中GATAD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NC组(P<0.05),pMZ-GATAD1组Caco-2细胞中GATAD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NC组(P<0.05)。培养12、24 h,Si-GATAD1组HCT-116、RKO细胞的划痕愈合率均显著低于NC组(P<0.01);pMZ-GATAD1组Caco-2细胞的划痕愈合率均显著高于NC组(P<0.01)。Si-GATAD1组RKO、HCT-116细胞中PI3K、p-Akt、cyclin D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其NC组(P<0.05);pMZ-GATAD1组Caco-2细胞中PI3K、p-Ak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含GATA锌指结构域1 磷脂酰肌醇3激酶 细胞周期蛋白-D1 蛋白激酶B
下载PDF
子宫平滑肌肉瘤组织中Dicer蛋白、Cyclin-D1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王倩 王璐 +1 位作者 徐臻 王武亮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4期3581-3586,共6页
目的探究Dicer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子宫平滑肌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并完成随访的68例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手术切除瘤组织和瘤旁正... 目的探究Dicer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子宫平滑肌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并完成随访的68例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手术切除瘤组织和瘤旁正常组织进行分组。比较两组组织和不同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Dicer蛋白、Cyclin-D1表达的差异,采用KM生存分析不同Dicer蛋白、Cyclin-D1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icer蛋白、Cyclin-D1表达预测子宫平滑肌肉瘤预后的价值。结果子宫平滑肌肉瘤中Dicer蛋白阳性和Cyclin-D1阳性表达分别为70.59%(48/68)、58.82%(40/68),明显高于瘤旁组织的10.29%(7/68)、8.82%(6/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平滑肌肉瘤组织中Dicer蛋白阳性表达、Cyclin-D1阳性表达均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但均与TNM分期、淋巴结受累存在相关性(P<0.05)。68例患者死亡22例(32.3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Dicer蛋白阴性表达组生存状况优于Dicer蛋白阳性表达组,Cyclin-D1阴性表达组生存状况优于Cyclin-D1阳性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icer蛋白阳性、Cyclin-D1阳性、TNM分期(Ⅲ期)、淋巴结受累均为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icer蛋白、Cyclin-D1表达预测子宫平滑肌肉瘤预后的AUC分别为0.650、0.636,均具有一定准确性。结论Dicer蛋白、Cyclin-D1在子宫平滑肌肉瘤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状况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子宫平滑肌肉瘤预后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肉瘤 Dicer蛋白 细胞周期蛋白-D1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Ki-67、CyclinD-1及STAT3蛋白在乳腺叶状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洁 王健宝 +1 位作者 王纯娜 邹芝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6期1736-1740,共5页
目的探究Ki-6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及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蛋白在乳腺叶状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纳入研究,经术后病理检查结... 目的探究Ki-6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及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蛋白在乳腺叶状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纳入研究,经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恶性的68例患者入组。取患者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患者的Ki-67、CyclinD-1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对患者组织中的STAT3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患者肿瘤组织中Ki-67、CyclinD-1及STAT3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间的关系,并分析其表达对患者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乳腺叶状肿瘤组织中Ki-67、CyclinD-1、STAT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88%、72.06%、22.06%,均高于癌旁组织(4.41%、16.18%、2.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阳性表达在年龄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是否绝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临床分期为Ⅲ期的阳性率为55.56%,明显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患者(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D-1阳性表达在是否绝经、肿瘤部位、年龄大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临床分期为Ⅲ期、组织学分级为3级的阳性率分别为82.22%、83.78%,均明显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组织学分级为1~2级患者(52.17%、58.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蛋白阳性表达在年龄大小、肿瘤部位、绝经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分期为Ⅲ期、组织学分级为3级的阳性率分别为54.55%、40.00%,均明显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组织学分级为1~2级患者(6.52%、11.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CyclinD-1、STAT3蛋白阳性表达诊断患者乳腺叶状肿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2、0.879和0.721,95%CI分别为0.53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KI-67 细胞周期蛋白D-1 转录活化因子3
下载PDF
茶树细胞周期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新超 杨亚军 +3 位作者 马春雷 金基强 马建强 曹红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365-2372,共8页
以茶树萌动芽为材料,采用SMART-RACE-PCR技术从茶树萌动芽中获得了茶树细胞周期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CsCYC1),并用实时定量PCR方法(qRT-PCR)研究了该基因在茶树越冬芽休眠到萌发后不同阶段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1)该基因全长1... 以茶树萌动芽为材料,采用SMART-RACE-PCR技术从茶树萌动芽中获得了茶树细胞周期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CsCYC1),并用实时定量PCR方法(qRT-PCR)研究了该基因在茶树越冬芽休眠到萌发后不同阶段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1)该基因全长1 956bp,包含1 320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39个氨基酸残基。(2)CsCYC1预测分子量为49.35kD,具有细胞周期蛋白家族典型的保守cyclin-box结构域和三维结构。(3)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CsCYC1的氨基酸序列与葡萄、蓖麻、毛果杨、琴叶鼠耳芥、拟南芥等的相似性分别为77%、74%、72%、68%和67%。(4)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CsCYC1基因在茶树越冬芽休眠期的表达量远低于恢复生长期,在萌发期表达量最高,说明该基因与茶树越冬芽休眠的解除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芽萌发 细胞周期蛋白基因CsCYC1 克隆 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的肺腺癌组织中HMGB1表达及相关下游通路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任冰洁 杨媛媛 +3 位作者 卞徐宇 李强 梁容瑞 陶敏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734-740,共7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技术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促进肺癌进展的潜在关键通路和环节。方法:UALCAN数据库分析HMGB1表达相关的基因和相关基因的生存分析。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AnimalTFDB3.0和JASPAR数据库预测转...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技术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促进肺癌进展的潜在关键通路和环节。方法:UALCAN数据库分析HMGB1表达相关的基因和相关基因的生存分析。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AnimalTFDB3.0和JASPAR数据库预测转录因子以及结合位点。KEGG数据库分析相关信号通路。结果:生物信息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1(CDK1)、H2A组蛋白家族成员Z(H2AFZ)与HMGB1的表达在肺腺癌(LUAD)中呈正相关关系,且CDK1和H2AFZ与LUAD的不良预后有关。预测到SOX2和SP1是CDK1或H2AFZ的转录因子。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显示Akt和ERK可以调控SOX2的表达。结论:CDK1、H2AFZ可能是HMGB1参与LUAD进展的重要节点,HMGB1-Akt/ERK-SOX2-CDK1/H2AFZ可能是HMGB1促进LUAD进展的关键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1 H2A组蛋白家族成员Z SOX2 SP1
下载PDF
β-catenin up-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D1, c-myc and MMP-7 in human pancreatic cancer: Relationships with carcinogenesis and metastasis 被引量:69
7
作者 Yu-JunLi Zhi-MinWei Yun-XiaoMeng Xiang-RuiJ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4期2117-2123,共7页
AIM:To investigate whether abnormal expression of β-catenin in conjunction with overexpression of cyclinD1, c-myc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 (MMP-7) correlated with the carcinogenesis, metastasis and prognosis of... AIM:To investigate whether abnormal expression of β-catenin in conjunction with overexpression of cyclinD1, c-myc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 (MMP-7) correlated with the carcinogenesis, metastasis and prognosis of pancreatic cancer,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β-catenin expression with cyclinDl, c-myc and MMP-7 expression. METHODS: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we examined the expression of β-catenin, cyclinD1,c-myc and MMP-7 in 47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tissues, 12 pancre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PanIN) and 10 normal pancreases, respectively. 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 was also tested as the index of 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RESULTS: In 10 cases of normal pancreatic tissues, epithelial cells showed equally strong membranous expression of β-catenin protein at the cell-cell boundaries, but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Dl, c-myc and MMP-7 was negative. The expression of β-catenin, cyclinD1, c-myc and MMP-7 in PanIN and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tissue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6/12 and 32/47 (68.1%), 6/12 and 35/47 (74.5%), 5/12 and 33/47 (70.2%), 7/12 and 30/47 (63.8%), respectively]. The abnormal expression of β-catenin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metastasis and one-year survival rate of pancreatic cancer, but had no relation with size, differentiation and cell proliferation.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D1 was correlated with cell proliferation and extent of differentiation, but not with size, metastasis and one-year survival rate of the pancreatic cancer. The expression of c-myc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size, extent of differentiation, metastasis and 1-year survival rate, but closely with cell proliferation of pancreatic cancer. The overexpression of MMP-7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metastasis and 1-year survival rate of pancreatic cancer,but not with size, extent of differentiation and cell proliferation.There was a highly significant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abnormal expression of β-catenin and overexpression of cyclinD1, c-myc and MMP-7 not 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DL C-MYC MMP-7
下载PDF
黄芪和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配伍促进衰老造血干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9
8
作者 朱嘉欢 黄小平 邓常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19,共9页
目的探讨黄芪和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芪甲苷、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和阿魏酸配伍对衰老造血干细胞(HSCs)增殖的影响,并从细胞周期调控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构建小鼠HSCs衰老模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 目的探讨黄芪和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芪甲苷、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和阿魏酸配伍对衰老造血干细胞(HSCs)增殖的影响,并从细胞周期调控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三丁基过氧化氢(T-BHP)构建小鼠HSCs衰老模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5种活性成分对HSCs衰老和增殖的影响,寻找可促进细胞增殖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5种活性成分配伍对HSCs衰老和增殖的影响,寻找5种活性成分促进细胞增殖的合理配伍。最后,采用HSCs衰老模型,制备黄芪-当归1∶1配伍含药血浆,设立对照组、模型组、空白血浆组、阿魏酸组、黄芪甲苷组、芒柄花素组、毛蕊异黄酮组、毛蕊异黄酮苷组、活性成分配伍组、黄芪-当归1∶1含药血浆组,药物作用于衰老细胞,以SA-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测定HSCs衰老率,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蛋白表达。结果阿魏酸、黄芪甲苷、芒柄花素均可显著促进衰老HSCs增殖和降低细胞衰老率,而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单独应用对HSCs增殖和细胞衰老率无显著影响。正交试验发现,以阿魏酸、芒柄花素和黄芪甲苷为基础因子,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苷为次要因子进行配伍的5种活性成分组合促细胞增殖和降低细胞衰老率的作用最强。阿魏酸、黄芪甲苷、芒柄花素、活性成分配伍、含药血浆均可降低细胞衰老率,使G0/G1期细胞减少,G2/M+S期细胞增加,并使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增强。以上效应以活性成分配伍组和含药血浆组最强。结论黄芪和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黄芪甲苷和芒柄花素对衰老HSCs具有促增殖和改善衰老作用,而毛蕊异黄酮和毛蕊异黄酮苷单用时并无明显的作用。当5种活性成分配伍后对衰老HSCs的促增殖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阿魏酸 黄芪甲苷 芒柄花素 毛蕊异黄酮 毛蕊异黄酮苷 黄芪 当归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原文传递
黄芪总黄酮和毛蕊异黄酮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张冬青 汪德清 于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3502-3505,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Astragali Radix,TFA)和毛蕊异黄酮在体外实验条件下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K562细胞为实验对象,运用MTT方法测定不同浓度TFA和毛蕊异黄酮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Astragali Radix,TFA)和毛蕊异黄酮在体外实验条件下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K562细胞为实验对象,运用MTT方法测定不同浓度TFA和毛蕊异黄酮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I单染法检测药物对K562细胞周期的作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药物对K562胞诱导凋亡的影响,并且应用RT-PCR技术检测药物作用下K562细胞中Cyclin D1 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TFA及毛蕊异黄酮处理24 h后,TFA和毛蕊异黄酮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98.63,130.32 mg.L-1;TFA在100 mg.L-1的剂量下,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仅为7.8%,毛蕊异黄酮在130 mg.L-1的剂量下,对K562细胞的抑制率仅为5.8%;药物对K562细胞持续作用24 h后,可以使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经IC50剂量的药物处理后,K562细胞内的Cyclin D1 mRNA水平明显降低。结论:TFA和毛蕊异黄酮具有抑制K562细胞增殖作用;将细胞生长周期阻滞在G0/G1期以及降低细胞内Cyclin D1 mRNA水平可能是它们抑制K562细胞生长的主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黄酮 毛蕊异黄酮 K562细胞 细胞凋亡 G0/G1期阻滞 细胞周期蛋白D1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on cyclinD1 expression during early ischemic reperfusion in rats 被引量:21
10
作者 Fang-Gang Cai Jian-Sheng Xiao Qi-Fa Y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8期2936-2940,共5页
AIM: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on cyclinD1 expression in rat liver cells during early ischemic reperfusion.METHODS: Fifty-four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gro... AIM: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on cyclinD1 expression in rat liver cells during early ischemic reperfusion.METHODS: Fifty-four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group (IP), ischemia/ reperfusion group (IR) and sham operation group (SO). The IP and IR groups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four sub-groups (n = 6). Sham operation group (SO) served as the control group (n = 6). A model of partial liver ischemia/reperfusion was used, in which rats were subjected to liver ischemia for 60 min prior to reperfusion. The animals in the IP group underwent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twice for 5 min each time prior to the ischemia/reperfusion challenge. Alter 0, 1, 2, and 4 h of reperfusion, serum and liver tissue in each group were collected to detect the level of serum ALT, liver histopathology and expression of cyclinD1 mRNA and protein.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cell cycle as the quantity indicator of cell regenera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IR group, IP group showed a significantly lower ALT level in 1h to 4h sub-groups (P 〈 0.05). Proliferation index(PI) indicated by the S-phase and G2/M-phase ratio [(S+G2/M)/(G0/G1+S+G2/M)]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IP group at 0 and 1 h (26.44 ± 7.60% vs 18.56 ± 6.40%,41.87 ± 7.27% vs 20.25 ± 6.70%, P 〈 0.05). Meanwhile, cyclinD1 protein expression could be detected in IP group. But in IR group, cyclinD1 protein expression occurred 2 h alter reperfusion.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D1 mRN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IP group at 0 and 1h (0.568 ± 0.112 vs 0.274 ± 0.069, 0.762 ± 0.164 vs 0.348 ± 0.093,P 〈 0.05).CONCLUSION: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can protect liver cells agains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cell proliferation and expression of cyclinD1 during early ischemic reperf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CYCLIND1 PROLIFERATION
下载PDF
双黄升白颗粒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Lewis肺癌荷瘤小鼠细胞周期的双重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立芳 徐振晔 +6 位作者 金长娟 沙慧芳 王中奇 周卫东 张铭 吴继 白冰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讨双黄升白颗粒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荷瘤小鼠骨髓和肿瘤细胞周期双重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Lewis肺癌荷瘤小鼠,3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除空白组外,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作骨髓抑制模型。治疗组用40g/(k... 目的:探讨双黄升白颗粒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荷瘤小鼠骨髓和肿瘤细胞周期双重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Lewis肺癌荷瘤小鼠,3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除空白组外,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作骨髓抑制模型。治疗组用40g/(kg.d)双黄升白颗粒治疗6d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情况,并计算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index,PI);蛋白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髓及肿瘤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4,CDK4)、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6(cyclin-dependent ki-nase6,CDK6)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骨髓及肿瘤的G0/G1期细胞比例均低于空白组(P<0.05),PI和CDK4、CDK6、cyclin D1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治疗组骨髓G0/G1期细胞比例低于模型组及空白组,PI及CDK4、CDK6、cyclinD1表达均高于模型组及空白组;肿瘤组织G0/G1期细胞比例高于模型组及空白组,PI及CDK4、CDK6、cyc-lin D1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及空白组。结论:双黄升白颗粒对骨髓抑制Lewis肺癌荷瘤鼠的细胞周期具有双重调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双重调节cyclin D1、CDK4和CDK6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升白颗粒 细胞周期 双重调控 Lewis肺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类 小鼠
下载PDF
胃癌患者Hp感染与CyclinD1、NF-kb、Beclin1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海云 蔡晓波 +1 位作者 郭宝明 李建周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年第5期773-776,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核因子kb(NF-kb)、Beclin1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胃癌患者80例,检测是否Hp感染,分析Hp感染与CyclinD1、NF-kb、Beclin1表达、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核因子kb(NF-kb)、Beclin1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胃癌患者80例,检测是否Hp感染,分析Hp感染与CyclinD1、NF-kb、Beclin1表达、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p感染率为68.75%。Hp感染患者CyclinD1、NF-kb、Beclin1阳性率分别为76.36%、63.64%、60.00%,明显高于非Hp感染患者的48.00%、12.00%、36.00%(P<0.05)。胃癌患者Hp感染与CyclinD1阳性率、NF-kb阳性率、Beclin1阳性率呈正相关(P<0.05)。临床分期Ⅰ-Ⅱ期的Hp感染率为50.00%,明显低于Ⅲ-Ⅳ期的84.09%(P<0.05),浸润程度T1+T2的Hp感染率为58.49%,明显低于T3+T4的88.89%(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分期、浸润程度为胃癌患者Hp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胃癌患者Hp感染可能通过诱发CyclinD1、NF-kb、Beclin1异常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Hp感染与临床分期和浸润程度有关,对胃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细胞周期蛋白D1 核因子KB BECLIN1
下载PDF
紫草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卓琦 曹希传 +1 位作者 张玲 朱文玲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484-1488,共5页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抑制增殖、促进凋亡及诱导细胞周期停滞的作用。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的大鼠VSMC,经不同浓度的紫草素作用不同时间后,应用MTT法、台盼蓝拒染法、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法测定紫草素...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抑制增殖、促进凋亡及诱导细胞周期停滞的作用。方法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的大鼠VSMC,经不同浓度的紫草素作用不同时间后,应用MTT法、台盼蓝拒染法、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法测定紫草素对VSMC的细胞活力的影响、生长及增殖抑制;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观察凋亡现象;应用荧光显微镜计数凋亡细胞百分率并观察形态学变化;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0.25~1μmol/L紫草素对VSMC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均P>0.05);可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胞生长,以1μmol/L作用72h最为显著(1.9×105/孔vs5.8×105/孔,P<0.05);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DNA合成(抑制率达33%~98%,P<0.05及P<0.01)。(2)1μmol/L紫草素显著抑制增殖VSMC细胞周期进程,使S及G2/M期减少(P<0.05)、G0/G1期增加(P<0.05),接近静止细胞水平,并在48h出现subG1期凋亡峰(10.9%±0.3%)。(3)1~2μmol/L紫草素可显著提高凋亡细胞百分率(2.8%~23.7%vs0.2%~0.4%,P<0.05),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核形态学变化。(4)1μmol/L紫草素可显著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E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促进p21waf1/cip1表达,对p27kip1及p53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紫草素对VSMC具有明确的抗增殖、促凋亡、阻滞细胞周期进程的作用,并且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紫草素 P21^WAF1/CIP1 实验研究 凋亡作用 大鼠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 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WESTERN印迹法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细胞周期蛋白D1 P27^KIP1 细胞周期进程 moL/L 剂量依赖性 流式细胞仪分析
原文传递
性激素受体在瘢痕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相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嘉锋 张一鸣 +2 位作者 易传勋 孙家明 李薇薇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 了解雄激素受体 (AR)、雌激素受体 (ER)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D1(cyclinD1)、p16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探讨他们在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SP法 )对 30例瘢痕标本进行研究 ,以正... 目的 了解雄激素受体 (AR)、雌激素受体 (ER)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D1(cyclinD1)、p16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探讨他们在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SP法 )对 30例瘢痕标本进行研究 ,以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 ,观察上述指标的表达。结果 正常皮肤及普通瘢痕成纤维细胞中所有指标均为阴性 ;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cyclinD1、p16、AR与正常皮肤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cyclinD1和AR的表达高于增生性瘢痕 ,且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p16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比增生性瘢痕为高 ,但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病理性瘢痕中cyclinD1和AR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AR在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及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它可能是通过与其配体结合后促使与cyclinD1有关的基因表达而发挥作用的。在瘢痕疙瘩里可能存在cyclinD1的促细胞增生作用超过P16细胞抑制 ,所以细胞呈现持续增殖状态 ;而在增生性瘢痕里cyclinD1与p16可能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 ,细胞生长具有一定的自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受体 瘢痕 基因表达 细胞周期 调控蛋白 细胞周期蛋白D1 雌激素受体
原文传递
As_2O_3对不同p53表型的人胶质瘤细胞系细胞周期蛋白B_1、D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赵世光 李力仙 +6 位作者 张建华 叶远柱 甄云波 滕雷 邹慧超 刘恩重 河本圭司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两种不同p53表型的人胶质瘤细胞系(U87MG和T98G)细胞周期蛋白B1、D1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应用激光扫描细胞计数分析仪(LSC),共聚焦显微镜以及Western印迹分析等方法检测As2O3对细胞周期蛋白B1、D1和p5...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两种不同p53表型的人胶质瘤细胞系(U87MG和T98G)细胞周期蛋白B1、D1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应用激光扫描细胞计数分析仪(LSC),共聚焦显微镜以及Western印迹分析等方法检测As2O3对细胞周期蛋白B1、D1和p53及细胞周期的作用。结果As2O3能使两个胶质瘤细胞系的p53蛋白水平升高,细胞周期蛋白B1表达降低及G2/M期俘获,但仅U87MG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下降。As2O3还能诱导U87MG细胞凋亡。结论体外低浓度的As2O3能有效地抑制U87MG和T98G细胞增殖,提示As2O3有希望用于神经胶质瘤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2O3 P53 表型 胶质瘤 细胞周期蛋白B1 D1 表达
原文传递
β-连环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和c-myc表达与胰腺癌发生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玉军 纪祥瑞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 研究β-连环蛋白(β-cat)的异常表达、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 c-myc的高表达与胰腺癌发生、增殖、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icTure^(TM)二步法,检测47例胰腺癌组织、12例胰腺导管上皮内肿瘤(上皮中度... 目的 研究β-连环蛋白(β-cat)的异常表达、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 c-myc的高表达与胰腺癌发生、增殖、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icTure^(TM)二步法,检测47例胰腺癌组织、12例胰腺导管上皮内肿瘤(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β-cat、cyclin D1和c-myc的表达。同时检测胰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作为胰腺癌增殖状态的指标。结果 β-cat在10例正常胰腺组织均呈正常表达,而cyclin D1和c-myc均呈阴性。三者在胰腺导管上皮内肿瘤和胰腺癌中的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6/12和68.1%(3/47)、6/12和74.5%(35/47)、5/12和70.2%(33/47),均P>0.05]。β-cat异常表达率与胰腺癌的转移和1年生存率显著相关(均P<0.05),而与胰腺癌大小、分化程度、增殖活性及浸润无关(均P>0.05)。cyclin D1的表达率与胰腺癌的增殖和分化程度有关(均P<O.05),与胰腺癌大小、浸润、转移和1年生存率无关(均P>0.05)。c-myc的表达率与胰腺癌的大小、分化程度、浸润、转移和1年生存率无关(均P>0.05),而与胰腺癌组织的增殖活性密切有关(P<0.05)。β-cat异常表达与cyclin D1和c-myc的高表达在胰腺导管上皮内肿瘤和胰腺癌中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均P<0.05,r=1.000、0.845、0.437、0.452)。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连环蛋白 细胞周期蛋白D1 C-MYC 表达 胰腺癌 生物学行为
原文传递
细胞周期蛋白B1在肿瘤细胞中的非时相性表达 被引量:16
17
作者 申漫里 冯永东 +2 位作者 高纯 陶德定 龚建平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 证实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在体内和体外生长的肿瘤细胞中的非时相性周期表达模式 ,研究cyclinB1在不同生长状态和条件下的G1期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以MOLT 4细胞为对照 ,应用流式细胞术的DNA/cyclin双参数分析法 ,检... 目的 证实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B1)在体内和体外生长的肿瘤细胞中的非时相性周期表达模式 ,研究cyclinB1在不同生长状态和条件下的G1期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以MOLT 4细胞为对照 ,应用流式细胞术的DNA/cyclin双参数分析法 ,检测体内和体外生长的肿瘤细胞中G1期cyclinB1的表达。对分选出的G1期细胞 ,以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1期cyclinB1的表达 ;在不同体外生长情况下分选出G1期内亚细胞群体 ,以免疫印记法检测cyclinB1的表达。结果 在被阻滞生长的MOLT 4细胞、转化的T7细胞以及体内生长的肿瘤细胞中 ,均发现G1期有cyclinB1的非时相性表达。被药物阻断生长的MOLT 4细胞中 ,cyclinB1主要表达于G1晚期 ;而转化的T7细胞中 ,cyclinB1主要表达于G1早期。结论 在研究的不同细胞模型中 ,G1期细胞有cyclinB1的非时相性表达 ,cyclinB1可以在G1期的不同时间点被检测到。这一现象可能与细胞的失控性增殖和细胞凋亡的调控之间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B1 细胞周期 肿瘤细胞 流式细胞 非时相性表达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丹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内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家堂 郎森阳 +2 位作者 匡培根 张风英 刘洁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内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丹参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持续阻塞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TUNEL染色方法观察假手术组和缺血后不同时间阳性染色神经...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内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丹参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持续阻塞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TUNEL染色方法观察假手术组和缺血后不同时间阳性染色神经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及丹参的影响。结果 cyclinD1蛋白表达自缺血后 6h开始出现 ,缺血后 48h达高峰 ;丹参组各相应时间点cyclinD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 (P <0 .0 1)。凋亡细胞自缺血后 12h开始出现 ,缺血后 72h达高峰 ;丹参组各相应时间点凋亡细胞表达明显减少 (P <0 .0 1)。相邻切片可见cyclinD1蛋白表达和凋亡细胞染色区域基本相同。结论 脑缺血后cyclinD1的异常表达可能诱发了缺血神经细胞的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凋亡 丹参 大鼠
下载PDF
塞来昔布与吉西他滨合用对胰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徐刚 吴恺 +1 位作者 王兴鹏 赵崧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986-991,共6页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和吉西他滨抑制胰腺癌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观察塞来昔布与吉西他滨联合作用对裸鼠SW1990胰腺癌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与两者单独应用作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增殖细胞...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和吉西他滨抑制胰腺癌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观察塞来昔布与吉西他滨联合作用对裸鼠SW1990胰腺癌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与两者单独应用作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变化;四唑蓝法、克隆形成试验观察塞来昔布和吉西他滨体外对SW1990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A和B1表达的变化。结果药物作用于裸鼠移植瘤32d后,对照组、吉西他滨组、塞来昔布组和联合组肿瘤体积分别为(2.31±0.41)cm3、(0.41±0.12)cm3、(1.56±0.17)cm3、(0.05±0.04)cm3,塞来昔布和吉西他滨联合可明显抑制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对照组PCNA、细胞周期蛋白D1呈强阳性表达,吉西他滨组PCNA、细胞周期蛋白D1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塞来昔布组PCNA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略有减少,细胞周期蛋白D1阳性细胞数则无明显减少,而联合组中PCNA、细胞周期蛋白D1阳性细胞数较前3组明显减少。塞来昔布和吉西他滨剂量依赖性抑制SW1990细胞增殖,两药联合应用,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有增强作用。药物作用24h或72h后,塞来昔布组和联合组凋亡细胞数较对照组及吉西他滨组明显增加(P<0.05)。药物作用24h后,塞来昔布组和联合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G2/M期细胞明显减少,吉西他滨组G0/G1期细胞明显减少,而S期和G2/M期细胞明显增加,药物作用72h后,塞来昔布组和联合组G0/G1期细胞进一步增加,S期细胞明显减少,G2/M期细胞进一步减少,而联合组在作用24h和72h,G2/M期细胞比例均为0。细胞周期素的表达与细胞周期的分布相一致。结论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可增强吉西他滨对胰腺癌增殖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通过调节细胞周期素的表达,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胰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吉西他滨 抑制作用 细胞周期蛋白D1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COX-2选择性抑制剂 WESTERN印迹 流式细胞术检测 剂量依赖性抑制 细胞周期 药物作用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阻滞 72h后 移植瘤生长 胰腺癌细胞
原文传递
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及p16-cyclinD/CDK-Rb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陶丽丽 雷燕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76-84,共9页
目的:观察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延缓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衰老的作用及其可能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方法:取大鼠胸主动脉用于分离VMSC,采用原代细... 目的:观察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延缓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衰老的作用及其可能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方法:取大鼠胸主动脉用于分离VMSC,采用原代细胞培养的方法建立SHR大鼠VMSC模型,实验分为Wistar-Kyoto(WKY)大鼠对照组、SHR模型组、缬沙坦组、中药低剂量组和中药高剂量组。采用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法观察细胞衰老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p16、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4,CDK4)和成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etinoblastoma protein,Rb)的表达。结果:SA-β-gal染色显示,与WKY组比较,SHR组SA-β-ga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可使SHR VSMC SA-β-gal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与WKY组比较,SHR组VSMC在G1期明显减少,S期细胞明显增加,中药干预后SHR的VSMC 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显示,与WKY组比较,SHR组VSMC的p16和Rb 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cyclin D1和CDK4mRNA表达增加;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干预后SHR VSMC p16和Rb mRNA表达量增加,cyclin D1和CDK4mRNA减少。蛋白质印迹法显示,与WKY组比较,SHR组VSMC的p16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cyclin D1、CDK4和磷酸化Rb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中药干预后SHR VSMC p16蛋白表达增加,cyclin D1、CDK4和磷酸化Rb蛋白表达量减少(P<0.05)。结论:人参、三七、川芎提取物通过改变p16-cyclin D/CDK-Rb通路因子的表达而发挥延缓SHR VSMC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老化 植物提取物 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 P16基因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周期蛋白份数蛋白激酶4 视网膜母细胞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