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氢骆驼蓬碱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红玲 赵军 +4 位作者 马运芳 高惠静 吕国栋 阮洁 王建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95-999,共5页
目的研究去氢骆驼蓬碱在体外及小鼠体内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作用。方法通过体外药物干预试验检测去氢骆驼蓬碱(Harmine)体外杀原头蚴效果,并以去氢骆驼蓬碱对原头蚴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与传统抗包虫药物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相比... 目的研究去氢骆驼蓬碱在体外及小鼠体内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节的作用。方法通过体外药物干预试验检测去氢骆驼蓬碱(Harmine)体外杀原头蚴效果,并以去氢骆驼蓬碱对原头蚴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与传统抗包虫药物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相比较,评价去氢骆驼蓬碱体外抗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活性;通过昆明白小鼠腹腔注射细粒棘球蚴原头节制备包虫病动物模型,观察10.0、5.0、2.5mg/kg体重去氢骆驼蓬碱连续给药14d对包虫病小鼠的囊湿重、抑囊率及囊泡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去氢骆驼蓬碱在体外可抑制原头蚴生长,LC50为(44.11±1.32)μg/ml;去氢骆驼蓬碱2.5、5.0、10.0 mg/kg体重均可抑制包虫病小鼠体内囊泡的生长,抑囊率分别为64.59%、68.38%和72.43%,且能破坏囊泡的生发层结构和抑制肝脏的炎症。结论去氢骆驼蓬碱对体内外细粒棘球原头蚴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骆驼蓬碱 细粒绦虫 原头节 体内外试验
原文传递
细粒棘球绦虫蛋白激酶B AKT2的生物信息学及系统发育树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锦田 马瑞丽 +3 位作者 吕国栋 颜明智 亚库甫·托合提 马桂芝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11-1416,1421,共7页
目的克隆细粒棘球绦虫蛋白激酶B AKT2(Echinococcus granulosus AKT2,EgAKT2)基因并分析其序列及其蛋白的生物信息。方法以细粒棘球蚴为对象,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EgAKT2基因序列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蛋白质序列的跨膜区、亚细胞... 目的克隆细粒棘球绦虫蛋白激酶B AKT2(Echinococcus granulosus AKT2,EgAKT2)基因并分析其序列及其蛋白的生物信息。方法以细粒棘球蚴为对象,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EgAKT2基因序列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蛋白质序列的跨膜区、亚细胞定位、亲水性、潜在信号肽剪切位点、ATP结合位点、磷酸化位点,及其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等生物信息进行分析,并进行多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结果克隆获得EgAKT2基因序列全长为1896 bp,编码61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为亲水性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9.63564×103,理论等电点为5.80,无信号肽序列和跨膜区;该蛋白主要定位在细胞质和细胞核,预测含有11个磷酸化位点,19个ATP结合位点,具有PKC激酶和PH结构域,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三级结构显示EgAKT2结构域区构成弯曲状螺旋结构。多序列比对分析,EgAKT2氨基酸序列与多房棘球绦虫的同源性为92%,进化树显示EgAKT2与人、黑猩猩的AKT2不在同一条分支。结论预测EgAKT2蛋白与多房棘球绦虫高度同源。该蛋白含有PKC激酶和PH结构域,可能参与调节细粒棘球绦虫能量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绦虫 AKT2 生物信息学分析 系统进化
原文传递
细粒棘球蚴感染患者中负性分子Tim-3与TGF-β/Smads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玲玲 庞楠楠 +4 位作者 张峰波 赵骁 安梦婷 马海梅 丁剑冰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405-1408,1413,共5页
目的研究细粒棘球蚴感染患者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通路相关分子mRNA表达的变化特点,初步探讨其与Eg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6例Eg感染患者(CE组)和40例健康对照者... 目的研究细粒棘球蚴感染患者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通路相关分子mRNA表达的变化特点,初步探讨其与Eg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6例Eg感染患者(CE组)和40例健康对照者(HC组)外周血中Tim-3、TGF-β、Smad3、Smad7、Foxp3 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E组和HC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结果与HC组相比,CE组Tim-3、Foxp3 mRNA水平显著升高,血清IL-10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组TGF-β、Smad3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Smad7 mRNA水平却显著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Tim-3与Foxp3、IL-10、Smad3均呈正相关(r=0.539、0.361、0.677,P=0.001、0.030、0.000),与Smad7呈负相关(r=-0.446,P=0.006)。结论 Eg感染过程中Tim-3诱导负性调控机制可能与TGF-β/Smads通路共同影响Treg细胞转录因子Foxp3和IL-10的产生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绦虫 TIM-3 TGF-β/Smads通路 FOXP3 负性调控
原文传递
细粒棘球蚴慢性感染小鼠髓源抑制性细胞对调节性B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
4
作者 孙芬芬 徐大祥 +3 位作者 赵进秀 蒋鹏飞 李向阳 潘伟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5-302,共8页
目的研究细粒棘球蚴慢性感染小鼠不同亚群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对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将20只C57 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感染组小鼠腹腔注射活原... 目的研究细粒棘球蚴慢性感染小鼠不同亚群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对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将20只C57 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感染组小鼠腹腔注射活原头节2000个/只,对照组小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感染第180天后,解剖并观察小鼠腹腔和各脏器的病变。无菌条件下取其脾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及其亚群比例。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感染组和对照组小鼠MDSCs亚群以及正常对照组小鼠CD19^(+)B细胞,将二者以1∶1比例共培养,3 d后流式检测Bregs比例。结果细粒棘球慢性感染小鼠腹腔和内脏器官中发现单房性包囊。MDSCs、多核MDSCs(PMN-MDSCs)及单核MDSCs(M-MDSCs)的比例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M-MDSCs与B细胞共培养结果显示,与单纯B细胞组相比,正常对照及感染小鼠M-MDSCs均能显著增加CD19^(+)IL-10^(+)B以及CD19^(+)CD5^(+)CD1d^(high)IL-10^(+)B(即Bregs)细胞的比例(P<0.05),但正常对照组和感染组M-MDSCs调控二者的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PMN-MDSCs与B细胞共培养结果显示,与单纯B细胞组相比,正常对照小鼠PMN-MDSCs能显著增加CD19^(+)IL-10^(+)B以及Bregs比例(P<0.05),增加培养上清中IL-10及TGF-β含量(P<0.01);与对照小鼠PMN-MDSCs相比,感染小鼠PMN-MDSCs则可显著减少CD19^(+)IL-10^(+)B以及Bregs比例(P<0.01),降低培养上清中IL-10及TGF-β含量(P<0.01)。结论细粒棘球蚴慢性感染小鼠MDSCs及其亚群比例均升高;且在体外,感染小鼠PMN-MDSCs可抑制Bregs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绦虫 髓源抑制性细胞 多核髓源抑制性细胞 单核髓源抑制性细胞 调节性B细胞
下载PDF
犬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间接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5
作者 王永斌 伏刚 +3 位作者 赵扬扬 赖茂林 陈千林 曹政 《四川畜牧兽医》 2018年第2期37-39,共3页
本试验旨在建立犬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间接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将该方法的检测结果与镜检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两者阳性符合率为86.36%,总体符合率为90%。该方法的成功建立为后期研制犬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间接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奠定... 本试验旨在建立犬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间接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将该方法的检测结果与镜检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两者阳性符合率为86.36%,总体符合率为90%。该方法的成功建立为后期研制犬细粒棘球绦虫粪抗原间接夹心ELISA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粪 细粒绦虫 双抗夹心ELISA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成虫的单克隆抗体制备
6
作者 张亚楼 卢晓梅 +8 位作者 陈新华 林仁勇 冯晓辉 张静萍 张琰 马旭东 阿孜古丽 胡预兵 温浩 《地方病通报》 2003年第4期24-25,共2页
为建立抗细粒棘球绦虫成虫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 ,采用经口感染狗肠壁上寄生的成虫制备抗原免疫BALB/c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sp2 / 0进行细胞融合。结果显示经筛选克隆后建立了一株分泌抗成虫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命名为 2G5E8F4E4。... 为建立抗细粒棘球绦虫成虫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 ,采用经口感染狗肠壁上寄生的成虫制备抗原免疫BALB/c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sp2 / 0进行细胞融合。结果显示经筛选克隆后建立了一株分泌抗成虫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命名为 2G5E8F4E4。腹水的抗体效价为 1∶12 80 0。初步建立了分泌抗细粒棘球绦虫成虫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绦虫 单克隆抗体 成虫 制备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重组P29蛋白对原头蚴感染小鼠肝脏组织中TLR4及NF-кB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李菲 黎明 +4 位作者 徐士梅 朱佳佳 刘成 黑金娟 马锐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066-1069,共4页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绦虫重组P29蛋白(rP29)对原头蚴感染的小鼠肝脏组织Toll样受体(TLR4)与核因子-κB(NF-κB)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36只BALB/c的雌性小鼠,每组12只,随机分为PBS组、佐剂组和重组P29蛋白免疫组(rP29组)。PBS组和佐剂组分别... 目的观察细粒棘球绦虫重组P29蛋白(rP29)对原头蚴感染的小鼠肝脏组织Toll样受体(TLR4)与核因子-κB(NF-κB)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36只BALB/c的雌性小鼠,每组12只,随机分为PBS组、佐剂组和重组P29蛋白免疫组(rP29组)。PBS组和佐剂组分别注射相应的PBS和佐剂;rP29组小鼠于皮下多点注射细粒棘球绦虫重组P29蛋白(10μg/只),分别于第2、4周加强免疫;于末次免疫后2周,3组BALB/c小鼠均腹腔接种细粒棘球蚴原头蚴(1500个/只);感染后24周,摘眼球取血,处死小鼠取肝脏,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HE)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的形态,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组织中TLR4、NF-κB-p6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重组P29蛋白组肝细胞边界清楚、排列整齐,偶见炎性细胞浸润,而对照组出现较多炎性细胞浸润。重组P29蛋白组小鼠肝脏组织中的TLR4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1.74±0.52,对照PBS组和佐剂组分别为1.0±0.02和1.12±0.16;重组P29蛋白组小鼠肝脏组织中的NF-κB-p65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3.45±0.17,对照PBS组和佐剂组分别为1.0±0.01和2.65±0.48。重组P29蛋白免疫组TLR4和NF-κB-p65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PBS组和佐剂组。同时,重组P29蛋白组小鼠肝脏TLR4和NF-κB-p65蛋白表达量与PBS组和佐剂组相比均增高。结论重组P29蛋白能够增加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肝脏组织中TLR4、NF-κB-p65 mRNA和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绦虫 NF-κB-p65 TLR4 重组P29蛋白
下载PDF
运用正交设计联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细粒棘球蚴绦虫单克隆抗体制备中小鼠免疫方案
8
作者 巩月红 吕顺忠 +5 位作者 赵军 温浩 段新宇 李志强 李雄 王建华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12-418,共7页
目的 对制备细粒棘球蚴绦虫单克隆抗体小鼠免疫方案进行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抗血清效价,以抗血清效价与阴性血清OD值比值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考察加入青链霉素的剂量、小鼠繁殖... 目的 对制备细粒棘球蚴绦虫单克隆抗体小鼠免疫方案进行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抗血清效价,以抗血清效价与阴性血清OD值比值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考察加入青链霉素的剂量、小鼠繁殖代数、免疫注射方式对免疫后抗血清效价的影响;再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BBD-RSM)考察抗原用量、小鼠日龄、首免与二免间隔周期对免疫后抗血清效价的影响.结果 正交设计确定了最佳的免疫方案为青链酶素剂量0 IU:免疫注射方式为皮下,小鼠繁殖传代次数是≤5代;BBD-RSM确定最佳免疫组合方案为抗原量60μg;小鼠日龄42日;首免与二免间隔周期15日.结论 实验优化了细粒棘球蚴绦虫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小鼠免疫方案,可应用于抗原免疫方案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绦虫 单克隆抗体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正交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