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泥沙管道输送阻力损失计算的Wasp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赵立娟 倪福生 《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 2006年第3期62-64,共3页
对泥沙管道输送阻力损失计算的Wasp方法作了详细的分析,编制了利用Wasp方法计算阻力损失的计算机程序,应用该程序对某管道水力输送细沙阻力损失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Wasp方法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关键词 WASP模型 阻力损失 泥沙
下载PDF
黄河宁蒙段河道粗细双组分泥沙分选沉积特征
2
作者 郑玉峰 贾晓鹏 王远征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3-240,共8页
黄河宁蒙段河道淤积严重,阐明近源粗泥沙和远源细泥沙分选沉积规律对于河道淤积治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120根河道钻孔泥沙样品,通过粒径分布和元素矿物组成,分析了河道>0.05 mm、>0.08 mm和>0.1 mm粗泥沙沿河分选沉积变化... 黄河宁蒙段河道淤积严重,阐明近源粗泥沙和远源细泥沙分选沉积规律对于河道淤积治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120根河道钻孔泥沙样品,通过粒径分布和元素矿物组成,分析了河道>0.05 mm、>0.08 mm和>0.1 mm粗泥沙沿河分选沉积变化特征,并定量评估了近源粗泥沙和远源细泥沙沉积对于河道泥沙淤积的贡献。结果表明:黄河宁蒙段河道淤积的主要是来源于近源沙漠及其下伏砒砂岩区>0.08 mm的粗泥沙,而来源于上游黄土区<0.05 mm的细泥沙主要沉积在河道滩地,对河道淤积的贡献小于30%。因此,风水复合侵蚀引起的沿黄沙漠和下伏砒砂岩粗泥沙入黄是黄河宁蒙沙漠河段河道淤积的根源,也是该河段“悬河”的治理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选沉积 泥沙 泥沙 宁蒙河道 黄河
原文传递
淤积固结条件下粘性细泥沙起动冲刷研究综述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军 谈广鸣 舒彩文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5-80,共6页
首先指出在淤积固结条件下粘性细泥沙具有与非粘性泥沙不同的起动冲刷过程和现象,并对粘性细泥沙起动冲刷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粘性细泥沙起动冲刷计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各类计算公式的特点,提出了进一步需要... 首先指出在淤积固结条件下粘性细泥沙具有与非粘性泥沙不同的起动冲刷过程和现象,并对粘性细泥沙起动冲刷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粘性细泥沙起动冲刷计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各类计算公式的特点,提出了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泥沙 淤积固结 起动 冲刷
下载PDF
黏性细泥沙起动的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马菲 韩其为 赵弟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80,共6页
从水流动力和黏性泥沙的组成及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黏性细泥沙起动的因素,研究了起动模式和起动机理,肯定了薄膜水附加下压力的概念,揭示了黏性细泥沙土体起动时抗剪但不抗拉。引入临界水深的概念,很好解释了黏性单颗粒泥沙和成团泥沙... 从水流动力和黏性泥沙的组成及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影响黏性细泥沙起动的因素,研究了起动模式和起动机理,肯定了薄膜水附加下压力的概念,揭示了黏性细泥沙土体起动时抗剪但不抗拉。引入临界水深的概念,很好解释了黏性单颗粒泥沙和成团泥沙起动时的分界点,最后系统总结了黏性细泥沙起动研究现状,并对今后研究方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泥沙 起动流速 黏结力 临界水深
下载PDF
防治稻瘿蚊和地下害虫特效药——益舒宝
5
作者 练德进 林巧玉 《福建农业》 1995年第1期23-23,共1页
益舒宝,又名灭克磷,是由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提供原料及监制,广东英红华侨农药厂加工生产的新型高效有机磷农药。其使用方法:(1)稻瘿蚊:每亩用10%益舒宝颗粒剂(下同)1~1.2公斤。秧田于秧针期至一叶一心期,本田于插秧后7~10天按每亩剂... 益舒宝,又名灭克磷,是由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提供原料及监制,广东英红华侨农药厂加工生产的新型高效有机磷农药。其使用方法:(1)稻瘿蚊:每亩用10%益舒宝颗粒剂(下同)1~1.2公斤。秧田于秧针期至一叶一心期,本田于插秧后7~10天按每亩剂量拌适量细泥沙均匀撤施。施药时要保持有水层。(2)柑桔线虫:每亩5~8公斤与果树周围灌溉线以内的表层土壤混合,然后灌水。(3)香蕉线虫:每亩3~4公斤,于定植株四周(直径1~1.2米)开一个10厘米深环沟,施毒土于沟内,覆土后淋水。(4)甘蔗地下害虫:每亩3~4公斤,于播种沟中施下毒土;或苗期将毒土施于蔗苗基部,覆土后加水淋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舒宝 稻瘿蚊 地下害虫 特效药 毒土 香蕉线虫 灭克磷 泥沙 环沟 后淋
下载PDF
长江口细颗粒泥沙基本特性研究 被引量:78
6
作者 张志忠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7-73,共7页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长江口细颗粒泥沙的粒度、矿物、电荷与絮凝的基本特性,综合分析结果,提出了以32微米作为粗颗粒泥沙与细颗粒泥沙划分的界限,以利推动我国细颗粒泥沙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 长江口 颗粒泥沙 动水絮凝 粒度 矿物 电荷
下载PDF
长江口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2
7
作者 蒋国俊 姚炎明 唐子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57,共7页
根据静水和动水条件下的细颗粒泥沙沉降试验结果 ,应用灰色模型分析中的关联度分析理论 ,分析了影响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的主要因素 .根据关联度的大小指出 ,影响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水温、沉降历时、盐度、粒度、含沙量... 根据静水和动水条件下的细颗粒泥沙沉降试验结果 ,应用灰色模型分析中的关联度分析理论 ,分析了影响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的主要因素 .根据关联度的大小指出 ,影响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水温、沉降历时、盐度、粒度、含沙量和流速 ,其中盐度和粒度是阈值型影响因素 ,沉降历时、含沙量和流速是连续型影响因素 ,水温是具有阈值型和连续型双重特性的影响因素 .只要阈值型影响因素达到或超过了阈值 ,细颗粒泥沙就发生絮凝作用 ,因素值的变化对沉降强度影响不大 .连续型影响因素对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是连续的 ,它们不仅影响絮凝作用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颗粒泥沙 絮凝沉降 影响因素 阈值型 连续型 关联度分析 水温 盐度 粒度
下载PDF
长江口阳离子浓度与细颗粒泥沙絮凝沉积 被引量:42
8
作者 蒋国俊 张志忠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6-82,共7页
本文根据长江口细颗粒泥沙絮凝沉积试验和长江口一年的实测阳离子浓度资料,分析了阳离子浓度对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沉积的影响.文章指出,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存在絮凝最佳离子浓度,对长江口悬浮泥沙,该浓度约为170×10~(... 本文根据长江口细颗粒泥沙絮凝沉积试验和长江口一年的实测阳离子浓度资料,分析了阳离子浓度对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沉积的影响.文章指出,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存在絮凝最佳离子浓度,对长江口悬浮泥沙,该浓度约为170×10~(-3)mo1/dm~3;在阳离子浓度相同的水体中,高价离子比低价离子更能促进细颗粒泥沙的动水絮凝沉积。文章分析了长江口阳离子浓度变化及其与细颗粒泥沙絮凝沉积的关系后指出,长江口南槽阳离子浓度受径流影响,洪季浓度低,枯季浓度高,但8~9月高温高盐的台湾暖流逼近长江口时,口门附近的阳离子浓度明显升高。文章指出,长江口细颗粒泥沙絮凝最佳阳离子浓度恰好位于拦门沙滩顶,170×l0~(-3)mol/dm3阳离子浓度等值线通过最大浑浊带的核心。文章认为,长江口阳离子浓度的时空变化,影响细颗粒泥沙絮凝沉积强度和沉积部位,对拦门沙的发育及冲淤变化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阳离子浓度 颗粒泥沙 絮凝沉积
下载PDF
长江口动水絮凝沉降与拦门沙淤积的关系 被引量:29
9
作者 张志忠 阮文杰 蒋国俊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32-638,共7页
根据1982年4月-1983年3月长江口南槽3个站位全年逐月大潮的水化学成分、悬沙粒度与粘土矿物资料,1984-1992年在环形水槽中获得的近百个组次的动水絮凝沉降试验研究资料,以及长江口细颗粒泥沙、浮泥与底质研究成果,对拦门沙形成过... 根据1982年4月-1983年3月长江口南槽3个站位全年逐月大潮的水化学成分、悬沙粒度与粘土矿物资料,1984-1992年在环形水槽中获得的近百个组次的动水絮凝沉降试验研究资料,以及长江口细颗粒泥沙、浮泥与底质研究成果,对拦门沙形成过程及其机理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拦门沙为最年轻的活动三角洲,汛期集中输水输沙与台湾暖流同期相遇,为动水絮凝沉降最强和浮泥最为发育时期;涨潮期当盐度为(9-13)x10-3时,伊利石、高岭石在盐水楔顶部发生动水絮凝沉降,而落潮期当盐度在(19—24)X10-3时,蒙脱石在盐水楔尾部发生动水絮凝沉降,揭示了拦门沙水平淤积的基本规律;半月周期的浮泥透镜体所残积的中、粗粉沙形成钻孔中常见的透镜体与薄层理,则揭示了拦门沙的垂直加积的基本规律,为拦门沙综合治理与深水航道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拦门沙 颗粒泥沙 动水絮凝 沉降
下载PDF
长江口细颗粒泥沙过程 被引量:28
10
作者 时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2-80,共10页
本文对长江口细颗粒泥沙过程研究进行了总结 ,并提出了今后重点研究方向 :1)长江口细颗粒泥沙是非均匀沙 ,其运动机理究竟如何 ?2 )大规模水利工程究竟如何影响长江口最大浑浊带 ?3)在长江口细颗粒泥沙过程的数学模拟中 ,如何考虑河口... 本文对长江口细颗粒泥沙过程研究进行了总结 ,并提出了今后重点研究方向 :1)长江口细颗粒泥沙是非均匀沙 ,其运动机理究竟如何 ?2 )大规模水利工程究竟如何影响长江口最大浑浊带 ?3)在长江口细颗粒泥沙过程的数学模拟中 ,如何考虑河口波、流相互作用 (耦合 )及其对近底细颗粒泥沙输移的影响 ?4)整个长江口水域瞬时、连续的水深、含沙量、地形变化资料的获取技术和方法的改进 ,以提高长江口细颗粒泥沙过程数学模拟的精度。5 )长江口悬沙以拉格朗日模式输运 ,而过去大多悬沙观测调查是在欧拉模式中进行 ,如何进行欧拉和拉格朗日模式对比研究 ?6 )风暴潮、台风等对长江口细颗粒泥沙运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最大浑浊带 颗粒泥沙
下载PDF
长江口细颗粒泥沙絮凝作用及其制约因素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陈庆强 孟翊 +1 位作者 周菊珍 丁平兴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4-82,共9页
简要介绍了入海河口细颗粒泥沙的絮凝机理;以长江口细颗粒泥沙絮凝作用的研究为例,概述了影响河口细颗粒泥沙絮凝的若干因子;着重介绍了长江口水体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于细颗粒泥沙絮凝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 简要介绍了入海河口细颗粒泥沙的絮凝机理;以长江口细颗粒泥沙絮凝作用的研究为例,概述了影响河口细颗粒泥沙絮凝的若干因子;着重介绍了长江口水体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于细颗粒泥沙絮凝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河口工程与环境中的泥沙问题,提出未来工作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絮凝作用 颗粒泥沙 生物地球化学 长江
下载PDF
细颗粒泥沙的絮凝沉降特性 被引量:23
12
作者 陈洪松 邵明安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电解质对细颗粒泥沙的絮凝或分散有重要作用 ,而细颗粒泥沙的絮凝沉降特性对土壤表层沉积性结皮的入渗性能有重要影响。在NaCl浓度为 0~ 10mmol/L ,泥沙初始浓度为 5、10、2 0 g/L时 ,本文利用吸管法研究了NaCl对细颗粒泥沙静水絮凝沉... 电解质对细颗粒泥沙的絮凝或分散有重要作用 ,而细颗粒泥沙的絮凝沉降特性对土壤表层沉积性结皮的入渗性能有重要影响。在NaCl浓度为 0~ 10mmol/L ,泥沙初始浓度为 5、10、2 0 g/L时 ,本文利用吸管法研究了NaCl对细颗粒泥沙静水絮凝沉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泥沙沉降可分为两个阶段 ,分选沉降段和絮凝沉降段 ;在液面下同一深度 ,泥沙相对浓度随时间呈指数衰减 ;细颗粒泥沙絮凝的临界粒径为 0 .0 2 7mm ;泥沙平均沉速 ω随NaCl浓度以及泥沙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研究浑水入渗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沉降特性 颗粒泥沙 浑水入渗 引洪淤灌 电解质 土壤表层沉积性结皮 入渗性能
原文传递
河口细颗粒泥沙的絮凝作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保栋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4年第1期71-76,共6页
本文对河口细颗粒泥沙絮凝作用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合评述.对盐度、有机物、水流切应力及悬浮颗粒的表面电荷等因素对河口细颗粒泥沙絮凝作用的影响规律及絮凝机理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 颗粒泥沙 絮凝作用 泥沙 河口
下载PDF
基于SWAN和ECOMSED模式的大风作用下黄骅港波浪、潮流、泥沙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14
作者 赵群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7-26,共10页
根据黄骅港外航道淤积问题的具体情况,本文采用三维细颗粒泥沙的ECOMSED模式对黄骅港海域的潮流、泥沙进行了模拟。数值计算结果与潮流为主要动力条件的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SWAN风浪模型和ECOMSE... 根据黄骅港外航道淤积问题的具体情况,本文采用三维细颗粒泥沙的ECOMSED模式对黄骅港海域的潮流、泥沙进行了模拟。数值计算结果与潮流为主要动力条件的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SWAN风浪模型和ECOMSED对黄骅港骤淤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收集到的现场实测资料进行比较,也得到较好的结果。数值模拟显示,波浪是造成黄骅港外航道泥沙淤积的主要动力因素;在以波浪为主的动力条件下,含沙量在波浪破碎带达到最大,并且沿水深变化梯度较大。破碎带当地的泥沙跨过航道落淤是黄骅港外航道淤积的主要原因,岸边泥沙随落潮流下泻不是黄骅港外航道大风骤淤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港 三维潮流 颗粒泥沙模型 ECOMSED SWAN
下载PDF
滩槽泥沙交换对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回淤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金镠 虞志英 何青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108,共8页
黏性细颗粒泥沙在潮汐水流中运动的主要特性之一是存在多种不同尺度的输运形态。就长江口而言,其中1~2 m近底水流驱动下的高浓度悬沙输运应加重视。现场观测表明,近底高浓度悬沙的生成与黏性细颗粒泥沙在潮汐水流中的沉降特性有关,其... 黏性细颗粒泥沙在潮汐水流中运动的主要特性之一是存在多种不同尺度的输运形态。就长江口而言,其中1~2 m近底水流驱动下的高浓度悬沙输运应加重视。现场观测表明,近底高浓度悬沙的生成与黏性细颗粒泥沙在潮汐水流中的沉降特性有关,其输运对航道回淤的影响表现为滩槽之间的泥沙交换。初步估计横向水体高浓度悬沙输运造成12.5 m深水航道中段2 000万~3 000万m3的年回淤量是可能的。这可能是造成航道中段集中回淤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泥沙交换 黏性颗粒泥沙 高浓度悬沙 回淤
下载PDF
NaCl对细颗粒泥沙静水絮凝沉降影响初探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洪松 邵明安 李占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134,共4页
关键词 NACL 颗粒泥沙 絮凝沉降 泥沙相对浓度 静水 盐度
下载PDF
静水中粘性细颗粒泥沙絮凝临界粒径的确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党伟 杨国录 余明辉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80,共7页
将胶体化学的DLVO理论引入到泥沙絮凝问题的研究中,从力学角度提出了一种分析确定泥沙絮凝临界粒径值的新方法,并力求从量级上对影响泥沙絮凝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现有研究成果对比,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和确定静水中泥沙... 将胶体化学的DLVO理论引入到泥沙絮凝问题的研究中,从力学角度提出了一种分析确定泥沙絮凝临界粒径值的新方法,并力求从量级上对影响泥沙絮凝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现有研究成果对比,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和确定静水中泥沙的絮凝临界粒径值,动水中絮凝临界粒径的确定方法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颗粒泥沙 DLVO理论
下载PDF
黄河水滴灌系统灌水器结构-泥沙淤积-堵塞行为的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侯鹏 肖洋 +3 位作者 吴乃阳 王海军 马永久 李云开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72-1382,共11页
传统的黄河水沉淀-过滤系统存在沉沙池建设成本高、过滤器频繁反冲洗能耗高等问题,让更多的细颗粒泥沙随水流排出灌水器体外是解决黄河水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的新思路,而摸清泥沙在黄河水滴灌系统内部的淤积特性以及灌水器结构-淤积泥沙... 传统的黄河水沉淀-过滤系统存在沉沙池建设成本高、过滤器频繁反冲洗能耗高等问题,让更多的细颗粒泥沙随水流排出灌水器体外是解决黄河水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的新思路,而摸清泥沙在黄河水滴灌系统内部的淤积特性以及灌水器结构-淤积泥沙特性-堵塞特性参数间的相关关系是探索其排沙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本文在河套灌区开展了黄河水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原位试验,系统分析了6种内镶贴片式灌水器内部细颗粒泥沙含量及粒径分布动态变化特征,探索了三者间的级联关系。结果表明:进入灌水器内部的泥沙99%以上可以排出体外,淤积在灌水器内部的泥沙以粉粒为主、砂粒次之、黏粒最少。随着灌水器堵塞加剧,内部淤积泥沙的黏粒、粉粒比例相对降低,而砂粒比例相对增加,泥沙进入灌水器后存在聚集等行为,使得灌水器内部淤积泥沙粒径明显高于毛管入口。泥沙比表面积淤积量、粉粒比例、砂粒比例、D50、D95对黄河水滴灌系统Dra、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CU影响显著(p<0.05),不同灌水器淤积泥沙粒径明显不同,D50与灌水器结构无量纲参数(流道宽深比W/D、面积长度比A1/2/L)及断面平均流速v显著(p<0.05)相关。本研究对引黄滴灌灌水器设计及灌溉系统过滤配置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水 颗粒泥沙 滴灌系统 灌水器堵塞 排沙
下载PDF
NaCl对细颗粒泥沙静水絮凝沉降动力学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洪松 邵明安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3-67,共5页
细颗粒泥沙的絮凝沉降对泥沙输移、土壤渗透性以及污染物迁移有重要作用。在泥沙初始浓度为 5g L、10g L、 2 0g L时 ,作者用吸管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对细颗粒泥沙静水絮凝沉降的影响 ,认为细颗粒泥沙相对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符合双曲线... 细颗粒泥沙的絮凝沉降对泥沙输移、土壤渗透性以及污染物迁移有重要作用。在泥沙初始浓度为 5g L、10g L、 2 0g L时 ,作者用吸管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对细颗粒泥沙静水絮凝沉降的影响 ,认为细颗粒泥沙相对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符合双曲线型动力学模式 ,泥沙絮凝沉降越快 ,研究发现泥沙中值沉速 (中值粒径 )随泥沙初始浓度和NaCl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但泥沙初始浓度和NaCl浓度较高时渐趋缓慢 ;细颗粒泥沙絮凝度与分散粒径呈幂函数关系 ,细颗粒泥沙絮凝临界粒径为 0 0 2 4 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 颗粒泥沙 絮凝 沉降 动力学模式
下载PDF
有机质、CaCl_2和MgCl_2对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洪松 邵明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5-398,共4页
在CaCl2和MgCl2浓度为0~1.0mmol/L,泥沙浓度为10g/L时,用吸管法研究了有机质、CaCl2和MgCl2对细颗粒泥沙静水絮凝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有机质后,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加快,其絮凝所需的最佳电解质浓度降低;CaCl2和MgCl2的絮凝能力无... 在CaCl2和MgCl2浓度为0~1.0mmol/L,泥沙浓度为10g/L时,用吸管法研究了有机质、CaCl2和MgCl2对细颗粒泥沙静水絮凝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有机质后,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加快,其絮凝所需的最佳电解质浓度降低;CaCl2和MgCl2的絮凝能力无明显差异,有机质含量对其几乎没有影响;在相同盐度下,细颗粒泥沙的絮凝沉降速度随电解质摩尔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颗粒泥沙 絮凝 沉降 氯化钙 氯化镁 土壤监测 河流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