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工程血管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志 姚敏 许伟石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18-320,共3页
关键词 组织工程血管 研究进展 21世纪 器官替代物
原文传递
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低氧诱导因子基因转染促进SD大鼠骨组织工程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白晓峰 张霞 李增健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11年第6期562-565,共4页
目的评价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低氧诱导因子基因导入是否具有促进SD大鼠骨组织工程的血管化的作用。方法通过重组低氧诱导因子腺病毒载体转染SD大鼠的骨髓基质细胞,然后将含有目的基因种子细胞与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藻酸钙复合成可注射性... 目的评价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低氧诱导因子基因导入是否具有促进SD大鼠骨组织工程的血管化的作用。方法通过重组低氧诱导因子腺病毒载体转染SD大鼠的骨髓基质细胞,然后将含有目的基因种子细胞与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藻酸钙复合成可注射性组织工程骨植入裸鼠背部皮下,应用Masson染色和SP免疫组化法观察异位成骨能力,检测构建组织的微血管密度计数(MVD)。结果动物实验显示,实验组新骨形成和新生血管形成良好,实验组的微血管化密度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结论低氧诱导因子基因导入有利于组织工程骨的新骨形成和再血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基因转染 组织工程血管 骨髓基质细胞 SD大鼠
原文传递
MSCs联合EPCs在组织工程血管化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智伟 邢立行 +6 位作者 张中洲 王小义 姜慧娇 郭黎娇 杨雄峰 陈雪玲 吴向未 《农垦医学》 2018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联合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促进组织工程血管化。方法:利用全骨髓贴壁法结合差时贴壁法分离、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MSCs和EPCs,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MSCs和EPCs的表面标记物。取第3代MSCs和EPCs,分别按3×...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s)联合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促进组织工程血管化。方法:利用全骨髓贴壁法结合差时贴壁法分离、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MSCs和EPCs,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MSCs和EPCs的表面标记物。取第3代MSCs和EPCs,分别按3×106个接种于无纺布聚乙醇酸支架(PGA)上后体外培养8周(MSCs+EPCs组按1.5×106个以1∶1的比例共同接种)。细胞-支架复合物常规切片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形态。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评价CD31、CD34在各实验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MSCs+EPCs组的细胞数目及组织形态较MSCs组、EPCs组多且规则,PGA代谢产物已基本完全降解。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31、CD34在MSCs组、EPCs组、MSCs+EPCs组中的染色得分为(1.67±0.82)、(1.33±0.52),(4.83±1.33)、(5.33±1.03),(8.67±0.52)、(8.00±2.45),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SCs联合EPCs体外可促进组织工程血管化,并且其增殖分化和促血管生成能力高于单一培养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内皮祖细胞 无纺布聚乙醇酸支架 组织工程血管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骨组织工程血管化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邢晓东 《科技视界》 2014年第2期320-320,共1页
骨组织缺损是骨科的最常见疾病之一,一直是骨科专家学者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而组织工程人工骨近年来逐渐引起关注,但研究发现,单纯的人工骨支架植入体内短时间中央便有大量成骨细胞死亡,极大地降低了手术的成功率,根本原因是尚未建立... 骨组织缺损是骨科的最常见疾病之一,一直是骨科专家学者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而组织工程人工骨近年来逐渐引起关注,但研究发现,单纯的人工骨支架植入体内短时间中央便有大量成骨细胞死亡,极大地降低了手术的成功率,根本原因是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血液循环为骨的再生与改建提供必要的相关营养因子。为完善骨组织血管化、治疗骨缺损修复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组织工程血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