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 被引量:159
1
作者 张伯礼 王永炎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58-261,共4页
中医治病多以方剂为载体,注重整体,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这种思想符合现代治疗学的发展趋势。然而,传统中医药缺乏对药效物质的微观分析和质量控制,缺乏药物活性筛选综合评价方法,缺乏药物设计的更新理念,成为影响中医药迅... 中医治病多以方剂为载体,注重整体,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疗,这种思想符合现代治疗学的发展趋势。然而,传统中医药缺乏对药效物质的微观分析和质量控制,缺乏药物活性筛选综合评价方法,缺乏药物设计的更新理念,成为影响中医药迅速发展的瓶颈。本文从方剂的文献、药效物质制备关键技术、药效物质分析方法和技术、活性筛选及评价研究、有效组分配比优化筛选模式五个方面进行了阐琐,提出了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新模式,建立了相关技术和方法,发展了中医药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方剂 组分配伍 药效物质 活性筛选
下载PDF
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理论和方法 被引量:74
2
作者 张伯礼 王永炎 商洪才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第19期89-91,共3页
关键词 现代中药 组分配伍 研制 方剂关键科学问题 基础研究项目 中医药理论 传统方剂 复杂系统 复杂体系 非线性
下载PDF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7
3
作者 梁鑫淼 徐青 章飞芳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4年第3期218-220,共3页
关键词 中药 现代化研究 疗效 组分配伍 标准化 生物学评价 标准组分
下载PDF
“三棱-莪术”组分配伍对大鼠子宫肌瘤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余成浩 彭腾 +3 位作者 杜洁 张雪梅 冯文泽 沈东成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目的:研究"三棱-莪术"组分配伍(三棱总黄酮、莪术挥发油配伍)对实验性子宫肌瘤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肌肉注射黄体酮和灌胃已烯雌酚片法造成大鼠子宫肌瘤模型。结果:三棱-莪术组分配伍(2:1)组10g生药/kg、三棱莪术组... 目的:研究"三棱-莪术"组分配伍(三棱总黄酮、莪术挥发油配伍)对实验性子宫肌瘤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肌肉注射黄体酮和灌胃已烯雌酚片法造成大鼠子宫肌瘤模型。结果:三棱-莪术组分配伍(2:1)组10g生药/kg、三棱莪术组分配伍(1:1)组6.67g生药/kg、三棱莪术组分配伍(1:2)组10g生药/kg能明显减小子宫肌瘤大鼠的子宫系数、子宫分角下及分角根部横径;能够抑制子宫肌瘤大鼠子宫平滑肌肥大、减小平滑肌细胞增生程度;三棱莪术组分配伍(1:1)组6.67g生药/kg、三棱莪术组分配伍(1:1)组3.33g生药/kg、三棱-莪术组分配伍(2:1)组10g生药/kg、三棱莪术组分配伍(1:2)组10g生药/kg显著降低子宫肌瘤大鼠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三棱莪术组分配伍(1:1)组6.67g生药/kg、3.33g生药/kg、三棱莪术组分配伍(1:2)10g生药/kg、三棱莪术组分配伍(2:1)10g生药/kg能够明显抑制大鼠子宫肌层中c-myc、wnt5b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三棱莪术组分配伍(1:1)组1.67g生药/kg能够明显抑制大鼠子宫肌层中wnt5b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三棱莪术组分配伍(1:1)组6.67g生药/kg能够明显抑制大鼠子宫肌层中β-catenin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其起效剂量及剂量范围分别为:三棱莪术组分配伍3.33g生药/kg,3.33~10.0g生药/kg。结论:"三棱-莪术"组分配伍对实验性大鼠子宫肌瘤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改变肌瘤子宫的结构、调节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病理组织学、降低雌二醇、孕酮的含量和抑制子宫肌层中c-myc、wnt5b、β-catenin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 莪术 组分配伍 子宫肌瘤 作用机理
原文传递
丹参总酚酸、山楂总黄酮组分配伍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朱黎霞 王利胜 张英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0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总酚酸、山楂总黄酮组分配伍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的影响。方法采用基线等比增减设计法重组丹参总酚酸、山楂总黄酮配伍,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 目的探讨丹参总酚酸、山楂总黄酮组分配伍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的影响。方法采用基线等比增减设计法重组丹参总酚酸、山楂总黄酮配伍,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正常组予以普通饲料喂养,丹参、山楂配伍A、B、C、D、E组和立普妥(降脂阳性对照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35 g/d)。丹参、山楂配伍A、B、C、D、E组分别剂量灌胃给予丹参总酚酸(mg/kg)∶山楂总黄酮(mg/kg)=120∶0、90∶30、60∶60、30∶90、0∶120,立普妥组按2.2 mg/kg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至第30天,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MDA、SOD活性,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TC/HDL-C)。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TC/HDL-C、MDA水平升高,HDL-C、SOD水平降低,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模型复制成功。丹参酚酸和山楂黄酮按不同比例配伍后均可明显降低TC、TG、LDL-C、TC/HDL-C、MDA水平,提高HDL-C、SOD水平。其中C、D组降脂、抗氧化活性优于其他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总酚酸、山楂总黄酮配伍可增强降脂和抗氧化效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总酚酸 山楂总黄酮 高脂血症 组分配伍
下载PDF
中药复方性味与组分配伍药理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6
作者 吕春艳 吕邵娃 +1 位作者 李国玉 匡海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9-1103,共5页
中药配伍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结合中药药性理论,遵从“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实现“整体综合调节”的目标。中药性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中药性味配伍是中医方药理论中最具特色的层面,是方剂配伍的原始理论之一,结合病证特点... 中药配伍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结合中药药性理论,遵从“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实现“整体综合调节”的目标。中药性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中药性味配伍是中医方药理论中最具特色的层面,是方剂配伍的原始理论之一,结合病证特点,研究方剂性味配伍,有利于明确方剂的配伍机制。中药复方配伍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进行中药成分、剂量、配伍关系等的研究,是传统医药理论与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符合中药性味的药理效应人手,对性味组分的配伍效应与机制进行研究,能更好地解析中医药配伍机制,用现代信息学方法诠释中医理论,综合探究中药性味归属与组分配伍后药理效应消长的相关性,有利于推动中药复方理论的发展。中药性味与组分配伍研究应该注重性味配伍后对组分配伍药理效应的结合,明确中药配伍的科学内涵,更好的发扬中药的特色和优势。对近年来中药复方配伍方式和药效进行了综述,为后续新药开发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配伍 性味 中药 机制 药效
原文传递
基于成分相互作用的中药复方组分配伍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肖红斌 刘艳秋 +1 位作者 王莉 王龙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2期240-243,共4页
传统中药复方是按照七情和合、君臣佐使的原则组成。君臣佐使与西药的加和、协同、拮抗的相互作用模式密不可分。组分配伍遵循了传统中医理论指导,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相对清楚,是多种组分间协同、加和、拮抗的协调统一。组分配伍模式可... 传统中药复方是按照七情和合、君臣佐使的原则组成。君臣佐使与西药的加和、协同、拮抗的相互作用模式密不可分。组分配伍遵循了传统中医理论指导,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相对清楚,是多种组分间协同、加和、拮抗的协调统一。组分配伍模式可通过组分间直接发生化学成分变化,或影响其它组分的吸收、代谢、药效、毒性等诸多性质。通过组分间相互作用研究可从复杂体系中理清哪些成分对主要功效有协同增效和加和作用,哪些成分对毒副作用有拮抗作用,并且通过多因素、动态药理模型指导辨证施治的组分配伍及组分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组分间与靶点间的相互联系,这为阐明组分配伍机制、优化配伍组分,从而推动中药复方的现代开发模式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配伍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回顾配伍的现代研究进展,结合作者的研究工作,期望获得组分配伍现代研究的突破性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中药复方 组分配伍
下载PDF
四逆汤及其不同配伍方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缪萍 裘福荣 +7 位作者 曾金 符胜光 李秋月 陈文文 沈淑娇 王猛猛 贺敏 蒋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四逆汤及其不同配伍方对阿霉素诱导大鼠心力衰竭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2.5 mg/kg)法,每周1次,共6周,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附子组(1.5 g/kg)、附子-甘草组(3 g/kg... 目的:研究四逆汤及其不同配伍方对阿霉素诱导大鼠心力衰竭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2.5 mg/kg)法,每周1次,共6周,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附子组(1.5 g/kg)、附子-甘草组(3 g/kg)、附子-干姜组(2.5 g/kg)、四逆汤组(4 g/kg)及卡托普利阳性药组(6.25 mg/kg),并设正常对照组。各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模型组和正常组予同体积蒸馏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心肌磷酸腺苷(ATP、ADP和AMP)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TP含量明显减少(P<0.01),AMP和ADP含量升高(P<0.05);附子-甘草组、附子-干姜组、四逆汤组和卡托普利组较模型组大鼠心肌ATP含量增加(P<0.05),AMP和ADP含量降低(P<0.05)。结论:四逆汤及其不同配伍方可有效调节心衰大鼠的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延缓慢性心衰的发展,以四逆汤全方效应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组分配伍 心力衰竭 阿霉素 心肌能量代谢
下载PDF
组分中药系统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梁鑫淼 徐青 +2 位作者 薛兴亚 章飞芳 肖远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3期1-7,共7页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中科院最具创新实力的高技术强所之一。该所自2004年主持承担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基于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复方中药系统研究”以来,面向我国中药研发和生产技术的重大需求,采用现代理论和技术对复方中药进行前...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中科院最具创新实力的高技术强所之一。该所自2004年主持承担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基于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复方中药系统研究”以来,面向我国中药研发和生产技术的重大需求,采用现代理论和技术对复方中药进行前瞻性、先导性的系统研究,在科学发现、技术突破、集成技术创新和战略性技术储备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组分中药系统研究是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作指导,以标准组分分离制备、系统化学及生物学表征为基础,集中药基础研究、新药开发及生产三者为整体的系统工程。通过发展新的分离材料、表征方法,开展标准组分及其配伍的系统生物学表征研究和国际接轨的中药标准,阐明中药物质基础与作用原理,科学诠释传统中医药理论,积极推进中药的现代化进程,建立标准化、资源化、国际化的中药研究创新模式。组分中药系统研究所形成的整体思路和技术方法,为进一步提高中药现代化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期杂志以专题研究形式刊载了一组论述组分中药系统研究的论文,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中药 标准组分 创新中药 组分配伍
下载PDF
雷公藤配伍减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陶玲 管咏梅 +3 位作者 陈丽华 肖芳 金晨 臧振中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9-234,共6页
雷公藤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杀虫止痒的功用,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其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肾脏性疾病、皮肤性疾病等,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尤为显著。但因其具有严重... 雷公藤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杀虫止痒的功用,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其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肾脏性疾病、皮肤性疾病等,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尤为显著。但因其具有严重的毒副反应,尤其是肝肾毒性,限制了雷公藤的临床安全应用,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虽然目前存在的减毒方式众多,包括传统的净制减毒、炮制减毒、配伍减毒和现代的制剂减毒、结构修饰减毒、生物技术减毒以及其相互间的联合应用等,但并没有本质上解决雷公藤的安全问题。在古代医药文献中药物的毒性常指这种药物的偏性,在中医药理论看来,作为药物都有毒性,关键是正确使用。中药的配伍使用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配伍雏形,到《黄帝内经》中已有君臣佐使配伍用药的方剂,再到《神农本草经》中配伍理论的形成,到最后《伤寒论》经典名方的传世,记录了中药配伍应用的发展,也记录了中药配伍使用的重要意义,随着中药事业逐渐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中药配伍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迈向质量可控、机制清楚的组分配伍,故本文以雷公藤配伍减毒为中心,以配伍形式的发展为主线,对雷公藤配伍减毒进行综述,为雷公藤减毒增效研究提供思路,促进其合理开发和临床安全应用,也为其他有毒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减毒 复方配伍 组分配伍
原文传递
“三棱-莪术”组分配伍介导PI3K-AKT通路治疗大鼠子宫肌瘤的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肖红妮 刘志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2267-2271,共5页
目的:研究三棱-莪术对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1∶1组、1∶2组,每组9只,其中模型组、1∶1组、1∶2组制备子宫肌瘤模型,空白组、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1∶1组、1∶2组根据三棱-... 目的:研究三棱-莪术对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1∶1组、1∶2组,每组9只,其中模型组、1∶1组、1∶2组制备子宫肌瘤模型,空白组、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1∶1组、1∶2组根据三棱-莪术配伍比例进行灌胃,干预结束后比较各组子宫/卵巢系数、子宫大小,子宫病理形态以及PI3K/AKT通路标志因子的表达的变化。结果:1)模型组子宫平滑肌出现明显的病变,三棱-莪术干预后大鼠子宫组织病变有所改善,其中1∶1组改善较1∶2组明显。2)子宫肌瘤大鼠子宫系数、卵巢系数、子宫横竖径、子宫组织中E2和ER、PI3K、p-AKT/AKT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经三棱-莪术干预后上述指标下降,其中术1∶1组改善较1∶2组明显(P<0.05)。结论:三棱-莪术配伍可改善子宫肌瘤,这一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莪术 组分配伍 PI3K-AKT通路 大鼠 子宫肌瘤 子宫系数 卵巢系数 子宫横竖径
下载PDF
黄芪黄酮与葛根黄酮配伍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付茜茹 范颖 +4 位作者 刘倩 刘丽 李军 李新 林庶茹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4-87,共4页
目的:明确黄芪黄酮与葛根黄酮配伍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方法:将SPF级SD雄性大鼠按随机血糖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金芪降糖片1. 47 g/kg组、黄芪黄酮0. 039 g/kg组(A1B0)、葛根黄酮0. 036 g/kg组(A0B1)、黄芪黄酮+葛根黄酮0. 07... 目的:明确黄芪黄酮与葛根黄酮配伍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方法:将SPF级SD雄性大鼠按随机血糖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金芪降糖片1. 47 g/kg组、黄芪黄酮0. 039 g/kg组(A1B0)、葛根黄酮0. 036 g/kg组(A0B1)、黄芪黄酮+葛根黄酮0. 075 g/kg组(A1B1),每组11只。除正常组外,按照46 mg/kg剂量ip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并按照2×2析因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分别于给药前、给药第7天、第30天,血糖仪检测血糖水平。给药第30天,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胰腺胰岛素(IN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PCR)检测胰腺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α(PPARα)、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2(Akt2)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INS分泌减少,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PARα、IRS2、PI3K、Akt2 mRNA表达降低,p38MAPK mRNA表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黄芪黄酮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糖,与葛根黄酮配伍对血糖未见显著影响,配伍间不存在交互作用。黄芪黄酮与葛根黄酮配伍能显著促进INS分泌,调控胰腺PPARα、p38MAPK、IRS2、PI3K、Akt2 mRNA表达,且配伍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黄芪黄酮与葛根黄酮配伍能改善胰腺INS分泌,其机制可能与协同缓解胰腺脂毒性及炎症反应、调控IRS/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黄酮 葛根黄酮 组分配伍 胰岛素
原文传递
中药组分配伍模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3
作者 盛华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49-352,共4页
中药组分配伍模式包括方剂组分配伍、单味药组分配伍、标准物质组分配伍,但方剂组分配伍研究中仅局限于少数组分,组分配伍多采用单个药效指标评价法来确定最佳配伍比例,研究组分的层次不一致等问题急需解决。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组分配伍... 中药组分配伍模式包括方剂组分配伍、单味药组分配伍、标准物质组分配伍,但方剂组分配伍研究中仅局限于少数组分,组分配伍多采用单个药效指标评价法来确定最佳配伍比例,研究组分的层次不一致等问题急需解决。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组分配伍的研究已经不再单纯局限于对方剂中的组分进行研究,它逐步扩大到单味药中的组分配伍和标准物质的组分配伍,并且取得了不少积极的进展。中药组分配伍有可能成为中药新药研发的新方向和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继承与延伸,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基础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指标 组分配伍 模式
原文传递
四逆汤及其不同配伍方对心力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9
14
作者 缪萍 裘福荣 +7 位作者 曾金 符胜光 李秋月 陈文文 沈淑娇 贺敏 王猛猛 蒋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8-142,共5页
目的:研究四逆汤及其不同配伍方对阿霉素诱导大鼠心力衰竭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85只,其中75只大鼠采用ip阿霉素(2.5 mg·kg-1)法,每周1次,共6周,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 目的:研究四逆汤及其不同配伍方对阿霉素诱导大鼠心力衰竭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85只,其中75只大鼠采用ip阿霉素(2.5 mg·kg-1)法,每周1次,共6周,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附子组(1.5 g·kg-1),附子-甘草组(3 g·kg-1),附子-干姜组(2.5 g·kg-1),四逆汤组(4 g·kg-1)及卡托普利阳性药组(6.25 mg·kg-1),并另设正常组10只。各治疗组连续ig给药4周,模型组和正常组予同体积蒸馏水。末次给药后,称取各组全心和左心室质量,计算心重指数;取左心最大横切部位HE病理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液中大鼠脑钠肽(BNP)、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大鼠醛固酮(ALD)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心衰模型组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LVWI)和全心质量指数(HWI)明显增加(P<0.05),大鼠血清BNP,AngⅡ和ALD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正常组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细胞大小均一,模型组出现心肌纤维排列紊乱,胞质疏松,细胞肿胀等现象。与模型组比较给予四逆汤干预后,各用药组大鼠心肌病变情况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改善,以四逆汤组改善情况显著,HWI指数明显减低(P<0.05),各治疗组较模型组大鼠血清BNP,AngⅡ和ALD含量及LVWI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且四逆汤组在降低BNP和ALD水平上优于附子组(P<0.05)。结论:四逆汤及其不同配伍方通过减轻心衰大鼠的症状,减缓心脏重塑,抑制神经内分泌因子的过度激活,多靶点、多途径的预防和缓解CHF的发生和发展,以四逆汤全方抗心衰效应更为明显,附子配干姜能部分改善相应指标,附子配甘草的强心作用较弱,单用附子的作用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汤 组分配伍 心力衰竭 阿霉素 心室重构 神经内分泌
原文传递
枳壳中芸香柚皮苷和橙皮苷配伍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谭舒舒 陈海芳 +4 位作者 罗小泉 宋玉鹏 胡源祥 皮达 杨武亮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73-75,共3页
目的:分别考察枳壳(主要含有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和"杂交枳壳"(主要含有芸香柚皮苷和橙皮苷)水煎液以及芸香柚皮苷和橙皮苷配伍给药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作用的影响,以期寻找枳壳的药效物质。方法:采用炭末推进法,以正常小鼠小肠... 目的:分别考察枳壳(主要含有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和"杂交枳壳"(主要含有芸香柚皮苷和橙皮苷)水煎液以及芸香柚皮苷和橙皮苷配伍给药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作用的影响,以期寻找枳壳的药效物质。方法:采用炭末推进法,以正常小鼠小肠的炭末推进率为指标,观察枳壳和"杂交枳壳"水煎液、芸香柚皮苷和橙皮苷配伍给药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作用的影响。结果:枳壳和"杂交枳壳"水煎液,芸香柚皮苷和橙皮苷配伍给药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芸香柚皮苷和橙皮苷是枳壳的药效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壳 芸香柚皮苷 橙皮苷 小肠推进 组分配伍
下载PDF
丹参、红花有效组分配伍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致炎因子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8
16
作者 朱慧渊 苗琦 +4 位作者 王江 刘妍如 王文瑄 罗斌 党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7-83,共7页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神经病理学——分子神经生物学——功能行为学等多个层面,研究丹参、红花有效组分配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致炎因子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红花有效组分配伍(丹...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神经病理学——分子神经生物学——功能行为学等多个层面,研究丹参、红花有效组分配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致炎因子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红花有效组分配伍(丹红配伍,720 mg·kg-1)组、尼莫地平(0.5 mg·kg-1)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其余各组采用改良MCAO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损伤的相关模型,分别于再灌0,6 h灌胃给药。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缺血性损伤引起的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脑组织中相关致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及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rf2蛋白表达,探讨其抗脑缺血损伤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正常表达的神经元计数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红配伍组和尼莫地平组大鼠脑组织存活神经元计数明显升高(P<0.05,P<0.01)。免疫组化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IL-1β和Nrf2蛋白阳性及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红配伍组和尼莫地平组IL-1β和Nrf2蛋白阳性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脑组织中Nrf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红配伍组和尼莫地平组大鼠脑组织中Nrf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丹参、红花有效组分配伍能明显下调IL-1β和Nrf2蛋白表达,其机制是激活炎症通路的蛋白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最终达到抑制缺血性脑卒中损伤过程中的相关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红花 组分配伍 脑缺血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丹参红花组分配伍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组织病理学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朱慧渊 韦克克 +2 位作者 张琛 苗琦 蔺焕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红花组分配伍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初步筛选最佳丹红组分配伍。方法采用改良MCAO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丹红组分配伍(丹参酮、丹参素、丹酚酸以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将SD大鼠随机分为12组。即假手术组(空白组... 目的探讨丹参红花组分配伍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初步筛选最佳丹红组分配伍。方法采用改良MCAO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丹红组分配伍(丹参酮、丹参素、丹酚酸以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将SD大鼠随机分为12组。即假手术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尼莫地平)组(2 mg·kg-1·24 h-1)、9组丹红组分配伍组。分别于再灌0、6 h分组灌胃给药,观察各组对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病理学的调控作用。结果治疗组不同程度的减轻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脑梗死体积(P<0.05,P<0.01);通过HE染色观察,治疗组均改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病变;筛选出丹参与红花最佳配伍组为第9组(配伍比例关系:丹参酮240 mg、丹参素320 mg、丹酚酸120 mg、羟基红花黄色素40 mg)。结论丹参红花组分配伍可一定程度的抗缺血性脑卒中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损伤后的炎症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红花 组分配伍 脑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基于均匀设计的泽泻体外抗草酸钙结晶的有效组分配伍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黄锦芳 李小艳 +3 位作者 黄小强 吴婷婷 许文 吴水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4160-4165,共6页
目的研究泽泻中6种主要三萜成分(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泽泻醇F和24-乙酰泽泻醇F)及其组分配伍对体外抗草酸钙结石的作用。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不同泽泻三萜组分配伍组,应用标准钙离子种晶技术分别检... 目的研究泽泻中6种主要三萜成分(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泽泻醇F和24-乙酰泽泻醇F)及其组分配伍对体外抗草酸钙结石的作用。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不同泽泻三萜组分配伍组,应用标准钙离子种晶技术分别检测不同配伍组对草酸钙结晶生长的抑制指数。结果 6种成分及其不同比例配伍组溶液均能抑制草酸钙晶体生长(P<0.05),其中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泽泻醇F-24-乙酰泽泻醇F(2.2∶3.8∶1∶3.5∶2.2∶1)组分配伍时体外抑制草酸钙结石效果最佳(P<0.05),抑制指数为188.29%。结论泽泻三萜成分是泽泻抑制草酸钙结晶的重要药效物质基础,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泽泻醇F和24-乙酰泽泻醇F均具有体外抑制草酸钙结石生长的作用,且6种成分合用作用更强,其最佳组分配比为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泽泻醇F-24-乙酰泽泻醇F(2.2∶3.8∶1∶3.5∶2.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三萜 配伍 草酸钙结晶 结石 均匀设计 组分配伍 泽泻醇A 24.乙酰泽泻醇A 泽泻醇B 23.乙酰泽泻醇B 泽泻醇F 24-乙酰泽泻醇F 抑制指数
原文传递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钩藤总碱和莱菔子总碱组分配伍优化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蒋海强 聂磊 +1 位作者 周洪雷 李运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531-2536,共6页
目的以钩藤总碱和莱菔子总碱有效组分的降血压效应为研究对象,探索中药组分配伍及优化设计的研究方法。方法按照"正交设计-药效测定-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的程序,以收缩压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钩藤总碱和莱菔子总碱的配比,... 目的以钩藤总碱和莱菔子总碱有效组分的降血压效应为研究对象,探索中药组分配伍及优化设计的研究方法。方法按照"正交设计-药效测定-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的程序,以收缩压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钩藤总碱和莱菔子总碱的配比,对其数据进行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根据多元回归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考虑经济成本,钩藤总碱和莱菔子总碱的最佳配比为钩藤总碱25μg/g配伍莱菔子总碱30μg/g。结论钩藤总碱和莱菔子总碱的组分配伍能够有效降低血压。采用正交设计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方法,能够消除各因素的交互作用,非常适用于中药的组分配伍及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总碱 莱菔子总碱 组分配伍 抗高血压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UPLC-Q-TOF/MS研究参附注射液的物质基础 被引量:15
20
作者 何家乐 周思思 +6 位作者 马增春 梁乾德 王宇光 谭洪玲 肖成荣 汤响林 高月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3-137,共5页
目的对参附注射液中的人参皂苷和生物碱成分进行定性,并且对参附注射液中主要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方法运用LC-MS对参附注射液中的成分进行定性,并测定大鼠血清中多种人参皂苷的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参附注... 目的对参附注射液中的人参皂苷和生物碱成分进行定性,并且对参附注射液中主要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方法运用LC-MS对参附注射液中的成分进行定性,并测定大鼠血清中多种人参皂苷的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参附注射液中定性出16种人参皂苷成分和10种生物碱成分。人参皂苷Rd、Rg1、Rb1、Ro、Rc、Rb2的T12α分别为0.32±0.25、0.11±0.04、0.30±0.24、0.11±0.02、0.24±0.19、0.23±0.12 h,人参皂苷Rd、Rb1、Rc、Rb2的T12β分别10.25±0.39、21.31±3.64、13.95±2.56、15.06±1.54 h。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特异,适用于血清中6种人参皂苷成分的药物动力学研究;人参皂苷Rg1、Ro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消除速度较快,Rd、Rb1、Rc、Rb2分布消除较慢。参附注射液体外、体内成分的分析为组分配伍研究建立了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人参皂苷 生物碱 药动学 液质联用 组分配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