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氧、线粒体通透性转换与细胞凋亡 被引量:52
1
作者 马淇 刘垒 陈佺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23-536,共14页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非常重要的细胞器,细胞中的活性氧等自由基主要来源于此,线粒体膜的通透性转换(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MPT)及其孔道(mitochondrial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更是在内源性细胞凋亡中发挥...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非常重要的细胞器,细胞中的活性氧等自由基主要来源于此,线粒体膜的通透性转换(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MPT)及其孔道(mitochondrial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更是在内源性细胞凋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持续性的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在凋亡的效应阶段起决定性作用,可介导细胞色素c等促凋亡因子从线粒体释放到胞浆中,进一步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导致细胞不可逆地走向凋亡。瞬时性的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及其偶联的线粒体局部的活性氧爆发同样具有促凋亡的作用。线粒体通透性孔道的开放释放出大量活性氧,这些活性氧又能够进一步激活该孔道,以正反馈的形式进一步加剧孔道的打开,放大凋亡信号。活性氧、线粒体通透性转换与细胞凋亡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根据已知的研究结果集中讨论了这三者的关系,并着重论述了该领域中的最新发现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基于VDAC1/mPTP调节机制探讨葛根素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马文 徐勇民 +4 位作者 孟艳 贺敏 杨小梅 何明 廖章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64-969,共6页
目的研究葛根素(puerarin,Pue)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其可能涉及的线粒体机制。方法建立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noxia/reoxygenation,A/R)损伤模型。构建VDAC1重组质粒pFLAG-VDAC1。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缺氧... 目的研究葛根素(puerarin,Pue)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其可能涉及的线粒体机制。方法建立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noxia/reoxygenation,A/R)损伤模型。构建VDAC1重组质粒pFLAG-VDAC1。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缺氧/复氧组(A/R)、葛根素组(Pue+A/R)、VDAC1高表达组(pFLAG-VDAC1-葛根素),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VDAC1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观察线粒体膜电位(Δψm)和细胞凋亡,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LDH、CK活性,线粒体肿胀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mitochondria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开放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A/R组VDAC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LDH、CK水平升高,Δψm崩溃,mPTP开放,细胞凋亡明显增多。葛根素预处理则可下调VDAC1表达,维持Δψm,防止mPTP开放,减少细胞凋亡。转染VDAC1高表达载体pFLAG-VDAC1,可取消葛根素的保护作用。结论葛根素抗A/R损伤作用与VDAC1密切相关,其可通过下调VDAC1,防止mPTP开放,从而减少细胞凋亡,保护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缺氧/复氧损伤 细胞凋亡 电压依赖阴离子通道1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 心肌细胞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抗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介导心肌损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廖章萍 章志玲 +4 位作者 邹逢琳 尹淑华 刘丹 汤蕾 何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7-481,共5页
目的从细胞水平探讨白藜芦醇抗心肌损伤保护作用机制,明确其与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的关系。方法以pFLAG质粒为载体,构建VDAC1真核表达载体pFLAG-VDAC1。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A/R)组、白藜芦醇组... 目的从细胞水平探讨白藜芦醇抗心肌损伤保护作用机制,明确其与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的关系。方法以pFLAG质粒为载体,构建VDAC1真核表达载体pFLAG-VDAC1。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5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A/R)组、白藜芦醇组、pFLAG-VDAC1-白藜芦醇组和pFLAG-白藜芦醇组。Western blot法测定VDAC1的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LDH、CPK活性,线粒体肿胀实验检测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mPTP)的开放。结果 A/R处理后,VDAC1表达上调,细胞存活率下降,LDH和CPK活性增高,mPTP开放;而白藜芦醇则能抑制VDAC1的上调,并降低mPTP开放程度,对抗A/R损伤;但VDAC1高表达的pFLAG-VDAC1-白藜芦醇组则可取消白藜芦醇的心肌保护作用。结论白藜芦醇抗A/R损伤作用与VDAC1密切相关,其可通过下调VDAC1从而防止mPTP的开放,保护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线粒体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 电压依赖阴离子通道 缺氧复氧 心肌细胞
下载PDF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6
4
作者 陈伟 黄玮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3年第4期571-574,共4页
心肌梗死后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目前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和研究热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的开放,被认为与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目前极受关注的效应器。近年来随着基因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对于这一效应器... 心肌梗死后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目前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和研究热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的开放,被认为与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密切相关,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目前极受关注的效应器。近年来随着基因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对于这一效应器又有了新的发现。现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结构、功能、作用机制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下载PDF
雷诺嗪后处理对大鼠心肌再灌注损伤营救激酶及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道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玉培 向许进 闵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雷诺嗪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与再灌注损伤营救激酶(reperfusion inju-ry salvage kinase,RISK)及其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道(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影响。方法建立Langend... 目的探讨雷诺嗪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与再灌注损伤营救激酶(reperfusion inju-ry salvage kinase,RISK)及其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道(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影响。方法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n=7):缺血/再灌注组(I/R组)、雷诺嗪后处理组(RPostC组)、雷诺嗪+atractyloside组(RA组)、雷诺嗪+PD98059组(RP组)、雷诺嗪+wortmannin(RW组)、atrac-tyloside组(A组)、P组和W组。各组均缺血30min/再灌注15min,药物后处理时间为再灌注开始后10min。用TUNEL法检测再灌注末心肌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分光光度计测MPTP开放程度,Western blot法测p-AKT和p-ERK1/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IR组比较,RPostC组心肌细胞AI和MPTP开放程度下降(P<0.05),RPostC、RA、RP和RW组p-AKT、p-ERK1/2蛋白表达升高(P<0.05),其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PostC组比较,RA、RP、RW、A、P和W组AI和MPTP开放程度升高(P<0.05),RP、RW、A、P和W组p-AKT、p-ERK1/2蛋白表达下降(P<0.05),RA组p-AKT、p-ERK1/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A组比较,RP、RW、A、P和W组AI和MPTP开放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KT、p-ERK1/2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雷诺嗪后处理对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明显的抗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激活RISK途径和抑制MPTP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诺嗪 后处理 心肌 再灌注损伤 凋亡 心肌再灌注损伤营救激酶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
下载PDF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在脂多糖致H9c2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郭竹英 徐芒华 +1 位作者 赫玮 王世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42-949,共8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刺激下心肌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mPTP)开放状态、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及环孢霉素A(CsA)和兰尼定(Rya)联合应用的抗凋亡作用。方法·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CsA组、LPS+Rya组、LPS+CsA+Rya组...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刺激下心肌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mPTP)开放状态、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及环孢霉素A(CsA)和兰尼定(Rya)联合应用的抗凋亡作用。方法·将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CsA组、LPS+Rya组、LPS+CsA+Rya组;分别检测mPTP的开放状态、细胞内及线粒体Ca^(2+)浓度、线粒体膜电位(ΔΦm),以及反映细胞凋亡的Hoechst染色,Bax、Bcl-2的mRNA表达,caspase 3活性,Bax及Bcl-2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LPS作用心肌细胞24 h后mPTP开放,可使细胞质Ca^(2+)荧光强度增高298%,线粒体Ca^(2+)荧光强度增高231%,约1/3细胞凋亡,caspase 3活性增加了约1倍,上调Bax mRNA表达(P=0.008);联合使用CsA与Rya可有效阻断由LPS引起的心肌细胞mPTP开放,降低LPS所致的细胞质和线粒体的Ca^(2+)浓度增高的幅度,维持正常的ΔΦm,减轻LPS所致的细胞凋亡,抑制caspase 3活性,可显著抑制LPS对心肌细胞Bax mRNA表达的上调作用。结论·mPTP在LPS所致心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而CsA与Rya联合应用可有效缓解LPS所致的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 脂多糖 环孢霉素A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晶 彭雯 潘洪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18-720,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和环孢素A(CsA)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和环孢素A(CsA)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各组心肌组织中肌酸激酶(CK)和丙二醛(MDA)浓度,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和超微结构改变,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凋亡相关指标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结果:①与IR组相比,IPO组CK活性和MDA含量显著降低(均P<0.01),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损伤减少,CytC的胞质表达水平亦降低;②IPO组和CsA组在CK活性与MDA含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程度和CytC的胞质表达水平近似。结论:缺血后处理与CsA有类似的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后处理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
原文传递
基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探讨电针预处理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小蕾 王书国 +4 位作者 林依梦 向丽莉 薛艺璇 李佳 黄伟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mPTP)调节机制。方法将SPF级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日捆绑1次,每次20min,共7d;电针组:每...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mPTP)调节机制。方法将SPF级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日捆绑1次,每次20min,共7d;电针组:每天电针1次,每次20min,共7d。第8天,假手术组开胸后不做任何处理,60min后取样;模型组与电针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20min,再灌注40min后取样;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梗死的面积,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K)含量,采用线粒体肿胀实验测定mPTP的开放程度。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的ST段的电压明显下降(P<0.01)、心肌缺血/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1)、血清CK水平明显下调(P<0.01),mPTP的开放程度得到有效抑制(P<0.01)。结论电针预处理能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mPTP的开放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电针 预处理 肌酸激酶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
原文传递
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
9
作者 廖章萍 章志玲 +3 位作者 李娟 邹逢琳 尹淑华 何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5-1120,共6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在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pSUPER质粒为载体,构建shRNA VDAC1质粒。H9c2细胞随机分为5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A/R)组、缺氧预处理(APC)组、pSUPER-VDAC1-A/... 目的:探讨线粒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在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pSUPER质粒为载体,构建shRNA VDAC1质粒。H9c2细胞随机分为5组:control组、缺氧/复氧(A/R)组、缺氧预处理(APC)组、pSUPER-VDAC1-A/R组和pSUPER-A/R组。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VDAC1的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生化自动分析仪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A/R处理后,VDAC1表达上调,细胞存活率下降,LDH和CPK活性增高,线粒体膜电位崩溃;而APC则能抑制VDAC1的上调,并对抗A/R损伤;与APC相似,通过RNA干扰下调VDAC1后,亦能有效保护心肌细胞,维持线粒体膜电位,提高细胞存活率。结论:下调VDAC1可有效对抗A/R损伤引起的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的开放,维持线粒体膜电位,保护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依赖阴离子通道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 缺氧/复氧 心肌细胞
下载PDF
心脏不停跳瓣膜置换手术对心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涛 秦国伟 向道康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48-1351,共4页
目的:探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手术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患者心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mPTP)的影响。方法50例择期行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心脏停跳组(停跳组)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组(不停跳组),每组25例,停跳组在中度... 目的:探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手术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患者心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mPTP)的影响。方法50例择期行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心脏停跳组(停跳组)和浅低温心脏不停跳组(不停跳组),每组25例,停跳组在中度低温心脏停跳下完成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不停跳组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下完成手术。分别于体外循环转机前(T1)、转机30 min(T2)、停体外循环后4 h(T3)、72 h(T4)、120 h(T5)时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及肌钙蛋白I ( cTnI)浓度;打开和关闭右心房时分别取右心房组织标本,检测心肌mPTP开放程度,并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两组在T2~T4时点,CK-MB与cTnI浓度较T1时升高(P<0.05),其中以停跳组明显(P<0.05);不停跳组mPTP开放程度较低、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较小。结论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减轻手术中心肌mPTP的开放减轻心肌线粒体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术 不停跳手术 心肌保护 心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
下载PDF
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引起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铮 张元霞 +1 位作者 周萍 李茜楠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90-93,共4页
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脑损伤及神经变性等疾病中,线粒体凋亡可以加重其病情进展,而在癌症、肿瘤中凋亡又可起到延缓的作用,因此了解线粒体途径凋亡机制对遏制疾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线粒体膜通透性(permeabilization of mitochondrial m... 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脑损伤及神经变性等疾病中,线粒体凋亡可以加重其病情进展,而在癌症、肿瘤中凋亡又可起到延缓的作用,因此了解线粒体途径凋亡机制对遏制疾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线粒体膜通透性(permeabilization of mitochondrial membranes,MMP)变化在细胞凋亡或坏死中具有重要作用,MMP增加可使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大量释放入胞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通透性增加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 BCL-2家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