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实验诊断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福奎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2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是一种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目前 ,由于实验室诊断技术的进步 ,大多数PBC患者在无症状期即可得以诊断。现对PBC的实验诊断做一综述 ,以指导PBC...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是一种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目前 ,由于实验室诊断技术的进步 ,大多数PBC患者在无症状期即可得以诊断。现对PBC的实验诊断做一综述 ,以指导PBC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实验诊断 肝功能试验 线粒体抗体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一例评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仲人前 杨再兴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3-235,共3页
患者,女,75岁,上海人,因乏力10d,尿黄6d,于2006年5月24日入住本院。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GGT ALP 线粒体抗体 PBC AMA 自身抗体 UDCA
原文传递
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者筛查M2型线粒体抗体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石磊 柏晓松 杨爱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609-611,共3页
临床中有一些患者常出现肝功能指标的异常,却未发现有任何临床表现,这类患者给临床医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惑,而患者因各种检查也存在较大的心理和经济双重负担。自身免疫性肝病(ALDS)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ALDS是一组由于机体自身... 临床中有一些患者常出现肝功能指标的异常,却未发现有任何临床表现,这类患者给临床医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惑,而患者因各种检查也存在较大的心理和经济双重负担。自身免疫性肝病(ALDS)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ALDS是一组由于机体自身抗体存在而引起以肝组织持续性损伤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肝功能异常者 M2 慢性肝病 自身抗体 AIH 双重负担 临床医生 酒精性肝病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4
作者 姚定康 谢渭芬 《肝脏》 2004年第S1期81-86,共6页
关键词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AIH 胆管癌 PSC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UDCA PBC 线粒体抗体 AMA
下载PDF
线粒体抗体M2亚型阳性患者中检测血清“两对半”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段爱华 温惠萍 +3 位作者 李静 项舟弘 姚晓阳 蒋秀娣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221-1223,共3页
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被检测出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较缓慢,常常在未出现临床症状之时就可以通过自身抗体检测出来,为疾病的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了基础。其中,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 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被检测出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较缓慢,常常在未出现临床症状之时就可以通过自身抗体检测出来,为疾病的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了基础。其中,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作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检测指标被人们熟知,有研究报道,在PBC无相关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异常的隐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抗体 M2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抗体检测 临床症状 检测指标 HBCAB 乙型肝炎 五阳 三阳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特征性自身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谭延国 闫惠平 高祖华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期518-523,共6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不明原因导致的肝内小胆管的进行性破坏,最后可导致肝硬化、肝衰竭。AMA(抗线粒体抗体)在PBC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是疾病诊断标志之一。但是,PBC中尚有10%左右的个体AMA阴性,在这部分人群中,有将近半数具...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不明原因导致的肝内小胆管的进行性破坏,最后可导致肝硬化、肝衰竭。AMA(抗线粒体抗体)在PBC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是疾病诊断标志之一。但是,PBC中尚有10%左右的个体AMA阴性,在这部分人群中,有将近半数具有特征性抗核抗体的检出。本文就PBC具有疾病特征性的自身抗体与PBC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自身抗体 线粒体抗体 SP100 GP210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段雪飞 谢雯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33-34,共2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又称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Chronic NonSuppurative Destructive Cholangitis CNSDC),其发生与自身免疫有关,是肝脏的少见疾病,也是消化内科难治性疾病之-.现将我院1990年1月至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又称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Chronic NonSuppurative Destructive Cholangitis CNSDC),其发生与自身免疫有关,是肝脏的少见疾病,也是消化内科难治性疾病之-.现将我院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确诊PBC的13例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 线粒体抗体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燕敏 阎惠平 +4 位作者 孟庆华 孔淑玲 贺立香 闵福援 刘德恭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05-906,共2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测特点。方法对 2 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 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患者中女 1 8例 ,平均年龄 (52 .4± 1 0 .8)岁 ,男 2例 ,年龄为 2 6、2 7...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测特点。方法对 2 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 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患者中女 1 8例 ,平均年龄 (52 .4± 1 0 .8)岁 ,男 2例 ,年龄为 2 6、2 7岁 ,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黄疸、皮肤瘙痒 ;丙氨酸转氨酶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有轻度或中度升高 ,碱性磷酸酶 (ALP)、γ 谷氨酰转肽酶 (γ GT)均明显升高 ,多数患者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与血清IgM升高 ,线粒体抗体及线粒体抗体M2 亚型均为强阳性。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性肝硬变 线粒体抗体 病理学检查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肝脏疾病的病理学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峰 胡锡琪 《肝脏》 2004年第S1期44-48,共5页
关键词 门管区 PBC 汇管区 肝脏疾病 线粒体抗体 慢性丙型肝炎 肝细胞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胆管癌 肝硬化 肝细胞肝癌 再生结节 遗传性血色病 AIH 胆小管 毛细胆管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肝炎 重叠综合征诊断标准的研究
10
作者 Albert J.Czaja +1 位作者 刘妍(编译) 杨月(审校)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6年第3期31-32,共2页
临床医师在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重叠综合征时,认为各自独立的诊断指标不足以描述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临床、实验室、病理等方面的混合特点。典型的AIH定义中没有提到线粒体抗体、高水平的血清碱性磷... 临床医师在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重叠综合征时,认为各自独立的诊断指标不足以描述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临床、实验室、病理等方面的混合特点。典型的AIH定义中没有提到线粒体抗体、高水平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或者胆道受阻出现的病理特点。同样地,PBC的诊断标准由于出现血清转氨酶和IgG水平明显升高、病理显示中重度界面性肝炎而受到质疑。对于超出诊断范围的病例尚无明确定义,特别是肝炎性PBC与胆汁郁积性AIH重叠的病例更未搞清。Chazouilleres及其合作者正在研究这一未知的边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炎 综合征诊断 标准 血清碱性磷酸酶 病理特点 临床医师 重叠综合征 线粒体抗体 IGG水平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表现
11
作者 范竹萍 曾民德 《肝脏》 1998年第4期38-39,共2页
1851年,人们首次提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在此以后,有关PBC病人的报道不断增加。此病的特点是血中线粒体抗体阳性,典型症状为黄疸、慢性瘙痒和皮肤黄色瘤。在本世纪70年代中期,Long等人提出了无症... 1851年,人们首次提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在此以后,有关PBC病人的报道不断增加。此病的特点是血中线粒体抗体阳性,典型症状为黄疸、慢性瘙痒和皮肤黄色瘤。在本世纪70年代中期,Long等人提出了无症状PBC的观点,即无典型症状的PBC。10年以后,Mitchison等报道,无论是无症状PBC还是生化指标完全正常的P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C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无症状 典型症状 临床表现 黄色瘤 首次 线粒体抗体 正常 慢性
下载PDF
线粒体分型抗体与肝病
12
作者 王力生 杨永彰 刘厚钰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1989年第1期2-5,共4页
本文综述了线粒体分型抗体的某些研究进展,包括分型抗原抗体的某些理化特性、测定方法以及临床意义。线粒体抗体分M1~M9共9个亚型,其中M2、M4、M6、M8、M9型与肝脏疾病有关。M2,M4、M8、M9可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研究最多的是M... 本文综述了线粒体分型抗体的某些研究进展,包括分型抗原抗体的某些理化特性、测定方法以及临床意义。线粒体抗体分M1~M9共9个亚型,其中M2、M4、M6、M8、M9型与肝脏疾病有关。M2,M4、M8、M9可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研究最多的是M2亚型。多数作者认为M2可作为PBC的一种特异性诊断指标,但相反的实验结果也很多。M4除见于PBC外,还可见于慢性胆汁淤积型肝炎和慢活肝。M6与异烟肼引起的药物性肝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抗体 分型 肝病
下载PDF
4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85
13
作者 张福奎 贾继东 +8 位作者 王宝恩 钱林学 尹珊珊 王宇 崔焱 尤红 马红 王惠吉 张长淮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3-167,共5页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 ,以指导对该病的诊断。方法 对 4 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临床表现、生物化学、免疫学及病理学等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女性 4 2例 ,确诊时的平均年龄为 (5...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 ,以指导对该病的诊断。方法 对 4 5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临床表现、生物化学、免疫学及病理学等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女性 4 2例 ,确诊时的平均年龄为 (5 0 8± 8 1)岁 ,初诊至确诊的时间平均为 2年 (2个月~ 12年 )。临床症状以乏力最为多见 (6 6 7% ,30 / 4 5 ) ,其次为黄疸 (5 5 6 % ,2 5 / 4 5 )和皮肤瘙痒 (40 % ,18/ 4 5 ) ,9例患者 (2 0 % )无症状 ,9例患者 (2 0 % )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干燥综合征和(或 )类风湿关节炎 ]。所有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及γ 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明显升高 [分别为 (498 5±36 9 8)IU/L和 (5 95 2± 5 18 4 )IU/L],而血清ALT、AST水平仅轻中度升高 [分别为 (83 9± 5 8 8)IU/L和(10 0 8± 4 8 8)IU/L],5 5 6 % (2 5 / 4 5 )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34 2 μmol/L ,88 9% (40 / 4 5 )患者血清IgM升高 ,95 6 %患者 (43/ 4 5 )线粒体抗体和 (或 )线粒体抗体M2亚型阳性。结论 在中国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能并非少见 ,主要累及中年女性 ,最常见的症状为乏力 ,部分早期患者可无症状 ,血清碱性磷酸酶及γ 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升高及抗线粒体抗体和 (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线粒体抗体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中国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63
14
作者 姚光弼 《肝脏》 2002年第3期146-149,198,共5页
目的 对自 195 8年至 2 0 0 1年确诊的 4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病人作较详细的前瞻性观察 ,以唤起国内同道的注意。方法 从 195 8年诊断第 1例起 ,至今已收集了 40例 ,对其临床过程作了长期的随访。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和肝... 目的 对自 195 8年至 2 0 0 1年确诊的 4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病人作较详细的前瞻性观察 ,以唤起国内同道的注意。方法 从 195 8年诊断第 1例起 ,至今已收集了 40例 ,对其临床过程作了长期的随访。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和肝生化检查符合淤胆 ;(2 )除外其他原因的肝内或肝外淤胆 ;(3 )血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 ;(4 )肝活检符合PBC的组织学改变 ;(5 )经 1年以上随访 ,符合PBC的自然病程。结果 自 195 8年至 2 0 0 1年共确诊PBC 40例 ,195 8~ 1990年间仅 9例 ,余者在 1991~ 2 0 0 1年间诊断。 2 9例系上海市常住户口 ,8例系来自外地 ,另 3例系外籍华人。本组发病时平均年龄为 (4 7.9± 9.1)岁 ,确诊时年龄为 (5 1.5± 9.8)岁。女性 3 9例 ,男性仅 1例。本病起病隐匿和缓慢 ,不易觉察。有 14例发病时无明显症状 ,系在体检时发现肝功能 (LFL)异常或高血脂就诊。初起时主诉为乏力、皮肤搔痒、尿深和轻度黄疸。PBC的临床表现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变化 ,一般病程大于 5年或以上 ,往往有黄疸、眼睑黄疣、肝脾肿大、肝掌和蜘蛛痣。长期黄疸病人脸色呈黄色、黄褐色或黑色。起病时LFL的异常率如下 :ALP 97.5 % ,GGT 95 % ,ALT80 % ,AST 70 % ,高胆红素血症 5 2 %。免疫荧光法测线粒体抗体 2 0例 ,其中 17例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线粒体抗体 熊去氧胆酸 PBC 诊断标准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又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 被引量:65
15
《肝脏》 2015年第12期960-968,共9页
一、概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背景及环境等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异常自身免疫反应有关。PBC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乏力... 一、概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背景及环境等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异常自身免疫反应有关。PBC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乏力和皮肤瘙痒;其病理特点为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肝内小胆管炎,最终可发展至肝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小胆管 线粒体抗体 UDCA 自身免疫反应 肝移植 CIRRHOSIS AIH 骨质疏松 重叠综合征 门静脉高压
下载PDF
抗线粒体抗体及其分型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2
16
作者 姚定康 谢渭芬 +3 位作者 陈伟忠 刘海英 屠小卿 范丽英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研究抗线粒体抗体(AMA)及其分型检测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诊断价值。 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中AMA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A-M2、M4、M9亚型。78例PBC患者、35例其他肝病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检测AMA及M2,其中30... 目的 研究抗线粒体抗体(AMA)及其分型检测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诊断价值。 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中AMA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A-M2、M4、M9亚型。78例PBC患者、35例其他肝病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者检测AMA及M2,其中30例PBC患者检测M4、M9亚型。 结果 78例PBC患者中74例(94.9%)AMA及M2均阳性,1例AMA阳性而M2阴性,3例AMA及M2均阴性。35例其他肝病患者M2均阴性,2例AMA阳性,1例AMA弱阳性。30例M2均阳性PBC患者中,16例M4阳性(53.3%),4例M9阳性(13.3%)。20名健康体检者AMA及M2均阴性。 结论 AMA及其分型,特别是M2抗体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PBC的重要血清免疫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性 阴性 患者 分型 PBC 线粒体抗体 AMA 结论 目的 指标
原文传递
中国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52年文献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44
17
作者 顾而立 姚光弼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61-866,共6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原发性胆汁陛肝硬化(PBC)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所有有关中国人PBC的文献报道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自1955—2007年共有103篇PBC相关文献,2740例病例报道(剔除重复报道)。16篇文献中98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女:男为6... 目的研究中国人原发性胆汁陛肝硬化(PBC)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所有有关中国人PBC的文献报道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自1955—2007年共有103篇PBC相关文献,2740例病例报道(剔除重复报道)。16篇文献中98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女:男为6.82:1,平均年龄42.0~56.2岁,发病至确诊的平均时间为12.0~98.4个月。最常见的症状为乏力(72.40%)、黄疸(67.41%)、纳差(68.58%)、瘙痒(45.60%),无症状患者占20%。最常见的体征为脾肿大(57.53%)、肝肿大(43.56%)和腹水(18.45%)。肝功能检查见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显著升高,免疫球蛋白以IgM升高为主。抗线粒体抗体及其M2型阳性率分别为88.98%与82.65%。30.96%患者进行了肝活组织检查。伴发疾病以干燥综合征最常见(9.14%),其次为类风湿性关节炎(3.95%)和2型糖尿病(2.54%)。使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者68.05%(345/507)有效。最主要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出血(41.67%)和肝衰竭(41.67%)。肝移植仍是终末期肝病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中国人PBC的特点同国外报道基本相似。进一步的研究应侧重于流行病学调查、无症状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长期随访、免疫学机制、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以及肝移植作用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硬化 胆汁胜 原发性 线粒体抗体 免疫球蛋白M 熊去氧胆酸 肝移植
原文传递
抗线粒体抗体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26
18
作者 张福奎 贾继东 +6 位作者 钱林学 王宇 崔焱 欧晓娟 尹珊珊 马红 王宝恩 《肝脏》 2002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 )的最重要特征为血清抗线粒体抗体 (AMA )阳性 ,但少数PBC病例AMA阴性。本文分析AMA阴性PBC患者的临床、生化和免疫学特性。方法 对 1991年 1月~ 2 0 0 2年 7月期间临床 /病理诊断PBC的 70例患者进行... 目的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 )的最重要特征为血清抗线粒体抗体 (AMA )阳性 ,但少数PBC病例AMA阴性。本文分析AMA阴性PBC患者的临床、生化和免疫学特性。方法 对 1991年 1月~ 2 0 0 2年 7月期间临床 /病理诊断PBC的 7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分析比较AMA阴性和AMA阳性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程、临床表现、生物化学、免疫学及病理学等特征。结果 确诊PBC时 ,11例患者血清AMA/AMA M2 阴性 ,AMA阴性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显著低于AMA阳性患者 ,分别为 (2 85 1± 14 18)mg/L和 (63 61± 492 8)mg/L ,P =0 .0 3 3 ,血清抗核抗体和 (或 )抗平滑肌抗体阳性率高于AMA阳性患者 (分别为 81.8%和 40 .7% ,P =0 .0 3 1) ,在年龄、性别比例、临床表现、肝功能试验、组织学表现和病理分期等各方面和AMA阳性患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AMA阴性PBC患者除血清免疫球蛋白M较低及抗核抗体和 (或 )抗平滑肌抗体阳性率较高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抗体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临床特征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抗线性体抗体 抗核抗体 免疫球蛋白M PBC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9
作者 高峰 贾继东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61-563,共3页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治疗 熊去氧胆酸 肝内胆汁淤积 谷氨酰转肽酶 乏力 线粒体抗体 Γ-GT 缺乏 脂溶性维生素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吉耀 蒋炜 +2 位作者 高虹 贺伯明 刘文滨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34-337,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以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 方法对3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及其中20例肝穿刺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女性35例,确诊时平均年龄为 50...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以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 方法对3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及其中20例肝穿刺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女性35例,确诊时平均年龄为 50.4±8.9岁,常见临床表现多为黄疸(70.3%)、乏力(70.3%)、瘙痒(56.8%).所有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碱性磷酸酶均有显著升高(中位值分别为467.50U/L和424.00U/L).94.6%(35/37)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86.5% (32/37) 患者血清胆固醇、86.5%(32/37)患者血清IgM有明显升高.91.9%(34/37)患者血清线粒体抗体和(或)线粒体抗体M2亚型阳性.2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穿刺病理主要表现为:纤维化85%(17/20)、小叶间胆管损伤65%(13/20)、单核细胞炎症65%(13/20)、碎屑样坏死50%(10/20)、胆色素聚集45%(9/20).应用非参数检验分析示GGT升高与病理分期(Z=-3.099,P=0.002)及小叶间胆管损伤程度相关(Z=2.655,P=0.01). 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年女性多见,临床工作中需综合临床、生物化学、免疫学及病理情况及时准确诊断.而GGT可部分反映PBC的组织学改变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病理学 线粒体抗体 Γ-谷氨酰转肽酶 诊断 PB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