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及其应用前景
1
作者 梅雪艳 《兵工自动化》 2006年第2期56-57,共2页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以二分图表示,译码采用迭代方式。它对具有相同节点度数分布的码集合进行渐近分析,然后通过密度进化,计算出置信传播算法的门限值或传输容量。LDPC可应用于新一代高速数据电台或参与系统ARQ和信道估计。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线性分组 二分图 译码 门限值
下载PDF
卷积交织参数的盲估计 被引量:22
2
作者 甘露 刘宗辉 +1 位作者 廖红舒 李立萍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73-2177,共5页
通信系统中的交织技术在抗信道衰落引起的突发错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大大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其中卷积交织由于能减少时延和存储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在非合作环境中针对信道编码中常用的卷积交织技术,提出了一种对交织参数进... 通信系统中的交织技术在抗信道衰落引起的突发错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大大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其中卷积交织由于能减少时延和存储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在非合作环境中针对信道编码中常用的卷积交织技术,提出了一种对交织参数进行盲估计的方法.所提方法通过构造去交织器,将截取数据流的起始位置信息转换成交织延时偏差,利用伽罗华域中的高斯约当消元法和线性分组码的性质,实现了对卷积交织参数的有效估计.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即使在比特误码率为0.01时,本文所提算法仍可以达到较好的估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 卷积交织 盲估计
下载PDF
基于Walsh-Hadamard变换的线性分组码参数盲估计算法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晓炜 甘露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42-1646,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容误码的线性分组码的参数盲估计算法。该方法首先基于线性分组码对偶码字的统计特性和Walsh-Hadamard变换解线性方程组的容错特性来实现对偶码字的判决,同时采用"3倍标准差"准则并根据理论分析给出了一个有效... 该文提出了一种容误码的线性分组码的参数盲估计算法。该方法首先基于线性分组码对偶码字的统计特性和Walsh-Hadamard变换解线性方程组的容错特性来实现对偶码字的判决,同时采用"3倍标准差"准则并根据理论分析给出了一个有效的判决门限。接着通过判断对偶空间归一化维数的最大值来实现码长和码组同步时刻的估计。最后利用对偶码字构造出相应的校验矩阵,实现了在较高误码率情况下对线性分组码参数的盲估计。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比特误码率为0.03的情况下,该文所提算法仍能得到很好的估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合作通信 线性分组 盲估计 对偶空间 Walsh-Hadamard变换
下载PDF
系统卷积码盲识别 被引量:21
4
作者 薛国庆 李易 柳卫平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09年第2期57-60,共4页
在未知情况下如何仅仅根据接收的数据识别出信道纠错码的参数,目前还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文章根据线性分组码的性质提出了一种新型数据矩阵模型,用于对线性分组码进行盲识别,并将该方法推广应用到系统卷积码盲识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盲识别 线性分组 系统卷积码 生成矩阵
原文传递
RS码译码器综述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进祥 毛志刚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5-120,共6页
RS码是差错控制领域中一类重要的线性分组码,由于具有很强的纠随机错和突发错的能力,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差错控制系统中。本文从RS译码算法、RS译码器的VLSI结构和RS码系统性能三方面论述了RS译码器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RS码 差错控制 线性分组 译码器
下载PDF
1/n卷积码盲识别 被引量:15
6
作者 薛国庆 常逢佳 +1 位作者 柳卫平 韩慧奇 《无线通信技术》 2009年第3期38-42,47,共6页
在未知情况下如何仅仅根据接收的数据识别出信道纠错码的参数,目前还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线性分组码的性质提出了一种新型数据矩阵模型,用于对线性分组码进行盲识别;并将该方法推广应用到1/n卷积码盲识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盲识别 线性分组 卷积码 生成矩阵
下载PDF
基于高斯列消元法的线性分组码参数盲识别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天骐 易琛 +1 位作者 张刚 何丹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14-1519,共6页
针对线性分组码参数盲识别容错性能较差,以及在低误比特率且同步情况下利用分析矩阵秩亏法识别存在码长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元高斯列消元法的分组码参数盲识别方法。首先将截获到的数据横向放入到分析矩阵,然后对分析矩阵的列... 针对线性分组码参数盲识别容错性能较差,以及在低误比特率且同步情况下利用分析矩阵秩亏法识别存在码长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元高斯列消元法的分组码参数盲识别方法。首先将截获到的数据横向放入到分析矩阵,然后对分析矩阵的列进行二元域高斯消元,并计算每列所含"1"的比率值,再对所有比率值求均值和方差,在低误比特率且同步的情况下利用均值差值可确定码长,而在误比特率较高且不同步的情况下,则需利用方差差值来确定码长。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该方法与以往的矩阵模型识别方法相比,容错性能较好、计算量较低,且适用于各种码率的线性分组码的码长和同步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 码长识别 同步识别 二元高斯列消元法
下载PDF
基于比特频率检测低码率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金杰 杨俊安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1年第7期642-647,共6页
在通信系统中,为了保证传输信息的可靠性,通常会采用信道编码技术,而线性分组码凭借其具有编、译码结构简单及非常优越的纠错性能,已在各种现代数字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信息截获领域中对线性分组码盲识别问题也日益突出。为... 在通信系统中,为了保证传输信息的可靠性,通常会采用信道编码技术,而线性分组码凭借其具有编、译码结构简单及非常优越的纠错性能,已在各种现代数字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信息截获领域中对线性分组码盲识别问题也日益突出。为解决较高误码条件下的低码率二进制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比特频率检测估计码长的方法,然后,通过优化传统的矩阵化简方法及采用线性分组码的校验关系设定一个判决门限T的方式完成生成矩阵的正确求解,进而实现对低码率的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理论分析及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对低码率线性分组码正确的识别,且具有较好的容错性能,本文最后也验证了该识别方法在较高误码率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 盲识别 比特频率检测 生成矩阵
下载PDF
关于三次剩余码 被引量:4
9
作者 董学东 高洁 杨丽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1-2,共2页
设p、q是两个不同的素数且p≡ 1(mod3) ,qp - 13 ≡ 1(modp) ,β是Fp 中一个本原元素 ,α是Fq 的某个扩域中的一个本原p次单位根 ,R0 =β3i(modp) |1≤i≤ p -13,go(x) =Πj∈Ro(x -αj) .Fq 上长度为p由go(x)生成的循环码称为三次剩余... 设p、q是两个不同的素数且p≡ 1(mod3) ,qp - 13 ≡ 1(modp) ,β是Fp 中一个本原元素 ,α是Fq 的某个扩域中的一个本原p次单位根 ,R0 =β3i(modp) |1≤i≤ p -13,go(x) =Πj∈Ro(x -αj) .Fq 上长度为p由go(x)生成的循环码称为三次剩余码 .证明了这样码的极小距离d≥3 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码 三次剩余码 极小距离 三次立方剩余 线性分组 有限域
下载PDF
一种对线性分组码编码参数的盲识别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金杰 杨俊安 《电路与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8-254,276,共8页
由于线性分组码具有较简单的编、译码结构和相对优越的纠错性能,目前已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克服线性分组码各码字之间缺乏相似于卷积码的相关性,本文根据线性分组码自身的编码特点以及完整码字序列具有较好的非随机性... 由于线性分组码具有较简单的编、译码结构和相对优越的纠错性能,目前已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克服线性分组码各码字之间缺乏相似于卷积码的相关性,本文根据线性分组码自身的编码特点以及完整码字序列具有较好的非随机性,提出了基于比特频率检测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该识别方法在对线性分组码的编码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将密码学中比特频率检测方法应用到信道编码识别中,在不同的先验知识条件下,给出了不同的识别过程并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的有效性的同时且具有较好的容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 盲识别 比特频率检测 生成矩阵
下载PDF
基于码重信息熵低码率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金杰 杨俊安 《电路与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6,53,共7页
为解决较高误码条件下的低码率二进制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码重分布信息熵的码长识别方法,而且,它还通过优化传统的矩阵化简方法求解生成矩阵,从而实现对低码率二进制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理论分析及仿真验证均表明:... 为解决较高误码条件下的低码率二进制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问题,论文提出了基于码重分布信息熵的码长识别方法,而且,它还通过优化传统的矩阵化简方法求解生成矩阵,从而实现对低码率二进制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理论分析及仿真验证均表明:该方法能实现低码率线性分组码较正确的识别。论文最后进一步对不同码长线性分组码在不同误码率条件下进行了多次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识别方法具有较好的容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 盲识别 汉明重量 信息熵 生成矩阵
下载PDF
等汉明距离编码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毕红军 裘正定 杜锡钰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10-512,共3页
提出了一种特殊的线性分组码,它各码字之间具有相同的汉明距离,并且可以编成循环码.同时说明,除此码之外,不存在其它的分组码具有码字之间汉明距离均相同的情况.
关键词 数字通信 信道编码 线性分组 循环码 汉明距离
下载PDF
纠错编码在隐蔽通信上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庆元 刘振华 吕述望 《通信技术》 2003年第4期78-79,81,共3页
隐写术是一种隐蔽通信技术。隐写术的目的是避免对传送被隐藏消息的行为产生怀疑。分析了隐写系统和隐写分析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隐写载体—纠错编码。建立了一个基于纠错码的隐写系统,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线性分组码的隐写算法,... 隐写术是一种隐蔽通信技术。隐写术的目的是避免对传送被隐藏消息的行为产生怀疑。分析了隐写系统和隐写分析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隐写载体—纠错编码。建立了一个基于纠错码的隐写系统,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线性分组码的隐写算法,并分析了它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写术 隐写分析 隐写载体 纠错编码线性分组
原文传递
基于关联规则的二进制线性分组码盲识别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旻 李歆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9-984,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的信道编码识别方法,解决了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问题。在分析线性分组码中的信息位和监督位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这一特性的基础上,利用关联规则寻找出隐藏在二进制序列中的对应关系,实现了分组码的盲识别。首先... 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规则的信道编码识别方法,解决了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问题。在分析线性分组码中的信息位和监督位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这一特性的基础上,利用关联规则寻找出隐藏在二进制序列中的对应关系,实现了分组码的盲识别。首先将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的序列进行二分段划分,并依此构建相关事务项集,然后计算二分段项集中每项事务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在满足支持度条件下,通过遍历的方式寻找最大置信度和最少映射关系种类,达到正确识别编码的目的。由于采用了二分段划分的方法,因此极大地降低了关联规则搜索的复杂度,而且所提算法与现有识别方法相比对误码率要求不高。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识别正确率,表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规则 线性分组 信息位 校验位
下载PDF
高误码条件下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金杰 计同钟 杨俊安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9-467,共9页
针对信息截获领域中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问题,依据分组码的线性构造、校验性质及码重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在信息熵高误码条件下基于矩阵秩信息熵与码重分布盲识别线性分组码的方法.首先通过数据矩阵的秩信息熵识别出码长并由码重分布的... 针对信息截获领域中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问题,依据分组码的线性构造、校验性质及码重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在信息熵高误码条件下基于矩阵秩信息熵与码重分布盲识别线性分组码的方法.首先通过数据矩阵的秩信息熵识别出码长并由码重分布的信息熵函数准确计算出码字起始点,再根据系统与非系统线性分组码生成矩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正确求解生成矩阵,从而盲识别出线性分组码.仿真结果表明,该盲识别方法在较高的误码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 盲识别 生成矩阵 信息熵 汉明重量
下载PDF
基于码重分布距离的自同步扰码识别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吕全通 张旻 +1 位作者 李歆昊 朱宇轩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3,共7页
针对线性分组码的自同步扰码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码重分布距离的自同步扰码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证明了线性分组码的自同步扰码序列构造不同维数的矩阵时,矩阵周期性的存在线性相关列,且该周期为线性分组码的码长;然后分析了线性分... 针对线性分组码的自同步扰码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码重分布距离的自同步扰码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证明了线性分组码的自同步扰码序列构造不同维数的矩阵时,矩阵周期性的存在线性相关列,且该周期为线性分组码的码长;然后分析了线性分组码的码重分布的独特特性;在获取线性分组码码长的基础上,通过遍历计算抽取序列与随机序列的码重分布距离并寻找最大值的方式实现了对自同步扰码多项式的识别。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序列不均衡度ε=0时也能有效识别,且不需要已知线性分组码的编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同步扰码 盲识别 线性分组 码重分布距离
下载PDF
基于矩阵分析的线性分组码盲识别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杰 张立民 占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4-409,共6页
针对现有的矩阵分析法对线性分组码进行盲识别时,容错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首先利用截获的码字数据建立分析矩阵并进行高斯消元,然后计算各列列重的归一化值,按照判决门限找出分析矩阵中的线性相关列,并以此建立统计量... 针对现有的矩阵分析法对线性分组码进行盲识别时,容错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方法。首先利用截获的码字数据建立分析矩阵并进行高斯消元,然后计算各列列重的归一化值,按照判决门限找出分析矩阵中的线性相关列,并以此建立统计量,最后通过统计量极大值的分布规律完成码长的识别。识别出码长后,通过移位处理及随机交换分析矩阵的行进行多次平均,实现高误码率下码字起点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矩阵分析法相比,计算量基本相当,但容错性能有很大提升,能在较高误码率下有效实现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 矩阵分析法 高斯消元 统计判决
下载PDF
乘积码的一种新的迭代译码算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文江 彭万权 曾祥明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6-79,共4页
乘积码是利用线性分组码实现长码的典范,能纠正大量的随机错误和突发错误,当以Turbo码的思想实现乘积码的迭代译码时,可获得很高的编码增益。针对乘积码提出一种新的迭代译码算法,该算法的反馈方式有别于Turbo码的传统迭代译码,是通过... 乘积码是利用线性分组码实现长码的典范,能纠正大量的随机错误和突发错误,当以Turbo码的思想实现乘积码的迭代译码时,可获得很高的编码增益。针对乘积码提出一种新的迭代译码算法,该算法的反馈方式有别于Turbo码的传统迭代译码,是通过输出软信息与接收软信息进行线性叠加来实现的,此时子译码器的候选码字个数将大为降低,同时译码输出也无须做复杂的LLR计算,直接映射为由-1, +1组成的软输出矩阵,从而在牺牲较小性能的情况下很大程度地降低了译码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 乘积码 级联码 chase译码算法 TURBO迭代译码 反馈
下载PDF
一种基于伴随式的乘积码迭代译码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宗旺 宋文涛 罗汉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3-756,共4页
通过改进传统线性分组码的伴随式译码算法 ,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列表译码算法 .该算法通过组合线性分组码校验矩阵中权重较小的列向量进行译码并正确计算出各码字元素的软输出信息 ,应用该算法可以构造乘积码迭代译码器 .比较其他同类... 通过改进传统线性分组码的伴随式译码算法 ,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列表译码算法 .该算法通过组合线性分组码校验矩阵中权重较小的列向量进行译码并正确计算出各码字元素的软输出信息 ,应用该算法可以构造乘积码迭代译码器 .比较其他同类算法 ,该算法不仅性能较好、适用码型范围较广 ,而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译码复杂度和译码性能两者之间做出折衷选择 .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 ,该译码算法在误码性能和译码复杂度方面都优于传统的乘积码迭代译码算法 ,能够有效应用于通信系统中实现纠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表译码算法 乘积码 迭代译码算法 伴随式译码 线性分组 TURBO码
下载PDF
基于线性分组码的自同步扰码盲识别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旻 吕全通 朱宇轩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8-186,共9页
针对加扰前信息序列为线性分组码情况下的自同步扰码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线性分组码与随机序列游程特性的差异,得出了扰码序列正确抽取与错误抽取时输出序列的游程特性的区别;然后,通过遍历寻找抽... 针对加扰前信息序列为线性分组码情况下的自同步扰码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线性分组码与随机序列游程特性的差异,得出了扰码序列正确抽取与错误抽取时输出序列的游程特性的区别;然后,通过遍历寻找抽取后序列的游程比值与随机序列游程比值的欧几里得距离的最大值方式实现了自同步扰码多项式的盲识别.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解决了0、1均衡情况下的线性分组码自同步扰码盲识别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同步扰码 盲识别 线性分组 游程特性 欧几里得距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